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對複興場是很了解的,它很小,根本不能和梅廠鎮相比,梅廠鎮因為處在兩省三縣的交通要道上,自有史以來就很繁忙,所以買賣店鋪和飯館旅店一應俱全。而這個複興場就是一個小集鎮,聽說以前這裏因為臨近長江的水碼頭,趕腳的人要從水碼頭穿過這裏到縣城去,就把這裏當成了休息打尖的地方。在荊州這一方稱用騾馬馱東西、搞運輸就稱為“趕腳”,“打尖”就是臨時休息一下,讓騾馬吃點草料,喝點水,人也歇一歇吃點幹糧,就又趕路。
後來,路邊的人家看到了,就專門在門前設幾口大水缸,專門賣水給行路的、趕腳的用,再代賣點點幹貨。時間一長,歇腳的人多了,就慢慢形成了一個小集鎮。據說在跑老東(荊州把日本鬼子進犯稱為‘跑老東’)的時候,日本人的飛機要炸宜昌,看到長江沿途的水碼頭很繁忙,就以為這是在為抵抗日本人做事,就把長江沿途的水碼頭也給炸了。複興場雖然離長江水碼頭很遠,就因為有不斷的趕腳的人牽著騾馬,日本人以為這是給南邊長沙那邊運送戰略物質的馱隊,就一起把複興場這個小集鎮也給炸了。
解放以後,因為這裏要設立紅旗公社,以前又是個小集鎮,就在這裏重新設立了一個供銷社。供銷社是國家設立的經營買賣的地方,所以其他以前的小買賣也就應運而生了。因為這個集鎮以前有,後來被日本飛機炸沒了,現在又重新設立,當地人就叫它“複興場”。
其實,複興場就是以供銷社為主,街道兩邊排列著幾家收鄉下來的幹貨的、提供小吃食的、賣點小茶飲的,其他就沒有什麽了。
關興想找個賣吃食的攤鋪,從東頭走到西頭,都沒有看到正規的賣麵條或是賣其他吃食的地方,最後就看到了一家賣小甜點心的。走近攤子邊一看,就是過年時家裏自己製作的那些花生糖、米子糖、芝麻糖之類的東西。
關興心想沒有別的買,那就隻能買點這些小甜點心充饑了。就隨口問了一句老板:“請問你們這裏沒有賣飯食的飯館嗎?我想吃點飯食。”
那個被問到的老板就看了看關興,又看了看四周,說:“以前是有的,這不是年前割尾巴,把有幾家賣飯食的飯館給關了。”想了想,又反問:“你這是從哪裏來的?怎麽就沒有吃飯呢?”
關興說:“我是從縣裏來的這裏上班的,結果說要初八才上班,我就沒有著落了。”
那個人就說:“要不你進到我的屋裏來,我叫我的婆娘給你做一餐飯吃好嗎?”
關興心想那也很好的,反正吃了飯給他錢和糧票不就行了。權當是在老鄉家裏吃了派飯的。
於是,關興就隨著老板進了他的屋子裏,那個人也很客氣,因為現在還是正月初六,過年的時節,來了人就應該當客待。就一邊給關興倒茶水,一邊叫屋裏的婆娘炒幾個菜,說有客人來了還沒有吃飯。
他的婆娘出來一看,是個不認識的年青人,就想打問一下。他的男人就連忙說:“這是個剛從縣城來的年輕同誌,要到公社去上班,結果公社要到初八才有人,經過我們家門前,我聽了就留這位同誌吃飯的,你快去做幾個菜吧。”
他的婆娘聽了也沒有說二話,就走進去做飯去了。關興就問:“老板,您貴姓啊,我以後在這裏做事,也好交上您這位朋友。”
“我姓唐,叫唐德發。”又反過來問關興:“請問你貴姓?到我們這裏來準備做什麽事?”老板說。
關興說:“我叫朱關興,是縣裏派來公社做事的,我去年在新民大隊駐過隊,所以公社就把我留下來了。”
唐老板聽出來了,麵前這個朱關興同誌肯定是來公社當幹部的,也就越發對他恭敬起來。
過年時節做飯,那是見火就熟的,唐老板的婆娘立馬就從灶屋裏端出了飯菜,唐老板還拿出了酒瓶和酒杯要關興喝點,關興當然是推辭了。一是肚子早就餓了,二是本來他就不喝酒,再怎麽也不會在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家裏喝酒的。
關興邊吃飯就邊問:“您這裏是屬於集鎮呢,還是屬於大隊管轄?”
唐老板說:“我們這個複興場,集鎮上住的人家都是新平大隊的,除了供銷社的人是國家的,其他都是新平大隊的社員。”
“那您們平時也做小買賣嗎?如果不是集鎮上的戶口,社員也讓做買賣嗎?”關興問。
“本來是不讓做買賣的,可是我們這裏因為有供銷社,其他大隊的人都要到供銷社來買東西,你說來迴這麽遠,來買個東西總得要有個地方歇歇腳吧?所以,在供銷社周圍住的人家就擺個茶水攤子,或是零食小吃什麽的,大隊、公社的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這些事,解放了幾十年都這樣子。”
關興就想到:既然附近來買東西的人有這個需要,那麽公社或是大隊還是可以組織社員做些買賣的。但是他沒有說,隻是心裏這樣想著。
吃完飯,關興就問:“我怎麽給您結賬呢?”唐老板馬上說:“不用結賬了,你看你不是來我們這裏上班,也不會大年初幾就來到我的門前吧,這說明我們是有緣分的,你剛才也說了,就當我們交了朋友,還講什麽結賬的話呢?況且我也不是開飯館的。”
關興說:“那是不行的,您請客是一迴事,我自己找來吃飯那就是另一迴事。”說完就從錢包裏拿出錢和糧票放在桌子上,唐老板再怎麽也不要,最後關興就把錢和票交給了唐老板的婆娘,才走出門去。
關興出門看了看天色,估計離天黑還有兩三個小時,他就決定到新民大隊去。一是給唐隊長她們去拜個年,二是看看付隊長他們春耕準備得怎麽樣。
關興沿途看到莊稼都起身長起來了,心情又很舒暢了起來。
後來,路邊的人家看到了,就專門在門前設幾口大水缸,專門賣水給行路的、趕腳的用,再代賣點點幹貨。時間一長,歇腳的人多了,就慢慢形成了一個小集鎮。據說在跑老東(荊州把日本鬼子進犯稱為‘跑老東’)的時候,日本人的飛機要炸宜昌,看到長江沿途的水碼頭很繁忙,就以為這是在為抵抗日本人做事,就把長江沿途的水碼頭也給炸了。複興場雖然離長江水碼頭很遠,就因為有不斷的趕腳的人牽著騾馬,日本人以為這是給南邊長沙那邊運送戰略物質的馱隊,就一起把複興場這個小集鎮也給炸了。
解放以後,因為這裏要設立紅旗公社,以前又是個小集鎮,就在這裏重新設立了一個供銷社。供銷社是國家設立的經營買賣的地方,所以其他以前的小買賣也就應運而生了。因為這個集鎮以前有,後來被日本飛機炸沒了,現在又重新設立,當地人就叫它“複興場”。
其實,複興場就是以供銷社為主,街道兩邊排列著幾家收鄉下來的幹貨的、提供小吃食的、賣點小茶飲的,其他就沒有什麽了。
關興想找個賣吃食的攤鋪,從東頭走到西頭,都沒有看到正規的賣麵條或是賣其他吃食的地方,最後就看到了一家賣小甜點心的。走近攤子邊一看,就是過年時家裏自己製作的那些花生糖、米子糖、芝麻糖之類的東西。
關興心想沒有別的買,那就隻能買點這些小甜點心充饑了。就隨口問了一句老板:“請問你們這裏沒有賣飯食的飯館嗎?我想吃點飯食。”
那個被問到的老板就看了看關興,又看了看四周,說:“以前是有的,這不是年前割尾巴,把有幾家賣飯食的飯館給關了。”想了想,又反問:“你這是從哪裏來的?怎麽就沒有吃飯呢?”
關興說:“我是從縣裏來的這裏上班的,結果說要初八才上班,我就沒有著落了。”
那個人就說:“要不你進到我的屋裏來,我叫我的婆娘給你做一餐飯吃好嗎?”
關興心想那也很好的,反正吃了飯給他錢和糧票不就行了。權當是在老鄉家裏吃了派飯的。
於是,關興就隨著老板進了他的屋子裏,那個人也很客氣,因為現在還是正月初六,過年的時節,來了人就應該當客待。就一邊給關興倒茶水,一邊叫屋裏的婆娘炒幾個菜,說有客人來了還沒有吃飯。
他的婆娘出來一看,是個不認識的年青人,就想打問一下。他的男人就連忙說:“這是個剛從縣城來的年輕同誌,要到公社去上班,結果公社要到初八才有人,經過我們家門前,我聽了就留這位同誌吃飯的,你快去做幾個菜吧。”
他的婆娘聽了也沒有說二話,就走進去做飯去了。關興就問:“老板,您貴姓啊,我以後在這裏做事,也好交上您這位朋友。”
“我姓唐,叫唐德發。”又反過來問關興:“請問你貴姓?到我們這裏來準備做什麽事?”老板說。
關興說:“我叫朱關興,是縣裏派來公社做事的,我去年在新民大隊駐過隊,所以公社就把我留下來了。”
唐老板聽出來了,麵前這個朱關興同誌肯定是來公社當幹部的,也就越發對他恭敬起來。
過年時節做飯,那是見火就熟的,唐老板的婆娘立馬就從灶屋裏端出了飯菜,唐老板還拿出了酒瓶和酒杯要關興喝點,關興當然是推辭了。一是肚子早就餓了,二是本來他就不喝酒,再怎麽也不會在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家裏喝酒的。
關興邊吃飯就邊問:“您這裏是屬於集鎮呢,還是屬於大隊管轄?”
唐老板說:“我們這個複興場,集鎮上住的人家都是新平大隊的,除了供銷社的人是國家的,其他都是新平大隊的社員。”
“那您們平時也做小買賣嗎?如果不是集鎮上的戶口,社員也讓做買賣嗎?”關興問。
“本來是不讓做買賣的,可是我們這裏因為有供銷社,其他大隊的人都要到供銷社來買東西,你說來迴這麽遠,來買個東西總得要有個地方歇歇腳吧?所以,在供銷社周圍住的人家就擺個茶水攤子,或是零食小吃什麽的,大隊、公社的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這些事,解放了幾十年都這樣子。”
關興就想到:既然附近來買東西的人有這個需要,那麽公社或是大隊還是可以組織社員做些買賣的。但是他沒有說,隻是心裏這樣想著。
吃完飯,關興就問:“我怎麽給您結賬呢?”唐老板馬上說:“不用結賬了,你看你不是來我們這裏上班,也不會大年初幾就來到我的門前吧,這說明我們是有緣分的,你剛才也說了,就當我們交了朋友,還講什麽結賬的話呢?況且我也不是開飯館的。”
關興說:“那是不行的,您請客是一迴事,我自己找來吃飯那就是另一迴事。”說完就從錢包裏拿出錢和糧票放在桌子上,唐老板再怎麽也不要,最後關興就把錢和票交給了唐老板的婆娘,才走出門去。
關興出門看了看天色,估計離天黑還有兩三個小時,他就決定到新民大隊去。一是給唐隊長她們去拜個年,二是看看付隊長他們春耕準備得怎麽樣。
關興沿途看到莊稼都起身長起來了,心情又很舒暢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