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有亮,王隊長就來敲關興家的門。關興其實早就起來了,因為說好了趕早出門去湖南的。
他的姆媽也跟著起來了,就說:“這麽早,還沒有吃早飯怎麽辦?”
王隊長迴答說:“我身上帶了錢的,我們到鎮上去吃東西吧。”關興收拾完,穿上外麵的夾衣服,就和王隊長出門了,並且叫他的姆媽不要擔心,我們會找地方吃東西的,晚上就可以趕迴來。
他的姆媽目送他們走遠了,才迴屋裏。
從梅廠鎮路過的時候,天已經微亮了,就看見有人挑著擔子來合作社的鋪麵賣東西。有的還帶有燒炭火的小爐子,有的把做好的小吃、點心放在盤子裏賣,有賣洋糖發糕的,有賣豆餅鍋盔的,都是梅廠鎮上的人,因為農村人是沒有上街做小買賣的,誰哪個想自己挑東西來賣,那就是資產階級尾巴,誰敢來賣呢?
關興他們找到一個賣油條和洋糖發糕的小攤子前,各人喝了一碗豆腐腦、吃了幾根油條就繼續趕路。從梅廠鎮到湖南的官橋,要經過楊林市,那也是往湖南、宜昌方向的有一條交通要道。
關興聽別人說了,隻要順著大道走,到了楊林市,離官橋就不遠了。兩個人也是第一次相約出遠門,而且還沒有走過這麽遠的路,就有些興奮。沿途看到的也不外乎是農村的情境,到了楊林市那邊,就開始出現小山包了,接著就是一個挨著一個的小山包,山又不高,但是翻過去看還是那樣的,關興記得在中學的地理課上,老師說這樣的地形就叫丘陵。它和他們的朱家鋪的平原不同,因為它沒有小河流,也沒有蓮子湖那樣的積水的湖汊,走在這樣的丘陵上,感覺就像走在前不見人後不見村的魔道上一樣,關興就想起了《水滸傳》中祝家莊,當然這裏和祝家莊不同,因為這裏雖然居住的村子少,但是山上的地裏都種上了各種作物,顯然這是生產隊的田地。
關興他們看見前麵的路邊有幾戶人家,就走近到農家的門前,有人從大門裏出來,關興就上前打問:“大媽,你這裏是什麽地方?我們是從青山公社來的,要到湖南澧縣那邊去,想在您這裏歇一會兒,行嗎?”
大媽看他們兩個是很正經的人的,就說:“你們就屋裏來坐吧,喝口水了再走。”說著就把他們領進了門。
關興和王隊長坐下來,大媽就給他們篩了茶,端給他們喝,問道:“你們青山公社離這裏多遠?我沒有去過。”
關興就說:“梅廠鎮您知不知道?我們就在梅廠鎮的旁邊。”
大媽想了想說:“好像聽說過,我有個侄女兒出嫁到那邊去了,聽說就是梅廠鎮邊上。”
關興就問:“您不知道她是什麽大隊、第幾小隊嗎?叫什麽名字呢?”
大媽想一會兒說:“不記得是什麽大隊和小隊了,她的大名叫傳琴,我的哥哥姓唐,她是不是姓唐,我可不知道,隻知道從小就叫她傳琴。”
關興就想到了他們朱家鋪長銀的婆娘,不就是叫傳琴嗎?當然同名同姓的人多得是,他也不敢隨便說。
關興就問:“大媽您知道這裏離湖南官橋還有多遠?”
大媽說:“這就不遠了,頂多還有十裏地,你們朝前走遠處能看得見一座很大的山,轉過去到了山的那一邊,就到了湖南的官橋。”
王隊長就說:“我們還要趕路,感謝您的茶水,那我們就走了。”
關興和王隊長出來,身上就覺得又有勁了。因為到了官橋就是湖南的地方了,根據剛才大媽說的,見到了一座大山,就離官橋不遠了。
走了一段,他們在路上就遇到了一個挑樹苗的人。關興就和他搭訕說話:“大叔,您這樹苗挑到哪裏去?”
那個挑樹苗的男人看了看關興,就迴答說:“就是前麵不遠,看見有座大山就到了。”
關興就好奇的問:“這一直以來都是丘陵,怎麽會突然就有一座大山呢?真是想不明白呐。”
那個挑樹苗的男人就再朝他們看看,說:“你們是哪裏來的,要到哪裏去?”
關興就把他們的情況大致說了,那個男人就說:“怪不得呐,你們從來沒有走過這裏!前麵的那座大山,名字叫抬山,後來人們說順了嘴就叫它台山了。”
關興說:“那名字叫抬山,不會說是這座山是抬來的吧。”
“這你就猜對了,聽說就是抬來的。你看四邊周圍,這哪裏有像那個樣子的山呢?”挑樹苗的男人說。
王隊長就想不通了,說:“那個有這麽大的力氣,能把一座山抬動的?”
那個挑樹苗的有些累了,就放下膽子在樹下休息,關興他們也就停下來了。
挑樹苗的男人就說:“這是個古話,聽說是很早以前,長江發大水,公安縣和湖南交界的黃山頭決了口,玉皇大帝就叫大郎神和二郎神,抬著這座山去堵決口。他們在路上抬著山,二郎神就想歇息一會兒,大郎神就說,不能歇息的,玉皇大帝交代了,如果一歇息就沒有力氣了,隻要我們不停的走路,他估計說雞公叫的時候我們就到了。”
他們兩人說話不打緊,這話就被山神聽到了,山神心裏想:這麽大的一座山,多漂亮,抬到黃山頭去堵決口是不是太浪費了,放在我們這裏多氣派呀!想到這裏,山神聽他們說,雞公一叫,他們抬的山就算是到了地方,那我何不學雞公叫一聲試試呢?
結果山神在背後學雞公叫了一聲,兩個抬山的神仙就再也抬不動這座山了。他們也就巴不得,迴去向玉帝老兒交差,從此這裏就多了一座山——抬山。
關興他們聽的是講古,感覺卻是活靈活現的,王隊長說:“這是古話,不可相信的。”就問,“這裏離湖南的官橋還有多遠?你還要挑到哪裏去?”
挑樹苗的男人說:“湖南官橋就在前麵那一道溪溝子過去就是,我也就在那裏的邊上住,我們住的地方是湖北的黃石岡,對麵過溪溝子就是湖南的地方,因為溪溝子上有一道小橋,以前是官員在這裏搭建的,就叫官橋。”
關興聽了就準備繼續往前走,挑樹苗的男人也就挑起擔子和他們一起走向前去了。
他的姆媽也跟著起來了,就說:“這麽早,還沒有吃早飯怎麽辦?”
王隊長迴答說:“我身上帶了錢的,我們到鎮上去吃東西吧。”關興收拾完,穿上外麵的夾衣服,就和王隊長出門了,並且叫他的姆媽不要擔心,我們會找地方吃東西的,晚上就可以趕迴來。
他的姆媽目送他們走遠了,才迴屋裏。
從梅廠鎮路過的時候,天已經微亮了,就看見有人挑著擔子來合作社的鋪麵賣東西。有的還帶有燒炭火的小爐子,有的把做好的小吃、點心放在盤子裏賣,有賣洋糖發糕的,有賣豆餅鍋盔的,都是梅廠鎮上的人,因為農村人是沒有上街做小買賣的,誰哪個想自己挑東西來賣,那就是資產階級尾巴,誰敢來賣呢?
關興他們找到一個賣油條和洋糖發糕的小攤子前,各人喝了一碗豆腐腦、吃了幾根油條就繼續趕路。從梅廠鎮到湖南的官橋,要經過楊林市,那也是往湖南、宜昌方向的有一條交通要道。
關興聽別人說了,隻要順著大道走,到了楊林市,離官橋就不遠了。兩個人也是第一次相約出遠門,而且還沒有走過這麽遠的路,就有些興奮。沿途看到的也不外乎是農村的情境,到了楊林市那邊,就開始出現小山包了,接著就是一個挨著一個的小山包,山又不高,但是翻過去看還是那樣的,關興記得在中學的地理課上,老師說這樣的地形就叫丘陵。它和他們的朱家鋪的平原不同,因為它沒有小河流,也沒有蓮子湖那樣的積水的湖汊,走在這樣的丘陵上,感覺就像走在前不見人後不見村的魔道上一樣,關興就想起了《水滸傳》中祝家莊,當然這裏和祝家莊不同,因為這裏雖然居住的村子少,但是山上的地裏都種上了各種作物,顯然這是生產隊的田地。
關興他們看見前麵的路邊有幾戶人家,就走近到農家的門前,有人從大門裏出來,關興就上前打問:“大媽,你這裏是什麽地方?我們是從青山公社來的,要到湖南澧縣那邊去,想在您這裏歇一會兒,行嗎?”
大媽看他們兩個是很正經的人的,就說:“你們就屋裏來坐吧,喝口水了再走。”說著就把他們領進了門。
關興和王隊長坐下來,大媽就給他們篩了茶,端給他們喝,問道:“你們青山公社離這裏多遠?我沒有去過。”
關興就說:“梅廠鎮您知不知道?我們就在梅廠鎮的旁邊。”
大媽想了想說:“好像聽說過,我有個侄女兒出嫁到那邊去了,聽說就是梅廠鎮邊上。”
關興就問:“您不知道她是什麽大隊、第幾小隊嗎?叫什麽名字呢?”
大媽想一會兒說:“不記得是什麽大隊和小隊了,她的大名叫傳琴,我的哥哥姓唐,她是不是姓唐,我可不知道,隻知道從小就叫她傳琴。”
關興就想到了他們朱家鋪長銀的婆娘,不就是叫傳琴嗎?當然同名同姓的人多得是,他也不敢隨便說。
關興就問:“大媽您知道這裏離湖南官橋還有多遠?”
大媽說:“這就不遠了,頂多還有十裏地,你們朝前走遠處能看得見一座很大的山,轉過去到了山的那一邊,就到了湖南的官橋。”
王隊長就說:“我們還要趕路,感謝您的茶水,那我們就走了。”
關興和王隊長出來,身上就覺得又有勁了。因為到了官橋就是湖南的地方了,根據剛才大媽說的,見到了一座大山,就離官橋不遠了。
走了一段,他們在路上就遇到了一個挑樹苗的人。關興就和他搭訕說話:“大叔,您這樹苗挑到哪裏去?”
那個挑樹苗的男人看了看關興,就迴答說:“就是前麵不遠,看見有座大山就到了。”
關興就好奇的問:“這一直以來都是丘陵,怎麽會突然就有一座大山呢?真是想不明白呐。”
那個挑樹苗的男人就再朝他們看看,說:“你們是哪裏來的,要到哪裏去?”
關興就把他們的情況大致說了,那個男人就說:“怪不得呐,你們從來沒有走過這裏!前麵的那座大山,名字叫抬山,後來人們說順了嘴就叫它台山了。”
關興說:“那名字叫抬山,不會說是這座山是抬來的吧。”
“這你就猜對了,聽說就是抬來的。你看四邊周圍,這哪裏有像那個樣子的山呢?”挑樹苗的男人說。
王隊長就想不通了,說:“那個有這麽大的力氣,能把一座山抬動的?”
那個挑樹苗的有些累了,就放下膽子在樹下休息,關興他們也就停下來了。
挑樹苗的男人就說:“這是個古話,聽說是很早以前,長江發大水,公安縣和湖南交界的黃山頭決了口,玉皇大帝就叫大郎神和二郎神,抬著這座山去堵決口。他們在路上抬著山,二郎神就想歇息一會兒,大郎神就說,不能歇息的,玉皇大帝交代了,如果一歇息就沒有力氣了,隻要我們不停的走路,他估計說雞公叫的時候我們就到了。”
他們兩人說話不打緊,這話就被山神聽到了,山神心裏想:這麽大的一座山,多漂亮,抬到黃山頭去堵決口是不是太浪費了,放在我們這裏多氣派呀!想到這裏,山神聽他們說,雞公一叫,他們抬的山就算是到了地方,那我何不學雞公叫一聲試試呢?
結果山神在背後學雞公叫了一聲,兩個抬山的神仙就再也抬不動這座山了。他們也就巴不得,迴去向玉帝老兒交差,從此這裏就多了一座山——抬山。
關興他們聽的是講古,感覺卻是活靈活現的,王隊長說:“這是古話,不可相信的。”就問,“這裏離湖南的官橋還有多遠?你還要挑到哪裏去?”
挑樹苗的男人說:“湖南官橋就在前麵那一道溪溝子過去就是,我也就在那裏的邊上住,我們住的地方是湖北的黃石岡,對麵過溪溝子就是湖南的地方,因為溪溝子上有一道小橋,以前是官員在這裏搭建的,就叫官橋。”
關興聽了就準備繼續往前走,挑樹苗的男人也就挑起擔子和他們一起走向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