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和王隊長跟著水利站的同誌,來到劃分給前進大隊的地塊,按照平麵圖上的標示,就有在永久大隊請的社員,拿出早已製作好的標誌牌,在地塊的四個角上釘下來,作為以後前進大隊確立地段的標誌。按照平麵圖上標示的麵積應該是100畝左右,關興把這些都一一記在了本子上。


    劃分地界結束後,關興就領著王隊長,又來到去年修堤壩的地方,看看那些建在堤壩上的茅草棚子還在不在。經過裁縫徐師傅的鋪子時,他看到了徐師傅任然還在鋪子裏做事,他就進去與徐師傅打招唿。徐師傅一見是關興,真像見到了自己的娃兒一樣高興。連忙走出來拉手,迎進門了又是搬椅子,又是到茶水。關興本來不想多耽擱的,看到徐師傅這樣熱情,也就隻能坐下來說會兒話了。


    關興問徐師傅:“您這一直以來身體還好吧?春鳳後來下放插隊落戶到了哪裏?你在這裏還平安吧?”


    徐師傅坐在關興的旁邊,先沒有迴答關興的問話,而是急著問關興:“你們今兒到這裏是做什麽事的?”


    王隊長就在旁邊代關興迴答說:“小朱書記今兒是來參加區裏的會議,會議結束了,我們來看看去年在這裏搭建的茅草棚子還在不在的。”


    徐師傅聽了就驚奇地說:“哎呀,幾天不見我們的關興同誌,都成了‘小朱書記’了!”


    關興就立馬很謙和地說:“沒有什麽,我現在大隊擔任團支部書記,大家為了把我和我們大隊的朱支書區別開了,就經常叫小朱書記的。”


    徐師傅趕緊說:“這也就不得了,你從縣裏中學迴鄉鬧革命,和我家的春鳳是同學呐,你看春鳳現在是個插隊落戶的知青,而你已經是有名有位的大隊幹部了,真是了不起哦!”


    “春鳳她在哪裏插隊落戶?怎麽一直沒有見到她?”關興又追問說。


    “她當時是想分到你們朱家鋪去的,上麵的領導說,大家都想在離家近些地方去插隊落戶,這個是要根據各城鎮來的知識青年,混編成男女不同的小組的,所以後來就把她分到了附近公社去了,離這裏也不遠。”徐師傅迴答。


    關興聽了就對徐師傅說:“她如果迴來了,就告訴她我是很關心她的,希望好好地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爭取早日得到招生、招工的機會。”


    徐師傅說:“聽你這樣說,插隊落戶不是長期的,還可以迴城鎮去的?”


    關興說:“我現在也不知道這方麵的政策,隻是上次在公社開會時,知青安置辦公室的領導說過,凡是表現好的知識青年,我們都要表揚,而且以後還要給予他們招工、招生的機會。您聽這話,意思是什麽呢?不就是要按照現實的表現來選拔嗎?”


    “現在城鎮的知識青年都下鄉了,那麽城市還要年青人來做事啊,所以上麵必須要製定出新的政策,一個是鼓勵知識青年認真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再就是選出表現好的出來接班,您說我這個分析對不對?”關興與徐師傅討論著。


    徐師傅聽了關興的話,覺得很有道理,而且更加感到關興很了不起,他能把知識青年以後的發展都能推測出來。


    關興一看時候不早了,就要離開到圩堤上去看看。徐師傅說:“你們肯定還沒有吃飯,就在我這裏吃飯吧?”


    關興說:“不了,您一個人做飯也不容易。我們隻是到圩堤上看看,就可以迴去了。”說完就走出來,往圩堤上走去。


    來到圩堤上一看,原來那些民工住的茅草棚子,基本都不存在了,因為沒有人住,有的到了,有的被當地的社員占了。如果要在這裏長期開墾湖田,還得要重新搭建住的棚子。


    看完了,關興和王隊長就往迴返。到家就已經快到下晚了,肚子確實很餓。王隊長就說:“我們現在迴去也沒有飯吃了,倒不如就在梅廠鎮弄點吃的再迴去。”


    關興說:“我身上可沒有錢和糧票呐,這裏離家也不遠了,還是迴家弄吃的吧。”


    王隊長說:“我出門時帶了錢和糧票的,你就聽我的,全當是到我家裏去吃了飯,我請客好嗎?”


    關興知道,一般大隊或小隊幹部出門,都是要準備一點吃飯的錢和糧票的,隻不過是關興沒有在外麵上館子的習慣,覺得那樣不符合艱苦奮鬥的精神。他以前在學校讀書時,就讀到《創業史》的小說裏寫的梁生寶,出門買稻種,肚子餓了就隻在飯店裏買一碗麵湯喝。現在他也馬上就要入黨,成為共產黨員了,怎麽能接受王隊長請客下館子呢?


    想到這裏,關興就說:“我看還是迴家去吧,這裏離家也就是三四裏路了,忍一忍就到家了。”


    王隊長聽了隻能答應著和關興分手迴家去了,關興還不忘交代王隊長:抓緊製作磚瓦的土胚子,在就近利用夏禾稈燒窯。王隊長大聲答應著說:“不會忘記的,磚窯已經打好了,就等土胚子曬幹就可以裝窯了。”關興聽了心裏很高興,像吃飽了飯一樣滿意了。


    關興迴到家裏,已經是吃晚飯的時候了。他的姆媽翠英早就把晚飯做好了,正在等關興、關和迴來吃飯呐。


    正準備吃飯,文迎隊長就來了。翠英問:“文迎哥,你吃飯了嗎?沒有吃的話,我就給你盛飯吃。”


    文迎隊長也不客氣,就說:“還沒有吃呐,紅芬還沒有迴來,我也是剛從縣城裏迴來。”


    翠英就進灶屋裏去給文迎隊長盛飯,關興就問文迎隊長去縣城裏辦事的情況。


    文迎隊長說:“我們先把長樂和巧玲送到農機學校學習,人家一看學員中有個女娃兒,就有些不願意接受。巧玲正要和人家說,還是長鎖書記說,你們就按照正規的訓練方式要求她,如果她不能完成訓練任務,我們再換人好不好?學校聽這樣說,也就沒有再堅持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