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一路前行,因為都是鐵騎,連所攜物資也都是以四套的馬車牽引,所以兵行快速,很快離開京城百裏之外。
行了兩個多時辰,到了中午,軍隊行至一座小山前麵,在山坡下停下歇息,埋鍋造飯,這裏是向陽坡,周圍群山環抱,又陽光充足,因此十分暖和。楊樂派了偵察兵分別駐紮在山坡外,以防不測,他和崇禎登上山坡歇息。
崇禎這可是第一次出宮,第一次看到山川景色,什麽花兒、草兒,在他眼中都是稀奇的。就連老樹上的喜鵲都好奇地抬頭看了半晌。
楊樂見崇禎不認識,解釋道:“這種鳥叫喜鵲,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征,象征著喜事臨頭,看來皇上這次遠行必能成功。”
崇禎哈哈一笑,他站在山坡上向北方遙遙望去,過了許久才緩緩道:“我在想,韃靼的林丹汗被譽為草原上的雄鷹,後金的皇太極被譽為遼東的野馬。他們率領著千軍萬馬橫掃草原、馳騁沙場該是怎樣的愜意和威風,朕弱於他們嗎?不!
朕這次去邊關,去錦州,去皮島,是為曆練,總有一天,大明強大了,朕強大了,朕要親自帶兵去和他們較量一番。”
他信心十足地繼續道:“你看著吧,朕總有一天要親自告訴他們,朕是遨遊於九宵之上的神龍,比他們那些雄鷹、野馬要強上一百倍、一萬倍!”
楊樂心中暗暗喜悅,講一百條大道理不如讓皇帝親眼見見自已的江山和人民能感悟出的道理多。
飯後,大軍重新拔營起程。因為中午氣溫迴升,積雪融化,官道上被馬蹄踐踏的泥濘不堪,隊伍行速因此遲慢了不少。
不多時遇上一群難民隊伍,他們正艱難跋涉著迎麵而來。
探馬向楊樂迴報,這是從山海關逃難而來的難民。
看到甲胄齊全、行裝嚴整的大軍經過,難民隊伍自覺地移向路邊,楊樂的大軍也在他的命令下變為一字長蛇隊形,從一旁緩緩經過。
崇禎皇帝騎在馬背上,目光從那群難民的身上緩緩掃過。難民們衣衫襤褸,有的赤著腳,有的穿著單褂,甚至有的竟然光著膀子,在寒風中凍的瑟瑟發抖。
他們當中有老有少,相互攙扶著,還有不少嗷嗷待哺的嬰兒,那饑餓的哇哇哭聲令人心疼不已。
看著這些受苦受難的窮苦百姓,崇禎臉上輕鬆的笑容不見了,身在皇宮,隻是道聽途說有難民,何曾真正見過?今日所見,讓他感觸頗深。
他心底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做一個好皇帝,一定要讓大明富強起來,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再忍受流離失所之苦。
軍隊和難民擦肩而過,加快步伐繼續向前行進,崇禎一直不斷的迴頭望向那條緩慢北行的難民隊伍,久久難以忘懷……
是夜,大軍進入薊州的一個小縣城。說是縣城,充其量算是個鎮子,所以街道上的驛館並不大,隻有幾間房子和一個大院。
大軍便依托在縣城的小小驛館內駐紮了下來,驛館內的差役、廚子全部被楊樂趕了出去,換上了他身邊的人。
縣城的知縣當然不知道當今皇帝就在軍中,隻聽說駙馬爺駕到,著急忙慌地趕了過來。不過,前些日子鬧了饑荒,沒什麽可以招待,就趕緊差衙役弄了幾頭牛羊送了過來。
楊樂謝了,誇他會辦事兒,喜得他眉開眼笑,見駙馬爺還有重要的事情處理,就自己識趣地離開了。
楊樂在臨時設下的中軍大帳內安排妥了夜晚的宿值守衛和明曰的行動路線,馬虎薛雲二人坐在下方的椅子上,而楊樂這次還帶來另外一個人出來,這個人便是智囊軍師諸葛師。
將諸葛師介紹給馬虎薛雲兩位,三個人互相寒暄片刻,便迴到正題。
諸葛師倒是沒想到皇上竟然會偷偷溜出宮,跟著他們一起北上。因此,他這一天坐在馬車裏在原先計劃的基礎上增加了另外一個計劃。準備讓薛雲先行一步,到前方掃清障礙,探的虛實,同時與地方官員取得聯係,讓他們提供一些暗地裏的幫助和支持。
楊樂在帳中徐徐踱步,沉吟道:“薛雲,你先下去用飯,飯後帶一小隊人馬先去前方打探,這一路上一定要給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今非昔比,若是皇上少了一根汗毛,你我都有掉腦袋的危險。知道了嗎?”
薛雲肅然起身道:“大人盡管放心,卑職一定小心行事,先告辭了!”
楊樂點了點頭,薛雲轉身出去,過後,一名親兵進來稟報道:“將軍,皇上的膳食已經準備好了。”
楊樂點頭道:“嗯,我去皇上那邊看看。”
楊樂來到中央一所房屋,這裏便是崇禎的住處,留守在此處布防的大內侍衛全認得他,一位侍衛武官急忙迎上來道:“楊大人,找皇上有事兒。”
楊樂微微頷首,道:“皇上的膳食已經好了。他頭一次出京,路上顛簸,身子肯定乏了,是不是已經歇下了?”
那武官也是一副普通軍中小校尉打扮,聞言笑道:“大人可猜錯了,皇上興致高的很,不肯歇息,帶著王公公出去了。”
楊樂唬了一跳,臉上微微變色道:“此刻天色已黑,皇上去了哪裏?”
那武官急忙解釋道:“大人不必擔心,皇上隻是去營中看望將士們,並未遠行。”
楊樂這才心安,“我去瞧一瞧,沒什麽事兒你先歇著吧。”
那武官行了一禮,楊樂揮揮手,急忙轉身往外麵走去。
這座小城的驛館設在城西頭,外院兒原來是往返糧草車隊停留駐紮的地方,周圍砌了高高的圍牆,因此院內很寬敞,可以駐紮近千名的官兵,而其餘的隻能駐紮在院外了。
此時院內院外篝火處處燃起,空氣中彌漫著一陣陣牛肉羊肉的香味。
楊樂四下張望,瞧見院落中央幾處篝火往來行走的士兵甚多,周圍還散落著一些身穿校尉服飾的大內高手,便匆匆走了過去,士卒們圍坐在火堆周圍,火上架著一口大飯鍋,屠宰完畢的牛羊早已經下了鍋,唿唿的往外冒著熱氣,大塊的牛肉在湯鍋中翻滾著,士卒們正大口嚼著肉塊、啃著骨頭,吃的不亦樂乎。
楊樂一身將軍裝束,那些士卒見了聲音頓時一輕,紛紛起立行禮,楊樂剛剛繞過幾堆篝火,斜刺裏猛地閃出一條人影,一把拉住了他,輕聲道:“楊大人,哪裏去?”
楊樂一看,正是王承恩王公公,如今他脫了太監服,穿上一件校尉的鎧甲服飾,火苗子照耀得他身上銀光閃閃,倒也有幾分威武霸氣。
見到王承恩,知道崇禎必在附近,楊樂急忙問道:“人呢?”
雖說近處沒有外人,全都是他的士兵,可是所謂隔牆有耳,小心為上,所以楊樂不敢直接說出皇上二字。
王承恩朝著他使了一個眼色,向著前方篝火某處一努嘴,悄聲道:“喏,在那兒呢,他不許咱家跟著,咱家瞧他玩的開心,也隻能在周圍候著,不敢靠上前去了。”
楊樂向那處望去,隻見火光熊熊,映著一張年輕英朗的麵孔,崇禎皇帝穿著一身校尉衣衫正和那些大兵們席地而坐,肩並肩的挨著身子,手裏提著一根大羊腿時不時咬上一口,和士兵們聊的正開心呢。
隻見崇禎身邊的一位老兵細細打量了他一番,覺得瞧著麵前這小子的麵相好像在那裏見過,冥思苦想,終於想起了此人和今天早上點兵的皇帝長得很像,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因為他站在第一排,所以看得十分清楚。可是轉念又一想,一個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一個是小小的校尉,兩者一個天一個地,模樣相仿,或許隻是個巧合罷了。在坐的與他這般想的不在少數。
這老兵搖了搖頭,拋開雜念,從鍋裏撈出一塊肥牛肉,然後又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布袋,打開來,裏麵是一丁點兒鹽巴。他輕輕捏了少許,灑在了牛肉上。
見崇禎瞪著發亮的眼睛看著他,老兵立刻把手裏的鹽巴布袋塞到崇禎手裏,嗬嗬笑道:“小子,牛肥肉上灑點兒鹽巴,這樣最好吃,有滋有味,不信你嚐嚐。”說著話兒,老兵津津有味地吃起肥牛肉。
崇禎不知道鹽巴的珍貴,毫不客氣地拿起布袋,把鹽巴全部倒在了他手裏那根大羊腿上,甚至有些不小心灑到了地上。
老兵看到後一陣捶胸頓足,埋怨道:“你這小子,咋這麽浪費?知不知道這些鹽巴可是用軍功換來的,普通士兵哪裏有這種待遇?”老兵一把把布袋奪了迴去,然後把地上的鹽巴捏了一些未沾上土的裝迴了布袋。
崇禎被他說的有些不好意思,笑道:“大哥,我保證以後一定要讓每個士兵都能吃上鹽巴。”
身旁的一位押送糧草的軍備官聽見崇禎說大話,以為他在吹牛皮,哈哈大笑道:“我還說,要是皇上能讓我當將軍,我一定把韃靼、建虜統統全滅了!以後這八荒四海都是咱們大明王朝的!”
“對,殺死林丹汗,殺死皇太極,然後統一天下!”幾個人附和著他們的軍備官一起哈哈大笑。
崇禎沒有發笑,而是瞄了那身材魁梧的軍備官一眼,問道:“大哥,你叫啥名啊?”
那軍備官哈哈大笑道:“本人坐不改名、站不改姓,盧象升是也!”
行了兩個多時辰,到了中午,軍隊行至一座小山前麵,在山坡下停下歇息,埋鍋造飯,這裏是向陽坡,周圍群山環抱,又陽光充足,因此十分暖和。楊樂派了偵察兵分別駐紮在山坡外,以防不測,他和崇禎登上山坡歇息。
崇禎這可是第一次出宮,第一次看到山川景色,什麽花兒、草兒,在他眼中都是稀奇的。就連老樹上的喜鵲都好奇地抬頭看了半晌。
楊樂見崇禎不認識,解釋道:“這種鳥叫喜鵲,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征,象征著喜事臨頭,看來皇上這次遠行必能成功。”
崇禎哈哈一笑,他站在山坡上向北方遙遙望去,過了許久才緩緩道:“我在想,韃靼的林丹汗被譽為草原上的雄鷹,後金的皇太極被譽為遼東的野馬。他們率領著千軍萬馬橫掃草原、馳騁沙場該是怎樣的愜意和威風,朕弱於他們嗎?不!
朕這次去邊關,去錦州,去皮島,是為曆練,總有一天,大明強大了,朕強大了,朕要親自帶兵去和他們較量一番。”
他信心十足地繼續道:“你看著吧,朕總有一天要親自告訴他們,朕是遨遊於九宵之上的神龍,比他們那些雄鷹、野馬要強上一百倍、一萬倍!”
楊樂心中暗暗喜悅,講一百條大道理不如讓皇帝親眼見見自已的江山和人民能感悟出的道理多。
飯後,大軍重新拔營起程。因為中午氣溫迴升,積雪融化,官道上被馬蹄踐踏的泥濘不堪,隊伍行速因此遲慢了不少。
不多時遇上一群難民隊伍,他們正艱難跋涉著迎麵而來。
探馬向楊樂迴報,這是從山海關逃難而來的難民。
看到甲胄齊全、行裝嚴整的大軍經過,難民隊伍自覺地移向路邊,楊樂的大軍也在他的命令下變為一字長蛇隊形,從一旁緩緩經過。
崇禎皇帝騎在馬背上,目光從那群難民的身上緩緩掃過。難民們衣衫襤褸,有的赤著腳,有的穿著單褂,甚至有的竟然光著膀子,在寒風中凍的瑟瑟發抖。
他們當中有老有少,相互攙扶著,還有不少嗷嗷待哺的嬰兒,那饑餓的哇哇哭聲令人心疼不已。
看著這些受苦受難的窮苦百姓,崇禎臉上輕鬆的笑容不見了,身在皇宮,隻是道聽途說有難民,何曾真正見過?今日所見,讓他感觸頗深。
他心底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做一個好皇帝,一定要讓大明富強起來,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再忍受流離失所之苦。
軍隊和難民擦肩而過,加快步伐繼續向前行進,崇禎一直不斷的迴頭望向那條緩慢北行的難民隊伍,久久難以忘懷……
是夜,大軍進入薊州的一個小縣城。說是縣城,充其量算是個鎮子,所以街道上的驛館並不大,隻有幾間房子和一個大院。
大軍便依托在縣城的小小驛館內駐紮了下來,驛館內的差役、廚子全部被楊樂趕了出去,換上了他身邊的人。
縣城的知縣當然不知道當今皇帝就在軍中,隻聽說駙馬爺駕到,著急忙慌地趕了過來。不過,前些日子鬧了饑荒,沒什麽可以招待,就趕緊差衙役弄了幾頭牛羊送了過來。
楊樂謝了,誇他會辦事兒,喜得他眉開眼笑,見駙馬爺還有重要的事情處理,就自己識趣地離開了。
楊樂在臨時設下的中軍大帳內安排妥了夜晚的宿值守衛和明曰的行動路線,馬虎薛雲二人坐在下方的椅子上,而楊樂這次還帶來另外一個人出來,這個人便是智囊軍師諸葛師。
將諸葛師介紹給馬虎薛雲兩位,三個人互相寒暄片刻,便迴到正題。
諸葛師倒是沒想到皇上竟然會偷偷溜出宮,跟著他們一起北上。因此,他這一天坐在馬車裏在原先計劃的基礎上增加了另外一個計劃。準備讓薛雲先行一步,到前方掃清障礙,探的虛實,同時與地方官員取得聯係,讓他們提供一些暗地裏的幫助和支持。
楊樂在帳中徐徐踱步,沉吟道:“薛雲,你先下去用飯,飯後帶一小隊人馬先去前方打探,這一路上一定要給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今非昔比,若是皇上少了一根汗毛,你我都有掉腦袋的危險。知道了嗎?”
薛雲肅然起身道:“大人盡管放心,卑職一定小心行事,先告辭了!”
楊樂點了點頭,薛雲轉身出去,過後,一名親兵進來稟報道:“將軍,皇上的膳食已經準備好了。”
楊樂點頭道:“嗯,我去皇上那邊看看。”
楊樂來到中央一所房屋,這裏便是崇禎的住處,留守在此處布防的大內侍衛全認得他,一位侍衛武官急忙迎上來道:“楊大人,找皇上有事兒。”
楊樂微微頷首,道:“皇上的膳食已經好了。他頭一次出京,路上顛簸,身子肯定乏了,是不是已經歇下了?”
那武官也是一副普通軍中小校尉打扮,聞言笑道:“大人可猜錯了,皇上興致高的很,不肯歇息,帶著王公公出去了。”
楊樂唬了一跳,臉上微微變色道:“此刻天色已黑,皇上去了哪裏?”
那武官急忙解釋道:“大人不必擔心,皇上隻是去營中看望將士們,並未遠行。”
楊樂這才心安,“我去瞧一瞧,沒什麽事兒你先歇著吧。”
那武官行了一禮,楊樂揮揮手,急忙轉身往外麵走去。
這座小城的驛館設在城西頭,外院兒原來是往返糧草車隊停留駐紮的地方,周圍砌了高高的圍牆,因此院內很寬敞,可以駐紮近千名的官兵,而其餘的隻能駐紮在院外了。
此時院內院外篝火處處燃起,空氣中彌漫著一陣陣牛肉羊肉的香味。
楊樂四下張望,瞧見院落中央幾處篝火往來行走的士兵甚多,周圍還散落著一些身穿校尉服飾的大內高手,便匆匆走了過去,士卒們圍坐在火堆周圍,火上架著一口大飯鍋,屠宰完畢的牛羊早已經下了鍋,唿唿的往外冒著熱氣,大塊的牛肉在湯鍋中翻滾著,士卒們正大口嚼著肉塊、啃著骨頭,吃的不亦樂乎。
楊樂一身將軍裝束,那些士卒見了聲音頓時一輕,紛紛起立行禮,楊樂剛剛繞過幾堆篝火,斜刺裏猛地閃出一條人影,一把拉住了他,輕聲道:“楊大人,哪裏去?”
楊樂一看,正是王承恩王公公,如今他脫了太監服,穿上一件校尉的鎧甲服飾,火苗子照耀得他身上銀光閃閃,倒也有幾分威武霸氣。
見到王承恩,知道崇禎必在附近,楊樂急忙問道:“人呢?”
雖說近處沒有外人,全都是他的士兵,可是所謂隔牆有耳,小心為上,所以楊樂不敢直接說出皇上二字。
王承恩朝著他使了一個眼色,向著前方篝火某處一努嘴,悄聲道:“喏,在那兒呢,他不許咱家跟著,咱家瞧他玩的開心,也隻能在周圍候著,不敢靠上前去了。”
楊樂向那處望去,隻見火光熊熊,映著一張年輕英朗的麵孔,崇禎皇帝穿著一身校尉衣衫正和那些大兵們席地而坐,肩並肩的挨著身子,手裏提著一根大羊腿時不時咬上一口,和士兵們聊的正開心呢。
隻見崇禎身邊的一位老兵細細打量了他一番,覺得瞧著麵前這小子的麵相好像在那裏見過,冥思苦想,終於想起了此人和今天早上點兵的皇帝長得很像,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因為他站在第一排,所以看得十分清楚。可是轉念又一想,一個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一個是小小的校尉,兩者一個天一個地,模樣相仿,或許隻是個巧合罷了。在坐的與他這般想的不在少數。
這老兵搖了搖頭,拋開雜念,從鍋裏撈出一塊肥牛肉,然後又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布袋,打開來,裏麵是一丁點兒鹽巴。他輕輕捏了少許,灑在了牛肉上。
見崇禎瞪著發亮的眼睛看著他,老兵立刻把手裏的鹽巴布袋塞到崇禎手裏,嗬嗬笑道:“小子,牛肥肉上灑點兒鹽巴,這樣最好吃,有滋有味,不信你嚐嚐。”說著話兒,老兵津津有味地吃起肥牛肉。
崇禎不知道鹽巴的珍貴,毫不客氣地拿起布袋,把鹽巴全部倒在了他手裏那根大羊腿上,甚至有些不小心灑到了地上。
老兵看到後一陣捶胸頓足,埋怨道:“你這小子,咋這麽浪費?知不知道這些鹽巴可是用軍功換來的,普通士兵哪裏有這種待遇?”老兵一把把布袋奪了迴去,然後把地上的鹽巴捏了一些未沾上土的裝迴了布袋。
崇禎被他說的有些不好意思,笑道:“大哥,我保證以後一定要讓每個士兵都能吃上鹽巴。”
身旁的一位押送糧草的軍備官聽見崇禎說大話,以為他在吹牛皮,哈哈大笑道:“我還說,要是皇上能讓我當將軍,我一定把韃靼、建虜統統全滅了!以後這八荒四海都是咱們大明王朝的!”
“對,殺死林丹汗,殺死皇太極,然後統一天下!”幾個人附和著他們的軍備官一起哈哈大笑。
崇禎沒有發笑,而是瞄了那身材魁梧的軍備官一眼,問道:“大哥,你叫啥名啊?”
那軍備官哈哈大笑道:“本人坐不改名、站不改姓,盧象升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