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工的時候,翠英本來想到倉庫裏長鎖他們常去討論事情的地方看看,不想在路邊就遇到了文迎。
文迎就問翠英:“你家關興在學校,還是迴家了?”
翠英迴答說:“昨天帶關和去學校參加了大會,天黑前就迴來了。聽說以後學校就不上課了,要他們迴鄉鬧革命的。”想了想說,“你的旺生不是也在家裏嗎?”
文迎說:“是啊,娃兒讀書正在勢頭上,你說年紀又還不大,這不讀書,放迴家幹什麽呢!”
翠英說:“我也正愁這事呐,要不你就向長鎖說說,看怎樣給他們幾個迴鄉的娃兒安排安排?”
說著話隻見長鎖從倉庫裏屋出來,看到了文迎和翠英,就向他們招手,要他們一起去商量事情。
進了門剛坐下,長鎖就說:“昨兒在大隊開了會,貫徹了縣裏要求開展文化革命的精神。首先要求我們各個生產隊要成立‘抓革命、促生產’的領導班子,主要就是把負責兩個方麵的隊長分開,要有一個政治隊長,一個生產隊長。”
文迎和翠英聽了沒有說什麽話,長鎖接著說:“我的想法,是我們隊委會主要人員先商量一下,再經過隊委會討論,最後就在全隊社員會上宣布。”
文迎說:“你有什麽想法就直接說出來吧,全隊也就那麽幾個人,又不要到外隊去調人來。”
長鎖說:“我想,政治隊長、生產隊長就是我們兩人中安排,你比我想事情全麵,你就擔任政治隊長吧,我年輕有力氣,但是缺少經驗,隻能擔任生產隊長。”
文迎說:“這是哪裏的話,我雖然比你年紀大一些,但是那是種田犁地的一些辦法,我也有了幾年沒有出去參加開會,對外麵的形勢發展根本就不清透了。再說,你雖然覺得年輕,怕有責任擔不起,但是你畢竟容易學習,不像我死腦筋。”
翠英聽了也說:“文迎哥說得有道理,我看你們兩人就不要推三阻四了,長鎖就任政治隊長,文迎哥就當生產隊長吧。不過,長鎖你還是把這個想法,先向大隊說一下為好,現在朱支書又不當事了。”長鎖聽了點點頭,也就沒有再往下說了。
翠英接著就向文迎看了看,文迎知道翠英的意思,就對長鎖說:“還有一件事你可能不知道,就是關興和旺生兩人都是中學生,現在學校開展運動,要求中學生都迴鄉鬧革命,他們都迴家了,再也不用去學校了。你說,像他們這個年紀,又沒有什麽種田的能力,該怎麽辦呢?”
長鎖聽了很不理解地說:“這是怎麽迴事呢?這麽大事情,學校說不上課就不上課了。全國、全省、全縣該有多少像他們這樣的娃兒呢。”
“是啊,昨兒關興帶著關和去縣裏參加了大會,迴來就一直悶著不說話,娃兒心裏也想不通啊。”翠英接上話頭說,“聽他說,縣裏的大會上,成立了革命委員會。”
長鎖就問:“那他們哥倆昨兒夜晚就怎麽迴來了,不是要早晨才能搭客船嗎?”
翠英迴答道:“關興在會場上看到了長星他們的汽車,就一起坐長星他們的汽車迴來的。”接著補充說,“長星他們是代表我們青山公社的革命組織去參加大會的。”
文迎和長鎖都看著翠英的臉,好像沒有聽明白似的。翠英有些慌張,說:“你們這樣看著我幹嘛?難道我沒有說清透嗎?”
“長星不是在鎮上學焊工的嗎?怎麽又代表公社的革命組織去開會了呢?”文迎和長鎖幾乎是同時向翠英疑問說。
“聽關興說,長星因為是鎮上的手工藝合作社的,梅廠鎮大橋通車的時候,長星不是受到了縣裏領導的表揚嗎,所以合作社現在就要培養他,派他作為鎮上工商業的代表去了。”翠英也就照著關興告訴她的話迴答,“聽關興說,他們迴來以後,公社也還要成立革命委員會的。”
文迎和長鎖這下雖然是聽明白了原委,但是就更加想不明白:長星一個剛剛學做事的青工,怎麽就一下子到公社的組織裏去了呢?而且還是用公社的大汽車送他們去參加縣裏的大會?
長鎖想了想說:“看來我們大隊開會說,要各隊選出政治隊長和生產隊長,還不是隨便增加一個生產隊幹部的事,那就是說以後在政治方麵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文迎說:“既然是這樣,像我們這些年紀大的人就更不能當任政治隊長了。”
長鎖想了想說:“要不這樣,關興是讀了縣裏中學迴來的,以後隊裏要寫啊、說啊、到外麵去代表隊裏發個言啊,這事情就讓他去做。”接著撓了撓頭說,“至於旺生呢,我聽說他是在農中學農業的,那就讓他和劉慧池一起搞技術組吧。”
文迎和翠英聽了都覺得這樣安排很合適,就點頭同意了。文迎出門的時候,再一次提醒長鎖:“那你就找時候通知開會說說吧。”
等到長鎖他們開隊委會、社員大會,把政治隊長和生產隊長的事和關興與旺生的事通過了,接著大隊開會又安排新的任務:各隊要進駐工作組。
以前也進駐過工作組,那些工作組有的是幫助指導成立村裏的各種組織,比如由互助組到初級社,再由初級社又到人民公社;還有的是幫助推廣新的農業技術,耕作方式等。可這一次派來的工作組不同,有的人是來領導開展運動的;有的人來督促抓生產的;還有的人是監督勞動的。這些人由上麵分編成小組,駐到各生產隊。
分到朱家鋪村的是一個指導生產的貧協組長和公社原來的書記陳光明,按照要求是要與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所以這兩個人要分到社員家裏去。
說到把進駐的工作組分到住戶去,這可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因為各家各戶都沒有什麽寬敞的房子,一般就是一明兩暗的茅草房。明間的堂屋是休息、吃飯、會客,放農具的,兩邊的暗間廂房是臥室,一般家裏娃兒多的就都擠在一張床上,要想長時間添一個成年人來住的話,那就隻能是堂屋或者偏山屋了。
偏山屋好像更不合適,一般都是用來作豬圈養豬、放雞籠關雞鴨的,怎麽能讓工作組的人住在那裏呢?
文迎就問翠英:“你家關興在學校,還是迴家了?”
翠英迴答說:“昨天帶關和去學校參加了大會,天黑前就迴來了。聽說以後學校就不上課了,要他們迴鄉鬧革命的。”想了想說,“你的旺生不是也在家裏嗎?”
文迎說:“是啊,娃兒讀書正在勢頭上,你說年紀又還不大,這不讀書,放迴家幹什麽呢!”
翠英說:“我也正愁這事呐,要不你就向長鎖說說,看怎樣給他們幾個迴鄉的娃兒安排安排?”
說著話隻見長鎖從倉庫裏屋出來,看到了文迎和翠英,就向他們招手,要他們一起去商量事情。
進了門剛坐下,長鎖就說:“昨兒在大隊開了會,貫徹了縣裏要求開展文化革命的精神。首先要求我們各個生產隊要成立‘抓革命、促生產’的領導班子,主要就是把負責兩個方麵的隊長分開,要有一個政治隊長,一個生產隊長。”
文迎和翠英聽了沒有說什麽話,長鎖接著說:“我的想法,是我們隊委會主要人員先商量一下,再經過隊委會討論,最後就在全隊社員會上宣布。”
文迎說:“你有什麽想法就直接說出來吧,全隊也就那麽幾個人,又不要到外隊去調人來。”
長鎖說:“我想,政治隊長、生產隊長就是我們兩人中安排,你比我想事情全麵,你就擔任政治隊長吧,我年輕有力氣,但是缺少經驗,隻能擔任生產隊長。”
文迎說:“這是哪裏的話,我雖然比你年紀大一些,但是那是種田犁地的一些辦法,我也有了幾年沒有出去參加開會,對外麵的形勢發展根本就不清透了。再說,你雖然覺得年輕,怕有責任擔不起,但是你畢竟容易學習,不像我死腦筋。”
翠英聽了也說:“文迎哥說得有道理,我看你們兩人就不要推三阻四了,長鎖就任政治隊長,文迎哥就當生產隊長吧。不過,長鎖你還是把這個想法,先向大隊說一下為好,現在朱支書又不當事了。”長鎖聽了點點頭,也就沒有再往下說了。
翠英接著就向文迎看了看,文迎知道翠英的意思,就對長鎖說:“還有一件事你可能不知道,就是關興和旺生兩人都是中學生,現在學校開展運動,要求中學生都迴鄉鬧革命,他們都迴家了,再也不用去學校了。你說,像他們這個年紀,又沒有什麽種田的能力,該怎麽辦呢?”
長鎖聽了很不理解地說:“這是怎麽迴事呢?這麽大事情,學校說不上課就不上課了。全國、全省、全縣該有多少像他們這樣的娃兒呢。”
“是啊,昨兒關興帶著關和去縣裏參加了大會,迴來就一直悶著不說話,娃兒心裏也想不通啊。”翠英接上話頭說,“聽他說,縣裏的大會上,成立了革命委員會。”
長鎖就問:“那他們哥倆昨兒夜晚就怎麽迴來了,不是要早晨才能搭客船嗎?”
翠英迴答道:“關興在會場上看到了長星他們的汽車,就一起坐長星他們的汽車迴來的。”接著補充說,“長星他們是代表我們青山公社的革命組織去參加大會的。”
文迎和長鎖都看著翠英的臉,好像沒有聽明白似的。翠英有些慌張,說:“你們這樣看著我幹嘛?難道我沒有說清透嗎?”
“長星不是在鎮上學焊工的嗎?怎麽又代表公社的革命組織去開會了呢?”文迎和長鎖幾乎是同時向翠英疑問說。
“聽關興說,長星因為是鎮上的手工藝合作社的,梅廠鎮大橋通車的時候,長星不是受到了縣裏領導的表揚嗎,所以合作社現在就要培養他,派他作為鎮上工商業的代表去了。”翠英也就照著關興告訴她的話迴答,“聽關興說,他們迴來以後,公社也還要成立革命委員會的。”
文迎和長鎖這下雖然是聽明白了原委,但是就更加想不明白:長星一個剛剛學做事的青工,怎麽就一下子到公社的組織裏去了呢?而且還是用公社的大汽車送他們去參加縣裏的大會?
長鎖想了想說:“看來我們大隊開會說,要各隊選出政治隊長和生產隊長,還不是隨便增加一個生產隊幹部的事,那就是說以後在政治方麵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文迎說:“既然是這樣,像我們這些年紀大的人就更不能當任政治隊長了。”
長鎖想了想說:“要不這樣,關興是讀了縣裏中學迴來的,以後隊裏要寫啊、說啊、到外麵去代表隊裏發個言啊,這事情就讓他去做。”接著撓了撓頭說,“至於旺生呢,我聽說他是在農中學農業的,那就讓他和劉慧池一起搞技術組吧。”
文迎和翠英聽了都覺得這樣安排很合適,就點頭同意了。文迎出門的時候,再一次提醒長鎖:“那你就找時候通知開會說說吧。”
等到長鎖他們開隊委會、社員大會,把政治隊長和生產隊長的事和關興與旺生的事通過了,接著大隊開會又安排新的任務:各隊要進駐工作組。
以前也進駐過工作組,那些工作組有的是幫助指導成立村裏的各種組織,比如由互助組到初級社,再由初級社又到人民公社;還有的是幫助推廣新的農業技術,耕作方式等。可這一次派來的工作組不同,有的人是來領導開展運動的;有的人來督促抓生產的;還有的人是監督勞動的。這些人由上麵分編成小組,駐到各生產隊。
分到朱家鋪村的是一個指導生產的貧協組長和公社原來的書記陳光明,按照要求是要與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所以這兩個人要分到社員家裏去。
說到把進駐的工作組分到住戶去,這可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因為各家各戶都沒有什麽寬敞的房子,一般就是一明兩暗的茅草房。明間的堂屋是休息、吃飯、會客,放農具的,兩邊的暗間廂房是臥室,一般家裏娃兒多的就都擠在一張床上,要想長時間添一個成年人來住的話,那就隻能是堂屋或者偏山屋了。
偏山屋好像更不合適,一般都是用來作豬圈養豬、放雞籠關雞鴨的,怎麽能讓工作組的人住在那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