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煙雲島歸來,丁易銷聲匿跡,躲進薛家宅院之中,諸事皆不理會,潛心研習陽炎丹方之中控火之法,將其徹底融入到了補天訣之中。
說起來,先前的補天訣,不過是義莊傳承的殘缺之法,境界之上便隻有後天與先天之別。
其功法初始之時,借陽炎丹之力引外火築基,成就補天之力。
此法雖說精妙無比,可以將其餘修行之法融入其中。然而,至始至終,丁易從未領悟到補天訣的根本精要所在。
長此以往,便是丁易在修行之中碰到了問題,亦無人能夠為其答疑解惑,唯有順其自然罷了。
如今,他將陽炎丹方之中的控火之法研習掌握,徹底融入補天訣之中,踏出了通向凝丹境的重要一步。
直到此刻,他方才算是對補天訣有了自身的理解,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補天之路。
“以我自身修行補天訣的經驗,倒是可以將現今的補天訣分為三重境界。
一重為力之境,唯有借助外火,將陽炎丹與生機之力融合,生出補天之力,方才算是入門。
二重為涅之境,踏破後天關卡,衝入先天,便如鳳凰涅盤,老樹新生!
三重為煉之境,以自身補天之力為材,以神念為火,進行煉化,踏上通往凝丹之境的道路。”
丁易的思路變得無比清晰,他雖得到過不少金剛寺的法門,亦曾習得其中的金光罩、無相之法與劍步。
但這些都不過是內氣、真氣的使用法門而已。
真正關乎自身修為的法訣,丁易再自大,也是不敢隨意去碰觸。
他一直隱忍,直到今日水到渠成,方才踏出關鍵一步。
法不輕傳,身為九州大宗門之一的金剛寺,屹立九州無數年,門派傳承而下的修行之法豈能沒有關竅暗門留下?
僅憑一卷法訣,便想自行修煉而成,這是決然不可能之事。
說不得,一旦曲解了法訣之中的真正含義,輕則走火入魔,修行之路盡毀,重則身死道消,化為飛灰!
射雕之中那位梅師姐的經曆,可是讓丁易心有餘悸,時時警惕,不敢輕易嚐試得到的道法秘訣。
“如今所定下的三重境之中,涅之境最為重要,亦是原先殘缺補天訣之中最大漏洞所在。”
丁易之所以將後天、先天之隔稱之為涅盤,便是義莊那位恩師的形貌之變,讓他太過深刻。
若跨不出先天這一步,修行補天訣之人便會受到極大反噬,後半生皆是困苦。
在這幾日之內,丁易借鑒了鍛魂術之中的部分法訣,加入補天訣之中,使其真真正正成為一部具有傳承之意的修行之法。
“若他日迴歸東淩州,首先便要返迴寒霞島,將涅之境教授於師尊,或許還有希望能夠達到先天之境!”
丁易心無旁騖地閉關數日,整個臨川城卻是在幾日之間徹底沸騰了。
現今,大街小巷之中,皆在談論關於蘭陵大俠開宗立派,開館授徒之事。
一時之間,蘭陵大俠的過往之事亦被人完完全全翻了出來,無論說書人,還是小說家,都在述說這一番故事。
故事天天在更新,蘭陵大俠的熱度亦是一日高過一日。
前一日,大夥剛知道蘭陵渡的故事,便有了“蘭陵大俠路見不平,一劍怒斬計如海”的評書。
在第二日之時,又有人傳出了蘭陵大俠便是陸小鳳的事實。與此同時,“陸小鳳懲奸除惡錄”橫空出世,多少轟動一時的大案盡皆按在了他的身上。
一時間倒是引起了臨川城守府衙的高度重視。
再過一日之後,又傳出蘭陵大俠得了洪五六丹師衣缽,身懷各種神妙丹方,其中有一種陽炎丹,服用之下可以生白肉去死骨,益壽延年,神奇異常。
不多時,一份“丹王誌”橫空出世,曆數自洪五六以來史傳的各位有大名望的丹師。
其中本朝之中,記載的便是蘭陵大俠。
這些流傳而出的消息或真或假,讓人難以辯識。
但是,對於尋常之人而言,更是願意選擇相信這等英雄人物是真實的存在。
而這一切的初始,不過是老翁他們幾人通過門派之力,為丁易造勢。
很快,一些有心之人推波助瀾,添油加醋,不斷將丁易推上新的高度。同時,更是將一些未有定論之事往他身上靠,讓無稽之談在眾口之中變成事實。
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這是最為簡單有效的陽謀,而且被算計之人,根本無法辯解。
砰砰砰!
薛家宅院的大門在沉寂了幾日之後,終於被拍響。
吳楓一臉疲憊之色,卻難掩眼中的興奮。
他當時誇下海口,欲助丁易解決開館場地之事。
原本,他是想借助昔年老父生前留下的一份恩情,去換取一處空曠所在,不想卻被生生削了臉麵。
這幾日為場地之事四處奔波,著實欠下不少人情,遭了不少白眼。
他這等邊緣化的公爵,當真隻能嚇嚇沒有見過世麵之人。
但凡對朝廷之事有所了解的,皆不會對他吳楓有畏懼之處。
終於,在他陷入困境之際,有關蘭陵大俠之事忽然傳播開來,滿城皆知。
也便在此時,榮禧堂的那位堂主找上了他,給他出了個主意,謀劃到了一處極好的去處,也終於讓他放下了心思。
吱呀!
大門緩緩而開,卻並無開門之人。
“進來吧!”
丁易的聲音悠然響起。
吳楓踏入宅院之中,見到了隨意盤坐在一片狼藉之中的丁易。
好好的宅院為何會變成這等模樣?
他心下好奇,卻是不敢隨意開口。
便見他躬身行禮道:“師尊,弟子已然尋到開館所用的場地,一切準備就緒,隻待師尊前往。”
丁易陡然起身,大笑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如今這東風一到,大事可期!
走,看看是何等地方!”
吳楓雖不知東風之說是何典故,但能聽出丁易的欣喜之意。
他趕忙道:“弟子給師尊帶路。”
丁易隨吳楓而行,穿街走巷,漸漸地聽聞到了關於他的種種傳言。
“師尊,近日臨川城之中有關師尊的傳言日新月異,便是師尊的名諱亦是變化多端,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好些朝廷懸賞通緝之事,竟也落在了師尊身上,
以徒兒看來,怕是有人欲要對師尊不利!”
吳楓小心翼翼地看了丁易一眼,這一路的傳言,他自然聽在耳中。
有些傳言著實太過離譜,隻要冷靜下來細想一番,便知道是虛妄之言。
可是,在傳言之中,向來捕風捉影,少有人會去冷靜思考。
丁易平靜道:“萬事有利有弊。有人替我造勢,便有人要借勢加猛火。
人心叵測,豈能一一揣摩?我等隻需借這股力道成事便可。
至於成事之後,有謀算的終歸會露出馬腳,到時強勢碾壓便是了。
此時去糾纏,勞心費力,無甚效果。”
吳風點頭應是,一句強勢碾壓讓他心懷起伏。
當真有了強大的修為,又何懼藏頭露尾之輩!
一路行來,吳楓抓住機會,屢屢向丁易請教修煉之中的一些關竅所在。
這倒讓丁易升起了真正收徒的心思,吳楓此人雖是紈絝子弟,但對修行的理解有其獨到之處。
他所欠缺的,不過是一個帶路之人而已。
丁易可以預見,此人一旦入了門,修為在短期內必有極大的長進。
“師尊,到了!”
吳楓一路之上所獲頗豐,此時到了場地所在,顯得極為興奮。
“瓊林園!”
丁易看著吳楓找尋到的場地,不由得露出一絲微笑。
幾日前,他與薛凊想方設法想要入園一觀。未曾想,幾日之後,此園竟成了他開館之所。
說起來,先前的補天訣,不過是義莊傳承的殘缺之法,境界之上便隻有後天與先天之別。
其功法初始之時,借陽炎丹之力引外火築基,成就補天之力。
此法雖說精妙無比,可以將其餘修行之法融入其中。然而,至始至終,丁易從未領悟到補天訣的根本精要所在。
長此以往,便是丁易在修行之中碰到了問題,亦無人能夠為其答疑解惑,唯有順其自然罷了。
如今,他將陽炎丹方之中的控火之法研習掌握,徹底融入補天訣之中,踏出了通向凝丹境的重要一步。
直到此刻,他方才算是對補天訣有了自身的理解,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補天之路。
“以我自身修行補天訣的經驗,倒是可以將現今的補天訣分為三重境界。
一重為力之境,唯有借助外火,將陽炎丹與生機之力融合,生出補天之力,方才算是入門。
二重為涅之境,踏破後天關卡,衝入先天,便如鳳凰涅盤,老樹新生!
三重為煉之境,以自身補天之力為材,以神念為火,進行煉化,踏上通往凝丹之境的道路。”
丁易的思路變得無比清晰,他雖得到過不少金剛寺的法門,亦曾習得其中的金光罩、無相之法與劍步。
但這些都不過是內氣、真氣的使用法門而已。
真正關乎自身修為的法訣,丁易再自大,也是不敢隨意去碰觸。
他一直隱忍,直到今日水到渠成,方才踏出關鍵一步。
法不輕傳,身為九州大宗門之一的金剛寺,屹立九州無數年,門派傳承而下的修行之法豈能沒有關竅暗門留下?
僅憑一卷法訣,便想自行修煉而成,這是決然不可能之事。
說不得,一旦曲解了法訣之中的真正含義,輕則走火入魔,修行之路盡毀,重則身死道消,化為飛灰!
射雕之中那位梅師姐的經曆,可是讓丁易心有餘悸,時時警惕,不敢輕易嚐試得到的道法秘訣。
“如今所定下的三重境之中,涅之境最為重要,亦是原先殘缺補天訣之中最大漏洞所在。”
丁易之所以將後天、先天之隔稱之為涅盤,便是義莊那位恩師的形貌之變,讓他太過深刻。
若跨不出先天這一步,修行補天訣之人便會受到極大反噬,後半生皆是困苦。
在這幾日之內,丁易借鑒了鍛魂術之中的部分法訣,加入補天訣之中,使其真真正正成為一部具有傳承之意的修行之法。
“若他日迴歸東淩州,首先便要返迴寒霞島,將涅之境教授於師尊,或許還有希望能夠達到先天之境!”
丁易心無旁騖地閉關數日,整個臨川城卻是在幾日之間徹底沸騰了。
現今,大街小巷之中,皆在談論關於蘭陵大俠開宗立派,開館授徒之事。
一時之間,蘭陵大俠的過往之事亦被人完完全全翻了出來,無論說書人,還是小說家,都在述說這一番故事。
故事天天在更新,蘭陵大俠的熱度亦是一日高過一日。
前一日,大夥剛知道蘭陵渡的故事,便有了“蘭陵大俠路見不平,一劍怒斬計如海”的評書。
在第二日之時,又有人傳出了蘭陵大俠便是陸小鳳的事實。與此同時,“陸小鳳懲奸除惡錄”橫空出世,多少轟動一時的大案盡皆按在了他的身上。
一時間倒是引起了臨川城守府衙的高度重視。
再過一日之後,又傳出蘭陵大俠得了洪五六丹師衣缽,身懷各種神妙丹方,其中有一種陽炎丹,服用之下可以生白肉去死骨,益壽延年,神奇異常。
不多時,一份“丹王誌”橫空出世,曆數自洪五六以來史傳的各位有大名望的丹師。
其中本朝之中,記載的便是蘭陵大俠。
這些流傳而出的消息或真或假,讓人難以辯識。
但是,對於尋常之人而言,更是願意選擇相信這等英雄人物是真實的存在。
而這一切的初始,不過是老翁他們幾人通過門派之力,為丁易造勢。
很快,一些有心之人推波助瀾,添油加醋,不斷將丁易推上新的高度。同時,更是將一些未有定論之事往他身上靠,讓無稽之談在眾口之中變成事實。
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這是最為簡單有效的陽謀,而且被算計之人,根本無法辯解。
砰砰砰!
薛家宅院的大門在沉寂了幾日之後,終於被拍響。
吳楓一臉疲憊之色,卻難掩眼中的興奮。
他當時誇下海口,欲助丁易解決開館場地之事。
原本,他是想借助昔年老父生前留下的一份恩情,去換取一處空曠所在,不想卻被生生削了臉麵。
這幾日為場地之事四處奔波,著實欠下不少人情,遭了不少白眼。
他這等邊緣化的公爵,當真隻能嚇嚇沒有見過世麵之人。
但凡對朝廷之事有所了解的,皆不會對他吳楓有畏懼之處。
終於,在他陷入困境之際,有關蘭陵大俠之事忽然傳播開來,滿城皆知。
也便在此時,榮禧堂的那位堂主找上了他,給他出了個主意,謀劃到了一處極好的去處,也終於讓他放下了心思。
吱呀!
大門緩緩而開,卻並無開門之人。
“進來吧!”
丁易的聲音悠然響起。
吳楓踏入宅院之中,見到了隨意盤坐在一片狼藉之中的丁易。
好好的宅院為何會變成這等模樣?
他心下好奇,卻是不敢隨意開口。
便見他躬身行禮道:“師尊,弟子已然尋到開館所用的場地,一切準備就緒,隻待師尊前往。”
丁易陡然起身,大笑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如今這東風一到,大事可期!
走,看看是何等地方!”
吳楓雖不知東風之說是何典故,但能聽出丁易的欣喜之意。
他趕忙道:“弟子給師尊帶路。”
丁易隨吳楓而行,穿街走巷,漸漸地聽聞到了關於他的種種傳言。
“師尊,近日臨川城之中有關師尊的傳言日新月異,便是師尊的名諱亦是變化多端,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好些朝廷懸賞通緝之事,竟也落在了師尊身上,
以徒兒看來,怕是有人欲要對師尊不利!”
吳楓小心翼翼地看了丁易一眼,這一路的傳言,他自然聽在耳中。
有些傳言著實太過離譜,隻要冷靜下來細想一番,便知道是虛妄之言。
可是,在傳言之中,向來捕風捉影,少有人會去冷靜思考。
丁易平靜道:“萬事有利有弊。有人替我造勢,便有人要借勢加猛火。
人心叵測,豈能一一揣摩?我等隻需借這股力道成事便可。
至於成事之後,有謀算的終歸會露出馬腳,到時強勢碾壓便是了。
此時去糾纏,勞心費力,無甚效果。”
吳風點頭應是,一句強勢碾壓讓他心懷起伏。
當真有了強大的修為,又何懼藏頭露尾之輩!
一路行來,吳楓抓住機會,屢屢向丁易請教修煉之中的一些關竅所在。
這倒讓丁易升起了真正收徒的心思,吳楓此人雖是紈絝子弟,但對修行的理解有其獨到之處。
他所欠缺的,不過是一個帶路之人而已。
丁易可以預見,此人一旦入了門,修為在短期內必有極大的長進。
“師尊,到了!”
吳楓一路之上所獲頗豐,此時到了場地所在,顯得極為興奮。
“瓊林園!”
丁易看著吳楓找尋到的場地,不由得露出一絲微笑。
幾日前,他與薛凊想方設法想要入園一觀。未曾想,幾日之後,此園竟成了他開館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