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曼斯再次保持了沉默,拳頭大才是硬道理,誰的拳頭大,誰說話就是真理。他還曾經聽說過,大明新軍在北方,和橫掃整個韃靼的後金鐵騎打了一戰,一舉殲滅了後金的四萬鐵騎。


    要不是北方的後金和韃靼牽製了大明南下的步伐,憑借他們的強大水師,在南海,甚至遠到印度洋,又有誰能是它的對手呢?如果照此判斷,大明出兵印度洋,這是遲早的事兒,即便沒有今日一戰,他們最終還是得讓出南海,讓出印度洋。普特曼斯判斷著,猜測著,意誌開始漸漸動搖了。


    同樣的,楊樂心裏也在打著如意算盤,水師的建設走上正規還需要一段時間。從來不曾遠洋的大明水師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師傅帶隊,這樣看來,航海能力在世界上數一數二,被稱為“海上的馬車夫”的荷蘭艦隊,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想到此處,楊樂微笑道:“普特將軍,實話告訴你,大明水師不久之後將以台灣為前端,探尋整個南海,然後以馬刺加為中轉站,繼續探尋印度洋。我要將南海和印度洋海域一分為二,由你我兩國共同維持,以貴國的海軍實力,維持一半區域應該可以辦到吧?當然了,你們也可以拒絕,不過,我覺得這對你們完全是有利的條件,想想吧,要麽,你們完全失去印度洋,坐視它被其他各國、包括我們大明占有。要麽,我們兩國合作,利益共享!”


    普特曼斯頹然地坐迴了椅子上,楊樂的話擊中了他的軟肋:如果真失去這支艦隊,他們將失去整個印度洋!是選擇一個和他們建立貿易關係的遠東強國,還是挑選一個強大的對手,這還用選嗎?普特曼斯點點頭,到如今,他不答應都不成了。“好,荷蘭艦隊可以留下,接受賽德族長的改編和指揮。”


    見普特曼斯同意,楊樂微微一笑,繼續說道:“我先把醜話說在前頭,合作歸合作,但我們大明和你們荷蘭是不會簽訂軍事攻守同盟協議的。大明的貿易對象也將不止你們荷蘭一家。當我們熟悉了整個大洋,當大明的商隊可以抵達印度、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等歐洲各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和更多的國家建立貿易夥伴關係。到那個時候,你們也別不服氣,擁有強大的實力才有開口說話的權力,這就是現實!當然了,隻要你們荷蘭表現的好,我還是會把一部分利益先讓給你們的。”


    普特曼斯在心中暗暗思索著,海上霸權這塊蛋糕哪怕有毒,荷蘭除了吞下去已經別無選擇。


    普特曼斯想了又想,最後喃喃地道:“楊大人的提議,我會盡快向國王陛下稟報的,然後以最快的速度作出迴複。”


    “好極了,我會盡快安排船隻讓你返迴貴國,至於傑克上尉和你的部下,作為戰俘,這一段時間,我會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直到您帶來貴國國王的福音!”


    普特曼斯和傑克無奈地對視一眼,起身向楊樂和諸位將領告辭,衛兵隨即將他們重新押迴了監獄。


    楊樂要求大明士兵們不允許虐待他們,但是對荷蘭海軍的所有人員,包括其家屬,全部限製其行動自由,嚴加看管。


    和荷蘭簽訂合約的大事議定了,楊樂走出王宮,熊文燦從廣場上匆匆跑了過來,興奮地道:“楊國公啊,那十一艘荷蘭戰艦被大明水師撞沉了一艘,十艘完好無損,而且從那艘‘尼克號’上還搶出來四十多門中小型火炮。您說,這些戰艦……真的都留在台灣嗎?”


    鄭芝龍身後的一名年輕將領立刻忍不住叫嚷道:“楊國公,這可是我們兄弟們拿著命得來的戰利品,怎麽能留給他人?”


    說話的這位是鄭芝龍的弟弟――鄭鴻逵。


    鄭芝龍一聽臉色一變,立即叱道:“你這兔崽子,真是不懂事,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楊國公正是用兵用船的時候,他說怎麽分配就怎麽分配,你多什麽嘴!”


    鄭芝龍人老成精,他們一家子是有前科的人,雖然招安,難道朝廷真的就沒一點戒心嗎?這個時候你要槍要炮,這不是引火燒身嗎?楊樂怎麽肯把這麽多火炮給他的水師?


    熊文燦的臉皮子也是抽搐了一下,眼神假裝巡視著遠處的海麵,不去看楊樂的臉色,可是耳朵卻是支愣著老高想要傾聽楊樂的說法。


    楊樂聞言笑道:“好啊,自從你們招安過來,朝廷也沒給你們配發新裝備,你們的艦隊和火器確實太差了,這批戰艦就留給你們好了,本來呢,我就想把你們留在台灣的,協助賽德族長替我和皇上管理好台灣,這繳獲的荷蘭軍艦自然也要留給你們了!”


    鄭鴻逵大為意外,他吃驚地站起身來,抱拳行禮,喃喃半晌,嘴裏竟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士為知己者死,他決定,這條命以後就賣給楊家了。


    楊樂這麽做雖說有故意示恩的意思,不過,這十艘荷蘭戰艦楊樂還真沒看上,他可是見過現代化軍艦的人,說實話,這些軍艦能改進的空間真的很大。


    楊樂和幾位將領又商議了一番駐軍台灣的軍政大事,布設軍營,挑選營址準備長期駐軍,並讓軍驛盡快迴京向崇禎皇帝奏明情況,同時護送普特曼斯迴荷蘭履行條約。


    然而海戰大捷的戰報剛剛送去京城,小野十郎的倭寇艦隊利用明軍和西洋海盜交戰無暇他顧的空隙,越過綿延千裏無法盡防的海岸線,偷襲上岸,開始大舉入侵。


    倭寇艦連千百,蔽天遮日,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大明沿海數千裏郡縣同時告急,上了岸的倭寇勢同猛虎,一時狼煙四起。


    崇禎五年四月初八,倭寇攻擊浙江寧波衛所。同日,另三股倭寇進攻太倉縣、乍浦縣,劫掠了平湖、海鹽、海寧等地,殺死殺傷官軍數百人。四月九日,大股倭寇攻入上海、江陰等地。


    四月初十,倭寇攻擊山東黃縣,殺死縣丞吳世揚,搶掠、收集民船,沿海南下進入江蘇地境,與另一股倭寇匯合,在利用細作的情報設伏,大敗前來支援的衛所官兵,明軍一千兩百人被伏擊,死亡四百餘,敗兵倉惶渡河逃走,又有近三百人自相踩踏溺水而亡,領軍的衛指揮使也被殺害。


    倭寇氣勢大盛,接連三日,有幾股倭寇分別攻擊道州、泰興、海寧、嘉興、揚州等地,明軍衛所官兵前追後堵,敗多勝少,各地都指揮使剿寇不利,倭人利用收買的眼線避實擊虛,處處得手,錦衣衛、國安局、東廠三個機構的軍情急報如雪片般飛往京城。


    收到倭寇進犯的消息,崇禎大怒,四月二十一日,以八百裏加急快報下旨,命令大明國公、武王楊樂緊急總督浙江、山東、兩廣、福建的水師軍務,全權負責剿寇事宜,並賜天子劍,凡有貽誤戰機者或者害怕逃跑者格殺勿論!


    一時間,沿海各地又開始行動起來。楊樂把台灣事宜安排妥當,便揚帆起航,揮師福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昌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夢江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夢江山並收藏昌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