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和李副主任在地委大院裏走了一圈,感到大致機構布局和縣裏的差不多。最後他們就在辦公室接待來訪的地方坐下來,一邊看報一邊等著廖主任的召見。
快要到吃午飯了,廖主任那裏仍然沒有什麽動靜,李副主任說:“我們上去看看吧,剛才廖主任是說要我們這個時候上去的。”
關興就和李副主任一起上去,這時隻見廖主任在和別人談工作。廖主任見關興他們兩人上來了,就說:“對不起了,你們先去吃飯吧,隻有等下午再來了。”
李副主任就和關興下去,找到了自己的司機,一起到外麵的小館子去吃飯。地委周邊的小館子還不少,顯然是因為平時來這裏辦事的人多,用餐的人也就多,而且相比一般的館子要好一些。
李副主任隻有三個人,也就點了幾個菜隨意的吃了,仍然迴到辦公室那裏去看著報紙,因為下午要見廖主任,所以也不敢走遠。
下午再到廖主任那裏,廖主任已經在等著他們了。隻見廖主任拿出上午他們遞的方案,就問:“你們這個方案很全麵,而且很有開拓進取的精神,就是怕受到條件限製呐。”
李副主任聽了就感到廖主任的話外有話,迴答說:“是的,我們現在縣裏經濟基礎確實不厚實,條件也不具備,但是我們還是有些地方優勢,所以經過討論才擬定這個方案的。”
廖主任說:“你們有哪些優勢呢?你們有的其他縣市不是也有的嗎?”
李副主任說:“我們縣是平原和丘陵相伴的地區,還有少量的山區,所以我們的工農業生產的資源就比其他縣裏充足。第二就是我們有大岩咀水庫的水力發電站,可以供應現有的工業用電。如果把還有富餘的電力送到各公社的話,那就會促進生產隊的農業發展。”
廖主任聽了肯定地說:“你們能抓住這幾個方麵的優勢很好,但是要把這些優勢發揮出來,一是要有資金,二是需要人才,你們怎麽辦到呢?”
李副主任接著說:“我們今年在地委的支持下,靠全縣的努力新建了棉紡廠,這就給我們以後興辦工農業積累了經驗。比如分期建設,一邊建設一邊培訓人員,現在棉紡廠已經投產了,既發展了經濟,又為解決知青迴城找到了出口。”
“你們有能力建設一個新廠,這還是不容易的。你們一下子哪裏來的這麽多的人力和物力建新廠的呢?”廖主任問。
李副主任說:“您提到這個方麵的事,我還得要向您介紹我們的基本方法,那就是搞農工商經濟聯合體,把與城市建設相關聯的工農副業都橫向的聯係在一起。”
廖主任聽了就覺得很新穎,追問說:“什麽?農工商經濟聯合體,這是個什麽機構?我怎麽沒有聽說過呢?”
李副主任指著旁邊的關興說:“這個想法是朱關興同誌提出來的,因為他在中南政法學院讀書的時候,結合理論學習,聯係以前的工作實踐,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寫了一篇文章,還發到了省委的內參上了。”
廖主任就看向關興說:“你就是朱關興同誌,你大致說說你的這個想法是什麽意思啊?”
關興就伸直上身,向廖主任解釋說:“這種聯合形式就是按照生產、建設的需要,把工業、農業或加工業等聯係起來,讓它們之間在生產、運輸和使用中互相配合、共同發展。”
“那你舉個例子我聽聽吧,這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呐。”廖主任說。
關興舉例說:“比如我們當時新建棉紡廠的時候,縣裏的建築公司已經在承建百貨大樓,根本就抽不出人手來。我們就由城建局、工業局出麵,把梅廠鎮、西齋鎮的建築隊組織起來,先進行員工培訓,再由建築公司派人領導,這樣的聯合就把原來的建築公司擴大了,而且集鎮上的建築隊也提高了技術水平。”
“還把前進大隊的輪窯廠拉進來,要他們把燒製的紅磚直接送到棉紡廠建築工地,這樣就解決了以前事事都要縣革委會出麵、每時每刻都要局委辦解決的難題。”
廖主任聽了關興的解釋,眼睛都睜大了許多,說:“聽你們這樣一講,我就不會懷疑你們的方案能不能實施了,但是農村的發展還是一個很讓人放心不下的事。特別是電力這一塊我們不熟悉,如果是拉好了電線,一旦抗旱排澇需要電的時候,電力又供不上來怎麽辦?”
關興不等李副主任說話,就應對說:“這個我們也做了調查的,現有大岩咀水力發電站,完全能滿足供應我們縣裏的工業用電,至於農村拉好電線後,由電力局分別到各公社建好變電站所,合理地分配用電。到了抗旱排澇用電負荷最大的時候,電力局就會聯係在我們縣境內的461電廠,雖然他們是為三線建設用電服務的,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也可以為我們地方用電做些調劑的。”
廖主任聽到這裏,就感到眼前這個年輕人很會動腦筋、想辦法。聯想到這兩天接觸的其他幾個縣來的人,與之相比怎麽就有那麽大的差距呢?
這個時候,辦公室又給廖主任送來了幾份文件。廖主任翻看了一下說:“你們看,下麵的縣市又送來他們的經濟發展方案,我這幾天頭都看得有些暈乎了。”
李副主任說:“您還是要勞逸結合呐,看不過來就找其他的人幫您先看一遍唄。”
廖主任說:“我們其他幾個副主任都有很多事情,辦公室的人隻是幫助收發、起草文件,像這樣大的、基本務虛的事,誰能做呢?”
突然,廖主任好像想到了什麽,就對李副主任說:“你的提議很好,我就向你求援,你能不能幫我把這個朱關興同誌留下來,借我用一用呢?”
李副主任和關興都沒有這個思想準備,廖主任突然這麽一說,兩人都有些發愣了。
廖主任立馬就說:“你看看,你看看,剛才你還要我勞逸結合,弄不過來就找人幫忙的,現在找你幫我的忙,你又有些不情願了吧。”
這真是將了李副主任的軍了,好在李副主任轉變快,說:“我不是不情願,而是怕朱關興同誌年紀輕,不能擔當給你看文件助手的重任。”
關興也連忙說:“我一直在基層工作,可能確實不能擔得了這樣的重任。”
廖主任說:“既然你們這樣膽子小、怕惹事,那就算了吧。你們的方案我們收下了,等地委研究後再批複給你們。你們迴去後還是要按照你們的思路去做事,不要等我們的批複好嗎?”
李副主任和關興這才如釋重負地從廖主任的辦公室出來,往迴趕。
快要到吃午飯了,廖主任那裏仍然沒有什麽動靜,李副主任說:“我們上去看看吧,剛才廖主任是說要我們這個時候上去的。”
關興就和李副主任一起上去,這時隻見廖主任在和別人談工作。廖主任見關興他們兩人上來了,就說:“對不起了,你們先去吃飯吧,隻有等下午再來了。”
李副主任就和關興下去,找到了自己的司機,一起到外麵的小館子去吃飯。地委周邊的小館子還不少,顯然是因為平時來這裏辦事的人多,用餐的人也就多,而且相比一般的館子要好一些。
李副主任隻有三個人,也就點了幾個菜隨意的吃了,仍然迴到辦公室那裏去看著報紙,因為下午要見廖主任,所以也不敢走遠。
下午再到廖主任那裏,廖主任已經在等著他們了。隻見廖主任拿出上午他們遞的方案,就問:“你們這個方案很全麵,而且很有開拓進取的精神,就是怕受到條件限製呐。”
李副主任聽了就感到廖主任的話外有話,迴答說:“是的,我們現在縣裏經濟基礎確實不厚實,條件也不具備,但是我們還是有些地方優勢,所以經過討論才擬定這個方案的。”
廖主任說:“你們有哪些優勢呢?你們有的其他縣市不是也有的嗎?”
李副主任說:“我們縣是平原和丘陵相伴的地區,還有少量的山區,所以我們的工農業生產的資源就比其他縣裏充足。第二就是我們有大岩咀水庫的水力發電站,可以供應現有的工業用電。如果把還有富餘的電力送到各公社的話,那就會促進生產隊的農業發展。”
廖主任聽了肯定地說:“你們能抓住這幾個方麵的優勢很好,但是要把這些優勢發揮出來,一是要有資金,二是需要人才,你們怎麽辦到呢?”
李副主任接著說:“我們今年在地委的支持下,靠全縣的努力新建了棉紡廠,這就給我們以後興辦工農業積累了經驗。比如分期建設,一邊建設一邊培訓人員,現在棉紡廠已經投產了,既發展了經濟,又為解決知青迴城找到了出口。”
“你們有能力建設一個新廠,這還是不容易的。你們一下子哪裏來的這麽多的人力和物力建新廠的呢?”廖主任問。
李副主任說:“您提到這個方麵的事,我還得要向您介紹我們的基本方法,那就是搞農工商經濟聯合體,把與城市建設相關聯的工農副業都橫向的聯係在一起。”
廖主任聽了就覺得很新穎,追問說:“什麽?農工商經濟聯合體,這是個什麽機構?我怎麽沒有聽說過呢?”
李副主任指著旁邊的關興說:“這個想法是朱關興同誌提出來的,因為他在中南政法學院讀書的時候,結合理論學習,聯係以前的工作實踐,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寫了一篇文章,還發到了省委的內參上了。”
廖主任就看向關興說:“你就是朱關興同誌,你大致說說你的這個想法是什麽意思啊?”
關興就伸直上身,向廖主任解釋說:“這種聯合形式就是按照生產、建設的需要,把工業、農業或加工業等聯係起來,讓它們之間在生產、運輸和使用中互相配合、共同發展。”
“那你舉個例子我聽聽吧,這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呐。”廖主任說。
關興舉例說:“比如我們當時新建棉紡廠的時候,縣裏的建築公司已經在承建百貨大樓,根本就抽不出人手來。我們就由城建局、工業局出麵,把梅廠鎮、西齋鎮的建築隊組織起來,先進行員工培訓,再由建築公司派人領導,這樣的聯合就把原來的建築公司擴大了,而且集鎮上的建築隊也提高了技術水平。”
“還把前進大隊的輪窯廠拉進來,要他們把燒製的紅磚直接送到棉紡廠建築工地,這樣就解決了以前事事都要縣革委會出麵、每時每刻都要局委辦解決的難題。”
廖主任聽了關興的解釋,眼睛都睜大了許多,說:“聽你們這樣一講,我就不會懷疑你們的方案能不能實施了,但是農村的發展還是一個很讓人放心不下的事。特別是電力這一塊我們不熟悉,如果是拉好了電線,一旦抗旱排澇需要電的時候,電力又供不上來怎麽辦?”
關興不等李副主任說話,就應對說:“這個我們也做了調查的,現有大岩咀水力發電站,完全能滿足供應我們縣裏的工業用電,至於農村拉好電線後,由電力局分別到各公社建好變電站所,合理地分配用電。到了抗旱排澇用電負荷最大的時候,電力局就會聯係在我們縣境內的461電廠,雖然他們是為三線建設用電服務的,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也可以為我們地方用電做些調劑的。”
廖主任聽到這裏,就感到眼前這個年輕人很會動腦筋、想辦法。聯想到這兩天接觸的其他幾個縣來的人,與之相比怎麽就有那麽大的差距呢?
這個時候,辦公室又給廖主任送來了幾份文件。廖主任翻看了一下說:“你們看,下麵的縣市又送來他們的經濟發展方案,我這幾天頭都看得有些暈乎了。”
李副主任說:“您還是要勞逸結合呐,看不過來就找其他的人幫您先看一遍唄。”
廖主任說:“我們其他幾個副主任都有很多事情,辦公室的人隻是幫助收發、起草文件,像這樣大的、基本務虛的事,誰能做呢?”
突然,廖主任好像想到了什麽,就對李副主任說:“你的提議很好,我就向你求援,你能不能幫我把這個朱關興同誌留下來,借我用一用呢?”
李副主任和關興都沒有這個思想準備,廖主任突然這麽一說,兩人都有些發愣了。
廖主任立馬就說:“你看看,你看看,剛才你還要我勞逸結合,弄不過來就找人幫忙的,現在找你幫我的忙,你又有些不情願了吧。”
這真是將了李副主任的軍了,好在李副主任轉變快,說:“我不是不情願,而是怕朱關興同誌年紀輕,不能擔當給你看文件助手的重任。”
關興也連忙說:“我一直在基層工作,可能確實不能擔得了這樣的重任。”
廖主任說:“既然你們這樣膽子小、怕惹事,那就算了吧。你們的方案我們收下了,等地委研究後再批複給你們。你們迴去後還是要按照你們的思路去做事,不要等我們的批複好嗎?”
李副主任和關興這才如釋重負地從廖主任的辦公室出來,往迴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