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英給文迎擦洗完身子,天就快黑了。文傑出去給他們買來飯菜吃了,翠英就說:“文傑,你在這裏的時間長,知道關興上學的地方嗎?如果知道的話,就帶我去看看。”


    文傑說:“大致方向我知道,要不我再去問問值班的護士,怎麽走,免得走冤枉路。”說完,文傑就出去問值班護士,到縣中學怎麽走,得到了護士指點,文傑才帶著翠英一起去學校。


    翠英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來到縣城,晚上街上的路燈亮了,走在路上比在自己家裏還要亮堂。路兩邊有很高大的白楊樹,新發的葉子迎風吹得窸窸地響,聽起來就像有很多小孩子在後麵追趕一樣。迎麵的房子雖然高矮不一,但都是磚瓦房,還有兩層或者三層的,比起梅廠鎮的那些木板房好像清爽了不少。路上有很多騎自行車的人,很消閑的樣子。在鄉下看見一個騎自行車的小孩子們都要起哄,娃兒們一定會隨在車後麵跟著跑很遠,在這裏好像沒有誰當迴事。路麵是煤沙石子鋪的,很寬很平,翠英穿的是大半新的布鞋,她不敢用力在上麵踢打,深怕把鞋底磨穿了。


    走到縣中學,大概用了不到一歇活路的時候。他們又不知道怎麽才能找到關興,就走到校門前的傳達室問裏麵的人。


    傳達室裏的人很和氣,聽翠英說自己是從梅廠鎮朱家鋪來的,是來看看在這裏上學的兒子,讀二年級叫朱關興。傳達室的人就告訴他們說:“初中二年級在進校門左邊的一排平房裏,到了那裏再問問老師,就知道朱關興在哪個班級上課了。”


    翠英和文傑按照傳達室裏的人的辦法,就很順利地找到了正在上課的關興。老師叫關興出了教室,一看見姆媽和文傑叔,不知有多高興。


    翠英看了關興上課的地方,心裏感傷的不得了:要是文煥還活著,和自己一起來看到兒子在這裏讀書,那該是多麽高興呢?可惜他看不見了。


    翠英問關興需要什麽東西,姆媽是來看文迎伯伯才來縣城的,明天就要迴去的,如果你需要什麽東西的話,我就給你上街去買。關興說:“學校裏生活很方便,不缺少什麽。”


    翠英就從褲腰荷包裏掏出兩塊錢,遞給關興說:“我來了,給你兩塊錢,你就少迴去一次吧。”


    關興接過了錢,說:“您今天在哪裏過夜呢?如果沒有地方就到我們學校對麵的小旅社去住,同學的家長來都是住在那裏的,一夜就是五毛錢。”


    翠英聽了很高興,感覺關興真是長大了,知道怎樣接待安置人了。翠英說:“這個你就不要操心了,我同文傑叔迴醫院去,就在醫院走廊上躺一下也行的。”關興聽了雖然覺得那樣不好,但是還有文傑叔、德仁隊長,也就沒有再堅持了。說:“我要進去上課了,您和文傑叔迴去要注意安全。”說完就抱了抱姆媽,轉身走進教室去了。翠英看著自己的娃兒這樣有出息,又不覺流下淚來。


    第二天一早,德仁幫文迎辦了出院手續,幾個人就找了一個拉平板車的把文迎拉到了客船碼頭,四個人就達客船迴到了朱家鋪。


    到了鎮上,德仁迴村向長鎖說了情況,長鎖就安排幾個人用擔架把文迎抬迴了家。


    還沒有進村就有隊委會的人在村口迎著,這時村裏的人都知道了,都站在自己的門前路邊候著,真像迎接凱旋的英雄一樣。文迎坐在擔架上心裏有說不出的滋味:看著鄉鄰們的問候的臉色真是感動得不得了,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樣子,又免不了傷心——自己以後的日子不知怎麽過?還不知道家裏人怎麽樣了……,不覺默默地流下了淚。


    擔架放到家門口的時候,紅芬抱著老三等在那裏。她雖然想到文迎可能不像樣子了,但是卻怎麽也不敢看他。還是文迎坐起身來大聲喊了老三的名字:根生,紅芬才連忙把老三抱著,走到文迎的擔架前。紅芬這時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悲傷了:她不敢大哭,隻是悶聲地抽泣著,肩頭一聳一聳的。誰都知道她的苦日子才剛剛起頭,男人傷成這樣,不知道以後會不會落下殘疾。隊裏即使再怎麽照顧,家裏的千斤擔子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她紅芬就像從山頂上摔下了萬丈深穀一樣,誰也夠不著她,誰也幫不了她,隻能靠她自己一步步地再往上爬了。


    文迎正從紅芬手裏接過老三根生,但是根生一扭頭看見文迎的樣子,就嚇得大哭起來。一是文迎住院很長時間沒有剃頭,頭發胡子嚇著了娃兒,二是文迎住院這麽長時間,老三已經對他的爹爹很陌生了。看到這個情境,在場的人都暗暗流下了眼淚。


    這時長鎖就說:“大家不要呆著了,趕快把隊長扶到屋裏去。”


    於是,長鎖在左邊,德仁在右邊,抬擔架的人從後麵把擔架斜著,就讓文迎單腿邁出了擔架,拄著拐,走進了自己的家。


    文迎的爹媽從屋裏出來,把文迎接著放在了拖椅上躺著。巧玲接過姆媽手上的弟弟,就讓姆媽去幫爹爹拿外麵的東西。這時翠英已經把文迎從醫院帶迴來的東西收拾好了,和紅芬一起提了進來。按照農村的規矩,這些東西必須要放在門外,用煙火熏一下的。大概就是消消毒的意思吧,也可能是認為這是不吉利的事,用煙火熏的辦法去去晦氣。紅芬和翠英就配合文迎的爹爹,用煙火把東西熏了一遍才拿進屋。


    外麵的人看文迎進屋休息了,也就陸續地離開迴家,這是春耕正忙的時候,如果不是為了迎候隊長文迎迴家,大家早就下田耕地、鋤草去了。


    到了晚上,長鎖估摸文迎家裏已經料理好了,就帶著隊委會的人來到文迎家裏。一是代表全村的人再次表示慰問,再就是坐下來聽聽文迎的想法,做好對他的安撫。文迎看到長鎖與其他隊裏幹部的舉動,心裏一麵感動,一麵也就有了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