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實行貿易法令的時候,崇禎也很忙碌,他忙的是另一番事情。
楊樂雖然已經明確做了丞相,成為了變法的大臣。但楊樂如何行使權力,才能進行大刀闊斧變法,這是他首先要考慮的事情。思來想去,崇禎決意仿效張居正。
張居正是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張居正實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包括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達到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至四百餘萬的輝煌成就。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淩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裏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
崇禎認為,楊樂的變法和張居的正如出一轍。目下,他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把楊樂的這個變法衙門建立起來,使之立即投入運轉。
他決定把變法的總衙門就定在國安局,一是因為這裏原本就是老驛館,交通方便,下達命令快速。二是有國安局作為支撐,為楊樂保駕護航,變法能夠順利一些。
當然,他很明白,雖然他以皇上的威嚴壓住了文武百官,逼迫他們擁戴變法,但是,這其中必然會有人跳出來擾亂變法,這是每一個變法都不可避免的事情,變法所謂的變,就是要觸動某些人的財路,楊樂斷人財路,必然會受到打擊報複,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為今之計,為了安全起見,他已經讓東廠嚴密監視文武百官,凡有異動者,不用匯報,立即逮捕!
崇禎正在沉思的時候,曹化淳走上前,躬身道:“皇上,按照您的吩咐,已經全部安排妥當。”
崇禎揉了揉脹痛的太陽穴,關切道:“公公辛苦了!”
“為皇上分憂,是奴才應該做的事情。看皇上的模樣,昨夜又沒有睡好吧?奴才還是那句話兒,請皇上多注意龍體,有些事情讓奴才們去做就好了。奴才已經讓禦膳齋沏了涼茶,您喝點兒提提神吧。”他端過一杯茶,呈給皇上。
崇禎接過去,打開蓋子,細細的喝了一口,問道:“楊愛卿那邊有什麽消息嗎?”
“據探子迴報,楊國公推行的貿易法令十分順利,京城大大小小的商戶都已經登記造冊,目前倒沒有發現有什麽異動。不過,今個兒楊國公要到京郊分地,新土地法牽扯的人物甚多,衝突利益甚大,要不要出兵協助一下?”
崇禎嗯了一聲,思索片刻,放下茶杯,說道:“是啊,朕總感覺哪裏有些不對勁,變法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這些達官貴人、地主豪紳卻是一點兒動靜也沒有,你說這是為何?”
“難道他們想玩一場大的不成?”曹化淳心思敏捷,一下子就想到了問題的關鍵。
聞言,崇禎臉色突然一肅,高聲叫道:“快,快去集合所有的東廠番役、錦衣衛,跟朕出宮,單單神機營恐怕壓不住那些人!”
曹化淳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即召集隊伍,簇擁著崇禎皇帝前往京郊。
……
楊樂趁著菜市口熱鬧的大集,推行貿易新法,讓他沒有想到是,除了少數商戶拒絕登記外,大多數商人還是很配合的,這讓他對變法有了些信心,也讓他稍稍地鬆了一口氣。
此時,在神機營的護衛下,楊樂坐著馬車來到京郊東北方向的一片土地上。
這一大片土地,經過丈量,一共一萬畝。原本這裏是農田,卻在戶部的土地薄上赫然寫著大地主錢百萬的名號。國安局經過詳細的調查,這片土地是錢百萬強行霸占的農田。
明朝之亡,亡於何故?當下普遍認為是吏治腐敗、外族入侵和農民起義,誠然這些都是重要原因,但誘發這些的根本原因卻是土地兼並!
中國華民族自古就是農耕民族,土地對於農民來說就是一切,在他們的認知裏,有土地便擁有了一切,沒有土地就什麽都沒有。這種思想直到今天還在影響這中國幾億的農民。
明朝的土地兼並可以說達到了曆史上的最高潮,大量土地被皇帝以恩賞的形式賜予皇室或大臣,在地方有錢的官紳又千方百計的通過肮髒手段兼並土地,最突出的就是藩王占田。萬曆時,福王封藩河南,明神宗一次就賜給他田地二百萬畝,河南土地不夠,“並取山東、湖廣田益之”。天啟時,明熹宗下令撥給桂、惠、瑞三王和遂平、寧國二公主的莊田,少者七八十萬畝,多者三百萬畝。各州縣已至無田可撥,於是勒令各地人民分攤銀租,叫作“無地之租”。這種情況,是前所未有的。
在四川,一個普通的地主就占有幾十家佃戶。在浙江和福建,有田的僅占十分之一,大多數農民都是無田的赤民,不得不為地主做長工、做佃戶。北京、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湖廣等地的絕大部分的腴田(肥沃的田地),都被王公勳戚和地主豪紳侵占。
“求田問舍而無所底止”。江南的縉紳富室,占田少者數百畝,多者數千畝,乃至上萬畝。河南的縉紳富室,占田少者五萬畝,多者至十餘萬畝。
經過前朝張居正的精心測量,明朝的田地大約是一千二百萬畝,全國人口大約二億多,但是百分之六十的田地都掌握在大地主手裏,而且不納糧入稅,在農民手中的土地少之又少。
國安局秘密調查的這些數據極其驚人,楊樂的土地改革就是要讓這些地主把侵占的田地從嘴裏吐出來,把隱瞞不報、漏報不交稅的土地找出來!他要學習偉大的***,在大明搞一場轟轟烈烈的土地運動,狠狠地和這些大地主、大豪紳們鬥上一鬥!
經過宣傳,土地改革的春風早就吹滿了整個大明,因此,楊樂的行程倍受注目。
楊樂要在京郊分地的消息迅速傳開,方圓百裏內的農民都往這裏趕來。因為他們都想親眼看一看,土地改革是如何改的,分地又是如何分法。
此時,京郊田地間早已經是人頭攢動,烏拉拉的一大片。這其中不僅有許多大臣,還有聞訊趕來的大地主錢百萬。
錢百萬一聽說楊樂要瓜分自己的田地,立即領著十幾口子護院就趕了過來。同時,他和京城所有的地主豪紳快速通了氣,為了他們的田地不被徹底瓜分,為了他們的利益,他們決定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楊樂的變法。
楊樂看著擋在路口的十幾號人,以及最中間的一位矮矮胖胖的中年人,料定這位就是大地主錢百萬無疑了。
錢百萬絲毫不懼,迎著楊樂的目光,輕蔑地說道:“楊國公,醜話先說在前頭,身後這塊地是我錢百萬的地,戶部有白紙黑字作證,你要是敢強行瓜分,那就是以官壓民,仗勢欺人,別怪我們反抗了!”
一句話,楊樂就知道,變法遇到硬茬了。
……
楊樂雖然已經明確做了丞相,成為了變法的大臣。但楊樂如何行使權力,才能進行大刀闊斧變法,這是他首先要考慮的事情。思來想去,崇禎決意仿效張居正。
張居正是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張居正實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包括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達到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至四百餘萬的輝煌成就。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淩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裏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
崇禎認為,楊樂的變法和張居的正如出一轍。目下,他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把楊樂的這個變法衙門建立起來,使之立即投入運轉。
他決定把變法的總衙門就定在國安局,一是因為這裏原本就是老驛館,交通方便,下達命令快速。二是有國安局作為支撐,為楊樂保駕護航,變法能夠順利一些。
當然,他很明白,雖然他以皇上的威嚴壓住了文武百官,逼迫他們擁戴變法,但是,這其中必然會有人跳出來擾亂變法,這是每一個變法都不可避免的事情,變法所謂的變,就是要觸動某些人的財路,楊樂斷人財路,必然會受到打擊報複,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為今之計,為了安全起見,他已經讓東廠嚴密監視文武百官,凡有異動者,不用匯報,立即逮捕!
崇禎正在沉思的時候,曹化淳走上前,躬身道:“皇上,按照您的吩咐,已經全部安排妥當。”
崇禎揉了揉脹痛的太陽穴,關切道:“公公辛苦了!”
“為皇上分憂,是奴才應該做的事情。看皇上的模樣,昨夜又沒有睡好吧?奴才還是那句話兒,請皇上多注意龍體,有些事情讓奴才們去做就好了。奴才已經讓禦膳齋沏了涼茶,您喝點兒提提神吧。”他端過一杯茶,呈給皇上。
崇禎接過去,打開蓋子,細細的喝了一口,問道:“楊愛卿那邊有什麽消息嗎?”
“據探子迴報,楊國公推行的貿易法令十分順利,京城大大小小的商戶都已經登記造冊,目前倒沒有發現有什麽異動。不過,今個兒楊國公要到京郊分地,新土地法牽扯的人物甚多,衝突利益甚大,要不要出兵協助一下?”
崇禎嗯了一聲,思索片刻,放下茶杯,說道:“是啊,朕總感覺哪裏有些不對勁,變法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這些達官貴人、地主豪紳卻是一點兒動靜也沒有,你說這是為何?”
“難道他們想玩一場大的不成?”曹化淳心思敏捷,一下子就想到了問題的關鍵。
聞言,崇禎臉色突然一肅,高聲叫道:“快,快去集合所有的東廠番役、錦衣衛,跟朕出宮,單單神機營恐怕壓不住那些人!”
曹化淳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即召集隊伍,簇擁著崇禎皇帝前往京郊。
……
楊樂趁著菜市口熱鬧的大集,推行貿易新法,讓他沒有想到是,除了少數商戶拒絕登記外,大多數商人還是很配合的,這讓他對變法有了些信心,也讓他稍稍地鬆了一口氣。
此時,在神機營的護衛下,楊樂坐著馬車來到京郊東北方向的一片土地上。
這一大片土地,經過丈量,一共一萬畝。原本這裏是農田,卻在戶部的土地薄上赫然寫著大地主錢百萬的名號。國安局經過詳細的調查,這片土地是錢百萬強行霸占的農田。
明朝之亡,亡於何故?當下普遍認為是吏治腐敗、外族入侵和農民起義,誠然這些都是重要原因,但誘發這些的根本原因卻是土地兼並!
中國華民族自古就是農耕民族,土地對於農民來說就是一切,在他們的認知裏,有土地便擁有了一切,沒有土地就什麽都沒有。這種思想直到今天還在影響這中國幾億的農民。
明朝的土地兼並可以說達到了曆史上的最高潮,大量土地被皇帝以恩賞的形式賜予皇室或大臣,在地方有錢的官紳又千方百計的通過肮髒手段兼並土地,最突出的就是藩王占田。萬曆時,福王封藩河南,明神宗一次就賜給他田地二百萬畝,河南土地不夠,“並取山東、湖廣田益之”。天啟時,明熹宗下令撥給桂、惠、瑞三王和遂平、寧國二公主的莊田,少者七八十萬畝,多者三百萬畝。各州縣已至無田可撥,於是勒令各地人民分攤銀租,叫作“無地之租”。這種情況,是前所未有的。
在四川,一個普通的地主就占有幾十家佃戶。在浙江和福建,有田的僅占十分之一,大多數農民都是無田的赤民,不得不為地主做長工、做佃戶。北京、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湖廣等地的絕大部分的腴田(肥沃的田地),都被王公勳戚和地主豪紳侵占。
“求田問舍而無所底止”。江南的縉紳富室,占田少者數百畝,多者數千畝,乃至上萬畝。河南的縉紳富室,占田少者五萬畝,多者至十餘萬畝。
經過前朝張居正的精心測量,明朝的田地大約是一千二百萬畝,全國人口大約二億多,但是百分之六十的田地都掌握在大地主手裏,而且不納糧入稅,在農民手中的土地少之又少。
國安局秘密調查的這些數據極其驚人,楊樂的土地改革就是要讓這些地主把侵占的田地從嘴裏吐出來,把隱瞞不報、漏報不交稅的土地找出來!他要學習偉大的***,在大明搞一場轟轟烈烈的土地運動,狠狠地和這些大地主、大豪紳們鬥上一鬥!
經過宣傳,土地改革的春風早就吹滿了整個大明,因此,楊樂的行程倍受注目。
楊樂要在京郊分地的消息迅速傳開,方圓百裏內的農民都往這裏趕來。因為他們都想親眼看一看,土地改革是如何改的,分地又是如何分法。
此時,京郊田地間早已經是人頭攢動,烏拉拉的一大片。這其中不僅有許多大臣,還有聞訊趕來的大地主錢百萬。
錢百萬一聽說楊樂要瓜分自己的田地,立即領著十幾口子護院就趕了過來。同時,他和京城所有的地主豪紳快速通了氣,為了他們的田地不被徹底瓜分,為了他們的利益,他們決定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楊樂的變法。
楊樂看著擋在路口的十幾號人,以及最中間的一位矮矮胖胖的中年人,料定這位就是大地主錢百萬無疑了。
錢百萬絲毫不懼,迎著楊樂的目光,輕蔑地說道:“楊國公,醜話先說在前頭,身後這塊地是我錢百萬的地,戶部有白紙黑字作證,你要是敢強行瓜分,那就是以官壓民,仗勢欺人,別怪我們反抗了!”
一句話,楊樂就知道,變法遇到硬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