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天剛亮,關興就起床了。他要像以前在學校一樣,把昨兒夜裏默記的一些課文內容再迴想一下,看是不是還有在學校讀書的時候那樣的記性。還好,幾篇重點段落他還是能一字不落的背下來,他心裏暗喜:這可能就是老話說的童子功吧。接著起床,把室內收拾了一下,又走出去想看看大堤那邊的江河的風景。剛走了一段,就看見胡理芬騎著自行車從河堤那頭過來了。他心裏也是很驚訝,一般女娃迴家了都是要睡個懶覺的,可是她卻一樣起得早呢!


    胡理芬來到跟前,把自行車刹住,問關興:“你還很有興致哦,一大早就上江堤來看風景了。”其實關興聽出她的言外之意了,就是說:你好像很悠閑的,沒有把複習文化知識放在意裏。


    關興心想:她胡理芬比我自己好像還要著急呢,是不是老師家裏出來的娃兒都是這樣呢?


    關興打趣地說:“我昨兒在招待所就是伴著課本睡覺的呐,不出來走走我怕幾天複習搞成書呆子了。”說著就和胡理芬往迴走。


    進了招待所,關興問胡理芬過早沒有,胡理芬說:“跟你去朱家鋪,就是要你管全天的飯食的。”


    於是,關興就和胡理芬在招待所食堂吃了早餐,收拾了一些東西就推著自行車上路了。關興在路邊的小百貨商店買了幾樣點心,還給他的姆媽買了一把灰色的布傘。


    迴朱家鋪的路就是沿著鬆西河大堤一直往前走,關興和胡理芬兩人騎在自行車上,迎著五月的江風真是很愜意。隻見河堤兩邊像畫報的兩麵一樣美不勝收,江堤外麵是枝條披拂隨風舞動的楊柳,那是專門用來護堤的防浪林。高大的楊柳林下麵是洪水衝擊而成的河灘地,生產隊栽種的高粱苗已經長到齊腰深了,風吹過來像跳舞一樣,昏黃的江水是這一壯美舞蹈的背景。江堤內又是一番景象:江堤邊下就是像腰帶一樣的大路,臨路而建的是各家社員的房子,雖然主要是茅草房,但是與房子那邊棉花地、水稻田的綠色一襯托,真有一種江南農村的初夏特色。


    放眼望向大田,就好像照相取景的鏡框一樣,越往外看景致就深遠。


    胡理芬可是從來沒有這樣的感受呐,身邊有人陪著,自行車在江堤的路上嘩嘩的往前行,眼裏掠過的是無法言說的綠色,身上吹過的是爽朗的江風,去的地方是哥哥所在插隊的地方,而且即將看到農村青年熱鬧的婚禮。於是就隨口對旁邊的關興說:“這是我長這麽大最有意思的一次旅行呐,你是不是也覺得很有意思呢?”


    關興說:“這也叫旅行嗎?最好就叫騎行吧。”但是又怕掃了胡理芬的興,就又說,“不過你我兩人相伴,騎在江堤上看到初夏農村的景色,真是一種很有意思的事情。”


    胡理芬說:“你也是讀了中學的人呐,能不能有點浪漫的詩情畫意啊!”


    關興明白了胡理芬的意思,那是要他表達一下麵對美麗風景的感受了。關興雖然還很年青,但是因為長年在農村和社員們在一起,他已經沒有了剛迴鄉的那種激情了,因為他隻要一接觸到工作、一接觸到群眾,他的腦子裏想的就是如何幫他們想辦法、解決問題。


    於是,關興就對胡理芬說:“我以前經常往返於朱家鋪和縣城之間,可能是沒有你第一次騎行的敏感了,你就說說你的感受吧,也好讓我分享一下你的浪漫情懷。”


    胡理芬感到關興這是在和她玩心計了,明明是要他關興說的,現在他關興倒好,很輕易地就把話題轉到了自己身上。她就隨口說:“是的,我是第一次在初夏騎車在江堤上看風景,如果用古代詩人的想法,這裏景色那就是‘江風綠意’吧。”


    關興聽了就把兩隻手在自行車龍頭上連續的拍了幾下,說:“妙,妙呃,妙!按照我們以前胡老師賞析詩句的語言說,‘江風’是動態的,迎麵吹著;‘綠意’是靜態的,在眼前鋪展著,那不就是一幅立體的寫意畫了嗎!”


    胡理芬聽關興這樣一讚美,心裏就樂開了花,但是嘴裏卻說:“你就是這樣跟胡老師學習語文的啊,完全好像是為了討好別人的語氣呐。”


    關興戲謔地說:“按照你的說法,就是討好一下我們胡老師家裏的千金小姐,也應該是不為過分吧。”


    兩人說笑著一點也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快到梅廠鎮了。關興就對胡理芬說:“馬上就要到梅廠鎮了,梅廠鎮雖然隻是屬於青山公社的一個小集鎮,但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所以從我懂事起到現在,我都認為它是我們鬆河縣境內比較有特點的地方。”


    胡理芬就問:“你說它有什麽特點呢?說來聽聽。”


    “因為它是處在公安縣和鬆河縣的交通線上,而且往西邊去又可以到宜昌,往南邊去就是湖南的澧縣,你說是不是很重要呢?至於鎮上的小街道、小店鋪,你經過看看就知道了。”關興不想先入為主的讓胡理芬感受梅廠鎮。


    他們經過梅廠鎮街道的時候,關興就有意把自行車騎得很慢,街上的行人很多,都在為置辦端陽節的生活在忙碌著。胡理芬感到:不大的街道兩邊卻建著一些很有些年代的青磚灰瓦的房子,鋪麵前都是一色的古銅色的木門板,腳下的青石板路讓自行車一坎一坎的,好像古人穿著木屐在行走一樣。好多門臉上方還能看到以前的老招牌,透過那些老舊的雕花的窗格子,好像就能看到那些隱身在背後的、穿著長袍帶著瓜皮小帽的老商人。


    胡理芬騎著、看著,一句話也不說了,關興知道她是在用心感受著,梅廠鎮這被古老的氣息浸染過的鬆南小鎮的特色呐。


    關興他們騎到朱家鋪家裏剛好正是吃午飯的時候,翠英看到關興突然出現在家門前,本來就已經感到很驚喜了,接著又看到他身後還有一個和他年紀相仿的女娃,心裏又是一個驚訝,但是她隻是大聲說:“關興,你這是帶朋友迴來過端陽來了?”


    關興就一麵把胡理芬介紹給他的姆媽翠英,一麵告訴姆媽說:“是啊,過年的時候我不是說端陽節我要迴來的嗎?長學不是要結婚嗎,我答應迴來參加他的婚禮的嘛。”接著又說,“胡理芬她的哥哥就是在我們大隊插隊的胡理想,因為她在我們複興場供銷社工作,我說迴朱家鋪來,她就想到我們朱家鋪來看她哥哥呐。”


    翠英聽了就特別高興,說:“那就進家裏先吃飯吧,吃了飯再出去找她哥哥一起來家裏過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