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鬆了一口氣,終於混過去了。幸虧皇上考的都是李白杜甫的那些膾炙人口的詩句,否則,倘若考四書五經,自己還真答不上來。


    崇禎也是鬆了一口氣,倘若楊樂果真連這些簡單的詩句都不會背誦,輸一局是小事兒,關鍵是給朕丟臉了,不過,楊樂還算爭氣,全都順溜地背了出來,讓他生出錯覺,是不是考的太簡單了些?


    既然第一局結束,那就繼續進行第二局。崇禎伸手輕輕抓起盤子中的一個紙團,打開,上麵寫著兩個字:算術。


    “孫愛卿,這算術如何考啊?”崇禎和孫承宗兩人一老一少心照不宣地演起戲來。


    “老臣以為,依舊皇上出題……”


    孫承宗還未說完,他的話便被司禮監係筆太監李永貞尖銳的聲音打斷:“且慢!皇上已經出了不少題目,還是休息片刻,保重龍體要緊,區區考題,我們作臣子的就不能代出嗎?作為臣子當應為皇上分憂,這題我出了!”


    “臣覺得不妥,李公公你雖然才高八鬥,但怎麽比得上文韜武略的皇上?你出的題焉能好過皇上出的題?臣認為,還是皇上出題最為妥當!”站出來說話的這位老大人是詹事府的錢謙益。


    聞言,李永貞臉色憋得通紅,他不可能說自己出的題比皇上的更好,那豈不是大逆不道?如果說自己出的題不如皇上,那他還怎麽出題?不愧是喝過半輩子墨水的錢謙益,一句話便將李永貞弄得啞口無言。


    錢謙益,朕記住你了。崇禎坐在上麵心裏直樂,忠臣們何在?都跳出來吧,讓朕記住你們的名字,以後朕好封你們做大官。


    “不可!皇上龍體欠安,必須稍作休息!奴才已經派人準備了膳食,請皇上慢慢享用。”司禮監太監李朝欽站了出來。他身後的一位小太監早準備好了一個托盤,上麵有些甜味點心和一壺茶水。


    崇禎上一局出了不少考題,也確實累了,再加上昨夜睡眠欠佳,一陣倦意襲上來,忍不住打了一個哈欠。


    楊樂看在眼裏,心想曆史上記載地果然沒錯,崇禎確實事必躬親。心裏一動,從袖口裏拿出昨日張清遠給他的那包西湖龍井,朗聲道:“皇上,昨日臣的朋友給臣帶了一包西湖龍井,臣不愛喝茶,也不敢喝這麽貴重的茶葉,因此,今天特意帶來獻給皇上。”


    “唔……是嗎?”崇禎揮手讓人把李朝欽獻上的點心拿了下去。


    “皇上,西湖龍井清香馥鬱,滋味更加鮮醇爽口,能緩解疲勞,臣請皇上笑納!”楊樂雙手托住茶葉,高舉過頂。其實他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討好皇上,更重要的是這包茶葉他不敢收,西湖龍井茶貴重無比,不是一般的禮物,如果被人舉報,那就是收受賄賂,倒不如直接獻給皇上。


    崇禎一聽,心裏十分感動,暗想還是楊樂體貼,知道朕連日操勞,獻個茶葉緩解疲勞,忙道:“快泡些來喝。對了,給楊愛卿也拿一個茶杯。”


    王承恩小太監腿腳麻利,跑下去接過楊樂手中的茶葉,急忙沏茶去了。


    朝中不少大臣都暗地裏捶胸頓足,歎息自己失去了一次表現地機會,早上怎麽就沒想到要獻給皇上茶葉呢。


    就連李正覺也覺得羨慕嫉妒,自己就算擁有金銀珠寶又如何,仍然比不上這恰到好處猶如雪中送炭的茶葉啊!


    不一會兒,王承恩托著茶盤迴來。頓時,朝廷大堂內充滿了一陣茶香。全堂上下的大臣們都忍不住吞咽了一把唾沫。


    都在心裏默默讚歎:“真是好茶啊。”


    就在這一片祥和的氣氛中,突然出現一聲厲喝:“大膽楊樂!你以茶媚君,到底是何居心?”


    說話的是副都禦史李燮龍。此人也是五虎之一。


    崇禎品著香甜的茶水,倦意也一掃而空,心裏正十分高興呢,突然李燮龍這句話如同潑了一場冷水,讓他原本高高興興的心情瞬間化為烏有。他冷冷地看了李燮龍一眼,如同看一具屍體。


    “李大人,話不能這麽說,楊樂觀陛下疲倦,獻茶以緩解疲勞,這是臣子應有的本分,也是臣子的一片孝心,你怎能說是魅惑君上呢?”說話的這人個頭不高,被擋在人群中,所以隻聞其聲,不見其人。


    又一個忠臣!越來越多的忠臣跳出來,讓崇禎的臉色稍緩,說道:“是誰在說話,站出來讓朕瞧瞧。”


    “遮!”從人群中鑽出一人,這人長得身廣體胖,加上一米五的矮個頭,顯得像是一個土地公。此人是安撫司副使洪承疇,雖然曆史上記載他曾經做過一品大員,不過現在他才是六品官。


    “唔……愛卿所言有理。茶葉之事就此作罷。現在更要緊的是要如何考校兩位才俊的算術,諸位大臣可有好的建議?”崇禎不想在茶葉上浪費好心情,楊樂獻給他茶葉,是件好事,豈能讓他們胡說八道?


    “皇上,臣有一策。”一個聲若虎嘯的聲音傳了出來。


    眾人迴頭望去,隻見在大殿的東南角落裏站出一人,那人長得高大粗壯,舉手投足自有一股所向披靡的氣勢。


    崇禎心裏暗喜,又來了一個。不過這位臣子是個七品官,崇禎不認識他,於是說道:“愛卿報上名來。”


    “微臣孫傳庭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傳庭,好名字!孫愛卿,你可有良策?”


    “皇上,臣鬥膽諫言,不妨讓楊大人和李王子互相給對方出一道題目,這題目必須在算術範圍之內,不能脫離這個範圍,否則視為輸。這樣一來,皇上大可作壁上觀,品茶賞悅。而且,無論是從出題的角度,還是解題的步驟方法,都可看出兩人的真正實力!”孫傳庭麵不改色、侃侃而談。


    崇禎微微頷首,此等人才,朕怎麽早沒發現?


    “臣等無異議。”眾臣討論片刻,感覺這法子實在是太秒了。


    楊樂自然同意,他最喜歡地就是學數學,高考數學一百五十分的考卷,他能拿到一百四十五分,豈能怕了?


    李正覺同樣自信滿滿,他從小自認為是天才,沒有他解不開的數學難題。


    見全部都同意,崇禎道:“你們兩個誰先來?”


    “李王子先請吧!”楊樂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好,我先出題,聽好了:有一商人,買了一籠子雞和兔,數頭為四十,數腳為一百。問:雞和兔各多少隻?”


    聽到此題,魏黨成員忍不住拍手叫好,雞兔同籠,曆來都是算術裏的難題,如果不是才思敏捷之輩,僅僅靠一個數字一個數字的去代入,所需的時間無疑是漫長的。


    當然了,對於楊樂來說,這就是一道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設兩個未知數x和y,列出方程可得。


    他忍住笑意,一揮手,豪氣幹雲地說道:“拿筆來!”


    得到皇上示意,幾位小太監慌忙在廳堂上搬來桌子,研墨鋪紙,好一陣忙活。


    楊樂沉思片刻,覺得不能過於驚駭世俗,於是便把兩個未知數x和y換成了漢字,在紙上整整齊齊地寫道:


    雞+兔=40


    雞x2+兔x4=100


    將第一個式子乘以2,然後與第二個式子做減法,可得兔=10,雞=30。


    答:雞30隻,兔10隻。


    不足兩分鍾,楊樂已經寫完,許多文官大臣還在那裏冥思苦想。


    等他們迴過神來看到楊樂的解題方法,都忍不住出聲讚歎。尤其是愛好數學的徐光啟大人,更是激動地捧起那張答卷,仰天大笑:“哈哈哈……天才啊!”


    關於雞兔同籠的解法,這位徐光啟大人曾經細細研究過,一共得出了六種不同的解法,唯獨楊樂的這種簡單明了的解法他沒有想到。


    李正覺臉色十分難看,如果讓他解這道題在,也需一刻鍾的時間,沒想到楊樂這麽快就算出來了。


    崇禎是一臉的興奮,讚許地點了點頭,說道:“楊愛卿既然已經答對了,那麽接下來該輪到你出題了。”


    “是。”楊樂尋思著必須高過李正覺,方可獲勝,他眼角忽然看到禦案上的一壺酒,計上心來,朗聲說道:“今禦案上有一壺瓊家玉釀,皇上每日飲酒一杯,十日方可飲完,問:這壺酒幾斤幾兩?”


    楊樂這題出的極為刁端,因為他並沒有說明皇上喝酒所用酒杯的大小。


    李正覺聽後一愣,沉思片刻,便在紙上嘩嘩寫道:


    若皇上所用的是一兩酒杯,十日便是十兩,即為一斤酒。


    若皇上所用的是二兩酒杯,十日便是二十兩,即為二斤酒。


    若……


    ……


    李正覺洋洋灑灑,直到寫到十斤酒,感覺到了不對勁,方才停筆。此時已經過去了一刻鍾的時間。


    “楊大人,你出的這道題是個無窮題目,並無確切答案。”李正覺下了結論。


    其他一些文人也紛紛點頭,沒說喝酒的杯子到底有多大,豈不是說多少都行?


    楊樂笑眯眯的搖了搖頭,緩緩說道:“李王子,此題非常簡單,答案也隻有一個。你做錯了!”


    “不可能!你沒說酒杯大小,答案是無窮無盡的。”


    楊樂搖搖頭,指著禦案上的那壺酒朗聲道:“李王子,請你拿著器具上去量一下那壺酒,看看到底有多少?何必非要在紙上算來算去?任何問題都要與實際相結合嘛。”


    聞言,李正覺臉色一陣紅一陣青,是啊,這壺酒的容量還用算嗎,量一下不就有答案了嗎?


    諸位大臣也是恍然大悟。


    其實,這是楊樂耍的一個小聰明,出了一道腦筋急轉彎,李正覺腦袋一根筋,沒轉過彎來,直接掉溝裏去了。不過,正是這個小聰明讓崇禎笑得合不攏嘴:“這一局楊樂獲勝,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臣等無異議!”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昌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夢江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夢江山並收藏昌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