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霞就說:“房裏能搬出來的東西好說,可是地麵不能搬出來曬啊,那怎麽辦?房裏地上都是濕的,而且滿屋都是尿騷氣,那又該想什麽辦法呢?”
翠英聽了,想了想說:“我不知道對不對,我們豬場裏經常洗豬圈,弄得滿屋滿地都是水,也是滿屋的豬尿味,最使人頭疼。後來畜牧站的技術員來了,告訴我們說,隻要用生石灰粉一撒,過一點時間後就沒事了。我不知道你們房裏能不能用這個辦法,因為生石灰粉撒了後,很衝鼻子的,必須要把門窗都打開才行。隻要你願意做的話,效果還很好的,既可以去除尿味,又還能消毒。”
春霞聽了覺得是個辦法,就告訴了屋裏的長坤,長坤聽了說好,就直接往隊裏倉庫去,找倉庫保管員弄生石灰粉去了。長坤迴來後,就把裏麵房間的地麵上都撒了生石灰粉,而且按照翠英的說法,把門窗都打開,讓那些尿味散發出去。
長坤的姆媽就對他說:“長坤,你還得去找長順啊,說不定哪天又下雨呐。”
長坤聽了姆媽的話,就又去找長順,長順的婆娘說,他今天早起就去對麵八隊的一戶修蓋屋頂去了,估計不到天黑不會迴來。長坤就把自家房頂漏雨的事,對長順的婆娘說了一遍,要他婆娘等長順迴來後告訴他,一定要他盡快抽時間幫忙弄好。長順的婆娘說:“我記住了,你放心吧。”
到了天黑前,長順就帶著蓋屋的工具順便來弄。春霞說:“長順哥,你是不是有意使我們的壞,留個漏眼讓我們遭罪的?”
長順卻一本正經地說:“這怎麽可能呢?不說我們是本家兄弟,就是憑我這吃茅匠手藝這碗飯,也不能這樣做呐。人得要憑眼力做事呃。”
長順架好梯子,上屋頂去,在確定的地方找了找,大聲說:“找到了漏眼,這是前天天黑時著急了,把那個掛梯子彎鉤的地方沒有鋪勻的。今兒我弄了,保證以後下雨不會漏雨了。”
長坤的姆媽在廚房裏出來說:“長順啊,你說的這句話我老婆子記住了:人要憑眼力做事。”長坤和春霞似乎都聽出了這話的味兒,心裏完全明白了夜裏屋頂漏雨的原因了。
長坤等長順離開後,進門就問姆媽:“您說是不是服侍長順的生活不合適,他有意留了這個漏眼?”
長坤的姆媽說:“你去問你的婆娘吧。”春霞就火衝衝地說,“是我弄的,又怎麽樣?他一個大人,又是踹百家門的手藝人,還說是本家兄弟,總不能撿究這點小事吧。”
長坤說:“什麽小事,如果是他不對的話,我再遇到他找他評理。”春霞就很不以為然地說:“我的女娃放學迴來的早,我就要她們在灶屋裏吃了些魚,後來吃飯時端出來的魚,有頭有尾整個都是全的,這有什麽得罪他長順了呢!”
長坤聽了就明白了,就對春霞說:“有手藝人在家吃飯,飯菜一定要做好,不能讓人感到像殘茶剩飯的樣子。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是怠慢了手藝人。”停了一下長坤接著說,“有句老話叫,愛吃的學藝,愛玩的學戲。他們的師父傳教就是:賺錢不賺錢,先賺個肚兒圓。像你這樣對他,他還算是講了人情的,沒有把漏眼留在我們的床頂上哦!”
春霞經長坤這樣一說,也就再不敢對長順的做法有怨言了。心想:我真是苟活了三十幾歲,那翠英沒有人教她,她是怎麽就知道這些的呢?
一連手又下了幾天雨,水稻田裏是不需要管了,但是棉田裏棉花苗是不能積水的,如果不及時排出內澇的積水,棉花苗就會被澇死,天氣一晴,太陽出來被澇的棉花苗就會掉氣(發蔫)而死。所以白天隊裏就安排男人,都到棉地裏去清溝理水。
帶刀師傅隻負責給全隊裏的男女老少剃頭剪發,是不要參加農活的。長庚的婆娘生了第四個娃,還沒到兩個月。突然發現奶子疼,渾身發燒,鄉裏人說,這是小娃兒吃奶的時候,小娃兒吹了奶頭引起的。帶刀師傅文清會整這個小病,長庚的婆娘就要自己的老二,去請文清來給她治治。
文清來了以後,首先拿出了他準備的扁燈盞,說:“你把家裏油燈端出來,我一邊烤著扁燈盞,一邊給你在奶子上熨燙,如果感到燙,就說一聲。”
以前鄉村缺醫少藥,像這樣的小病小災是不需要去找郎中的。文清的辦法就是:把以前用的扁燈盞放在靠近燈火的地方烤,因為扁燈盞就像很小的陶瓷小碗一樣,隻要把扁燈盞鼓出來的地方慢慢烤熱了,再在女人疼痛的奶子上熨燙,就會起到熱敷、按摩的作用。因為正在喂奶的女人奶子,被奶水充脹了,而且又發炎疼痛,那是隻能熱敷和輕微地按摩的。而且最好的是用扁燈盞受熱,再慢慢熨燙。因為過去照亮是用食油點燈的,用燈芯照亮的扁燈盞是用土陶瓷做的,它即使是受熱也不會很燙,如果溫度太高它就會炸裂的。當受熱的扁燈盞在給病人熨燙的時候慢慢冷下來了,又可以重新在油燈火前烤熱,再給病人熨燙,這樣每次反複烤燙幾次,病人的疼痛就會減輕。再配合用蒲公英和益母草熬水喝,一兩天時間就會痊愈。
文清的爹爹是帶刀師傅,他學剃頭就算是門第師了。所以他的爹爹不僅傳給了他剃頭的手藝,還另外傳授了一些治療民間小病小災的偏方。比如大人小娃長膿包、生癤子,他就會用濃墨給人畫符紙,貼上了消腫化膿;如果咽喉腫痛,他就會用水缸裏的生水,畫符水喝了止疼。一年到頭,無論是本村裏的人還是外麵來找他治病的人,都有不少,因為他有這手小技巧,他家裏的日子也比別人家過得韻翹(滿意的意思)。凡是找他治病的人,再怎麽窮困,也拿點東西感謝他才是。
長庚的婆娘雖然生了四個娃,但是年紀還不到四十歲,就像菜園裏的小蔥蒜,越生越旺,當然奶子就比一般的女人飽滿。
文清開始給她熨燙,問她感覺怎麽樣,她說好像沒有什麽感覺。文清以為是隔著大布衫子熨燙傳熱太慢了,就說:“你要不就把大布衫子脫出來一些,我好靠近一點燙。”因為長庚的婆娘是文清的下輩,他還要講究一點身份的。
翠英聽了,想了想說:“我不知道對不對,我們豬場裏經常洗豬圈,弄得滿屋滿地都是水,也是滿屋的豬尿味,最使人頭疼。後來畜牧站的技術員來了,告訴我們說,隻要用生石灰粉一撒,過一點時間後就沒事了。我不知道你們房裏能不能用這個辦法,因為生石灰粉撒了後,很衝鼻子的,必須要把門窗都打開才行。隻要你願意做的話,效果還很好的,既可以去除尿味,又還能消毒。”
春霞聽了覺得是個辦法,就告訴了屋裏的長坤,長坤聽了說好,就直接往隊裏倉庫去,找倉庫保管員弄生石灰粉去了。長坤迴來後,就把裏麵房間的地麵上都撒了生石灰粉,而且按照翠英的說法,把門窗都打開,讓那些尿味散發出去。
長坤的姆媽就對他說:“長坤,你還得去找長順啊,說不定哪天又下雨呐。”
長坤聽了姆媽的話,就又去找長順,長順的婆娘說,他今天早起就去對麵八隊的一戶修蓋屋頂去了,估計不到天黑不會迴來。長坤就把自家房頂漏雨的事,對長順的婆娘說了一遍,要他婆娘等長順迴來後告訴他,一定要他盡快抽時間幫忙弄好。長順的婆娘說:“我記住了,你放心吧。”
到了天黑前,長順就帶著蓋屋的工具順便來弄。春霞說:“長順哥,你是不是有意使我們的壞,留個漏眼讓我們遭罪的?”
長順卻一本正經地說:“這怎麽可能呢?不說我們是本家兄弟,就是憑我這吃茅匠手藝這碗飯,也不能這樣做呐。人得要憑眼力做事呃。”
長順架好梯子,上屋頂去,在確定的地方找了找,大聲說:“找到了漏眼,這是前天天黑時著急了,把那個掛梯子彎鉤的地方沒有鋪勻的。今兒我弄了,保證以後下雨不會漏雨了。”
長坤的姆媽在廚房裏出來說:“長順啊,你說的這句話我老婆子記住了:人要憑眼力做事。”長坤和春霞似乎都聽出了這話的味兒,心裏完全明白了夜裏屋頂漏雨的原因了。
長坤等長順離開後,進門就問姆媽:“您說是不是服侍長順的生活不合適,他有意留了這個漏眼?”
長坤的姆媽說:“你去問你的婆娘吧。”春霞就火衝衝地說,“是我弄的,又怎麽樣?他一個大人,又是踹百家門的手藝人,還說是本家兄弟,總不能撿究這點小事吧。”
長坤說:“什麽小事,如果是他不對的話,我再遇到他找他評理。”春霞就很不以為然地說:“我的女娃放學迴來的早,我就要她們在灶屋裏吃了些魚,後來吃飯時端出來的魚,有頭有尾整個都是全的,這有什麽得罪他長順了呢!”
長坤聽了就明白了,就對春霞說:“有手藝人在家吃飯,飯菜一定要做好,不能讓人感到像殘茶剩飯的樣子。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是怠慢了手藝人。”停了一下長坤接著說,“有句老話叫,愛吃的學藝,愛玩的學戲。他們的師父傳教就是:賺錢不賺錢,先賺個肚兒圓。像你這樣對他,他還算是講了人情的,沒有把漏眼留在我們的床頂上哦!”
春霞經長坤這樣一說,也就再不敢對長順的做法有怨言了。心想:我真是苟活了三十幾歲,那翠英沒有人教她,她是怎麽就知道這些的呢?
一連手又下了幾天雨,水稻田裏是不需要管了,但是棉田裏棉花苗是不能積水的,如果不及時排出內澇的積水,棉花苗就會被澇死,天氣一晴,太陽出來被澇的棉花苗就會掉氣(發蔫)而死。所以白天隊裏就安排男人,都到棉地裏去清溝理水。
帶刀師傅隻負責給全隊裏的男女老少剃頭剪發,是不要參加農活的。長庚的婆娘生了第四個娃,還沒到兩個月。突然發現奶子疼,渾身發燒,鄉裏人說,這是小娃兒吃奶的時候,小娃兒吹了奶頭引起的。帶刀師傅文清會整這個小病,長庚的婆娘就要自己的老二,去請文清來給她治治。
文清來了以後,首先拿出了他準備的扁燈盞,說:“你把家裏油燈端出來,我一邊烤著扁燈盞,一邊給你在奶子上熨燙,如果感到燙,就說一聲。”
以前鄉村缺醫少藥,像這樣的小病小災是不需要去找郎中的。文清的辦法就是:把以前用的扁燈盞放在靠近燈火的地方烤,因為扁燈盞就像很小的陶瓷小碗一樣,隻要把扁燈盞鼓出來的地方慢慢烤熱了,再在女人疼痛的奶子上熨燙,就會起到熱敷、按摩的作用。因為正在喂奶的女人奶子,被奶水充脹了,而且又發炎疼痛,那是隻能熱敷和輕微地按摩的。而且最好的是用扁燈盞受熱,再慢慢熨燙。因為過去照亮是用食油點燈的,用燈芯照亮的扁燈盞是用土陶瓷做的,它即使是受熱也不會很燙,如果溫度太高它就會炸裂的。當受熱的扁燈盞在給病人熨燙的時候慢慢冷下來了,又可以重新在油燈火前烤熱,再給病人熨燙,這樣每次反複烤燙幾次,病人的疼痛就會減輕。再配合用蒲公英和益母草熬水喝,一兩天時間就會痊愈。
文清的爹爹是帶刀師傅,他學剃頭就算是門第師了。所以他的爹爹不僅傳給了他剃頭的手藝,還另外傳授了一些治療民間小病小災的偏方。比如大人小娃長膿包、生癤子,他就會用濃墨給人畫符紙,貼上了消腫化膿;如果咽喉腫痛,他就會用水缸裏的生水,畫符水喝了止疼。一年到頭,無論是本村裏的人還是外麵來找他治病的人,都有不少,因為他有這手小技巧,他家裏的日子也比別人家過得韻翹(滿意的意思)。凡是找他治病的人,再怎麽窮困,也拿點東西感謝他才是。
長庚的婆娘雖然生了四個娃,但是年紀還不到四十歲,就像菜園裏的小蔥蒜,越生越旺,當然奶子就比一般的女人飽滿。
文清開始給她熨燙,問她感覺怎麽樣,她說好像沒有什麽感覺。文清以為是隔著大布衫子熨燙傳熱太慢了,就說:“你要不就把大布衫子脫出來一些,我好靠近一點燙。”因為長庚的婆娘是文清的下輩,他還要講究一點身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