下午關興正準備聯係一下顧楚南他們,突然招待所接待處的人找他去接電話。電話是關老師打來的,他說上午省委陳書記聽了關興的講話,還覺得有些地方講得很籠統,要這個時候關老師帶關興到他的辦公室再去談談。
關興聽了就有些緊張起來,因為他是按照關老師確定的講話口徑說的,既然陳書記認為還有些地方沒有講清楚,那就隻得去了再看情況了。
他把電話的內容告訴了胡理芬,要她就帶著亮亮在周邊玩玩,等他迴來了再聯係其他人。
關興匆匆來到關老師的辦公室,關老師在等他。關興就問:“您說陳書記要您帶我去單獨談話,他是不是覺得我有什麽沒有講好,還是需要再進一步向我提問呢?”
關老師想了想說:“估計這兩者都有吧,陳書記在戰爭年代就是江南根據地的一把手,政策水平是很高的,所以他可能聽了你的匯報還有些地方覺得要探討一下,你也不要太緊張,就像當麵對我說話一樣。有什麽說什麽。”
關興聽了關老師的話心裏總算有了些底,兩人就一起出門往省委那邊去。
到了陳書記的辦公室門前,關老師敲了敲門,裏麵就有個年輕人出來迎接他們,關老師就和他打招唿說:“陳書記在嗎?他約我們來這裏匯報的。”
年輕的秘書就說:“陳書記正在等你們呐,請進來吧。”
關老師在前關興在後進了陳書記的辦公室,隻見陳書記站起身來給關老師和關興讓座。並說:“上午小朱同誌辛苦了,現在再找你們來是不是有些急了,應該讓你們休息一下的。”
關老師說:“陳書記您不要怕累了小朱同誌,他是年輕人,不像我們都這麽大年紀。”
關興也連忙站起來說:“我不累,就怕您們累呐。”
陳書記說:“雖然有點年紀了,但是還不至於坐著說話、開會都跟不上呐,如果那樣的話,我和老關就不能在這位子上坐了。哈哈——”
關興聽著陳書記的話和笑聲,精神就自然鬆弛了些。
陳書記翻著上午看的報紙和在文件上寫的東西,就對他們說:“我反複看了那篇理論文章,聽小朱同誌匯報胡副校長的講話,好像還有些地方需要與你們討論一下。”
“第一個問題就是有關幹部的問題,去年他發表了專題文章,我想再聽聽他這次在會上是怎麽講的?”
關興說:“胡副校長在講到這個問題時原話是這樣的:對幹部,凡是不實之詞,凡是不正確的結論和處理,不管是什麽時候、什麽情況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級、什麽人定的、批的,都要實事求是地改正過來。”關興看著自己的記錄說。
“第二個問題就是針對前幾年突出政治的一些說法,他有什麽新的提法?”陳書記問。
關興迴答說:“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出於個人目的的需要,鼓吹種種背道而馳的論調,反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根據這些理論,製造了很多冤假錯案。現在我們就要明辨是非和真偽,我們在這次討論中要搞清楚。”
“第三個問題就是對於右派摘帽和尊重知識、注重科技的問題。”陳書記說。
關興翻看著就說:“輕視知識分子就是背離馬克思主義,沒有知識分子,四個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對知識分子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做到有職有權有責;調整用非所學,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努力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這就是我們給摘帽的依據和出發點。”
陳書記看關興迴答的時候,還是有些緊張,就停下來說:“你的文字功底很好呐,能把副校長的講話原原本本地記下來。”
關老師在旁邊說:“小朱是我們前幾年中南政法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他的畢業文章還在我們省委的內部刊物上登載了的。”
“原來是這樣子的哦,我說怎麽小朱同誌年紀輕輕,就入了我們老關的法眼了呢?”陳書記笑著說。
關老師看到陳書記可能還有很多事情要忙,就對關興說:“你能不能把你的筆記留下來,讓陳書記有空再看看?”
關興就連忙把自己的筆記遞給陳書記,並說:“就怕我上麵寫的有些字陳書記看不清楚的。”
陳書記說:“這是他個人的物品,我不能割愛喲。”接著就叫外麵的秘書進來說,“你把小朱同誌的這幾頁筆記複印一下吧。”
待秘書出去以後,陳書記就說:“我們前不久進口了一台複印機,可以原樣子把文件、記錄複印下來的。”
等了一會,果然秘書就拿著複印的資料進來了。關老師看了就說:“這個東西很神奇的啊,幾分鍾的時間就原樣印出來了。”
陳書記說:“這個機器確實很實用,要不你們學校以後也買一台吧。”
關老師看時間很久了,就說:“陳書記您看還有不有需要我們討論的?如果差不多了的話,我們就先告辭了。”
陳書記說:“有了小朱同誌的記錄,我再抽空看看,有什麽需要討論的地方,我再聯係你吧。”說完就站起身來和兩人握了握手。
他們倆迴到黨校已經是吃中午飯的時候了,關老師要迴辦公室去,關興就迴招待所了。
胡理芬還在屋裏等著關興,看到他按時迴來了,也就高興地說:“你都成了高級老師了,能和省委書記在一起討論問題!”
關興說:“不是我有什麽能耐,而是我們現在黨校學習的內容很重要,因為它可能直接影響到我們國家、省裏以及各方麵的政策變化。”
胡理芬就有些不明白了,既然要出台新的政策,下個文件不就行了嗎?
關興向她解釋說:“一個大的方向、路線的變化,必須首先要讓人們在思想認識上統一起來,然後才能在工作中施行的。如果認識不統一,你要人家跟著你的政策轉,那是不行的,會造成很多社會的矛盾的。”
胡理芬聽著關興的解釋,好像他關興突然之間就變成了個不認識的人了一樣。就這麽一個多月,關興就好像再也不是鬆河縣的那個副主任了!
關興聽了就有些緊張起來,因為他是按照關老師確定的講話口徑說的,既然陳書記認為還有些地方沒有講清楚,那就隻得去了再看情況了。
他把電話的內容告訴了胡理芬,要她就帶著亮亮在周邊玩玩,等他迴來了再聯係其他人。
關興匆匆來到關老師的辦公室,關老師在等他。關興就問:“您說陳書記要您帶我去單獨談話,他是不是覺得我有什麽沒有講好,還是需要再進一步向我提問呢?”
關老師想了想說:“估計這兩者都有吧,陳書記在戰爭年代就是江南根據地的一把手,政策水平是很高的,所以他可能聽了你的匯報還有些地方覺得要探討一下,你也不要太緊張,就像當麵對我說話一樣。有什麽說什麽。”
關興聽了關老師的話心裏總算有了些底,兩人就一起出門往省委那邊去。
到了陳書記的辦公室門前,關老師敲了敲門,裏麵就有個年輕人出來迎接他們,關老師就和他打招唿說:“陳書記在嗎?他約我們來這裏匯報的。”
年輕的秘書就說:“陳書記正在等你們呐,請進來吧。”
關老師在前關興在後進了陳書記的辦公室,隻見陳書記站起身來給關老師和關興讓座。並說:“上午小朱同誌辛苦了,現在再找你們來是不是有些急了,應該讓你們休息一下的。”
關老師說:“陳書記您不要怕累了小朱同誌,他是年輕人,不像我們都這麽大年紀。”
關興也連忙站起來說:“我不累,就怕您們累呐。”
陳書記說:“雖然有點年紀了,但是還不至於坐著說話、開會都跟不上呐,如果那樣的話,我和老關就不能在這位子上坐了。哈哈——”
關興聽著陳書記的話和笑聲,精神就自然鬆弛了些。
陳書記翻著上午看的報紙和在文件上寫的東西,就對他們說:“我反複看了那篇理論文章,聽小朱同誌匯報胡副校長的講話,好像還有些地方需要與你們討論一下。”
“第一個問題就是有關幹部的問題,去年他發表了專題文章,我想再聽聽他這次在會上是怎麽講的?”
關興說:“胡副校長在講到這個問題時原話是這樣的:對幹部,凡是不實之詞,凡是不正確的結論和處理,不管是什麽時候、什麽情況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級、什麽人定的、批的,都要實事求是地改正過來。”關興看著自己的記錄說。
“第二個問題就是針對前幾年突出政治的一些說法,他有什麽新的提法?”陳書記問。
關興迴答說:“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出於個人目的的需要,鼓吹種種背道而馳的論調,反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根據這些理論,製造了很多冤假錯案。現在我們就要明辨是非和真偽,我們在這次討論中要搞清楚。”
“第三個問題就是對於右派摘帽和尊重知識、注重科技的問題。”陳書記說。
關興翻看著就說:“輕視知識分子就是背離馬克思主義,沒有知識分子,四個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對知識分子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做到有職有權有責;調整用非所學,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努力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這就是我們給摘帽的依據和出發點。”
陳書記看關興迴答的時候,還是有些緊張,就停下來說:“你的文字功底很好呐,能把副校長的講話原原本本地記下來。”
關老師在旁邊說:“小朱是我們前幾年中南政法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他的畢業文章還在我們省委的內部刊物上登載了的。”
“原來是這樣子的哦,我說怎麽小朱同誌年紀輕輕,就入了我們老關的法眼了呢?”陳書記笑著說。
關老師看到陳書記可能還有很多事情要忙,就對關興說:“你能不能把你的筆記留下來,讓陳書記有空再看看?”
關興就連忙把自己的筆記遞給陳書記,並說:“就怕我上麵寫的有些字陳書記看不清楚的。”
陳書記說:“這是他個人的物品,我不能割愛喲。”接著就叫外麵的秘書進來說,“你把小朱同誌的這幾頁筆記複印一下吧。”
待秘書出去以後,陳書記就說:“我們前不久進口了一台複印機,可以原樣子把文件、記錄複印下來的。”
等了一會,果然秘書就拿著複印的資料進來了。關老師看了就說:“這個東西很神奇的啊,幾分鍾的時間就原樣印出來了。”
陳書記說:“這個機器確實很實用,要不你們學校以後也買一台吧。”
關老師看時間很久了,就說:“陳書記您看還有不有需要我們討論的?如果差不多了的話,我們就先告辭了。”
陳書記說:“有了小朱同誌的記錄,我再抽空看看,有什麽需要討論的地方,我再聯係你吧。”說完就站起身來和兩人握了握手。
他們倆迴到黨校已經是吃中午飯的時候了,關老師要迴辦公室去,關興就迴招待所了。
胡理芬還在屋裏等著關興,看到他按時迴來了,也就高興地說:“你都成了高級老師了,能和省委書記在一起討論問題!”
關興說:“不是我有什麽能耐,而是我們現在黨校學習的內容很重要,因為它可能直接影響到我們國家、省裏以及各方麵的政策變化。”
胡理芬就有些不明白了,既然要出台新的政策,下個文件不就行了嗎?
關興向她解釋說:“一個大的方向、路線的變化,必須首先要讓人們在思想認識上統一起來,然後才能在工作中施行的。如果認識不統一,你要人家跟著你的政策轉,那是不行的,會造成很多社會的矛盾的。”
胡理芬聽著關興的解釋,好像他關興突然之間就變成了個不認識的人了一樣。就這麽一個多月,關興就好像再也不是鬆河縣的那個副主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