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家裏,關興見關和在看書,他的姆媽剛從豆腐作坊迴來。心想,還好關和不去上學了,早晚還可以和姆媽在一起。他的姆媽已經在給他收拾出門學習用的行李和衣服,因為是夏天,不需要帶被子,就隻要換洗的衣服,再就是不要到田裏去做事,那就要費布鞋,所以又連夜給關興做了一雙布鞋。那個時候,普通農民一年到頭是不穿布鞋的。上工去就是一雙草鞋,如果是在水稻田裏做事的話,那就不需要穿鞋出門,男女都是赤著腳。


    翠英早就想到了這點,不能說到荊州去學習,整天就隻能有一雙鞋吧,男娃兒們的腳喜歡上汗,如果沒有替換的鞋子的話,那不就腳臭難聞嗎?


    關興自己就翻出了這幾年在隊裏、到公社和在大隊部記下的筆記,因為這些筆記裏麵既有自己學習、聽會的記錄,也有在生產隊裏和社員群眾一起記下的事情、問題和解決的方案,還有一些平時想到的感受和體會。他想,到了學習的地方也可以把這些拿出來看看,雖然是短暫的離開朱家鋪、離開前進大隊,但是每天翻看到以前學習、做事的筆記,也就好像還在現實的農村生活中一樣。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翠英就要關和去把文迎伯伯請來家裏,她想的是,關興要出門去學習,文迎隊長就像關興的長輩一樣,在一起吃個飯,也讓他囑咐關興幾句。


    文迎隊長一迴到家,聽紅芬說關和來請他去吃飯了,文迎隊長就立馬過來了。


    關興不知道姆媽請了文迎伯伯,就說:“我們家裏沒有酒喝,請客不喝酒好像不合適吧?”


    文迎隊長就說:“我知道你們家裏不會有酒,我就自個帶上了呢。”說著就從外衣口袋裏拿了出來。接著說,“關興要出外去學習,我這就是來給他餞行哦。”


    關興就很難為情地說:“就這麽幾天出門,學習了還要迴來的,您說給我餞行,真是談不上呐。”


    文迎隊長就說:“你怎麽能這麽講呢,你好歹也是去荊州學習啊,我們朱家鋪有哪個去過荊州學習啊?再則說,你在大隊做事,又受公社培養,這還不厲害嗎?”說著就自己酌了一杯酒,繼續說,“想我那個時候,剛剛成立高級社,大隊朱支書要我當隊長,我的爹爹就專門整了一桌酒席,把朱支書、還有像你的爹爹文煥這些人,都請到我們家裏喝酒,他就說,我當了隊長就是祖上有光了。必須要喝酒慶賀的,你看你現在這樣子,比我開始當隊長更要有光吧?”


    翠英也接著說:“要是文煥還在的話,我想他就可能會把你們這些長輩們都請來喝酒的。”


    文迎隊長滋滋的喝了一口酒,連忙附和著說:“那是的,那是的,而且我還要把文煥陪好呐。”


    聽到這裏,關興就站起來說:“雖然是您自己帶來的酒,我還是要給您敬一杯,感謝您關心我們一家的生活,關心我們哥倆的成長!”說著就提壺給文迎伯伯斟了一杯。


    文迎伯伯也很感動,就說:“文煥雖然不在了,但是我們是一塊長大的、穿叉襠褲的夥伴,你們是他的娃兒,也就像我的親侄子一樣,我怎麽會不關心呢!”


    關和也站起來說:“我的哥哥是您培養出來的,希望您以後也要像關心我的哥哥一樣,關心我的事哦。”說完也拿起酒瓶給文迎伯伯斟了一杯。


    翠英就在旁邊提醒說:“讓你文迎伯伯慢慢地喝,邊喝邊吃菜,也還要說說話嘛。”


    文迎伯伯就停下了酒杯,說:“是啊,雖然關興讀了書,比我們年輕,就是在外麵,但也還得要時刻想到我們農村,想到我們朱家鋪哦。”


    “那是的,我剛才就把這幾年在隊裏、大隊和公社學習、聽會、做事記的筆記拿出來了,要把它帶上,出去學習也要翻看的。忘了農村,忘了朱家鋪就是忘本。”關興很鄭重地說。


    關和就說:“我們學校的老師在我們畢業迴家的那天,給我們講了一個農村學生到城裏讀大學的故事,說是有個大學生,他的父親從鄉下到城裏去看他,他怕其他同學知道了,讓他丟人,就說他的爹爹是他隔壁的鄰居。老師說,像這樣連自己的爹娘都不認的人,是比豬狗都不如的。”


    關興就說:“這個故事每次學生畢業的時候,老師都會講的,總結為‘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認爹和娘’。老師這就是在對學生進行最後的教育哦。”


    翠英說:“我想你們也要記住,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要忘本呐。”


    雖然沒有人陪文迎隊長喝酒,但是在這種氣氛下,他卻喝得有點醉意了。翠英就給他添了一碗飯,說:“難得你文迎哥這樣高興,等關興學習迴來,我們再請你過來喝酒。”


    吃完飯,文迎隊長又和關興說了一會兒話,才由關和把他攙著送迴家。


    第二天關興走的很早,就再也沒有打擾別人了。他搭乘客船到縣裏剛是吃中飯的時候,關興就急匆匆地往縣革委會走去,因為通知是要到那裏集中的。


    縣革委會傳達室的人說:“要他們這幾個到荊州學習的人,先自己到縣招待所登記個床鋪住下來,晚上革委會的領導會來看他們的。”


    關興就按照革委會的要求登了記,吃了飯,眼看正是別人上班的時候,他就想到了先前縣中學胡老師說的話,利用這個空餘的時間,去看看胡老師,再打聽打聽農村的學生能不能來縣城中學讀書的事。


    這次去學校,他就直接對傳達室說,要進學校去找胡校長。傳達室的人看了關興就讓他進去了,關興找到校長辦公室,就看到胡老師正在做事。關興就敲了敲門,輕輕地叫了一聲:“胡老師,您好。”


    胡老師抬起頭來一看是關興,就很高興地站起來。胡老師說:“你上次來問我的事情,我一直記著呢,這不,縣裏才把批複的文件發下來。縣裏已經同意我們的方案,就是從今年秋季招生開始,每個年級招一個農村班。”關興就很高興地點頭。


    胡老師繼續說:“你迴去以後就可以把你說的那兩個學生帶來我看看,如果合適的話,我們到時候就給他們發入學通知書。”


    關興說:“真是特別感激您,可是我今天是來縣裏報道,明天就要去荊州學習去的。要不,我在這裏借您的電話,給我們大隊部打個電話,叫我們的朱支書馬上就把兩個學生帶了來您看看。”


    胡校長就讓關興給長鎖書記打了電話,長鎖書記答應明天就把朱崇久和朱關和帶到縣裏中學來找胡校長。事情辦完了,胡校長還帶著關興在學校裏看了一遍,關興才告辭迴招待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