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娃們好奇心重,就悄悄地來到小徐家窗子前看,隻見長星拿出了賀喜的禮物,兩個熱水壺,兩個枕套和枕巾。再說什麽話,隔壁的女娃就聽不見了。她怕小徐家裏人發現,就趕忙迴身到了自家裏。進門就很機密地對她姆媽說:“小徐和長華就是今天完婚,還把我們隔壁三家瞞得死死的,真是看不起人!以為我們就會壞他們的好事呢!”
她的姆媽聽了說:“你不要氣不忿了,聽說他們年前準備去拿結婚證,在合作社沒有開到證明,人家急著要結婚,不想這個辦法,你說怎麽辦?現在運動又抓得這麽緊。”
女娃聽了就更加受不了,說:“誰能不這麽想呢?可是你不能把我們當外人啊,給我們隔壁三家說一聲,也不會壞事到哪裏去啊!”
她姆媽聽了就趕忙製止女娃說:“別說了,他們也是有難處。”
說歸說,畢竟是隔壁三家,有句話叫做“近壁當親房”,誰家沒有個為難之事呢?所以母女倆事後就誰也不再說什麽了。
長華在小徐家住下來了,但是也得要出頭露麵才行啊,不然,洗個衣服要到梅場河裏去清洗,晾個衣服要在前院後院走動,雖然隔壁三家都知道長華是小徐家的媳婦,可是沒有舉行婚禮,怎麽就過門住下來了呢?這在哪個時候都是說不過去的呀!三天過後,就是出嫁的女兒迴娘家的日子,荊州這裏叫做“迴門”。就表示婚禮圓滿了,親家互相認可了。因此,等長華與小徐出門往朱家鋪去了,小徐的父母就想了一個辦法:辦一座酒席,請左右鄰居家裏的當家人來喝酒,把這事向這些隔壁三家的人知會一下。這樣就是把大家當人,讓外人問起小徐他們的事時,好有個合適的說法。
按照規矩,小徐和長華到朱家鋪迴門應該是天黑前迴來,因為剛結婚一個月新房是不能空著沒人住的,所以,小徐父母就把請左右鄰居喝酒的時間訂在下午吃晚飯。
等到小徐他們迴來的時候,進門就看到有客人在家裏喝酒。這時,小徐的老爹就迎著,把他們引到酒桌前,指著長華對大家很小聲地說:“各位大伯、大叔、大嬸,這是我的兒媳婦,她叫朱長華。”在座的人聽了都點點頭,表示大家都知情、認識,因為他們訂婚也有幾年了,經常往來。
接著小徐的老爹繼續說:“我們本來是定好了,過年後給他們完婚的,可是因為我的娃兒還沒有到拿結婚證的年紀,年前去找合作社開證明,人家不給開,怕擔責任。”說到這裏,他又向外麵看了看,好像看看是不是有什麽風險似的,再才說,“反正也差不了幾個月了,隔日子的先生說,今年要想娶媳婦過門,按照他們的八字算來,六月二十六,是今年最後的吉日了。這不,我們兩家商量,不辦婚禮,先把女娃娶過來,到時等他們拿了結婚證再辦婚禮。”
小徐的姆媽連忙接過話頭,說:“今兒個就是要向各位大伯、大叔、大嬸們知會一下,如果有外麵哪個問到這事,就請大家幫我們說句圓滿話。”說完就拉著媳婦長華的手,指著各位客人“你就給各位在座的親房鄰居敬一杯酒吧。”
長華就拿起酒壺,一邊挨個給客人斟酒,一邊口裏叫著大伯、大叔、大嬸,給人感覺是那樣的親切、甜美。
被酌到酒的人也很有禮節地站起來,或用話迴答,或用眼神讚許,小徐的父母看到這個情境,心裏的一顆丸子好像就落到肚子裏去了一樣舒坦。
接著,小徐也很懂禮地給各位客人敬上了香煙,大家一邊喝酒一邊附和地說:“這個事情沒有什麽大不了,隻不過是現在抓革命很緊的,以前哪個不是把這樣叫做明媒正娶呢?”
小徐老爹說:“是啊,話是這麽說,現在不是正在抓這事的當口嗎,如果有個不合適的情況,還望各位親房緊鄰幫我們擔當些呐!”說到這裏,小徐的老爹就站著自己拿了個空杯子,斟滿酒,與客人同飲了,以表示他的真心敬意。
酒席喝到夜很深了才結束,自這以後,長華就與左鄰右舍慢慢熟識起來了。
可是有一個新的問題又來了:長華出嫁到了小徐家,就不會到朱家鋪出工了,那朱家鋪這邊從陽曆八月份開始就不再給她分口糧了,而小徐那邊,他們家裏是鎮上的,人家是按照戶口、人頭吃供應糧的,小徐他們沒有拿結婚證,就不能到鎮政府去辦新人的戶口,那當然也就沒有供應糧了,所以像這種情況就叫“黑人口”。既然新人沒有戶口,那長華就更不要說進鎮上參加集體合作社了。一天兩天還不要緊,時間長了那就不是個事。怎麽辦呢?這下可難壞了小徐的父母。最後他們一商量,還是得讓長華迴娘家對她的爹媽說說。
長華迴家對她爹媽一說,她的爹媽也犯了愁,心裏也就有些煩:我的女娃出嫁到你家,難不成我們家裏還要給她自帶口糧嗎?
長華的姆媽就說:“華兒,你說你是怎麽想的呢?”
長華說:“現在我們沒有拿結婚證,也沒有辦酒席,那我就還是朱家鋪的人,我想還是隻有迴朱家鋪來出工吧。不然的話,像這樣兩頭不落實,我不成了一個黑人口了嗎?”
她的老爹聽了也是這麽個理,就說:“如果要是還迴朱家鋪來出工的話,那還得找隊幹部去說,要隊裏同意了才行。不過,好的是我們沒有辦酒席,村裏的人還不知道你長華已經出嫁了,就是迴來出工,也不會有誰說個不是的。”
說到這裏,家裏人都覺得隻能這樣了,長華的老爹就隻有再去找長鎖說。
長鎖聽了長華老爹的意思,覺得有些為難,因為當時長華出嫁,是通過隊委會的幹部商量了的,按照規矩,出嫁了的女娃就是潑出去的水,怎麽能說迴來就迴來呢?無論是依照朱家鋪的老規矩,還是現在的新政策,都是說不通的。他看了看長華老爹一臉哭相,又不好直接迴絕他。就說:“這個事我還是一個人不能做主,等我找機會同隊委會幹部商量了,再做決定。”
長華的老爹就將這話告訴了親家家裏。
她的姆媽聽了說:“你不要氣不忿了,聽說他們年前準備去拿結婚證,在合作社沒有開到證明,人家急著要結婚,不想這個辦法,你說怎麽辦?現在運動又抓得這麽緊。”
女娃聽了就更加受不了,說:“誰能不這麽想呢?可是你不能把我們當外人啊,給我們隔壁三家說一聲,也不會壞事到哪裏去啊!”
她姆媽聽了就趕忙製止女娃說:“別說了,他們也是有難處。”
說歸說,畢竟是隔壁三家,有句話叫做“近壁當親房”,誰家沒有個為難之事呢?所以母女倆事後就誰也不再說什麽了。
長華在小徐家住下來了,但是也得要出頭露麵才行啊,不然,洗個衣服要到梅場河裏去清洗,晾個衣服要在前院後院走動,雖然隔壁三家都知道長華是小徐家的媳婦,可是沒有舉行婚禮,怎麽就過門住下來了呢?這在哪個時候都是說不過去的呀!三天過後,就是出嫁的女兒迴娘家的日子,荊州這裏叫做“迴門”。就表示婚禮圓滿了,親家互相認可了。因此,等長華與小徐出門往朱家鋪去了,小徐的父母就想了一個辦法:辦一座酒席,請左右鄰居家裏的當家人來喝酒,把這事向這些隔壁三家的人知會一下。這樣就是把大家當人,讓外人問起小徐他們的事時,好有個合適的說法。
按照規矩,小徐和長華到朱家鋪迴門應該是天黑前迴來,因為剛結婚一個月新房是不能空著沒人住的,所以,小徐父母就把請左右鄰居喝酒的時間訂在下午吃晚飯。
等到小徐他們迴來的時候,進門就看到有客人在家裏喝酒。這時,小徐的老爹就迎著,把他們引到酒桌前,指著長華對大家很小聲地說:“各位大伯、大叔、大嬸,這是我的兒媳婦,她叫朱長華。”在座的人聽了都點點頭,表示大家都知情、認識,因為他們訂婚也有幾年了,經常往來。
接著小徐的老爹繼續說:“我們本來是定好了,過年後給他們完婚的,可是因為我的娃兒還沒有到拿結婚證的年紀,年前去找合作社開證明,人家不給開,怕擔責任。”說到這裏,他又向外麵看了看,好像看看是不是有什麽風險似的,再才說,“反正也差不了幾個月了,隔日子的先生說,今年要想娶媳婦過門,按照他們的八字算來,六月二十六,是今年最後的吉日了。這不,我們兩家商量,不辦婚禮,先把女娃娶過來,到時等他們拿了結婚證再辦婚禮。”
小徐的姆媽連忙接過話頭,說:“今兒個就是要向各位大伯、大叔、大嬸們知會一下,如果有外麵哪個問到這事,就請大家幫我們說句圓滿話。”說完就拉著媳婦長華的手,指著各位客人“你就給各位在座的親房鄰居敬一杯酒吧。”
長華就拿起酒壺,一邊挨個給客人斟酒,一邊口裏叫著大伯、大叔、大嬸,給人感覺是那樣的親切、甜美。
被酌到酒的人也很有禮節地站起來,或用話迴答,或用眼神讚許,小徐的父母看到這個情境,心裏的一顆丸子好像就落到肚子裏去了一樣舒坦。
接著,小徐也很懂禮地給各位客人敬上了香煙,大家一邊喝酒一邊附和地說:“這個事情沒有什麽大不了,隻不過是現在抓革命很緊的,以前哪個不是把這樣叫做明媒正娶呢?”
小徐老爹說:“是啊,話是這麽說,現在不是正在抓這事的當口嗎,如果有個不合適的情況,還望各位親房緊鄰幫我們擔當些呐!”說到這裏,小徐的老爹就站著自己拿了個空杯子,斟滿酒,與客人同飲了,以表示他的真心敬意。
酒席喝到夜很深了才結束,自這以後,長華就與左鄰右舍慢慢熟識起來了。
可是有一個新的問題又來了:長華出嫁到了小徐家,就不會到朱家鋪出工了,那朱家鋪這邊從陽曆八月份開始就不再給她分口糧了,而小徐那邊,他們家裏是鎮上的,人家是按照戶口、人頭吃供應糧的,小徐他們沒有拿結婚證,就不能到鎮政府去辦新人的戶口,那當然也就沒有供應糧了,所以像這種情況就叫“黑人口”。既然新人沒有戶口,那長華就更不要說進鎮上參加集體合作社了。一天兩天還不要緊,時間長了那就不是個事。怎麽辦呢?這下可難壞了小徐的父母。最後他們一商量,還是得讓長華迴娘家對她的爹媽說說。
長華迴家對她爹媽一說,她的爹媽也犯了愁,心裏也就有些煩:我的女娃出嫁到你家,難不成我們家裏還要給她自帶口糧嗎?
長華的姆媽就說:“華兒,你說你是怎麽想的呢?”
長華說:“現在我們沒有拿結婚證,也沒有辦酒席,那我就還是朱家鋪的人,我想還是隻有迴朱家鋪來出工吧。不然的話,像這樣兩頭不落實,我不成了一個黑人口了嗎?”
她的老爹聽了也是這麽個理,就說:“如果要是還迴朱家鋪來出工的話,那還得找隊幹部去說,要隊裏同意了才行。不過,好的是我們沒有辦酒席,村裏的人還不知道你長華已經出嫁了,就是迴來出工,也不會有誰說個不是的。”
說到這裏,家裏人都覺得隻能這樣了,長華的老爹就隻有再去找長鎖說。
長鎖聽了長華老爹的意思,覺得有些為難,因為當時長華出嫁,是通過隊委會的幹部商量了的,按照規矩,出嫁了的女娃就是潑出去的水,怎麽能說迴來就迴來呢?無論是依照朱家鋪的老規矩,還是現在的新政策,都是說不通的。他看了看長華老爹一臉哭相,又不好直接迴絕他。就說:“這個事我還是一個人不能做主,等我找機會同隊委會幹部商量了,再做決定。”
長華的老爹就將這話告訴了親家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