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是新年初一了,按照習俗今兒是給父母拜年的日子。巧玲在胡理想家年前就商量好了,要胡理想初一這天來朱家鋪給她的爹媽拜年,第二天她們四個人就一起迴縣城去,給胡理想的爹媽拜年。這樣就免得關興他們來去幾遍,因為關興和胡理芬初五就要上班的。
翠英除夕夜裏就和巧玲商量好了,初一中午等胡理想來了,翠英她們全家就到巧玲家裏吃飯拜年,紅芬也是按照這樣準備的。可是到了快中午都沒有見到胡理想的人影,那個時候也沒有電話,隻能兩家人在一起幹等著。
等到下午兩點多鍾,巧玲心裏實在有些憋不住了,就說:“我看他胡理想是不是又出了什麽情況,怎麽到了這個時候還沒見蹤影呢?”
關興和胡理芬也是想不通,按照道理說,既然是商量好了的事情,他們的爹媽是絕對不會讓他不出門的,而且家裏早早就把自行車給他準備了。因為他們三人是騎自行車來的,所以胡理想騎自行車才可以和他們一起走。
這個時候巧玲就說:“那我騎自行車去路上碰他一段吧,免得在家裏等得心裏焦急。”
關和就說:“如果你一直騎到縣城都遇不到他呢?那我們在家等你不是更加著急嗎?”
她的爹爹文迎隊長就說:“為了穩妥起見,最好是開我們加工廠的卡車去,即使是直接開到縣城,往返也就一個多小時。”
關興覺得文迎伯伯這個想法很好,主要是巧玲自己能開車,根本就不需要麻煩別的司機。
關和就和巧玲一起拿了卡車鑰匙,從加工廠開著卡車往河堤上開去。從梅廠鎮沿著河堤開車到縣城,有四五十裏的路程,巧玲也不管是正月初一,反正就是緊踏油門往前跑。中間經過了四個大隊巡防洪水的哨棚,她心裏就知道,應該跑了一多半路程了。
越往前跑,巧玲的心理就越發難受,她不敢想到胡理想可能沒有出門,或是出了門到別人家裏去拜年了。如果是那樣的話,她巧玲就選錯了人,她就沒有臉麵在朱家鋪混下去了。
關和雖然陪坐在司機台裏麵,但是他根本就不敢出聲,他知道巧玲的脾氣,如果是像這樣一直開到胡理想的家裏的話,估計是要發生一場大矛盾的。
眼看快要開到泰山廟了,也就是離縣城隻有不到十裏路的地方,關和遠遠就看到河堤上有個人影在慢慢向這邊走來,關和心裏想:前麵那人該不是胡理想吧?
巧玲因為在開車,也沒有心思多想,雖然看到了那個人影,也不會想到那就是胡理想。因為再怎麽出門遲的話,步行也應該走了一大半了,還何況是騎著自行車呢?
卡車速度快,已經能看到對麵走來的人了。關和早就看清楚了,那個迎頭來的人就是胡理想。巧玲把卡車開到胡理想的麵前停下,胡理想還在自顧自地朝前走。
關和首先就跳下車,來到胡理想的身邊,把個胡理想嚇了一大跳。關和說:“理想哥,你怎麽這樣推著自行車走呢?為什麽不騎車?”
胡理想看到是關和,就把自行車扔在了路上,心裏很惱火地說:“你不知道我今兒有多倒黴,我一騎上河堤還隻是騎了四五裏路,剛剛騎到趙家垸這邊,不知怎麽就騎不動了,那個時候估計才十點多鍾。我下車一看是後胎沒氣了,你說我當時怎麽辦?往後走今兒大年初一,找誰去補後胎呢?於是我就隻有推著往前走。”
巧玲在旁邊什麽話也沒有說,關和就說:“既然遇到了麻煩事,那就不說了。” 立馬幫他把自行車抬到了卡車的車廂裏,三個人坐上駕駛室,巧玲才把車掉了頭,往朱家鋪開去。
卡車開迴朱家鋪已經快到下午四點鍾了,雖然農村裏過年中午是要過中的,但是家裏幾個小娃兒是早就等不及了,再加上巧玲的嫂子現在是一個人吃兩個人的飯,也是等不來,紅芬就先給他們做了一餐。
其他人就一邊等一邊吃小點心,看到巧玲把人接迴來了,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熱熱鬧鬧地上桌吃飯。
誰也不好問胡理想為什麽弄到現在這個時候了,關和就打馬過橋地說了胡理想剛才向他們說的原因,大家也就在心裏原諒了胡理想。
胡理芬覺得她有這樣一個不通變故的哥哥很沒有麵子,就私下裏說:“你就是迴轉去,把自行車放家裏了再想辦法搭車來,也不至於搞得這樣的狼狽吧。”
胡理想看著妹妹心裏的火氣一下就點燃了,他也不顧今兒是大年初一,也不管胡理芬是朱家鋪的新媳婦,就惡狠狠地對她說:“你不要以為你很聰明,誰倒黴的時候也不會是很光彩的,我看你以後就不會遇到的!”
關興就出麵對胡理想說:“你的遭遇我們都很同情,你遇到了這事也給我們都上了一課,首先要有像你這樣不迴頭的決心,再才是想辦法如何變通。”
關興的話顯然既肯定了胡理想的做法,又維護胡理芬的觀點,大家覺得再沒有必要爭下去了。關和就把正在氣頭上的胡理想拉上了桌,長學也在一旁給胡理想酌酒,這樣才把氣氛緩和下來。
因為是過年,大家還是互相敬著酒。輪到胡理想給在座的人敬酒,巧玲知道他是一下子轉不過彎來的,就拉著胡理想說:“雖然胡理想今兒來遲了,但是他也是吃了苦頭的,現在我和他一起敬這杯酒,讓他在新的一年先苦後甜。”
聽了巧玲的話,胡理想這才笑著臉說:“我還沒有說給爹爹姆媽拜年,也是這個破自行車鬧的。”端起酒杯說,“我來遲了,一是給爹爹姆媽拜年,二是給大家道歉,我就先喝了這杯酒。”
雖然初一這天隻吃了一餐飯,轉眼天就要黑了,但一家人總算是和氣美滿地過了新年的第一天。
胡理想有些醉意,還拉著關和一起去看他曾經工作過的大隊小學校,關和隻有陪著他,轉到胡理想酒醒了才迴來。接著他們又在巧玲家裏打了半夜撲克才休息。
翠英除夕夜裏就和巧玲商量好了,初一中午等胡理想來了,翠英她們全家就到巧玲家裏吃飯拜年,紅芬也是按照這樣準備的。可是到了快中午都沒有見到胡理想的人影,那個時候也沒有電話,隻能兩家人在一起幹等著。
等到下午兩點多鍾,巧玲心裏實在有些憋不住了,就說:“我看他胡理想是不是又出了什麽情況,怎麽到了這個時候還沒見蹤影呢?”
關興和胡理芬也是想不通,按照道理說,既然是商量好了的事情,他們的爹媽是絕對不會讓他不出門的,而且家裏早早就把自行車給他準備了。因為他們三人是騎自行車來的,所以胡理想騎自行車才可以和他們一起走。
這個時候巧玲就說:“那我騎自行車去路上碰他一段吧,免得在家裏等得心裏焦急。”
關和就說:“如果你一直騎到縣城都遇不到他呢?那我們在家等你不是更加著急嗎?”
她的爹爹文迎隊長就說:“為了穩妥起見,最好是開我們加工廠的卡車去,即使是直接開到縣城,往返也就一個多小時。”
關興覺得文迎伯伯這個想法很好,主要是巧玲自己能開車,根本就不需要麻煩別的司機。
關和就和巧玲一起拿了卡車鑰匙,從加工廠開著卡車往河堤上開去。從梅廠鎮沿著河堤開車到縣城,有四五十裏的路程,巧玲也不管是正月初一,反正就是緊踏油門往前跑。中間經過了四個大隊巡防洪水的哨棚,她心裏就知道,應該跑了一多半路程了。
越往前跑,巧玲的心理就越發難受,她不敢想到胡理想可能沒有出門,或是出了門到別人家裏去拜年了。如果是那樣的話,她巧玲就選錯了人,她就沒有臉麵在朱家鋪混下去了。
關和雖然陪坐在司機台裏麵,但是他根本就不敢出聲,他知道巧玲的脾氣,如果是像這樣一直開到胡理想的家裏的話,估計是要發生一場大矛盾的。
眼看快要開到泰山廟了,也就是離縣城隻有不到十裏路的地方,關和遠遠就看到河堤上有個人影在慢慢向這邊走來,關和心裏想:前麵那人該不是胡理想吧?
巧玲因為在開車,也沒有心思多想,雖然看到了那個人影,也不會想到那就是胡理想。因為再怎麽出門遲的話,步行也應該走了一大半了,還何況是騎著自行車呢?
卡車速度快,已經能看到對麵走來的人了。關和早就看清楚了,那個迎頭來的人就是胡理想。巧玲把卡車開到胡理想的麵前停下,胡理想還在自顧自地朝前走。
關和首先就跳下車,來到胡理想的身邊,把個胡理想嚇了一大跳。關和說:“理想哥,你怎麽這樣推著自行車走呢?為什麽不騎車?”
胡理想看到是關和,就把自行車扔在了路上,心裏很惱火地說:“你不知道我今兒有多倒黴,我一騎上河堤還隻是騎了四五裏路,剛剛騎到趙家垸這邊,不知怎麽就騎不動了,那個時候估計才十點多鍾。我下車一看是後胎沒氣了,你說我當時怎麽辦?往後走今兒大年初一,找誰去補後胎呢?於是我就隻有推著往前走。”
巧玲在旁邊什麽話也沒有說,關和就說:“既然遇到了麻煩事,那就不說了。” 立馬幫他把自行車抬到了卡車的車廂裏,三個人坐上駕駛室,巧玲才把車掉了頭,往朱家鋪開去。
卡車開迴朱家鋪已經快到下午四點鍾了,雖然農村裏過年中午是要過中的,但是家裏幾個小娃兒是早就等不及了,再加上巧玲的嫂子現在是一個人吃兩個人的飯,也是等不來,紅芬就先給他們做了一餐。
其他人就一邊等一邊吃小點心,看到巧玲把人接迴來了,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熱熱鬧鬧地上桌吃飯。
誰也不好問胡理想為什麽弄到現在這個時候了,關和就打馬過橋地說了胡理想剛才向他們說的原因,大家也就在心裏原諒了胡理想。
胡理芬覺得她有這樣一個不通變故的哥哥很沒有麵子,就私下裏說:“你就是迴轉去,把自行車放家裏了再想辦法搭車來,也不至於搞得這樣的狼狽吧。”
胡理想看著妹妹心裏的火氣一下就點燃了,他也不顧今兒是大年初一,也不管胡理芬是朱家鋪的新媳婦,就惡狠狠地對她說:“你不要以為你很聰明,誰倒黴的時候也不會是很光彩的,我看你以後就不會遇到的!”
關興就出麵對胡理想說:“你的遭遇我們都很同情,你遇到了這事也給我們都上了一課,首先要有像你這樣不迴頭的決心,再才是想辦法如何變通。”
關興的話顯然既肯定了胡理想的做法,又維護胡理芬的觀點,大家覺得再沒有必要爭下去了。關和就把正在氣頭上的胡理想拉上了桌,長學也在一旁給胡理想酌酒,這樣才把氣氛緩和下來。
因為是過年,大家還是互相敬著酒。輪到胡理想給在座的人敬酒,巧玲知道他是一下子轉不過彎來的,就拉著胡理想說:“雖然胡理想今兒來遲了,但是他也是吃了苦頭的,現在我和他一起敬這杯酒,讓他在新的一年先苦後甜。”
聽了巧玲的話,胡理想這才笑著臉說:“我還沒有說給爹爹姆媽拜年,也是這個破自行車鬧的。”端起酒杯說,“我來遲了,一是給爹爹姆媽拜年,二是給大家道歉,我就先喝了這杯酒。”
雖然初一這天隻吃了一餐飯,轉眼天就要黑了,但一家人總算是和氣美滿地過了新年的第一天。
胡理想有些醉意,還拉著關和一起去看他曾經工作過的大隊小學校,關和隻有陪著他,轉到胡理想酒醒了才迴來。接著他們又在巧玲家裏打了半夜撲克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