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九月正是秋收的季節,女人要在棉花地摘棉花,男人要收割稻穀。一年之計在於春,而一年之獲就在於秋了。今年沒有大水,也沒有天旱,是個豐收年。
翠英雖然沒有下大田去出工,但是也能感受到秋收的氣氛。她這幾天很忙,一個是畜牧站下來技術員,專門培訓指導種豬的喂養和繁殖方法;二個是她要準備關興迴家的衣食物品。在南方九月雖然是很舒服的天氣,但是,關興一去就得一個月,再次迴家可能就是天寒地凍的時候了,她得要為他準備一套夾襖。以前的衣服不能穿了,因為很舊,再就是娃兒長得快。
她先是問了紅芬,旺生現在穿的夾襖是什麽布料,要扯多少布,麵子和裏子各是多少,還要不要帶點棉花?再到鎮上合作社去扯布,又順便到裁縫徐師傅家裏去坐坐,打聽春鳳是不是就近也迴來,再就是紅芬說的、給娃兒縫製夾襖的布料尺寸合不合適。
徐師傅說:“還沒有聽說春鳳要迴來的信,至於要給關興縫夾襖的話,最好是他的人迴來後,親身量了才好。因為娃兒這個年紀正是往上長的時候。”
翠英聽了徐師傅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也就迴家去不再趕忙操心給他扯布了。
過了幾天快到月尾,關興在下晚的時候終於迴來了,翠英嘴上沒有念叨,心裏卻是在天天盼著。關和一見哥哥立馬竄出去,把關興抱住,好像不讓他再跑了的意思。關興清脆的叫了一聲“姆媽”,就看著關和說:“怎麽像小娃一樣,還抱著我?”姆媽連忙說:“他想你啊,多親熱的!”
關興讓關和鬆開了手說:“男娃不要像女娃,我也很想你和姆媽呐。”但是關和還是拉著哥哥的手沒有鬆。
翠英接過關興背上的布包,在兩個娃兒後麵進了家門。她仔細看著關興和關和的背影:關興長得確實很快,身板雖然沒有文煥那樣壯實,但是個頭已經超過了文煥,腰身顯得很單薄;關和才開始動身長個,像個才從土裏冒出來的小蘿卜。就在進門的時候,她突然看到關興頭發變化,顯然是在學校剪過頭的,有點小分頭的樣子。明顯是個小青年的形勢了。
翠英一邊給關興做飯,一邊聽關興哥倆說話,心裏就有說不出高興。
關和問:“哥哥,你們學校一天上幾節課?吃幾餐飯?都吃些什麽,能吃飽嗎?”
關興說:“一天早晨有跑操,晨讀,早餐,上午有三節課,中午11點半吃飯,早餐吃的是稀飯和饅頭,中餐吃米飯,下午有三節課,晚餐吃饅頭和麵條,也有變化的。天黑了還有一個半小時的自習,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關興說得很詳細,關和聽得很認真。心中充滿了向往的情緒,可能也想與鄉村小學比較,在心裏清楚中學是個什麽樣吧。
翠英也忍不住問道:“洗衣服什麽時間呢?晾在那裏?晚上睡覺有不有吵鬧的?”
關興說:“我一般兩天換洗一次內衣,在男生宿舍的院子裏,有幾排晾衣服的鐵絲架,大家都把衣服晾在上麵的。晚上睡覺有管理員,一般沒有吵鬧的聲音,除非有事,也隻能等管理員走了,悄悄問上下鋪的人。如果聲音大了,宿舍裏負責的同學第二天會向管理員匯報的。”
翠英聽了心裏就特別放心了,雖然都是全縣各個地方去的娃兒,但是沒有互相欺生、吵架鬥狠,那就比鄉村裏的學校好。
天快黑才吃飯,吃飯的時候,隔壁旺生不知是怎麽知道關興迴來了,就過來找關興說話。接著紅芬也帶著女娃巧玲來了,翠英趁四個娃兒在一起說話,就把紅芬讓到了裏屋去坐。
旺生因為沒有報考縣城中學,隻在公社邊上的農中上學,每周都可以迴來,心裏還是很羨慕關興在縣城上中學的。畢竟縣城的中學要比農業中學條件好,學習和飲食都不同。巧玲雖然和關興的年紀差不多,但因為是女娃,讀書遲,隻是比關和高一個年級,在鎮上讀五年級,當然聽了關興說的話,心裏也很想以後到縣城中學去讀書,可是眼前她的哥哥旺生都隻在讀農業中學,她不知道爹爹和姆媽還會不會讓她讀中學。想到這裏,心裏就很難受。隻是默默地聽她哥哥與關興說話,眼睛定定地看著關興,悶在旁邊。關和看到巧玲這樣,也就挨著她用手摸摸她的膝蓋,一樣也不說話。
裏屋翠英和紅芬也說著娃兒們的事,紅芬雖然認為關興很有出息,但是她也覺得旺生讀個農中也很好,讀完了就迴家來種地,大了結婚生娃兒,做爹爹、姆媽的就盡到了義務,不要再操心了。至於巧玲能讀到小學就不錯了,迴家學做家務事,長大了嫁個好人家,爹爹、姆媽就了卻了心願。
翠英迴說道:“你們家裏家外都有人,娃兒像這樣打算,誰不替你們高興呐。像我這是沒有辦法了,男人不在了,讓關興多讀幾句書,以後能支撐門戶呐。”
紅芬點著頭心想:你的娃兒再怎麽支撐,也離不開朱家鋪,隻要我的男人和娃兒在村裏有能耐,也一樣在地方上支撐呐。心裏也就很平衡了。
紅芬又不覺想到了以前給翠英說的事,便提醒她說:“先前我給你說找個男人合家的事,你想好沒有?如果想好了,趁關興在家裏,順便給兩個娃兒說說。”
翠英一聽紅芬的話才想起她說的這事來,便對紅芬說:“唉,哪有這麽合適的人呢!娃兒大了,我也真不好向他們說出口的呐。還是不說了吧。”
紅芬見翠英確實很為難的,也就沒有繼續勸解她,隻是隨意搭口說:“人倒是有的,你比如我們隊裏的崔天滿就還很好的。”紅芬看似隨意一說,其實眼光就有意地看著翠英,翠英就說:“雖然崔師傅沒有成家,但是我有兩個娃兒拖累,我的年紀也大了,不像那些能生兒育女的年輕女人。”
紅芬見翠英沒有把話說死,也就說:“這是明擺著的實情,當然是你知我見的。我抽時間找他問問也無妨,願者上鉤嘛。哈哈哈——”
這時,四個娃兒要散了,紅芬就隨著兩個娃兒迴去了。
翠英雖然沒有下大田去出工,但是也能感受到秋收的氣氛。她這幾天很忙,一個是畜牧站下來技術員,專門培訓指導種豬的喂養和繁殖方法;二個是她要準備關興迴家的衣食物品。在南方九月雖然是很舒服的天氣,但是,關興一去就得一個月,再次迴家可能就是天寒地凍的時候了,她得要為他準備一套夾襖。以前的衣服不能穿了,因為很舊,再就是娃兒長得快。
她先是問了紅芬,旺生現在穿的夾襖是什麽布料,要扯多少布,麵子和裏子各是多少,還要不要帶點棉花?再到鎮上合作社去扯布,又順便到裁縫徐師傅家裏去坐坐,打聽春鳳是不是就近也迴來,再就是紅芬說的、給娃兒縫製夾襖的布料尺寸合不合適。
徐師傅說:“還沒有聽說春鳳要迴來的信,至於要給關興縫夾襖的話,最好是他的人迴來後,親身量了才好。因為娃兒這個年紀正是往上長的時候。”
翠英聽了徐師傅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也就迴家去不再趕忙操心給他扯布了。
過了幾天快到月尾,關興在下晚的時候終於迴來了,翠英嘴上沒有念叨,心裏卻是在天天盼著。關和一見哥哥立馬竄出去,把關興抱住,好像不讓他再跑了的意思。關興清脆的叫了一聲“姆媽”,就看著關和說:“怎麽像小娃一樣,還抱著我?”姆媽連忙說:“他想你啊,多親熱的!”
關興讓關和鬆開了手說:“男娃不要像女娃,我也很想你和姆媽呐。”但是關和還是拉著哥哥的手沒有鬆。
翠英接過關興背上的布包,在兩個娃兒後麵進了家門。她仔細看著關興和關和的背影:關興長得確實很快,身板雖然沒有文煥那樣壯實,但是個頭已經超過了文煥,腰身顯得很單薄;關和才開始動身長個,像個才從土裏冒出來的小蘿卜。就在進門的時候,她突然看到關興頭發變化,顯然是在學校剪過頭的,有點小分頭的樣子。明顯是個小青年的形勢了。
翠英一邊給關興做飯,一邊聽關興哥倆說話,心裏就有說不出高興。
關和問:“哥哥,你們學校一天上幾節課?吃幾餐飯?都吃些什麽,能吃飽嗎?”
關興說:“一天早晨有跑操,晨讀,早餐,上午有三節課,中午11點半吃飯,早餐吃的是稀飯和饅頭,中餐吃米飯,下午有三節課,晚餐吃饅頭和麵條,也有變化的。天黑了還有一個半小時的自習,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關興說得很詳細,關和聽得很認真。心中充滿了向往的情緒,可能也想與鄉村小學比較,在心裏清楚中學是個什麽樣吧。
翠英也忍不住問道:“洗衣服什麽時間呢?晾在那裏?晚上睡覺有不有吵鬧的?”
關興說:“我一般兩天換洗一次內衣,在男生宿舍的院子裏,有幾排晾衣服的鐵絲架,大家都把衣服晾在上麵的。晚上睡覺有管理員,一般沒有吵鬧的聲音,除非有事,也隻能等管理員走了,悄悄問上下鋪的人。如果聲音大了,宿舍裏負責的同學第二天會向管理員匯報的。”
翠英聽了心裏就特別放心了,雖然都是全縣各個地方去的娃兒,但是沒有互相欺生、吵架鬥狠,那就比鄉村裏的學校好。
天快黑才吃飯,吃飯的時候,隔壁旺生不知是怎麽知道關興迴來了,就過來找關興說話。接著紅芬也帶著女娃巧玲來了,翠英趁四個娃兒在一起說話,就把紅芬讓到了裏屋去坐。
旺生因為沒有報考縣城中學,隻在公社邊上的農中上學,每周都可以迴來,心裏還是很羨慕關興在縣城上中學的。畢竟縣城的中學要比農業中學條件好,學習和飲食都不同。巧玲雖然和關興的年紀差不多,但因為是女娃,讀書遲,隻是比關和高一個年級,在鎮上讀五年級,當然聽了關興說的話,心裏也很想以後到縣城中學去讀書,可是眼前她的哥哥旺生都隻在讀農業中學,她不知道爹爹和姆媽還會不會讓她讀中學。想到這裏,心裏就很難受。隻是默默地聽她哥哥與關興說話,眼睛定定地看著關興,悶在旁邊。關和看到巧玲這樣,也就挨著她用手摸摸她的膝蓋,一樣也不說話。
裏屋翠英和紅芬也說著娃兒們的事,紅芬雖然認為關興很有出息,但是她也覺得旺生讀個農中也很好,讀完了就迴家來種地,大了結婚生娃兒,做爹爹、姆媽的就盡到了義務,不要再操心了。至於巧玲能讀到小學就不錯了,迴家學做家務事,長大了嫁個好人家,爹爹、姆媽就了卻了心願。
翠英迴說道:“你們家裏家外都有人,娃兒像這樣打算,誰不替你們高興呐。像我這是沒有辦法了,男人不在了,讓關興多讀幾句書,以後能支撐門戶呐。”
紅芬點著頭心想:你的娃兒再怎麽支撐,也離不開朱家鋪,隻要我的男人和娃兒在村裏有能耐,也一樣在地方上支撐呐。心裏也就很平衡了。
紅芬又不覺想到了以前給翠英說的事,便提醒她說:“先前我給你說找個男人合家的事,你想好沒有?如果想好了,趁關興在家裏,順便給兩個娃兒說說。”
翠英一聽紅芬的話才想起她說的這事來,便對紅芬說:“唉,哪有這麽合適的人呢!娃兒大了,我也真不好向他們說出口的呐。還是不說了吧。”
紅芬見翠英確實很為難的,也就沒有繼續勸解她,隻是隨意搭口說:“人倒是有的,你比如我們隊裏的崔天滿就還很好的。”紅芬看似隨意一說,其實眼光就有意地看著翠英,翠英就說:“雖然崔師傅沒有成家,但是我有兩個娃兒拖累,我的年紀也大了,不像那些能生兒育女的年輕女人。”
紅芬見翠英沒有把話說死,也就說:“這是明擺著的實情,當然是你知我見的。我抽時間找他問問也無妨,願者上鉤嘛。哈哈哈——”
這時,四個娃兒要散了,紅芬就隨著兩個娃兒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