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沒有休息,下午接著開會。還是繼續講問題,有的講,辦一攬子學校很多地方還在觀望,以為是一哄而上的事;有的說,好些地方生產隊搞定額工,被說成是分包單幹;還有的討論,供銷社能不能接受社員群眾用糧食換燒酒和豬肉?如果搞副業的私自給人幹活,算不算投機倒把?


    還有一個更加突出的問題,就是化肥廠招了一些農村的人,叫做亦工亦農,正式工就不幹活了,指使那些找來的農村臨時工幹活,正式工成了脫產工人,而且動不動就請病假。


    等到大家要講的問題都差不多了,李主任就說:“既然存在這麽多的新問題,那麽我們究竟應該怎麽看待這些存在的問題呢?請各位在座的同誌說說自己的看法。”


    雷副主任就說:“如果我們不提倡搞經濟發展的話,我估計有很多問題就不會發生,所以我認為要發展就不怕有問題,就像一個人要結婚成家的話,就必須要生娃兒,生了娃兒就要錢用,這是一個道理,我們不能說為了不缺錢,就一生不結婚吧。”


    李主任說:“雷主任的這個比方很形象,他說的意思就是為了發展經濟,我們就要不怕有麻煩是不是這個意思?”


    雷副主任說:“是的,這就是我的認識和態度。”


    還有的提出了一些具體解決的辦法,比如把生產隊的事情分成小組,再不要叫做農業、副業,就叫做什麽什麽小組,因為你一叫副業組,人家就認為是不務正業的。


    關興在一邊聽一邊記,也在一邊想,以前在學校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時候,講到政治經濟學,就涉及到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問題。馬克思認為,舊的生產關係常常會妨礙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一旦發展了就要引起生產關係的改變,那麽我們現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是不是生產力在發展呢?既然生產力在發展,那麽我們的生產關係是不是要跟著變化呢?


    想到這裏,他又想到他一直倡導的農工商經濟聯合體,它屬於生產關係中的什麽呢?雖然還是在公社體製內、在國民經濟體製內,但是它是不是一種改變呢?如果繼續改變的話,那還是不是原來的人民公社呢?想到這裏,他覺得這些想法越想越大了,他現在還不敢拿出來說。


    這個時候,李主任見大家都說的差不多了,就說:“既然我們有了一個基本統一的認識了,那我們就再討論一下怎麽辦的問題吧。”


    李主任說完就向關興說:“朱主任,你是負責搞計劃的,實際上就是為我們的工作出謀劃策的,你說說你的看法吧。”


    關興想了想說:“我認為各位領導剛才講的都很好,當然要想下去辦具體事的話,那就還得要要有一些具體辦法,這樣才能讓下麵的同誌好辦事。但是呢,我們隻要一把具體事和上麵的政策對照起來,就又覺得很難形成一些地方性的政策和辦法,這就是我們現在的難處。”


    李主任插話說:“朱主任不愧是讀了大學的人,一說就說出了我們大家眼前真正的困難,是不是?”大家都點頭稱是。


    關興繼續說:“我覺得還是我在大岩咀跟他們說的,我們麵對這些問題既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又要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老辦法來解決。”頓了一下喝口水繼續說,“比如現在各個單位、企事業單位都在發展,那麽工廠的職工、單位的員工的切身利益我就要考慮,青年人要成家立業就要房子,我們單位就要盡可能的給他們想辦法。你說一個家裏六個娃兒成人長大要結婚,他不靠集體、單位還能靠誰去呢?”


    “至於生產隊、工廠、企業要發展就會涉及到物資和錢財的問題,多勞多得、按勞分配這是社會主義的原則,在不違背大原則的情況下,靈活地處理社員勞動和分配的問題,那就應該是情理之中的事,我們就不怕有人說閑話,更應該不怕扣帽子。”


    “再就是以物易物的問題,這是我們民間長期存在的一個現實問題。誰個說一個人拿了五斤糧食去換了一斤白酒,他就把國家的糧食政策搞亂呢?再說了,就是《白買女》中楊白勞在年三十都還能賣豆腐,換迴白麵和紅頭繩,那我們現在就不準社員群眾去兌換了?”


    大家聽著關興說的話很有道理,隻是別人不知道能不能說,怎麽說的問題,他把這些說出來了而且是從理論的角度說的,是能站得住腳的,所以大家都覺得應該理直氣壯地來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


    雷副主任說:“我覺得朱主任說的話很有說服力,我建議就由朱主任把我們今天會議的要點整理出來,發到全縣去,作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基本思路和辦法。”


    李主任說:“我同意雷主任的提議,但是我覺得還有必要開一個更大範圍的會議,讓所有上上下下的大小領導幹部都明白這些事,明白怎樣對待、怎樣處理這些事。”


    關興和其他幾個主任都一致同意,最後會議就決定以《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如何解決好新的問題》為題,召開一個公社以上的幹部會議。


    開了一整天的會,大家走出會議室的時候,一點都不覺得累,因為在關鍵的時候解開了每個人心中遇到的、但是又解決不了的問題,所以現在開了會心裏就顯得很輕鬆了。


    隻是關心身上的擔子又重了,因為他要思考出一些能操作的具體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讓在具體工作中的執行人好辦事。


    迴到家裏,大家都還沒有吃飯,因為知道關興晚上要迴家吃飯的。今天關和也來了,關興一到家,關和就悄悄地問:“哥哥聽說要迴複高考了,你是不是知道了?”


    關興說:“這個我還沒有聽說呢?報紙上也沒有登啊。”


    胡理芬從裏麵走出來說:“你當然就隻是把眼睛盯著報紙啦,你不看人家滿街上都在說這事,你還完全不知道,真有你的!”


    關興心裏一麵為自己的閉塞感到不好意思,一麵又替關和感到高興,因為他總算是等到了這一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