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8隊社員的房子就分住在豆眼湖的麵前,順著路一頭抵著長江大堤,兩排高土台子居住著30多戶。可以看到建房子的高土台子就是從湖邊上挖土堆起來的,可能是因為下雨經常積水的原因。


    付隊長帶著關興他們來到了婦女隊長家裏,婦女隊長姓唐,付隊長還沒有進門就大聲說:“唐大姐,我給你領客人來了,你在忙什麽呢?”


    聽到付隊長的說話聲,屋裏走出來一個中年婦女,中等個兒,一看就是那種能幹事、很爽朗的女人。付隊長就指著關興說:“這是今天早上大隊長領來的、縣裏分包我們隊的工作組同誌,隊裏就把他安排到你家裏住,好嗎?”


    婦女隊長就大聲熱情地說:“好呢,隻要朱同誌不嫌棄,我保證盡力做好朱同誌的生活。”說著就要接過關興的行李,準備往裏屋去放。


    關興說:“不要您費心,你隻要說放到哪裏,我自己去放就行了。以後的日子還長,您就不要把我當做客人了。”說著就跟隨婦女隊長進屋去放行李。


    關興就對婦女隊長說:“我叫朱關興,是朱家鋪的人,縣裏把我安排到8隊來住隊,希望您以後多幫助。”


    婦女隊長說:“你不要這樣客氣,你是工作組同誌,就是來領導我們隊裏工作的。”


    放好行李,關興和婦女隊長走出來,就對付隊長說:“我叫朱關興,以後你們就叫我朱關興,或者朱同誌。昨兒大隊長帶著我從5隊看到8隊,我就選了8隊住隊了。”頓了頓又說,“我以前是前進大隊的團支書,因為參加荊州地委辦的幹部短訓班,所以縣裏就安排我參加了這次工作組。”


    大隊長就接過話題說:“聽介紹,朱同誌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在生產隊、大隊和公社都工作過,對於農村工作是很有經驗的,這次選擇你們8隊是你們的機會,希望你們要配合朱同誌的工作,盡早改變你們隊的落後麵貌。”頓了頓說,“我還有其他的事,就迴大隊部去了,朱同誌,如果你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就直接跟付隊長或是唐隊長說。”


    關興就趕快站起來,說:“好的,既然來了,我就會把8隊、把唐隊長家當做我的家和工作地的。”


    關興送走大隊長以後,就坐下來向付隊長和唐隊長了解8隊的情況。付隊長說:“我們這個隊,也不很複雜,30多戶,兩百多口人。主要是姓付、姓唐和姓甘的三個姓氏,因為一麵是長江,大堤內還有一個豆眼湖,所以祖祖輩輩都是被這個水把我們圍住了,想種田種不好,想搞其他的又沒有經驗,也沒有本錢,因此就隻有年年靠吃救濟和返銷糧過日子。”


    關興就問:“大隊以前住過工作組吧,有沒有想幫你們改變麵貌的法子呢?”


    付隊長說:“有啊,怎麽沒有呢?前幾年來了工作組,那個住隊的領導是水產部們的,他想讓我們利用豆眼湖喂魚,可是到了夏天幾場大雨就把湖裏的魚苗衝走了。工作組走了,我們隊裏的人也就再也不提這話了。”


    關興看了看天色,估計快要到歇頭歇的時候了,就說:“那我們是不是一起到周邊田地上去看看?”


    付隊長說:“好啊,朱同誌真是個幹事的幹部,你不要上半天歇歇,下晚再出去?”


    關興說:“沒必要歇息了,您隻要領著我,說說隊裏的情況,讓我對我們8隊有個大致的了解就好了。”


    付隊長見關興現在就執意要去周邊看看,也就站起來說:“唐大姐,那我就先領著朱同誌出去看看,你在家裏就把朱同誌的床鋪和生活弄好吧。”唐大姐答應著,關興和付隊長已經走出去了好遠。


    付隊長領著關興,首先是經過兩排社員居住的房子,關興看到社員的房子也和朱家鋪的差不多,有木頭架子的茅草房,也有土磚做牆的。隻不過全部都是建造在高土台子上,由此可見陰雨和洪水季節內積水有多厲害。


    走過社員的房子,就到了一望開闊的農田。靠近高處是棉花地,田裏的棉花杆還在,隻是看棉花杆的高矮就知道長勢不很好。關興就問付隊長:“我們隊裏是棉花田多,還是水稻田多?”


    付隊長說:“兩種田的麵積差不多,隻是今年的棉花遭到了連陰雨,和去年相比要減產呐。”


    再往前走就到了低窪處,全部都是水田。關興問:“那種水田應該不缺水吧?”


    付隊長說:“我們這裏,要說缺不缺水呢,也缺水。比如在夏季水稻需要水的時候,老天不下雨的話,那就沒有地方抽水,就連豆眼湖也會幹旱得見底,可是到了收割水稻的時候,如果遇上連陰雨,那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稻穀泡在水中,因為我們這裏是全公社最低窪的地方。”


    關興聽著付隊長的介紹,跟著走到了豆眼湖跟前。豆眼湖不很大,也就是二三十畝的麵積,相當於8隊水田麵積的一半左右。關興就問:“這個豆眼湖是怎麽形成的呢?說大不大,說小也不能填平它。”


    付隊長說:“自我打小做娃兒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據說是很早的時候,長江發大水,官員帶領老百姓取土築堤就挖成了這樣。後來解放了,農民都集中建房子,也就在豆眼湖周邊取土築土台子,就慢慢把它擴大了。”


    關興又問:“這個豆眼湖積水的時候最深有多深?有沒有徹底幹枯過?”


    付隊長說:“據我知道的,就是1968年發洪水的時候,大水漫到我們的台坡子,豆眼湖就有一兩人深了,平常就是沒到人的大腿吧。”


    關興又問:“如果遇到連陰雨或是長江發大水,我們這裏的內積水怎麽排出去呢?”


    “主要是靠大堤拐彎地方的那個節製閘,往外排水,如果外麵江堤的水位比堤內的高的話,那就隻有等到江水下去了才能排。”


    關興大致明白了,8隊的基本情況,就說:“我們往迴走吧,下晚我想請您召開個隊委會,我和隊裏的幹部見見麵,也好聽聽其他隊幹部的想法。”


    付隊長說:“好的,那我們就一同到唐大姐家裏去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