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兩個公安就說:“劉支書,我們想請你安排一隻船,把我們送到對麵黑口洞去看看。”劉支書說:“好的,我叫人去找船。”
為頭的公安就對關興說:“朱關興同誌,你就讓劉支書陪著,在大隊部和大溝口、小溝口等幾個地方,找群眾訪談一下,好嗎?”
關興就連忙迴答說:“我正想這樣呢。”
在劉萬群支書出去找人弄船的時候,兩個公安議論著:他們估計這起命案極大的可能應該是輸贏的問題引起,一個贏家如果是開眼的話,給輸家借點錢,就不會引發這樣的災難。關興在旁邊聽著也不好參加議論,隻是想到那個提供賭具、召集聚賭的人現在是不是還在那裏?春鳳知不知道發生了這麽大的命案?現在黑口洞是不是還有船老板在那裏聚賭?
不一會兒劉支書就進來了,對兩個公安說:“船已經準備好了,你們就上船去對岸看看吧。”接著又對關興說:“關興同誌,你看我們需要找什麽人訪談,出門去還是找人來這裏談?”
關興馬上說:“還是出去看看吧,能找到誰我們就向誰了解,您說可以嗎?”
劉支書說:“你是按照陳光明同誌的要求來辦事的,我聽你的。”
“那我們先到對麵的大溝口和小溝口去看看吧。”說完關興就站起來,等劉支書一起出門。
劉支書起身向大隊部的留守人員交代了一下,就領著關興往去大溝口的船碼頭走。
這次離上次關興他們來放電影,還隻有一個多月,他雖然不感到陌生,但是又總覺得有什麽變化。湖麵上白天打魚的人不多,可能要夜晚才得出來放魚鉤或者漁網;兩邊來往過河的人也很少,估計也與湖區的農忙有關。在這邊也看不到對岸狗頭山沿岸的情景,隻能看到霧蒙蒙的一片。
過了渡船,就來到大溝口的圩堤上,這裏關興是比較熟悉的。他就對劉支書說:“我們就先到圩子裏那個剃頭地方去看看,您說行嗎?”
劉支書就說:“我也是這樣想的,那裏來往的人應該很多,找人也很方便。”
他們就下了圩堤,直接往剃頭的鋪子走去。走到鋪子跟前,就看到剃頭的師傅正在給一個老人剃頭。劉支書就上前去,與剃頭的師傅說話了,剃頭的一看是大隊的劉支書,就連忙打招唿,放下手裏的剃刀,讓劉支書和關興進去坐。
劉支書坐下來就說:“你這裏今天來剃頭的人不多啊?”
剃頭的師傅迴答說:“本來我們大溝口就這麽幾個人,加之這一段又很忙,就沒有多少人來了。”
劉支書說:“如果你不忙的話,我也就在你這裏剃個頭吧。”剃頭師傅也就以為劉支書是走過這裏,看到剃頭的鋪子就隨便走進來剃個頭的。就說:“那好,等我給銀才大叔剃完了,就給您剃。”
劉支書就問那個叫銀才的老人:“老漢家(‘老漢家【gǎ】’荊州對老人的尊稱),聽說對麵狗頭山那邊行船的老板出了事,您有沒有聽到什麽口聲啊?”
叫銀才的老人一邊閉著眼睛讓剃頭師傅刮臉,一邊想了想說:“好像沒有聽到什麽話,倒是我那邊打魚的侄兒子,很少過來我這邊來了。”
“這是什麽原因呢?是不是怕出門打魚怕有人找麻煩?”劉支書緊跟著問。
剃頭師傅就接話說:“對麵有個經常在我這裏剃頭人,前幾天在我這裏剃頭說,好像下水方向公安縣那邊,來人調查過黑口洞附近打魚的人,所以對岸打魚的聽說出了命案,生怕自己惹出麻煩,也就很少出門打魚了。”
“哦,是這樣阿,既然那是行船的船老板之間的事,關我們湖裏打魚的人什麽事呢?”
“是沒有我們這些當地人什麽事,可是畢竟沙牛湖來往行船、趕馬腳的多,還是防著點好。”剃頭師傅接話說。
“你們大溝口這邊好像沒有什麽妨害吧?”劉支書問。
正在這時,又進來了一個中年男人要剃頭的,剃頭師傅示意他坐下等會兒。
中年男人看到劉支書在座,就問:“劉支書您怎麽到我們這邊來了?是來剃頭的嗎?”
“嗯,是的。我不急,你要剃了去做事,那你就先剃吧。”劉支書說。
剃頭師傅說:“他有什麽著急的,他又沒有種幾畝田,活路早就做完了。沒有事,天天就是找人打花牌,數數三五七(‘三五七’是荊州花牌中算‘和’時,當做‘主金’用的,所以平常人們就把打花牌簡稱作數三五七)唄。”
中年男人就辯解說:“我怎麽就沒事呢?你這不是當著支書的麵說我是遊手好閑了。我們隊裏搞了一個臨時巡查小組,我是基幹民兵,下晚、夜裏得要參加排班巡查呐。”
“我整天在鋪子裏,怎麽沒有看到你們巡查人的影子?”剃頭師傅追問。
“你在鋪子裏做事,巡查的人在外麵遊動,你能看到嗎?”
劉支書聽他們的話,就問:“你們隊裏自己安排的吧?我們大隊沒有要求這樣搞啊。”
“是我們隊裏安排的,這不是聽說對岸黑口洞出了事嗎,隊裏就怕湖裏往來人多人雜,牽扯到我們這邊呐。”
劉支書說:“你們隊裏這樣安排也不錯,隻不過叫你們隊裏社員不要緊張。你看到你們隊長了就告訴他,就說是我說的。如果有什麽大麻煩,我們大隊還不知道嗎?那不就早作了安排。”
中年男人就說:“是滴噠,有了您這話,我們就更加放心了。我迴去遇到隊長就把您的話轉給他。”
坐了一會兒,劉支書就帶著關興出了剃頭鋪子。剛出來,就看到了隔壁的裁縫徐師傅。還沒有等徐師傅打招唿,關興就主動上前和他說話:“徐師傅,你好啊,我又來到您們這裏了。”
劉支書就對關興說:“你認識徐師傅?我都不很熟悉呐。”
關興就連忙解釋說:“徐師傅是梅廠鎮有名的裁縫師傅,他的女娃兒春風又是我的同學,所以我上次來放電影就見到過徐師傅了。”
說完就告別了徐師傅,和劉支書一起向小溝口去了。
為頭的公安就對關興說:“朱關興同誌,你就讓劉支書陪著,在大隊部和大溝口、小溝口等幾個地方,找群眾訪談一下,好嗎?”
關興就連忙迴答說:“我正想這樣呢。”
在劉萬群支書出去找人弄船的時候,兩個公安議論著:他們估計這起命案極大的可能應該是輸贏的問題引起,一個贏家如果是開眼的話,給輸家借點錢,就不會引發這樣的災難。關興在旁邊聽著也不好參加議論,隻是想到那個提供賭具、召集聚賭的人現在是不是還在那裏?春鳳知不知道發生了這麽大的命案?現在黑口洞是不是還有船老板在那裏聚賭?
不一會兒劉支書就進來了,對兩個公安說:“船已經準備好了,你們就上船去對岸看看吧。”接著又對關興說:“關興同誌,你看我們需要找什麽人訪談,出門去還是找人來這裏談?”
關興馬上說:“還是出去看看吧,能找到誰我們就向誰了解,您說可以嗎?”
劉支書說:“你是按照陳光明同誌的要求來辦事的,我聽你的。”
“那我們先到對麵的大溝口和小溝口去看看吧。”說完關興就站起來,等劉支書一起出門。
劉支書起身向大隊部的留守人員交代了一下,就領著關興往去大溝口的船碼頭走。
這次離上次關興他們來放電影,還隻有一個多月,他雖然不感到陌生,但是又總覺得有什麽變化。湖麵上白天打魚的人不多,可能要夜晚才得出來放魚鉤或者漁網;兩邊來往過河的人也很少,估計也與湖區的農忙有關。在這邊也看不到對岸狗頭山沿岸的情景,隻能看到霧蒙蒙的一片。
過了渡船,就來到大溝口的圩堤上,這裏關興是比較熟悉的。他就對劉支書說:“我們就先到圩子裏那個剃頭地方去看看,您說行嗎?”
劉支書就說:“我也是這樣想的,那裏來往的人應該很多,找人也很方便。”
他們就下了圩堤,直接往剃頭的鋪子走去。走到鋪子跟前,就看到剃頭的師傅正在給一個老人剃頭。劉支書就上前去,與剃頭的師傅說話了,剃頭的一看是大隊的劉支書,就連忙打招唿,放下手裏的剃刀,讓劉支書和關興進去坐。
劉支書坐下來就說:“你這裏今天來剃頭的人不多啊?”
剃頭的師傅迴答說:“本來我們大溝口就這麽幾個人,加之這一段又很忙,就沒有多少人來了。”
劉支書說:“如果你不忙的話,我也就在你這裏剃個頭吧。”剃頭師傅也就以為劉支書是走過這裏,看到剃頭的鋪子就隨便走進來剃個頭的。就說:“那好,等我給銀才大叔剃完了,就給您剃。”
劉支書就問那個叫銀才的老人:“老漢家(‘老漢家【gǎ】’荊州對老人的尊稱),聽說對麵狗頭山那邊行船的老板出了事,您有沒有聽到什麽口聲啊?”
叫銀才的老人一邊閉著眼睛讓剃頭師傅刮臉,一邊想了想說:“好像沒有聽到什麽話,倒是我那邊打魚的侄兒子,很少過來我這邊來了。”
“這是什麽原因呢?是不是怕出門打魚怕有人找麻煩?”劉支書緊跟著問。
剃頭師傅就接話說:“對麵有個經常在我這裏剃頭人,前幾天在我這裏剃頭說,好像下水方向公安縣那邊,來人調查過黑口洞附近打魚的人,所以對岸打魚的聽說出了命案,生怕自己惹出麻煩,也就很少出門打魚了。”
“哦,是這樣阿,既然那是行船的船老板之間的事,關我們湖裏打魚的人什麽事呢?”
“是沒有我們這些當地人什麽事,可是畢竟沙牛湖來往行船、趕馬腳的多,還是防著點好。”剃頭師傅接話說。
“你們大溝口這邊好像沒有什麽妨害吧?”劉支書問。
正在這時,又進來了一個中年男人要剃頭的,剃頭師傅示意他坐下等會兒。
中年男人看到劉支書在座,就問:“劉支書您怎麽到我們這邊來了?是來剃頭的嗎?”
“嗯,是的。我不急,你要剃了去做事,那你就先剃吧。”劉支書說。
剃頭師傅說:“他有什麽著急的,他又沒有種幾畝田,活路早就做完了。沒有事,天天就是找人打花牌,數數三五七(‘三五七’是荊州花牌中算‘和’時,當做‘主金’用的,所以平常人們就把打花牌簡稱作數三五七)唄。”
中年男人就辯解說:“我怎麽就沒事呢?你這不是當著支書的麵說我是遊手好閑了。我們隊裏搞了一個臨時巡查小組,我是基幹民兵,下晚、夜裏得要參加排班巡查呐。”
“我整天在鋪子裏,怎麽沒有看到你們巡查人的影子?”剃頭師傅追問。
“你在鋪子裏做事,巡查的人在外麵遊動,你能看到嗎?”
劉支書聽他們的話,就問:“你們隊裏自己安排的吧?我們大隊沒有要求這樣搞啊。”
“是我們隊裏安排的,這不是聽說對岸黑口洞出了事嗎,隊裏就怕湖裏往來人多人雜,牽扯到我們這邊呐。”
劉支書說:“你們隊裏這樣安排也不錯,隻不過叫你們隊裏社員不要緊張。你看到你們隊長了就告訴他,就說是我說的。如果有什麽大麻煩,我們大隊還不知道嗎?那不就早作了安排。”
中年男人就說:“是滴噠,有了您這話,我們就更加放心了。我迴去遇到隊長就把您的話轉給他。”
坐了一會兒,劉支書就帶著關興出了剃頭鋪子。剛出來,就看到了隔壁的裁縫徐師傅。還沒有等徐師傅打招唿,關興就主動上前和他說話:“徐師傅,你好啊,我又來到您們這裏了。”
劉支書就對關興說:“你認識徐師傅?我都不很熟悉呐。”
關興就連忙解釋說:“徐師傅是梅廠鎮有名的裁縫師傅,他的女娃兒春風又是我的同學,所以我上次來放電影就見到過徐師傅了。”
說完就告別了徐師傅,和劉支書一起向小溝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