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快放結束的時候,關興就跟甘支書商量,明天放電影的地方。甘支書說:“明天就到8隊去吧,因為那裏是我們擴寬排水溝的水利工地,讓大家就在工地上看電影,感受一下自力更生的精神吧。”
關興就說:“那好,我現在就通知,免得社員群眾明天再打聽。”關興就拿起話筒,在廣播裏大聲宣告:明天夜晚安排在8隊擴寬排水溝的工地上放電影,希望各位觀眾準時到場觀看。
觀眾聽了又是一陣高興地鼓掌,因為開始他們以為這是公社放映隊,來到這裏隻放一場就離開的。散場的時候,為了不造成擁擠,關興還在廣播裏提醒說:“請本地的觀眾同誌們不要著急,讓遠處的觀眾先走,免得發生擁擠。”
這樣一說,打場中央的觀眾都坐著沒有動,隻有站在周邊的、遠處的、別的生產隊來的社員先離開。這種秩序是從來沒有過的,甘支書從內心裏感激關興,給新民大隊立了一個好規矩。
場上的觀眾都走完了,隻見還有一些2隊的社員,在自動地收撿地上留下的果皮、草屑之類的東西,甘支書知道這就是電影給予社員的影響。
第二天在水利工地上,隻聽社員群眾都還在談論昨兒夜晚電影上的內容,議論著國家大事、怎樣學習大寨大隊把新民大隊建設好。趙老師聽到了就對關興說:“就是因為放了一場電影,就比我們集中起來在大隊、在生產隊學習更有作用。”
關興也有同感地說:“重要的問題是教育、引導社員,就看幹部怎樣引導他們呐。”
新民大隊的水利工地本來進度就很快,水利站的人估計,像這樣的進度可能在年前就可以完工,現在請電影隊來放電影,更加激發了社員的勞動熱情。當大隊幹部告訴社員說,這是我們大隊駐隊工作組給我們請來的電影隊時,很多人都感動得不得了。表示一定要聽工作組的安排,把水利工程搞好。
快到吃晚飯的時候,天色變得更加陰沉了,北風唿唿地刮得紅旗像放爆竹一樣的響,有人就在擔心晚上還能不能放電影的事。
關興就去和趙老師、甘支書商量:“看這個天氣,好像要下雪,晚上還能不能繼續放電影呢?”
甘支書說:“我來去問問身邊幾個生產隊的隊幹部,看他們有什麽意見。”
趙老師說:“估計社員群眾是不願意停止不放的,隻要不是下雨,我看就可以放。”
甘支書走了一圈迴來,就對趙老師和關興說:“生產隊幹部都說,昨兒夜晚就已經通知了的,怎麽能改變呢?我想那就還要麻煩放映員,找個比較避風的地方放吧,不然的話,就怕冷了社員群眾的心呐。”
“是的,身子冷可以多穿衣服,就是不能冷他們的心,那就還是安排繼續放電影。”關興強調說。
接著甘支書就要大隊部在喇叭裏通知:“雖然今兒變天了,但是社員群眾的幹勁還是很大,我們決定晚上還是在8隊放電影,隻是因為北風大,我就把放映地點改在8隊的打場上,希望大家多穿衣服,免得看電影的時候凍病了。”
工地上的社員聽了,又是發出一陣吆喝聲,高興得像過年要出門走親戚一樣。
吃晚飯的時候關興迴到了唐隊長家裏,又多穿了一件衣服就準備往大隊部去。這時隻見唐隊長的男人甘家興走到關興身邊,拿出一頂大的燉鍋帽子給關興,說:“這是我幾年前買的,一直舍不得戴,你把它戴上免得夜裏傷風感冒了。”
關興說:“您這真是雪裏送炭哦,您給我戴了您就沒有了,我年紀輕扛得住,還是您自己用吧。”
甘家興聽了就顯得有些不高興了,說:“你從家裏請來放映隊,我們就給你做點事不行嗎?”關興聽了真感到心裏熱乎乎的,就接過帽子戴上出去了。
關興就直接往8隊的打場走去,北方仍然在唿唿地刮著,如果不是甘家興給一頂大燉鍋帽子,還真是很難受呐。電影的熒幕掛在背風的倉庫的牆上,不會被風吹動,今天看電影的人比昨兒少了,主要是出工的社員和娃兒們,但是還是坐滿了打場。
今兒首先放的新聞簡報就是《紅旗渠》,關興還是在一邊解說:“林縣是河南安陽地區的一個縣,這個縣緊靠山西,位於太行山區,是個嚴重缺水的地方。”
熒幕上就出現了荒山禿嶺之中,人們用大小水桶、驢馬馱子運水的畫麵,觀眾就有些唏噓:怎麽就不下雨呢?我們這裏就是下雨,多的就是水啊?這個老天爺呃——,還要不要人活呃——。
關興就解說:“林縣人民在縣委的帶領下,要從與山西交界的漳河開鑿一條人工天河,把水引到林縣來。”
熒幕上就出現了林縣人民一年四季帶著幹糧,在高山荒嶺上鑽山放炮開渠的情景。電影中插曲《定叫山河換新裝》配合著民工的勞動,特別有鼓動性,在場的觀眾都不自主的跟著哼唱起來。
當看到青年洞通水的時候,場上的觀眾就鼓起掌來,好像這就是他們參與的工程一樣。
誰也沒有注意北風好像小了,隔著熒幕飄起了雪花,起先很多人還以為是電影中的雪花呢,但是落到臉上冰冰涼涼的,才知道天上下雪了。可是沒有誰出聲,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林縣人開鑿人工天河上。
甘支書看到雪越下越大了,就與趙老師和關興商量說:“看起來雪下大,把這部片子放完,是不是今兒夜裏就不放了?”
趙老師說:“很好,還是要保護社員群眾的身體,如果弄病了,明天就沒有人上工地了。”
關興就把話筒遞給甘支書,說:“您在廣播裏說說吧,反正我們的放映隊不會走的,保證每個隊都要放映一場。”
甘支書就在廣播裏把剛才商量的內容說了一遍,觀眾才依依不舍地離開打場,踏著剛下的雪往家裏走去。
關興就說:“那好,我現在就通知,免得社員群眾明天再打聽。”關興就拿起話筒,在廣播裏大聲宣告:明天夜晚安排在8隊擴寬排水溝的工地上放電影,希望各位觀眾準時到場觀看。
觀眾聽了又是一陣高興地鼓掌,因為開始他們以為這是公社放映隊,來到這裏隻放一場就離開的。散場的時候,為了不造成擁擠,關興還在廣播裏提醒說:“請本地的觀眾同誌們不要著急,讓遠處的觀眾先走,免得發生擁擠。”
這樣一說,打場中央的觀眾都坐著沒有動,隻有站在周邊的、遠處的、別的生產隊來的社員先離開。這種秩序是從來沒有過的,甘支書從內心裏感激關興,給新民大隊立了一個好規矩。
場上的觀眾都走完了,隻見還有一些2隊的社員,在自動地收撿地上留下的果皮、草屑之類的東西,甘支書知道這就是電影給予社員的影響。
第二天在水利工地上,隻聽社員群眾都還在談論昨兒夜晚電影上的內容,議論著國家大事、怎樣學習大寨大隊把新民大隊建設好。趙老師聽到了就對關興說:“就是因為放了一場電影,就比我們集中起來在大隊、在生產隊學習更有作用。”
關興也有同感地說:“重要的問題是教育、引導社員,就看幹部怎樣引導他們呐。”
新民大隊的水利工地本來進度就很快,水利站的人估計,像這樣的進度可能在年前就可以完工,現在請電影隊來放電影,更加激發了社員的勞動熱情。當大隊幹部告訴社員說,這是我們大隊駐隊工作組給我們請來的電影隊時,很多人都感動得不得了。表示一定要聽工作組的安排,把水利工程搞好。
快到吃晚飯的時候,天色變得更加陰沉了,北風唿唿地刮得紅旗像放爆竹一樣的響,有人就在擔心晚上還能不能放電影的事。
關興就去和趙老師、甘支書商量:“看這個天氣,好像要下雪,晚上還能不能繼續放電影呢?”
甘支書說:“我來去問問身邊幾個生產隊的隊幹部,看他們有什麽意見。”
趙老師說:“估計社員群眾是不願意停止不放的,隻要不是下雨,我看就可以放。”
甘支書走了一圈迴來,就對趙老師和關興說:“生產隊幹部都說,昨兒夜晚就已經通知了的,怎麽能改變呢?我想那就還要麻煩放映員,找個比較避風的地方放吧,不然的話,就怕冷了社員群眾的心呐。”
“是的,身子冷可以多穿衣服,就是不能冷他們的心,那就還是安排繼續放電影。”關興強調說。
接著甘支書就要大隊部在喇叭裏通知:“雖然今兒變天了,但是社員群眾的幹勁還是很大,我們決定晚上還是在8隊放電影,隻是因為北風大,我就把放映地點改在8隊的打場上,希望大家多穿衣服,免得看電影的時候凍病了。”
工地上的社員聽了,又是發出一陣吆喝聲,高興得像過年要出門走親戚一樣。
吃晚飯的時候關興迴到了唐隊長家裏,又多穿了一件衣服就準備往大隊部去。這時隻見唐隊長的男人甘家興走到關興身邊,拿出一頂大的燉鍋帽子給關興,說:“這是我幾年前買的,一直舍不得戴,你把它戴上免得夜裏傷風感冒了。”
關興說:“您這真是雪裏送炭哦,您給我戴了您就沒有了,我年紀輕扛得住,還是您自己用吧。”
甘家興聽了就顯得有些不高興了,說:“你從家裏請來放映隊,我們就給你做點事不行嗎?”關興聽了真感到心裏熱乎乎的,就接過帽子戴上出去了。
關興就直接往8隊的打場走去,北方仍然在唿唿地刮著,如果不是甘家興給一頂大燉鍋帽子,還真是很難受呐。電影的熒幕掛在背風的倉庫的牆上,不會被風吹動,今天看電影的人比昨兒少了,主要是出工的社員和娃兒們,但是還是坐滿了打場。
今兒首先放的新聞簡報就是《紅旗渠》,關興還是在一邊解說:“林縣是河南安陽地區的一個縣,這個縣緊靠山西,位於太行山區,是個嚴重缺水的地方。”
熒幕上就出現了荒山禿嶺之中,人們用大小水桶、驢馬馱子運水的畫麵,觀眾就有些唏噓:怎麽就不下雨呢?我們這裏就是下雨,多的就是水啊?這個老天爺呃——,還要不要人活呃——。
關興就解說:“林縣人民在縣委的帶領下,要從與山西交界的漳河開鑿一條人工天河,把水引到林縣來。”
熒幕上就出現了林縣人民一年四季帶著幹糧,在高山荒嶺上鑽山放炮開渠的情景。電影中插曲《定叫山河換新裝》配合著民工的勞動,特別有鼓動性,在場的觀眾都不自主的跟著哼唱起來。
當看到青年洞通水的時候,場上的觀眾就鼓起掌來,好像這就是他們參與的工程一樣。
誰也沒有注意北風好像小了,隔著熒幕飄起了雪花,起先很多人還以為是電影中的雪花呢,但是落到臉上冰冰涼涼的,才知道天上下雪了。可是沒有誰出聲,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林縣人開鑿人工天河上。
甘支書看到雪越下越大了,就與趙老師和關興商量說:“看起來雪下大,把這部片子放完,是不是今兒夜裏就不放了?”
趙老師說:“很好,還是要保護社員群眾的身體,如果弄病了,明天就沒有人上工地了。”
關興就把話筒遞給甘支書,說:“您在廣播裏說說吧,反正我們的放映隊不會走的,保證每個隊都要放映一場。”
甘支書就在廣播裏把剛才商量的內容說了一遍,觀眾才依依不舍地離開打場,踏著剛下的雪往家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