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芳從醫院迴來告訴翠英,說:“熊彬英還沒有決定迴不迴去,關春紅是肯定不迴去,如果隊裏同意的話,那就隻有她和劉翠芬可以迴去看看。”


    翠英說:“那也好,你們可以輪流地迴去看父母,也免得大家都走了沒有人看家。”


    翠英就把她要住在縣城的胡麗芳她們倆,迴去看父母的事向文迎隊長說了。文迎也同意這樣安排,說就叫她們中秋節前後自己定時間吧。


    和朱家鋪的女知青相比,三隊的男知青就沒有這麽帶運了。因為在三隊的社員看來,幾個男娃兒隻要給他們準備好糧食,讓他們自己種菜就行了。在農村人的眼中,男娃兒就應該看得淡漠一些:有吃有喝,不挨餓受凍就足夠了。


    可是,這幾個男娃兒也有武漢的、荊州的、縣城的,還有一個是鎮上的,就是那個曾經找春鳳到黑口洞玩骰子的男娃兒。他曾經和春鳳一起在鎮上當過革命組織的頭頭,所以就沒有把在前進大隊插隊落戶當迴事,因為前進大隊離他家裏近,願意在哪裏吃就在哪裏吃,想在哪住就在哪裏住。


    本來男娃兒們就不會做家務事,現在到了三隊插隊落戶,為了日常生活,就必須要得自己洗衣、做飯。可是誰都不願意主動地做,吃飯就是饑一頓飽一頓,哪個餓得受不了,就很不情願的做一頓,而且做的飯食也不講究,隻是糊弄肚皮而已。住在鎮上的男娃兒叫徐本福,從來就沒有做過一頓飯,其他人因為他是本地人,很多不熟悉的事情還要指望他幫忙,所以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為剛下了雨,隊裏沒有安排農活,徐本福就要迴鎮上去,其他幾個人就說:“徐本福,你不是經常說你在鎮上有很多好玩的朋友,今天你帶我們去鎮上玩玩,好嗎?”


    徐本福說:“好啊,順便也讓你們去逛逛我們的梅廠鎮大街。”說完就很自嘲地笑起來。


    武漢的知青蔡宏斌就來了興趣,說:“你們梅廠鎮有什麽值得逛的?”


    徐本福說:“和你們武漢相比,那是不值一提,可是說好玩的還是有的,比如打花牌就是一大樂子,我們那裏男女老少都會玩。如果有時間的話,還可以搭客船到縣城去,當天就可以打迴轉。”想了想說,“再如果有便車的話,還可以到南邊的湖南澧縣去看看。”


    蔡宏斌心想:什麽有時間,什麽有便車,這都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最現實的就是跟著他可以到他家裏去撮一頓便飯。就說:“我正好沒有了牙膏,想到鎮上去買,那我今天就跟你一起去梅廠鎮逛逛吧。”


    其他幾個人也想去,荊州的知青洪文華就說:“徐本福,你不是很夠意思嗎?何不邀我們一起去呢!”其他人也馬上附和著說,“是啊,我們大家在家裏都沒有事,就一去吧。”


    徐本福說:“隻要你們不嫌棄,我們梅廠鎮人民還是歡迎你們的!”


    這也是難得有空,五個人就一起出了門,往梅廠鎮去。剛出了前進大隊,就要經過小林子的時候,忽然棉花地裏就驚出了幾隻正在找食吃的母雞。


    蔡宏斌看見驚慌的母雞,就說:“如果是有錢的話,我們能到鎮上下館子,吃一頓雞子火鍋就好了。”


    洪文華說:“這有什麽難的呢?你看我隨手抓一隻,不就可以解決了嗎?”說著就蹲下身子,輕輕地往驚慌跑動的母雞邊上摸去。隻見有隻母雞被棉花杆絆了一下,咯咯咯地不知怎麽辦,旁邊的徐本福就快速出手,把那隻雞給逮住了。


    本來在平時誰也不敢做的事情,現在觸手就可及了。大家想都沒有想,都說這下可以吃一頓雞火鍋了。


    徐本福因為是本地人,怕人家看見他一個男娃兒提一隻雞,問長問短的,就給蔡宏斌提著,說:“你幫我提著,到我家裏去叫我姆媽幫我們殺了頓火鍋吃。”


    這時,縣城的知青胡理想就說:“那我就到供銷社去買點煙酒、幹果之類的東西,也好做個禮物進你們家門吧。”


    大家都說:“還是胡理想想得周到,畢竟是做了團幹部的人哦。”


    大家一邊說一邊往供銷社走去,徐本福的家住在街尾上,從供銷社買了東西後,還要得走一段路。幾個年青人中有的說武漢話,有的說荊州話,還有說本地話的,就引起了街坊鄰居的在門前、在窗子邊上看著。後來人們看到徐家的娃兒也在中間,就有人猜測可能是他們下鄉的知青點上的娃兒們。


    徐本福把幾個同住的知青領到家裏,他的父母當然是很熱情地接待,看到他們手裏還買了東西,提著一隻雞,就覺得這些娃兒們不簡單。當即就把那隻雞殺了,配上一些菜蔬,做了一大桌子。這是他們幾從知青自從下鄉以後,從來沒有見到過的美味。徐本福的老爹就把他們買的酒打開,要他們喝點酒。


    幾個知青開始還有些拘束,徐本福說:“既然你們來我們家,就是客人,你們不要受拘束,我到時候到你們家裏去,不也是一樣嗎?”


    大家聽了確實是這個道理,也就放開了吃喝。到了下午,又還在徐本福家裏學習了打花牌。迴知青點的路上,大家覺得今天是有生以來最開心的一天。從此以後,其他四個人都把徐本福當做為頭的,因為他在這個地方能為大家謀到好處。


    可這種開心的方式一開頭,就讓他們刹不住了,隻要一有空,就有人想到出去摸秋(本來是荊州在中秋前後的一種“偷摘”園田果蔬的趣味活動,後來把秋天夜裏出去打野食都戲稱為“摸秋”),搞點東西迴來打牙祭了。地方上開始沒有注意,後來就不斷有人說,哪家丟了一隻雞,哪家的小狗忽然就沒有迴家了,還有的說菜園子裏的瓜菜也被人拔了。


    這話傳到隊長的耳朵裏,就有些緊張了,因為本地人從來就很少有偷偷摸摸的,怎麽一下子就盡出這樣的事呢?


    隊裏的民兵排長就說:“我們是不是組織人背地裏巡查,搞清楚原因再說?”隊長就同意要民兵排長暗中安排巡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