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裏的豬殺了,糧食也收整歸倉了。這段時間農村的活路就閑下來了,就屬於“半年辛苦半年閑”的季節,但是按照上麵的安排,不但不能閑,而且還得重新安排勞力,這就是把農活的重點轉到了水利工地上。
今年冬天按照縣裏的安排,朱家鋪村與沿蓮子湖的幾個村,主要是加固被梅雨季洪水衝毀了的河堤。具體的要求是:給河堤的受水麵撐幫,增高河堤的高度。因為不能就地取土,所以就要開挖對麵的狗頭山(山上是黃黏土)。把狗頭山的土運到河堤上,往返得要半小時。
因此,按照土方量分配到各生產隊、各戶就比較重,具體施工按照三期進行。年前為一期,年後為一期,春播完成後再做掃尾。
生產隊裏要求是:除了像翠英這樣的沒有男勞力的家庭,少分配水利工外,凡是有男勞力的都要每人完成三十個標準工時的土方量。如果不能完成,那就得自己出錢,以生產隊為單位結算,給出水利工多的人。如果生產隊沒有餘錢獎勵,那就折算成平時隊裏的標準工,參與全年結算分紅。
隊裏的男勞力都上了河堤水利工地,豬場就隻剩翠英和文軍的女人了。
好在隊裏把成年肥豬都殺了,隻剩下一公一母兩頭種豬和五頭仔豬,壓力就沒有以前那麽大。
翠英還是負責仔豬和種豬的喂養,文軍的婆娘就是負責從倉庫把豬飼料挑來,浸泡和磨爛,有的還要煮熱。
文軍雖然有病,但是為了完成水利工,也隻得到工地去做些雜事,比如幫隊裏的民工修理土筐,收整挖土工具,提水,送飯等。這樣文軍的婆娘在家裏負擔四個娃兒吃喝拉撒的壓力就更加大了,好在她身高體大,在女人中算是頭一號。
照看倉庫的朱閱武年紀已經五十出頭,在隊裏無論是輩分和見識都是很受人尊重的。所以隊裏把看護倉庫的重任交給他,也是很放心的。他就必須要吃睡都在倉庫,因為上水利工地的人的糧食、食油、蔬菜都是要集體保證的。隨時供應、領取要做好登記入賬。
文軍的婆娘叫桂秀,按輩分得要把朱閱武叫大叔。每天桂秀去倉庫領豬飼料,隻要叫一聲閱武大叔,朱閱武就會把鑰匙交給桂秀,讓她自己去裝好了,來倉庫的門房過稱。然後朱閱武當著桂秀的麵,把穀物的類別、斤兩記好就行了。
這一天,桂秀進去裝飼料時間有點長了,朱閱武要到倉庫周圍去撒耗子藥。就催她快點,桂秀裝好出來就滿臉通紅,好像很不自然。當時朱閱武也沒有引起注意,因為是下輩,又是女人,他不好打問。
後來又有幾次也是這樣,朱閱武就有點疑惑,就以查看耗子為由,跟在桂秀的後麵進去。桂秀不知道閱武大叔進來了,在裝好豬飼料後,把自己棉襖大襟解開,把另外裝好的兩個小布袋糧食藏在大襟裏麵。正在這個時候,她轉身看到了假裝查看耗子的朱閱武。知道大事不好了,便直接走到朱閱武的麵前,對朱閱武說:“閱武大叔,我對不住您,裝了兩小袋糧食,請您看在我這個晚輩女人的份上,就當沒有看見。”
朱閱武沒有見過桂秀這種陣勢,一時不知所措。老臉通紅,拿在手上的木棍重重的敲打著。桂秀以為朱閱武是要抓住她的過錯不放,就索性把棉襖全部解開,露出了上身和du皮,拉著朱閱武的手,說:“您已經看見我了,您說怎麽辦都可以,隻要不說出去,我保證再也不幹這種事了。”
說著就拉著朱閱武的手,好像要朱閱武伸手進去檢查。朱閱武馬上迴過神來,意識到這分明是要拉攏他,包庇她。
朱閱武真有點騎虎難下了,被桂秀拉攏那個罪孽是不輕的,如果不接受他的拉攏,她可能會立馬哭鬧著說長道短,生出想象不到的是非。
桂秀見朱閱武麵色有些猶豫,就進一步大膽的靠近他,把他的手帶進了她的大襟裏,摩挲著。朱閱武畢竟是個男人,再也繃不住了,桂秀隨便往後一躺,朱閱武就在桂秀的帶動下,做了他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
完事後,朱閱武就對桂秀說:“你家裏的情況我知道,娃兒多,娃兒正在吃長飯,但是以後不能再這樣偷倉庫的糧食。這些糧食是全隊人的命根子,如果我不能盡到責任,我這條命都抱不住了。”看了看桂秀沒有一點反應,就加重地說:“你以後不要再單獨進倉庫,必須要和翠英一起來。今天和以前的事情就此了結了!”
桂秀答應著,挑著裝好的豬飼料走出了倉庫,去稱重記賬。
讓朱閱武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桂秀後來雖然與翠英一起來裝豬飼料,卻更加隱蔽地偷裝細糧。
原來,在南方為了讓隊裏的糧食種子安全過冬,又不被耗子損壞,就用稻草精心地編織成稻草包,農民稱為茅包,把各種糧食種子分裝在這些茅包裏,再按照順序把茅包擺放好。每個茅包都稱了重,記下了上茅包的時間和穀物的類別、重量。待來年開春的時候,就打開浸泡、下種。
朱閱武隻需要每過一段時間,用木棍敲敲茅包的四周,就知道這些茅包裏麵保存的情況。
有一天水利工地迴來人,領了糧米食油後,朱閱武又拿著木棍敲起茅包來,他敲到裝稻穀的四個茅包沒有了嘣嘣嘣的響聲,心裏就開始打鼓了,再敲到裝大豆的兩個茅包時,外麵露出了裂口,用手一推就癟了。他也不知道整個失去了多少,於是就一個人架好木杆秤,用大繩係好竹籮筐,一個一個茅包過稱。總共算起來穀物失竊了兩百多斤,大豆失竊了50多斤。還有其他的茅包一看也有問題,他根本就沒有勇氣再往下敲打、稱重了。
這一夜,倉庫裏的燈到天亮前才滅。第二天翠英和桂秀去倉庫領豬飼料,發現朱閱武的門沒有打開,翠英敲他的門大聲喊叫,卻沒有人應聲。後來有個年紀較大的男人從倉庫走過,看到兩個女人叫門的情形,便走到跟前幫忙叫,還是沒有反應。
來人就推測說:“是不是閱武大叔迴家去了,你們在這裏等著,我從他家旁邊經過,幫你們到他家裏去問問。”
過了一會兒,朱閱武家裏來人說,他一般這個時候是不會迴家去的。於是就大聲叫喊、敲門,後來就把門用力撞開。才發現朱閱武吊在他床鋪上麵的木梁上,床上放著他經手的倉庫的賬本。
家裏人就大聲嚎哭起來,幾個人合手把他從木梁上解下來,發現朱閱武的全身就像凍硬了一樣,不知是什麽時候就死了。
今年冬天按照縣裏的安排,朱家鋪村與沿蓮子湖的幾個村,主要是加固被梅雨季洪水衝毀了的河堤。具體的要求是:給河堤的受水麵撐幫,增高河堤的高度。因為不能就地取土,所以就要開挖對麵的狗頭山(山上是黃黏土)。把狗頭山的土運到河堤上,往返得要半小時。
因此,按照土方量分配到各生產隊、各戶就比較重,具體施工按照三期進行。年前為一期,年後為一期,春播完成後再做掃尾。
生產隊裏要求是:除了像翠英這樣的沒有男勞力的家庭,少分配水利工外,凡是有男勞力的都要每人完成三十個標準工時的土方量。如果不能完成,那就得自己出錢,以生產隊為單位結算,給出水利工多的人。如果生產隊沒有餘錢獎勵,那就折算成平時隊裏的標準工,參與全年結算分紅。
隊裏的男勞力都上了河堤水利工地,豬場就隻剩翠英和文軍的女人了。
好在隊裏把成年肥豬都殺了,隻剩下一公一母兩頭種豬和五頭仔豬,壓力就沒有以前那麽大。
翠英還是負責仔豬和種豬的喂養,文軍的婆娘就是負責從倉庫把豬飼料挑來,浸泡和磨爛,有的還要煮熱。
文軍雖然有病,但是為了完成水利工,也隻得到工地去做些雜事,比如幫隊裏的民工修理土筐,收整挖土工具,提水,送飯等。這樣文軍的婆娘在家裏負擔四個娃兒吃喝拉撒的壓力就更加大了,好在她身高體大,在女人中算是頭一號。
照看倉庫的朱閱武年紀已經五十出頭,在隊裏無論是輩分和見識都是很受人尊重的。所以隊裏把看護倉庫的重任交給他,也是很放心的。他就必須要吃睡都在倉庫,因為上水利工地的人的糧食、食油、蔬菜都是要集體保證的。隨時供應、領取要做好登記入賬。
文軍的婆娘叫桂秀,按輩分得要把朱閱武叫大叔。每天桂秀去倉庫領豬飼料,隻要叫一聲閱武大叔,朱閱武就會把鑰匙交給桂秀,讓她自己去裝好了,來倉庫的門房過稱。然後朱閱武當著桂秀的麵,把穀物的類別、斤兩記好就行了。
這一天,桂秀進去裝飼料時間有點長了,朱閱武要到倉庫周圍去撒耗子藥。就催她快點,桂秀裝好出來就滿臉通紅,好像很不自然。當時朱閱武也沒有引起注意,因為是下輩,又是女人,他不好打問。
後來又有幾次也是這樣,朱閱武就有點疑惑,就以查看耗子為由,跟在桂秀的後麵進去。桂秀不知道閱武大叔進來了,在裝好豬飼料後,把自己棉襖大襟解開,把另外裝好的兩個小布袋糧食藏在大襟裏麵。正在這個時候,她轉身看到了假裝查看耗子的朱閱武。知道大事不好了,便直接走到朱閱武的麵前,對朱閱武說:“閱武大叔,我對不住您,裝了兩小袋糧食,請您看在我這個晚輩女人的份上,就當沒有看見。”
朱閱武沒有見過桂秀這種陣勢,一時不知所措。老臉通紅,拿在手上的木棍重重的敲打著。桂秀以為朱閱武是要抓住她的過錯不放,就索性把棉襖全部解開,露出了上身和du皮,拉著朱閱武的手,說:“您已經看見我了,您說怎麽辦都可以,隻要不說出去,我保證再也不幹這種事了。”
說著就拉著朱閱武的手,好像要朱閱武伸手進去檢查。朱閱武馬上迴過神來,意識到這分明是要拉攏他,包庇她。
朱閱武真有點騎虎難下了,被桂秀拉攏那個罪孽是不輕的,如果不接受他的拉攏,她可能會立馬哭鬧著說長道短,生出想象不到的是非。
桂秀見朱閱武麵色有些猶豫,就進一步大膽的靠近他,把他的手帶進了她的大襟裏,摩挲著。朱閱武畢竟是個男人,再也繃不住了,桂秀隨便往後一躺,朱閱武就在桂秀的帶動下,做了他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
完事後,朱閱武就對桂秀說:“你家裏的情況我知道,娃兒多,娃兒正在吃長飯,但是以後不能再這樣偷倉庫的糧食。這些糧食是全隊人的命根子,如果我不能盡到責任,我這條命都抱不住了。”看了看桂秀沒有一點反應,就加重地說:“你以後不要再單獨進倉庫,必須要和翠英一起來。今天和以前的事情就此了結了!”
桂秀答應著,挑著裝好的豬飼料走出了倉庫,去稱重記賬。
讓朱閱武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桂秀後來雖然與翠英一起來裝豬飼料,卻更加隱蔽地偷裝細糧。
原來,在南方為了讓隊裏的糧食種子安全過冬,又不被耗子損壞,就用稻草精心地編織成稻草包,農民稱為茅包,把各種糧食種子分裝在這些茅包裏,再按照順序把茅包擺放好。每個茅包都稱了重,記下了上茅包的時間和穀物的類別、重量。待來年開春的時候,就打開浸泡、下種。
朱閱武隻需要每過一段時間,用木棍敲敲茅包的四周,就知道這些茅包裏麵保存的情況。
有一天水利工地迴來人,領了糧米食油後,朱閱武又拿著木棍敲起茅包來,他敲到裝稻穀的四個茅包沒有了嘣嘣嘣的響聲,心裏就開始打鼓了,再敲到裝大豆的兩個茅包時,外麵露出了裂口,用手一推就癟了。他也不知道整個失去了多少,於是就一個人架好木杆秤,用大繩係好竹籮筐,一個一個茅包過稱。總共算起來穀物失竊了兩百多斤,大豆失竊了50多斤。還有其他的茅包一看也有問題,他根本就沒有勇氣再往下敲打、稱重了。
這一夜,倉庫裏的燈到天亮前才滅。第二天翠英和桂秀去倉庫領豬飼料,發現朱閱武的門沒有打開,翠英敲他的門大聲喊叫,卻沒有人應聲。後來有個年紀較大的男人從倉庫走過,看到兩個女人叫門的情形,便走到跟前幫忙叫,還是沒有反應。
來人就推測說:“是不是閱武大叔迴家去了,你們在這裏等著,我從他家旁邊經過,幫你們到他家裏去問問。”
過了一會兒,朱閱武家裏來人說,他一般這個時候是不會迴家去的。於是就大聲叫喊、敲門,後來就把門用力撞開。才發現朱閱武吊在他床鋪上麵的木梁上,床上放著他經手的倉庫的賬本。
家裏人就大聲嚎哭起來,幾個人合手把他從木梁上解下來,發現朱閱武的全身就像凍硬了一樣,不知是什麽時候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