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迴到辦公室就抓緊起草公社試種雙季稻和多種經營的實施方案,首先是試種雙季稻的實施方案。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培訓學習。培訓時間:暫定為三天(在公曆2月底,驚蟄之前);培訓地點:公社會議室;培訓人員:大隊主管生產的幹部帶隊,各生產隊隊長、技術隊長和婦女隊長參加;培訓內容:學習繼續革命理論,宣講《人民公社六十條》的主要有關生產大隊、生產隊的內容,請農業技術員講解雙季稻栽培技術,介紹生產隊多種經營的實例和方法。生活安排:按生產隊、大隊為單位,由公社出麵,在複興場居民家裏號房、開鋪,在公社食堂進餐。
第二階段是實施階段。公社分包幹部下到各生產大隊,指導督促實施。具體要求是:按照培訓要求分段驗收,主要是耕整雙季稻水田,購買精選雙季稻種子和農用薄膜,泡種下種,保暖育秧苗。公社組織搞好經驗交流,隨時召開大隊或生產隊的現場會。
第三階段是田間管理階段。嚴格按照培訓學習的指導方法,督促生產隊搞好田間管理。每個生產隊要求有一份《荊州植保》的小報,公社農技站要按照雙季稻生長期的特點,一周油印一次指導意見,送到各生產隊技術隊長手中,確保雙季稻分蘖、生長、成熟的水、肥、溫度需要的條件。
另外,建議公社在雙槍結束後,召開一個獎勵表彰大會,用精神加物質的辦法,表彰先進的生產隊,對落後的大隊提出要求整改的意見。
第二個就是多種經營的實施意見,具體建議:
一是為了建設、繁榮公社所在地集鎮複興場,建議以新平大隊為主,發動各生產隊參與經營街市服務的行業,前提是必須要以集體經營的方式。比如開設飯館、經營小吃店、各種小型修理店鋪、農副產品經營鋪麵等等,必須不與國家經營的供銷社發生衝突。
二是鼓勵各大隊根據各自的地理優勢,以集體為單位進行經濟作物、水產品為主的種植、喂養經營。比如喂養生豬、雞鴨,種植甘蔗、地瓜等,各家庭也可以在自留地上種植、喂養,然後由生產隊集中收購,安排專人組織售賣,不準各家各戶私設攤點售賣。
三是建議臨近集鎮的大隊,組織好農副產品的售賣工作。比如米積台邊上的新利大隊、沙道觀邊上的新風大隊,都可以試驗在臨集鎮的邊上,開設長期的、固定的攤點,讓周邊的居民和社員能及時買到新鮮的農副產品。
四是建議各生產大隊要專設一名分管多種經營的幹部,製定好每個生產隊多種經營的項目、生產任務和經濟發展目標。對於完成好的生產隊,要上報到公社、以致縣裏加以表彰。
五是建議加強生產隊多種經營的管理,凡是隊幹部把經營項目作為自己損公利私占便宜的,必須要嚴肅批評,嚴重的要撤換。大隊要強調每年進行多種經營賬目的審查和清理,如果出現有多吃多占的現象必須要嚴肅處理。
關興把起草的底稿交給李世前,要他看了提出自己的意見。李世前就一邊看,一邊結合上次下去調查的情況思考,覺得這個實施意見和建議是很切實的,但是要推行實施的話,那是要費很大的力氣的。關興說:“首先我們就是要看,我這個想法是不是符合政策的,再就是能不能站得住腳,如果你是下麵大隊或生產隊的人,願不願意跟著這樣做?”想了想接著說,“至於能不能落實到大隊和生產隊,那還得要按照以前的辦法,先把試點辦好,然後才能說服其他人,讓他們跟著實驗成功的生產隊走。”
李世前聽了關興的話,覺得眼前的關興就像一個麵臨大戰役而指揮若定的將軍,是那樣的從容不迫。他也就不須再說什麽了,趕忙拿出稿紙,把關興起草的底稿認真地謄寫出來,再交給關興過目。關興看了覺得很滿意,就要他交給辦公室許葉明去。
這時,辦公室的電話響了,許茂富接了電話,就向關興說:“電話是新民大隊打來的,說是新民8隊的隊長想來找您。”關興就說:“叫他來公社找我吧,說我在等他呐。”
原來,新民8隊的付隊長以前和關興約好了,一旦開春,就要請關興幫忙去縣裏找農業技術員到隊裏作指導的事。關興現在因為剛起草了實施方案和多種經營的建議,他就有了新的想法,就想把原來請農技員到新民大隊去的想法改變一下,讓請來的農技員先在公社裏做好培訓,再下一步就可以重點進行試點工作了。
如果公社彭主任能夠同意自己的計劃和方案的話,那麽關興就準備明後天去縣裏找農業技術員,一旦把時間落實了,公社就可以下發通知,實施培訓。
到了晚上,果然新民8隊的付隊長就來了,關興請他在公社食堂吃了晚飯,就說明了公社正在商量,如何在全公社開展雙季稻試種的工作,如果公社意見統一的話,那就不隻是新民8隊一個小隊的事情了,要求他迴去一邊等消息,一邊做好春耕的準備。
付隊長來到關興的寢室,看到他一個人獨立居住,就感到公社副主任確實不同一般,最後又到關興的辦公室坐了一會兒,見李世前和許茂富都對他很客氣,就覺得關興再也不是去年在新民大隊駐隊的工作組了,他就是一個響當當的公社幹部。
後來付隊長看到了關興他們辦公室裏的自行車,就問:“朱副主任,你們辦公室還配了自行車啊,這下子如果要到我們那裏去,不是一歇活路就可以到嗎?”
關興就說:“是啊,這是公社給每個辦公室都配好了的,主要是方便幹部下去工作嘛。你看我以前不會騎,過年這幾天我就學會騎自行車了,如果你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先在我這裏學騎呐,等到會騎了也可以買一輛啊。”
李世前他們聽關興和付隊長說話,就感覺到關興和群眾打成一片不是裝裝樣子的,這已經成了他的一種工作和生活習慣了。直到付隊長離開,李世前他們也感到付隊長就像他們身邊的一個工作人員了。
第一階段是培訓學習。培訓時間:暫定為三天(在公曆2月底,驚蟄之前);培訓地點:公社會議室;培訓人員:大隊主管生產的幹部帶隊,各生產隊隊長、技術隊長和婦女隊長參加;培訓內容:學習繼續革命理論,宣講《人民公社六十條》的主要有關生產大隊、生產隊的內容,請農業技術員講解雙季稻栽培技術,介紹生產隊多種經營的實例和方法。生活安排:按生產隊、大隊為單位,由公社出麵,在複興場居民家裏號房、開鋪,在公社食堂進餐。
第二階段是實施階段。公社分包幹部下到各生產大隊,指導督促實施。具體要求是:按照培訓要求分段驗收,主要是耕整雙季稻水田,購買精選雙季稻種子和農用薄膜,泡種下種,保暖育秧苗。公社組織搞好經驗交流,隨時召開大隊或生產隊的現場會。
第三階段是田間管理階段。嚴格按照培訓學習的指導方法,督促生產隊搞好田間管理。每個生產隊要求有一份《荊州植保》的小報,公社農技站要按照雙季稻生長期的特點,一周油印一次指導意見,送到各生產隊技術隊長手中,確保雙季稻分蘖、生長、成熟的水、肥、溫度需要的條件。
另外,建議公社在雙槍結束後,召開一個獎勵表彰大會,用精神加物質的辦法,表彰先進的生產隊,對落後的大隊提出要求整改的意見。
第二個就是多種經營的實施意見,具體建議:
一是為了建設、繁榮公社所在地集鎮複興場,建議以新平大隊為主,發動各生產隊參與經營街市服務的行業,前提是必須要以集體經營的方式。比如開設飯館、經營小吃店、各種小型修理店鋪、農副產品經營鋪麵等等,必須不與國家經營的供銷社發生衝突。
二是鼓勵各大隊根據各自的地理優勢,以集體為單位進行經濟作物、水產品為主的種植、喂養經營。比如喂養生豬、雞鴨,種植甘蔗、地瓜等,各家庭也可以在自留地上種植、喂養,然後由生產隊集中收購,安排專人組織售賣,不準各家各戶私設攤點售賣。
三是建議臨近集鎮的大隊,組織好農副產品的售賣工作。比如米積台邊上的新利大隊、沙道觀邊上的新風大隊,都可以試驗在臨集鎮的邊上,開設長期的、固定的攤點,讓周邊的居民和社員能及時買到新鮮的農副產品。
四是建議各生產大隊要專設一名分管多種經營的幹部,製定好每個生產隊多種經營的項目、生產任務和經濟發展目標。對於完成好的生產隊,要上報到公社、以致縣裏加以表彰。
五是建議加強生產隊多種經營的管理,凡是隊幹部把經營項目作為自己損公利私占便宜的,必須要嚴肅批評,嚴重的要撤換。大隊要強調每年進行多種經營賬目的審查和清理,如果出現有多吃多占的現象必須要嚴肅處理。
關興把起草的底稿交給李世前,要他看了提出自己的意見。李世前就一邊看,一邊結合上次下去調查的情況思考,覺得這個實施意見和建議是很切實的,但是要推行實施的話,那是要費很大的力氣的。關興說:“首先我們就是要看,我這個想法是不是符合政策的,再就是能不能站得住腳,如果你是下麵大隊或生產隊的人,願不願意跟著這樣做?”想了想接著說,“至於能不能落實到大隊和生產隊,那還得要按照以前的辦法,先把試點辦好,然後才能說服其他人,讓他們跟著實驗成功的生產隊走。”
李世前聽了關興的話,覺得眼前的關興就像一個麵臨大戰役而指揮若定的將軍,是那樣的從容不迫。他也就不須再說什麽了,趕忙拿出稿紙,把關興起草的底稿認真地謄寫出來,再交給關興過目。關興看了覺得很滿意,就要他交給辦公室許葉明去。
這時,辦公室的電話響了,許茂富接了電話,就向關興說:“電話是新民大隊打來的,說是新民8隊的隊長想來找您。”關興就說:“叫他來公社找我吧,說我在等他呐。”
原來,新民8隊的付隊長以前和關興約好了,一旦開春,就要請關興幫忙去縣裏找農業技術員到隊裏作指導的事。關興現在因為剛起草了實施方案和多種經營的建議,他就有了新的想法,就想把原來請農技員到新民大隊去的想法改變一下,讓請來的農技員先在公社裏做好培訓,再下一步就可以重點進行試點工作了。
如果公社彭主任能夠同意自己的計劃和方案的話,那麽關興就準備明後天去縣裏找農業技術員,一旦把時間落實了,公社就可以下發通知,實施培訓。
到了晚上,果然新民8隊的付隊長就來了,關興請他在公社食堂吃了晚飯,就說明了公社正在商量,如何在全公社開展雙季稻試種的工作,如果公社意見統一的話,那就不隻是新民8隊一個小隊的事情了,要求他迴去一邊等消息,一邊做好春耕的準備。
付隊長來到關興的寢室,看到他一個人獨立居住,就感到公社副主任確實不同一般,最後又到關興的辦公室坐了一會兒,見李世前和許茂富都對他很客氣,就覺得關興再也不是去年在新民大隊駐隊的工作組了,他就是一個響當當的公社幹部。
後來付隊長看到了關興他們辦公室裏的自行車,就問:“朱副主任,你們辦公室還配了自行車啊,這下子如果要到我們那裏去,不是一歇活路就可以到嗎?”
關興就說:“是啊,這是公社給每個辦公室都配好了的,主要是方便幹部下去工作嘛。你看我以前不會騎,過年這幾天我就學會騎自行車了,如果你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先在我這裏學騎呐,等到會騎了也可以買一輛啊。”
李世前他們聽關興和付隊長說話,就感覺到關興和群眾打成一片不是裝裝樣子的,這已經成了他的一種工作和生活習慣了。直到付隊長離開,李世前他們也感到付隊長就像他們身邊的一個工作人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