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吏牽來兩匹矯健地戰馬,崇禎手搭馬鞍,輕捷熟練的翻身上馬。楊樂可沒有崇禎這麽好的蛇。身手,隻能按部就班的踩著馬蹬爬上馬背去。
新軍校場非常特殊,就麵積而言,它幾乎涵蓋了整個寬闊深邃的大峽穀,遠遠超出任何一個都城或尋常軍營的操演場地。就地形而言,它有河流,有溝坎,有山包,甚至還有爛泥塘,遠遠不象尋常校場那樣平坦。
峽穀中的小河將校場一分為二,點將台坐落在東麵高高的山坡上。五萬新軍已經在廣闊的峽穀裏集結成方陣等待。
崇禎和楊樂以及馬虎等將領登上點將台後,崇禎被眼前威武雄壯的景象震驚了:從高台之上遙遙鳥瞰,五萬大軍黑壓壓的一大片,在場地之中列成左中右三個大方陣,每個大陣均有步騎兩個方陣。六個方陣有序分列,騎士與戰馬全數帶著黑色的鐵甲麵具,步兵的盾牌短刀和強弩長矛以及最後方的黑洞洞的火銃槍口,構成了一道冰冷的銅牆鐵壁,閃爍著森森寒光。
旌旗飄搖,劍光閃爍,清一色的黑色麵孔,五萬大軍靜如山嶽,竟是沒有發出一點兒聲息!崇禎和楊樂很明白,僅僅憑紋絲不動地屹立於山風之中這一點,五萬新軍就決不是尋常軍隊能做到的!
馬虎高聲宣布道:“三軍將士們,皇上、楊國公視察你們來了!我命令,全軍卸下麵甲,高唿歡迎!”
話音落下,峽穀之中頓時響起整齊清脆的鏗鏘之音,騎士步卒全部揭開鐵皮麵甲,驟然顯出大片的年輕麵孔,隨之而起的是排山倒海般的歡唿之音:“皇上萬歲!”“國公爺萬歲!”“大明萬歲!”
崇禎和楊樂立即向山唿海嘯的方陣中的士兵們招手致意。下方的場麵立刻沸騰起來。
見士氣高漲,楊樂低聲對馬虎道:“先大演吧,完畢後請皇上訓示。”
馬虎點頭,揮手示意,待士兵們歡唿聲平息,高聲發令道:“三軍主將速速歸隊!大演正式開始!”
點將台上的將軍們轟然齊應道:“遵命!”隨後,六十名千夫長轉身上馬,飛馳下山,各自歸入左中右三軍的大旗之下。
馬虎向崇禎拱手叫道:“皇上,臣要指揮大演,請恕臣不能奉陪了。”
崇禎點點頭,馬虎上馬卻又迴頭,對著楊樂說道:“國公爺,請注意軍中的黑白戰旗,好戲要上演了!”說完,便飛馬而去。
最高山頭的三名司旗軍吏,各執一麵大旗肅然站立,眼見馬虎迴歸中軍主將的大纛旗下,中間司旗軍吏立時高高舉起黑色紅帶的大旗猛然甩下,山頭的數十麵虎皮大鼓以強有力的節奏發出“咚~咚~咚~”的聲音,震耳欲聾。
聞鼓而進,鳴金而退,這是冷兵器軍隊的基本法度。但聽大鼓雷鳴,左右兩軍主將的大旗一擺,兩個方陣立即向東南和西北兩個方向疾馳而出,騎兵走河東,步兵走河西,盞茶功夫便消失在大峽穀之中。
留在原地的中軍隻見旗幟翻動,交叉飛馳,片刻之間便散開陣形,布成了一個兩翼騎兵、中央步兵的防禦大陣。
高台之上,崇禎已經看出某些陣法,問道:“楊愛卿以為,馬虎將軍會如何演練呢?”
“看這模樣,大約是準備左右兩軍夾攻中軍吧。左右夾擊,這可是後金騎兵慣用的招數。”楊樂微笑道。
“加上步兵,前後左右,四麵圍攻,中軍的勝算豈不是很低嗎?朕覺得中軍恐怕要輸。”崇禎推斷說道。
楊樂淡淡一笑,他可不認為馬虎沒有其他想法,如果僅僅是讓他和皇上觀看中軍被挨打,這場戲就沒什麽看頭了,想到這裏,他搖頭道:“勝負難料,不能過早下結論。皇上可記得項羽的破釜沉舟之戰,不給自己留後路,或許才能激發最大鬥誌!”
崇禎慨然一歎,道:“是啊,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比比皆是,勝敗真的是不可估量的啊!”
此時,山頭之上,大旗飛揚,數十麵大鼓震天動地,這正是第一波進攻的戰鼓號令。
乍聞鼓聲,便見南北兩麵的峽穀中塵土飛揚,旗幟翻飛,兩軍騎兵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向峽穀中央衝鋒而來!
排成方陣的步兵在山根之處也是突然出現,從側翼迂迴進攻。
南北兩軍的步兵和騎兵各自進攻兩個方向,中軍即是四麵受敵,而且左右兩軍的總兵力約在三萬之眾,而中軍隻有兩萬,顯然處於劣勢。
此時但見中軍大旗招展,兩翼的騎兵狂風暴雨般壓向迎麵而來的步兵方陣,中軍自己的步兵方陣則急速變換,瞬間變成了一個大大的圓陣,外圍是三千名強弩弓箭手,內陣則是縱深六層的鐵甲盾牌勇士。當然,除此以外,還有許多火銃手穿插在大陣之中。
中軍的陣形就在點將台山下的曠野中,台上看得分外清楚:左右兩軍的騎兵總共是一萬六的兵力,中軍的步兵才是一萬八的兵力。按照步騎作戰的傳統規律,騎兵可以戰勝三倍於自己的步兵,若兵力相差無幾,左右兩軍的鐵甲騎兵必勝無疑!也就說中軍的步兵方陣會被騎兵徹底衝垮!
看到此處,崇禎不禁為中軍步兵大為擔心,對楊樂急切道:“馬將軍這是何意?中軍恐怕支撐不住半個時辰!他這個主將不怕被擒嗎?”
楊樂激動地拊掌大笑道:“馬虎這個演習做得好!大明軍隊遇到後金鐵騎,向來不都是和中軍一樣,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嗎?但現在不同了,皇上且看,看我大明軍士如何粉碎“後金鐵騎”兇猛衝擊!”
中軍外圍的強弩疾箭如雨,四麵原野上的鐵甲騎士紛紛“中箭落馬”(演習中,羽箭上方沒有裝備箭頭,箭杆前端沾上石灰,中了白點即為中箭)。
不容強弩弓箭手裝上第二輪長箭,鐵甲戰馬便四麵唿嘯著卷入了步兵陣地!頃刻之間,但見強弩弓箭手毫不慌張,立即收起弓箭,摘下腰間大刀和後背的盾牌,瞬間變成了右刀左盾的步兵!而且身前的長矛手和身後的火銃手立即補充過來,組成了一刀一矛一火銃的三人小組,構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攻防單元,與騎兵展開了激烈搏殺。
馬虎作為中軍主將,並沒有率領騎兵衝鋒,而是坐鎮步兵陣地的中央,親自指揮步戰。
左右兩軍騎兵的目標就是努力突破中央,力擒中軍主將以求一舉結束戰事。
因為軍法通例:“三軍大戰,若大將死,護衛士卒五百人以上不能死敵者,皆斬!大將左右近卒在陣中者,皆斬!其餘士卒有軍功者,奪一級。無軍功者,戍三年!”也就是說,主將戰死或被俘,全軍全部重罰受辱。可見大將危難就是全軍危難,大將死傷或被俘,自然也是全軍最大的戰敗!因此,馬虎作為中軍主將,親自坐鎮步兵,對抗騎兵,身處最危險的中央陣地,對中軍的步兵來說可謂是最嚴酷的考驗!
“馬虎有膽略,此舉可以最大化的激勵士氣。”崇禎忍不住讚歎道。
“馬虎親自坐陣,指揮步騎之戰,頗有頭腦。不過,倘若真是實戰,也有巨大的風險。但是,我想他一定有其他的安排。”楊樂點評道。
“皇上快看!中軍步兵已經不行了!”王承恩銳聲叫喊。
此時隻見中軍步兵大陣已經被南北兩麵的騎兵撕開了五六道缺口,南北兩邊騎兵幾次猛衝中軍主將的防禦陣地!
中軍局勢岌岌可危!
……
新軍校場非常特殊,就麵積而言,它幾乎涵蓋了整個寬闊深邃的大峽穀,遠遠超出任何一個都城或尋常軍營的操演場地。就地形而言,它有河流,有溝坎,有山包,甚至還有爛泥塘,遠遠不象尋常校場那樣平坦。
峽穀中的小河將校場一分為二,點將台坐落在東麵高高的山坡上。五萬新軍已經在廣闊的峽穀裏集結成方陣等待。
崇禎和楊樂以及馬虎等將領登上點將台後,崇禎被眼前威武雄壯的景象震驚了:從高台之上遙遙鳥瞰,五萬大軍黑壓壓的一大片,在場地之中列成左中右三個大方陣,每個大陣均有步騎兩個方陣。六個方陣有序分列,騎士與戰馬全數帶著黑色的鐵甲麵具,步兵的盾牌短刀和強弩長矛以及最後方的黑洞洞的火銃槍口,構成了一道冰冷的銅牆鐵壁,閃爍著森森寒光。
旌旗飄搖,劍光閃爍,清一色的黑色麵孔,五萬大軍靜如山嶽,竟是沒有發出一點兒聲息!崇禎和楊樂很明白,僅僅憑紋絲不動地屹立於山風之中這一點,五萬新軍就決不是尋常軍隊能做到的!
馬虎高聲宣布道:“三軍將士們,皇上、楊國公視察你們來了!我命令,全軍卸下麵甲,高唿歡迎!”
話音落下,峽穀之中頓時響起整齊清脆的鏗鏘之音,騎士步卒全部揭開鐵皮麵甲,驟然顯出大片的年輕麵孔,隨之而起的是排山倒海般的歡唿之音:“皇上萬歲!”“國公爺萬歲!”“大明萬歲!”
崇禎和楊樂立即向山唿海嘯的方陣中的士兵們招手致意。下方的場麵立刻沸騰起來。
見士氣高漲,楊樂低聲對馬虎道:“先大演吧,完畢後請皇上訓示。”
馬虎點頭,揮手示意,待士兵們歡唿聲平息,高聲發令道:“三軍主將速速歸隊!大演正式開始!”
點將台上的將軍們轟然齊應道:“遵命!”隨後,六十名千夫長轉身上馬,飛馳下山,各自歸入左中右三軍的大旗之下。
馬虎向崇禎拱手叫道:“皇上,臣要指揮大演,請恕臣不能奉陪了。”
崇禎點點頭,馬虎上馬卻又迴頭,對著楊樂說道:“國公爺,請注意軍中的黑白戰旗,好戲要上演了!”說完,便飛馬而去。
最高山頭的三名司旗軍吏,各執一麵大旗肅然站立,眼見馬虎迴歸中軍主將的大纛旗下,中間司旗軍吏立時高高舉起黑色紅帶的大旗猛然甩下,山頭的數十麵虎皮大鼓以強有力的節奏發出“咚~咚~咚~”的聲音,震耳欲聾。
聞鼓而進,鳴金而退,這是冷兵器軍隊的基本法度。但聽大鼓雷鳴,左右兩軍主將的大旗一擺,兩個方陣立即向東南和西北兩個方向疾馳而出,騎兵走河東,步兵走河西,盞茶功夫便消失在大峽穀之中。
留在原地的中軍隻見旗幟翻動,交叉飛馳,片刻之間便散開陣形,布成了一個兩翼騎兵、中央步兵的防禦大陣。
高台之上,崇禎已經看出某些陣法,問道:“楊愛卿以為,馬虎將軍會如何演練呢?”
“看這模樣,大約是準備左右兩軍夾攻中軍吧。左右夾擊,這可是後金騎兵慣用的招數。”楊樂微笑道。
“加上步兵,前後左右,四麵圍攻,中軍的勝算豈不是很低嗎?朕覺得中軍恐怕要輸。”崇禎推斷說道。
楊樂淡淡一笑,他可不認為馬虎沒有其他想法,如果僅僅是讓他和皇上觀看中軍被挨打,這場戲就沒什麽看頭了,想到這裏,他搖頭道:“勝負難料,不能過早下結論。皇上可記得項羽的破釜沉舟之戰,不給自己留後路,或許才能激發最大鬥誌!”
崇禎慨然一歎,道:“是啊,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比比皆是,勝敗真的是不可估量的啊!”
此時,山頭之上,大旗飛揚,數十麵大鼓震天動地,這正是第一波進攻的戰鼓號令。
乍聞鼓聲,便見南北兩麵的峽穀中塵土飛揚,旗幟翻飛,兩軍騎兵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向峽穀中央衝鋒而來!
排成方陣的步兵在山根之處也是突然出現,從側翼迂迴進攻。
南北兩軍的步兵和騎兵各自進攻兩個方向,中軍即是四麵受敵,而且左右兩軍的總兵力約在三萬之眾,而中軍隻有兩萬,顯然處於劣勢。
此時但見中軍大旗招展,兩翼的騎兵狂風暴雨般壓向迎麵而來的步兵方陣,中軍自己的步兵方陣則急速變換,瞬間變成了一個大大的圓陣,外圍是三千名強弩弓箭手,內陣則是縱深六層的鐵甲盾牌勇士。當然,除此以外,還有許多火銃手穿插在大陣之中。
中軍的陣形就在點將台山下的曠野中,台上看得分外清楚:左右兩軍的騎兵總共是一萬六的兵力,中軍的步兵才是一萬八的兵力。按照步騎作戰的傳統規律,騎兵可以戰勝三倍於自己的步兵,若兵力相差無幾,左右兩軍的鐵甲騎兵必勝無疑!也就說中軍的步兵方陣會被騎兵徹底衝垮!
看到此處,崇禎不禁為中軍步兵大為擔心,對楊樂急切道:“馬將軍這是何意?中軍恐怕支撐不住半個時辰!他這個主將不怕被擒嗎?”
楊樂激動地拊掌大笑道:“馬虎這個演習做得好!大明軍隊遇到後金鐵騎,向來不都是和中軍一樣,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嗎?但現在不同了,皇上且看,看我大明軍士如何粉碎“後金鐵騎”兇猛衝擊!”
中軍外圍的強弩疾箭如雨,四麵原野上的鐵甲騎士紛紛“中箭落馬”(演習中,羽箭上方沒有裝備箭頭,箭杆前端沾上石灰,中了白點即為中箭)。
不容強弩弓箭手裝上第二輪長箭,鐵甲戰馬便四麵唿嘯著卷入了步兵陣地!頃刻之間,但見強弩弓箭手毫不慌張,立即收起弓箭,摘下腰間大刀和後背的盾牌,瞬間變成了右刀左盾的步兵!而且身前的長矛手和身後的火銃手立即補充過來,組成了一刀一矛一火銃的三人小組,構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攻防單元,與騎兵展開了激烈搏殺。
馬虎作為中軍主將,並沒有率領騎兵衝鋒,而是坐鎮步兵陣地的中央,親自指揮步戰。
左右兩軍騎兵的目標就是努力突破中央,力擒中軍主將以求一舉結束戰事。
因為軍法通例:“三軍大戰,若大將死,護衛士卒五百人以上不能死敵者,皆斬!大將左右近卒在陣中者,皆斬!其餘士卒有軍功者,奪一級。無軍功者,戍三年!”也就是說,主將戰死或被俘,全軍全部重罰受辱。可見大將危難就是全軍危難,大將死傷或被俘,自然也是全軍最大的戰敗!因此,馬虎作為中軍主將,親自坐鎮步兵,對抗騎兵,身處最危險的中央陣地,對中軍的步兵來說可謂是最嚴酷的考驗!
“馬虎有膽略,此舉可以最大化的激勵士氣。”崇禎忍不住讚歎道。
“馬虎親自坐陣,指揮步騎之戰,頗有頭腦。不過,倘若真是實戰,也有巨大的風險。但是,我想他一定有其他的安排。”楊樂點評道。
“皇上快看!中軍步兵已經不行了!”王承恩銳聲叫喊。
此時隻見中軍步兵大陣已經被南北兩麵的騎兵撕開了五六道缺口,南北兩邊騎兵幾次猛衝中軍主將的防禦陣地!
中軍局勢岌岌可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