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艘三桅帆船分為兩隊,一隊往東,一隊往南,船隊浩浩蕩蕩出發了,楊樂的皮島之行正式開始。


    這些三桅帆船是由運糧船改裝而來,徐光啟大人參照西班牙的造船技術,使它的船體結構更加合理,有三根桅,最後一根桅杆上掛縱帆,其他所有桅杆均為橫帆,能利用65度角以內的風行駛,速度極快,而且還能裝載大量生活必需品,可以在海上連續待上數月。


    因為一艘船最多裝載三百人,十艘船就是三千人。而每條船上除去2個舵手、9個水手、船工20餘人,剩餘不足270人,所以楊樂這次從五千精兵中挑出兩千五百人帶了出來。剩餘的另外一半人馬由薛雲帶領,暫時留在了寧遠城。


    楊樂站在船頭,吹著海風,看著波濤洶湧的藍色海麵,忽然感覺到一陣頭暈眼花。出發半天,楊樂這個“旱鴨子”開始暈船了。


    直到把胃裏的東西都掏空,他才覺得好受了許多。


    馬虎急忙拿了一個水壺過來,楊樂接過去,漱了漱口,然後深唿了幾口氣,才感覺好了許多,不過臉色依舊蒼白。


    楊樂喘息了幾口氣,問道:“皇上的船隊追上來了嗎?”


    “稟大人,暫時還沒有。我已經讓船隊放慢速度了。”馬虎望著南方海麵說道。


    楊樂點點頭,神色禁不住有些擔憂。袁崇煥比他們早走了幾天,但願一切都還來得及。


    …………


    明代的海上主力戰艦是“福船”和“廣船”,戚繼光收拾倭寇、鄭成功收複台灣用就是這種戰艦。一直到清代中期,中國仍是海上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


    “福船”是我國明代抗倭明將戚繼光建造。之後不斷升級改造,成為海戰的中堅力量。


    “福船”身長九丈(一丈三米),可容百人。底尖上闊,船首昂起張開,尾部高聳,吃水約3.5米,艦首備紅夷炮1門、千斤佛郎機6門、碗口銃3門,迅雷炮20門,噴筒60個,嚕密銃10支,弩箭500支,火藥弩10張,火箭300支,火磚100塊,及冷兵器上千。乘員64人,水手9人,戰士55人。


    這種福船設樓三層於上,其傍皆護板,護以茅竹,豎立如垣,其帆、桅二道。中有四層。下層裝壓艙石,第三層放置淡水櫃,第二層為士兵居住的地方。最上一層為露台,需從第三層的梯子爬上,兩旁用板翼作欄,人可在上麵作戰,矢石火炮皆俯瞰而發。


    這種大號福船勢雄力大,便於衝犁敵船,即所謂鬥船力不鬥人力。實為海戰利器。


    當然,福船除了優點,也有缺點,那就是吃水太深,起止遲重,速度不夠快,它的機動性能也很不好。


    此時,袁崇煥正站在一艘大型的福船甲板之上。“袁”字旗幟在海風中迎風飄揚,烈烈作響。


    在這艘大型福船的一左一右,是兩艘中型的海滄船,這種船吃水七八尺深,機動性比較強,正好可以用來配合福船。


    而在四麵周圍是一些小型的蒼山船,此船吃水5尺,裝備千斤佛郎機2門,碗口銃3個,嚕密銃4把,噴筒40個,煙筒60個,火磚30塊,火箭100支,藥弩4張,弩箭100支。全船37人,水手4人,戰士33人,編三甲。第一甲為佛郎機與鳥槍,第二甲是冷兵器,第三甲為火炮。


    以福船為中心,兩艘海滄船守護左右兩翼,四周是十艘蒼山船,前三後三,左二右二,形成一個戰鬥方陣。這些便是袁崇煥的“袁旗戰隊”了。


    “袁旗戰隊”浩浩蕩蕩,沿著航海路線不斷前進。


    …………


    自從皇太極收到豪格的密信之後,臉色極為凝重。楊樂的出現,讓他感覺到了危險。雖然楊樂和朝鮮王子李正覺結下不可化解的仇恨,在他強大的兵力壓迫之下,迫使一直搖擺不定的朝鮮國君李倧最終選擇倒向了他的這一邊。但他依舊嗅出了其中的不同尋常的韻味。


    他同意了豪格的密計,借朝鮮之手除掉大明這位駙馬爺。於是,他隆重地給朝鮮國君李倧寫了一封密信,交帶了一些事情,並贈送一些布匹、糧草進行支援。


    而朝鮮國君李倧聽聞殺害自己兒子的兇手就要從海麵上來皮島,二話不說就答應了皇太極的請求。派出水軍剛剛製造出來的一艘“龜甲船”進行攔截。


    ……


    經過幾天的航行,“袁旗戰隊”終於接近了皮島。


    袁崇煥心裏有些興奮,隻要斬殺了毛文龍,東江之上的十萬多士兵就會納入他的麾下,到時候,他再率領關寧鐵騎從錦州出發,而東江十萬雄兵從皮島出兵,對後金形成兩麵夾擊之勢,他有信心和皇太極進行一場最後的較量。


    隻要消滅了皇太極的主力,遼東便會唾手可得,如同探囊取物一樣容易,這樣遼東大片城池便可收複,這就是他所謂的“五年複遼”的終極計劃。


    然而,毛文龍一開始並不願意配合他的行動計劃,要不然他也不用費盡心機地想要誅殺於他,然後再去控製東江的勢力。


    當然,這僅僅是他的一廂情願而已。毛文龍和他一樣,都是號召力比較強的將領,說白了就是連哄帶騙加收買,軍隊洗腦比較嚴重,手底下的將領加士兵全聽他們將帥一個人的命令,其他人的根本不好使。所以,就算他誅殺了毛文龍,皮島的軍心依舊沒有歸附。最後直接導致毛文龍手下大將孔有德被迫登萊州發動兵變禍亂山東,以及最後三礦徒走投無路時攜火器水師投靠建虜組成漢八旗。


    這些都是袁崇煥萬萬沒有想到的,驕傲自大、才疏學淺的他根本看不清楚這一點。


    “稟報將軍,距離皮島還有二百海裏。”一位親兵匆匆過來稟報。


    袁崇煥站在船頭望著前方遠處朦朦朧朧的海上孤島,以及孤島後方的那片遼闊的遼東大陸,他心潮澎湃,點了點頭,命令道:“加速前進,一定在天黑之前登陸皮島!”


    “是。”


    命令迅速下達,“袁旗戰隊”如同一支利箭飛速前進。


    突然行駛間,在前方海麵突兀地出現一個小黑點,它越來越近,遠遠看去,像是一隻漂浮的烏龜。


    袁崇煥身後幾位親兵閑來無事都在說笑打鬧,站在比較靠前的一位士兵看到了那隻“烏龜”,指著遠處的海麵笑道:“你們快看,好大的一隻烏龜!”


    眾人尋聲望去,隻見那隻烏龜越來越大,在眾人驚愕的眼神中迅速逼近。


    袁崇煥拿著長長的單筒航海望遠鏡,當他看到海麵上的那隻烏龜的時候,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那裏是隻烏龜?這分明是一隻全身覆蓋了一層鐵甲的朝鮮戰船!


    這種鐵甲船被人稱之為“龜船”或者叫“龜甲船”。是最古老的鐵甲戰船之一。由公元1591年朝鮮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李舜臣將軍為抵抗日本豐臣秀吉的侵略而製造的。因為船體形似烏龜,故而起名為龜船。


    這隻龜船長約十二丈。在船的前方懸掛了一具巨大無比的錨,可以用它來進行撞擊。在船首還豎立著一個巨大的龍頭,裏麵安裝了一門火炮。


    而且這隻龜船不僅有兩支桅和一對帆,船體兩側還各伸出十支船槳,這就意味著它與其它的帆船不同,不僅僅依賴風力,還有人力。不僅速度快,而且更容易轉向。


    李不笨是這艘龜甲船的最高指揮官,他站在龜甲戰船裏,通過了望孔觀察著海麵上的情況。


    “將軍,我們已經找到了明朝艦隊,是否開火?”他的副將用韓語嘰哩哇啦地開口問道。


    李不笨皺著眉頭說道:“國王陛下也沒交代明白明朝駙馬姓什麽叫什麽,這隻船隊打著的是袁字標誌。到底是不是他?”李不笨久居海上,消息閉塞,連駙馬爺楊樂的大名都不知道。這下要鬧烏龍了。


    “肯定錯不了,這海麵上隻有這一支明朝艦隊,不是他還能是誰?況且我們大朝鮮民族已經和明朝徹底決裂,王子之死,此仇不共在天!不打他打誰去?”副將慫恿著說道。一看這位副將就是個好戰分子。


    李不笨認可地點點頭,道:“不管是不是這次的襲擊目標,既然是敵人,那就衝過去,撞碎他們!”


    “是。”龜船象一個奔跑的鐵烏龜朝袁旗戰隊狠狠地撞了過去。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昌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夢江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夢江山並收藏昌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