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長帶著一行人走到了盡頭,忽然長鎖書記就問文迎隊長:“你們朱家鋪的田塊在哪裏?怎麽沒有聽你介紹啊!”
文迎隊長說:“這個我剛才看到了長庚在田裏做事,就是那邊靠西邊的那塊。”
大家順著文迎隊長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就見有幾人正在水田裏做掩塍、趕戧(‘趕戧’,荊州方言就是用耙齒向下的耖子把水田整平,栽秧的最後一步),長鎖書記帶著大家往那邊走去。
走到跟前才發現,朱家鋪分的田塊在西邊的中間位置,雖然比較平整,但是周邊都是別個生產隊的田塊。他們為了出進方便,就預先從下田埂的地方修了一條道路,因為他們有手扶拖拉機,就必須要修路,不然的話拖拉機來了,還不能直接到田塊上來。
臨到地塊的邊上還留了一小塊空地,這是用來裝車、倒車的。大家看在眼裏,都沒有說話。這時,文迎隊長就大聲對在地裏幹活的人喊:“長庚,你們上來休息一會吧,大隊領導來看你們了。”
長庚聽到喊聲,看清了田埂上站著的一群人,就知道了這是大隊組織的來驗看種湖田的。就對身邊的人說:“我們到田埂上去歇一會兒吧。”
那個正在趕戧的社員不好解牛,就仍然還是在繼續做事。長庚帶著幾個社員來到田埂邊,就與長鎖書記、大隊長等一行人打招唿。長鎖書記就問:“長庚,你帶了幾個人在這裏做事?平時是怎麽安排活路的?”
長庚說:“我們有五個人長期在這裏看管、耕種,隔幾天就派一兩個人迴去,向文迎隊長匯報,說明需要什麽東西,遇到大活路需要人手的時候,就要他派手扶拖拉機把人拉來,幹完活路當天就迴去。”
大隊長說:“你們這塊地看來隻能插中稻秧,那你們如果遇到缺水怎麽辦?”
長庚說:“我也想到了這個情況,我上次迴去就跟文迎隊長商量過了,準備在這條大路的邊上挖一條深溝,把挖起來的泥土就用來抬高大路,這樣,深溝既可以蓄水,也可以排水。”
大隊長聽了說:“這個辦法很好,你們也可以和旁邊的生產隊聯合起來挖,因為他們也需要蓄水、排水的。”
長庚就立馬迴答說:“您的建議很好,我們等會兒就和3隊的隊長聯係。”
3隊的隊長就走出來說:“我們還沒有想到這一著呢?有你們領頭我保證出勞力,不耽誤工時。”
長庚就很有算計地說:“我們丈量了一下,總共長度是100多米,估計得要十幾個勞力,三四天才能完成。”
3隊的隊長就說:“你哪天需要多少人,就給我們帶個信好吧。但是你要把我們來的人統一安排,不管是挖溝還是吃飯,還是坐車迴去都要你統一安排好吧?”
有人聽了就笑著說:“你就生怕你的人受虐待哦!”
長鎖書記就說:“這樣才能顯出我們人民公社的優越性,要人有人,要智謀有智謀,大家一起想辦法,才能解決困難。”
文迎隊長看到眼前的情景,就感到長庚確實能夠擔當生產隊的事情了。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就比大隊長直接表揚朱家鋪還要舒服。
大家迴到永久大隊的會議室,一邊喝水一邊休息一邊議論著。雖然大隊幹部還沒有說什麽好壞評價的話,但是誰好誰壞已經一目了然了。
這時,關興到食堂的廚房去看了看,迴來就對長鎖書記說:“吃飯估計還得要遲一點,因為我們的人多,大隊的李支書又從旁邊村裏找來了幫廚的人。”
長鎖書記就說:“那好,我們就先開會再吃飯吧。”
大隊長聽到了就招唿大家:“不要說話了,都坐到桌子邊上來,我們趁現在中飯還沒有做出來之前,先集中開會,結束了再吃飯。”
長鎖書記就打了開場白:“今兒我們把我們前進大隊所有生產隊的隊長拉到這裏來,目的就是要大家都來看看我們前段時間種植湖田的情況。現在請大隊長先說說他對這段時間種湖田的小結,然後各隊的隊長講講以後的打算。”
大隊長也沒有多少文化,就是憑他多年來的經驗和眼光,大致說出了11個生產隊在種湖田上的三六九等。再就是反複強調:一定不要敷衍了事,人誤田一季,田誤人一年。如果不把湖田種好,就會讓社員喪失種湖田的信心。
大隊長說了,就由各隊隊長說。搞得好的就說自己生產隊以後的打算,搞得不好的就主要是檢討,並且強調要向先進生產隊學習。
長鎖書記見大家也沒有說出什麽具體的做法,就接過話題來說:“剛才大隊長對我們前段種湖田的事做了小結,各隊的隊長也說了自己的打算。現在我要強調幾點:一是要加強領導,現在我看了哪個隊的領導力量強,哪個隊的種植就有看相。比如朱家鋪的和9隊的;二個是要有長遠的打算,無論我們是種一季還是種一年,或者是種幾年,都要把湖田的基本建設搞好,像朱家鋪這樣修大路、準備挖水溝,這就是長遠打算,像9隊費力地把田塊分整成坡塊地,這就是長遠打算;三個就是還要搞好生產隊之間的聯合,如果你朱家鋪隻管修路、挖溝,沒有聯合3隊,那麽以後三隊要用水怎麽辦,怎麽向你朱家鋪說話呢?特別是要排水的時候,更是急死人呐!”
長鎖書記說到這裏,關興插話說:“我們互相聯係的時候,也還要有3隊隊長的胸懷,不怕自己的小隊吃虧,你要想到:吃虧上當,我們都是相鄰的田塊,誰不需要誰呢?”
長鎖書記最後強調:“必須要保證時間,那就是以前說的,芒種前必須要播種、插秧全部完工。”
說完了,廚房來人就說可以吃飯了。大家一下子又高興起來了,因為現在總算可以喂肚子了。
文迎隊長說:“這個我剛才看到了長庚在田裏做事,就是那邊靠西邊的那塊。”
大家順著文迎隊長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就見有幾人正在水田裏做掩塍、趕戧(‘趕戧’,荊州方言就是用耙齒向下的耖子把水田整平,栽秧的最後一步),長鎖書記帶著大家往那邊走去。
走到跟前才發現,朱家鋪分的田塊在西邊的中間位置,雖然比較平整,但是周邊都是別個生產隊的田塊。他們為了出進方便,就預先從下田埂的地方修了一條道路,因為他們有手扶拖拉機,就必須要修路,不然的話拖拉機來了,還不能直接到田塊上來。
臨到地塊的邊上還留了一小塊空地,這是用來裝車、倒車的。大家看在眼裏,都沒有說話。這時,文迎隊長就大聲對在地裏幹活的人喊:“長庚,你們上來休息一會吧,大隊領導來看你們了。”
長庚聽到喊聲,看清了田埂上站著的一群人,就知道了這是大隊組織的來驗看種湖田的。就對身邊的人說:“我們到田埂上去歇一會兒吧。”
那個正在趕戧的社員不好解牛,就仍然還是在繼續做事。長庚帶著幾個社員來到田埂邊,就與長鎖書記、大隊長等一行人打招唿。長鎖書記就問:“長庚,你帶了幾個人在這裏做事?平時是怎麽安排活路的?”
長庚說:“我們有五個人長期在這裏看管、耕種,隔幾天就派一兩個人迴去,向文迎隊長匯報,說明需要什麽東西,遇到大活路需要人手的時候,就要他派手扶拖拉機把人拉來,幹完活路當天就迴去。”
大隊長說:“你們這塊地看來隻能插中稻秧,那你們如果遇到缺水怎麽辦?”
長庚說:“我也想到了這個情況,我上次迴去就跟文迎隊長商量過了,準備在這條大路的邊上挖一條深溝,把挖起來的泥土就用來抬高大路,這樣,深溝既可以蓄水,也可以排水。”
大隊長聽了說:“這個辦法很好,你們也可以和旁邊的生產隊聯合起來挖,因為他們也需要蓄水、排水的。”
長庚就立馬迴答說:“您的建議很好,我們等會兒就和3隊的隊長聯係。”
3隊的隊長就走出來說:“我們還沒有想到這一著呢?有你們領頭我保證出勞力,不耽誤工時。”
長庚就很有算計地說:“我們丈量了一下,總共長度是100多米,估計得要十幾個勞力,三四天才能完成。”
3隊的隊長就說:“你哪天需要多少人,就給我們帶個信好吧。但是你要把我們來的人統一安排,不管是挖溝還是吃飯,還是坐車迴去都要你統一安排好吧?”
有人聽了就笑著說:“你就生怕你的人受虐待哦!”
長鎖書記就說:“這樣才能顯出我們人民公社的優越性,要人有人,要智謀有智謀,大家一起想辦法,才能解決困難。”
文迎隊長看到眼前的情景,就感到長庚確實能夠擔當生產隊的事情了。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就比大隊長直接表揚朱家鋪還要舒服。
大家迴到永久大隊的會議室,一邊喝水一邊休息一邊議論著。雖然大隊幹部還沒有說什麽好壞評價的話,但是誰好誰壞已經一目了然了。
這時,關興到食堂的廚房去看了看,迴來就對長鎖書記說:“吃飯估計還得要遲一點,因為我們的人多,大隊的李支書又從旁邊村裏找來了幫廚的人。”
長鎖書記就說:“那好,我們就先開會再吃飯吧。”
大隊長聽到了就招唿大家:“不要說話了,都坐到桌子邊上來,我們趁現在中飯還沒有做出來之前,先集中開會,結束了再吃飯。”
長鎖書記就打了開場白:“今兒我們把我們前進大隊所有生產隊的隊長拉到這裏來,目的就是要大家都來看看我們前段時間種植湖田的情況。現在請大隊長先說說他對這段時間種湖田的小結,然後各隊的隊長講講以後的打算。”
大隊長也沒有多少文化,就是憑他多年來的經驗和眼光,大致說出了11個生產隊在種湖田上的三六九等。再就是反複強調:一定不要敷衍了事,人誤田一季,田誤人一年。如果不把湖田種好,就會讓社員喪失種湖田的信心。
大隊長說了,就由各隊隊長說。搞得好的就說自己生產隊以後的打算,搞得不好的就主要是檢討,並且強調要向先進生產隊學習。
長鎖書記見大家也沒有說出什麽具體的做法,就接過話題來說:“剛才大隊長對我們前段種湖田的事做了小結,各隊的隊長也說了自己的打算。現在我要強調幾點:一是要加強領導,現在我看了哪個隊的領導力量強,哪個隊的種植就有看相。比如朱家鋪的和9隊的;二個是要有長遠的打算,無論我們是種一季還是種一年,或者是種幾年,都要把湖田的基本建設搞好,像朱家鋪這樣修大路、準備挖水溝,這就是長遠打算,像9隊費力地把田塊分整成坡塊地,這就是長遠打算;三個就是還要搞好生產隊之間的聯合,如果你朱家鋪隻管修路、挖溝,沒有聯合3隊,那麽以後三隊要用水怎麽辦,怎麽向你朱家鋪說話呢?特別是要排水的時候,更是急死人呐!”
長鎖書記說到這裏,關興插話說:“我們互相聯係的時候,也還要有3隊隊長的胸懷,不怕自己的小隊吃虧,你要想到:吃虧上當,我們都是相鄰的田塊,誰不需要誰呢?”
長鎖書記最後強調:“必須要保證時間,那就是以前說的,芒種前必須要播種、插秧全部完工。”
說完了,廚房來人就說可以吃飯了。大家一下子又高興起來了,因為現在總算可以喂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