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易暗暗看了一眼立於樹木之上的特使。
此人依舊靜立不動,陷入睡眠之中。若不細細相看,根本無法發現其存在痕跡。
“不妨出一趟門,趁此試探一番此人到底處於何等狀態!”
二人上了馬車,相對而坐。
看著眼前的疤臉大漢,薛病心中升起一種微妙的感覺,仿佛眼前之人與她極為相熟一般。
他的身形相貌,他的細微舉止,落入眼中,皆是似曾相識。
“這是怎麽迴事?”
想起在城門之時,心有靈犀般的感應,她不免有些訝然。
與陸小鳳不過是第一次見麵,怎的便會有此反應?莫非真如戲文中所說,有前世相識相知,後世因緣相會?
薛凊暗暗打量眼前之人,細細看來,此人五官長的倒也不算兇悍,臉上的這刀疤看似突兀,卻恰恰增添了幾分邪異的魅力。加上他的武功手段,放眼周國境內,亦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其實長的倒也算不賴,就是說話粗魯了些。”
薛凊沒由來的生出這個念頭,不由得臉色微紅,趕忙低下頭來。
馬車內一陣安靜,唯有老鄭頭那揮鞭控製之聲傳來。
丁易閉目養神,並未發現薛凊的異狀。
他不知自己十分之一的同步神念太過強大,已然引發薛凊身上的種種變化,讓其產生了誤會。
他此時暗暗感受城牆之內的同步神念,所傳迴的信息龐大、駁雜,雖有些眼熟,卻一時之間想不起在何處見過,讓他有些難以理解。
一路下來,不要說從中感悟守之劍法,便是抓住其中的一點信息都是難上加難!
“奇怪,無論是暴雨、微風還是麥浪,一旦有了同步神念,皆能感受到自然之劍法的韻味所在,為何在這城牆之上,連分辨一絲信息都是如此困難。莫非是因為神念受損的緣故?”
他眉頭微皺,“還有那種熟悉之感,又是從何而來?”
丁易陡然睜開眼,卻見薛凊彎著腰,雙手托著下巴,正眨巴著眼睛,怔怔地看著他出神。
“薛凊姑娘?”
丁易一開口,立馬嚇了薛凊一跳。
“陸大俠,你醒了!”
薛凊神色瞬間迴複自然,“呆會我們要去的地方,江湖中人皆稱之為鬼市。”
“鬼市?還真是個奇怪的名字。”
“鬼市由來已久,說起來還是當年的周國太祖所創,目的是為了讓對戰雙方有個緩衝之地,交換彼此所需之物。
鬼之一字,取自人鬼殊途之意,一入鬼市之中,外界所有身份地位盡皆拋卻。
因而,鬼市之物真真假假,能否以最低價得到自己想要的,全憑自己眼光。
若是花大錢當了冤大頭,亦是不能鬧騰,不能尋仇,否則便會被驅逐出境,一生不得再入鬼市。”
丁易心中一動,這鬼市倒是有些古玩行當的規矩,心中起了一些興趣。
“籲~籲~”
老鄭頭一聲嗬斥之聲傳來,馬車穩當地停了下來。
“薛小姐,到地方了。再往前,馬車便不讓進了。”
薛凊掀開車簾子,當先下了車,丁易緊隨其後。
以丁易心中所想,鬼市這等地方,應當是在陰暗偏僻的所在,一群各懷目的之人相聚一道,換取自身所需之物,而後匆匆離去。
然而,眼前之地,卻是讓他眼前一亮。
水光瀲灩,薄霧彌漫,唉乃聲聲,好一幅寧靜的漁家景象。
他未曾想,在這臨川城之中,竟存有如此風景。
若說此處是俠士大儒的隱居之所,大有人相信。說是鬼市所在,確實讓丁易大感訝然。
薛凊奇異地感到了丁易的想法,微笑道:“當初我第一次來鬼市之時,更多的是想流連於此間風景,對鬼市本身倒是沒了興趣。
到了如今,每每來此,都還是說不清到底是為了景致還是為了鬼市而來。”
丁易點頭道:“恐怕與姑娘一般想法的也是不少。”
“唿!”
一葉扁舟悠然到岸,那掌舟之人蓑衣鬥笠,臉上帶著一幅細眼白麵的麵具,一臉詭笑之意。
那人做了個邀請的姿勢,示意丁易二人上船。
能見到扁舟之人,便已是鬼市的客人。
無論是誤打誤撞進入此地的生客,還是熟知門道的老客,扁舟皆會接送,隻不過所送的地方不同罷了。
薛凊裙擺微提,輕輕一點,便上了扁舟之上。
丁易踏步之間,已立於薛凊身側。
掌舟人遞過兩個做工精細的麵具,上麵畫的是兩張精致的臉譜,看上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薛凊主動接了過來,臉上露出一絲欣喜。
扁舟之上所送麵具每趟皆有不同,有些粗陋,有些精致,發放向來沒有定數,隻看緣分。
此次她二人所得之物,乃是難得的精品,單憑這麵具本身,便能在鬼市之中換得不少錢財。
薛凊將其中一個麵具遞給丁易,快速地將另外一個麵具帶好,以掩飾她臉上的異樣之色。
丁易看了這麵具一眼,緩緩帶上。他能從中探知到一絲靈氣的存在,顯然製作此麵具之人的技藝已然達到了近乎道的境地,能夠將自身的信念存留於死物之上,絕非常人若能為。
“陸大俠,入鬼市之後,便以麵具身份相稱,你之麵具名為‘布’,我之麵具名為‘離’。”
“布、離,這名字倒是有趣。”
丁易微微點了點頭,鬼市規矩他一竅不通,一切皆以薛凊為主。
薛凊心下暗暗詫異,卻也是舒了口氣。
她沒想到丁易不知道“布”、“離”二人的故事,倒是免去了一樁尷尬。
此二人之事乃是周國民間四大奇說之一。
傳說離乃鳳鳥,幻化人形遊戲人間。
後來碰到了布,一位俠肝義膽,義薄雲天之人,卻因為所愛之人身死,而發誓終身不娶。
離與布相交甚密,漸漸為布癡情所動。
最終,她下定決心,獻祭己身,換迴布深愛之人,伴其一生。
可惜,她做出決定之日,亦是她死敵尋仇之時。
最終,布不顧一切,燃燒生命,救下了離。而他,卻因此身亡。
布與離雖然從未開口說出“愛”之一字,但在最後,彼此心中都有了對方。
這故事久經流傳而不衰,年輕之人喜看二人相聚闖蕩的故事,嬉笑怒罵,快意恩仇。而年長之輩,因經曆了生離死別,鍾情於二人身死之章,迴憶苦澀酸甜。
漸漸的,周國便有成語留於後世,喚作“布離不棄”,專門訴說二人之事。
薛凊深藏麵具之下,有些莫名地患得患失起來,布與離相識於偶然,最終雖是真心相愛,卻是以悲劇收場。
“這麵具同時出現,分別佩戴於我二人身上,莫非有何特別的寓意不成?”
薛凊的心,亂了。
此時她不過是受丁易同步神念影響,近距離接觸之下,方才不由自主地產生親近之心,一旦二人遠離,自會迴複正常。
然而,若是時間一久,當這種親近成為習慣之時,那薛凊便要當真深陷其中了!
“姑娘,布與離本非同一世界之人,若一開始便保持距離,便不會有歡喜,不會有悲傷,說不得二人都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安安穩穩度過餘生。”
掌舟人忽然開口說話,聲音蒼老沙啞,赫然是一位老嫗。
薛凊一驚,鬼市之中的掌舟人向來非聾即啞,以免泄露客人消息。沒想到,眼前之人卻並非如此!
“哦?婆婆見解倒是不凡,不過布離之所以為布離,便是因為他們的經曆,才成就了這段傳奇。
若非如此,又與糊裏糊塗過完一生的那些升鬥小民有何區別?”
掌舟人笑聲道:“姑娘年紀尚小,總期待生命之中能有轟轟烈烈之事發生。卻不知,人臨老之時,向往的卻往往是升鬥小民的平淡生活。”
“婆婆的想法雖有道理,卻並不代表在下的想法。”
她不確定這掌舟人到底什麽來曆,輕易之間亦是不去得罪。
掌舟人卻是看向丁易,麵具之上的細小眼睛說不出的詭異,“這位大俠怎麽看?”
丁易心下微微一凜,若不是此人主動泄露氣息,他幾乎察覺不到此人的不同尋常之處。
“布離之事,本大爺卻是不知,亦不知如何評價。不過閣下能夠將自身信念留於麵具之上,想必對二人之事感觸極深,所說之話自也是有極大道理。”
掌舟人搖頭道:“大俠的眼力倒是不錯,希望你能夠在鬼市之中有所收獲。”
她說完此話,也便不再言語。
一葉扁舟如同遊魚般陡然加速,刺破淡淡迷霧,向著湖心那隱約可見的小島而去。
此人依舊靜立不動,陷入睡眠之中。若不細細相看,根本無法發現其存在痕跡。
“不妨出一趟門,趁此試探一番此人到底處於何等狀態!”
二人上了馬車,相對而坐。
看著眼前的疤臉大漢,薛病心中升起一種微妙的感覺,仿佛眼前之人與她極為相熟一般。
他的身形相貌,他的細微舉止,落入眼中,皆是似曾相識。
“這是怎麽迴事?”
想起在城門之時,心有靈犀般的感應,她不免有些訝然。
與陸小鳳不過是第一次見麵,怎的便會有此反應?莫非真如戲文中所說,有前世相識相知,後世因緣相會?
薛凊暗暗打量眼前之人,細細看來,此人五官長的倒也不算兇悍,臉上的這刀疤看似突兀,卻恰恰增添了幾分邪異的魅力。加上他的武功手段,放眼周國境內,亦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其實長的倒也算不賴,就是說話粗魯了些。”
薛凊沒由來的生出這個念頭,不由得臉色微紅,趕忙低下頭來。
馬車內一陣安靜,唯有老鄭頭那揮鞭控製之聲傳來。
丁易閉目養神,並未發現薛凊的異狀。
他不知自己十分之一的同步神念太過強大,已然引發薛凊身上的種種變化,讓其產生了誤會。
他此時暗暗感受城牆之內的同步神念,所傳迴的信息龐大、駁雜,雖有些眼熟,卻一時之間想不起在何處見過,讓他有些難以理解。
一路下來,不要說從中感悟守之劍法,便是抓住其中的一點信息都是難上加難!
“奇怪,無論是暴雨、微風還是麥浪,一旦有了同步神念,皆能感受到自然之劍法的韻味所在,為何在這城牆之上,連分辨一絲信息都是如此困難。莫非是因為神念受損的緣故?”
他眉頭微皺,“還有那種熟悉之感,又是從何而來?”
丁易陡然睜開眼,卻見薛凊彎著腰,雙手托著下巴,正眨巴著眼睛,怔怔地看著他出神。
“薛凊姑娘?”
丁易一開口,立馬嚇了薛凊一跳。
“陸大俠,你醒了!”
薛凊神色瞬間迴複自然,“呆會我們要去的地方,江湖中人皆稱之為鬼市。”
“鬼市?還真是個奇怪的名字。”
“鬼市由來已久,說起來還是當年的周國太祖所創,目的是為了讓對戰雙方有個緩衝之地,交換彼此所需之物。
鬼之一字,取自人鬼殊途之意,一入鬼市之中,外界所有身份地位盡皆拋卻。
因而,鬼市之物真真假假,能否以最低價得到自己想要的,全憑自己眼光。
若是花大錢當了冤大頭,亦是不能鬧騰,不能尋仇,否則便會被驅逐出境,一生不得再入鬼市。”
丁易心中一動,這鬼市倒是有些古玩行當的規矩,心中起了一些興趣。
“籲~籲~”
老鄭頭一聲嗬斥之聲傳來,馬車穩當地停了下來。
“薛小姐,到地方了。再往前,馬車便不讓進了。”
薛凊掀開車簾子,當先下了車,丁易緊隨其後。
以丁易心中所想,鬼市這等地方,應當是在陰暗偏僻的所在,一群各懷目的之人相聚一道,換取自身所需之物,而後匆匆離去。
然而,眼前之地,卻是讓他眼前一亮。
水光瀲灩,薄霧彌漫,唉乃聲聲,好一幅寧靜的漁家景象。
他未曾想,在這臨川城之中,竟存有如此風景。
若說此處是俠士大儒的隱居之所,大有人相信。說是鬼市所在,確實讓丁易大感訝然。
薛凊奇異地感到了丁易的想法,微笑道:“當初我第一次來鬼市之時,更多的是想流連於此間風景,對鬼市本身倒是沒了興趣。
到了如今,每每來此,都還是說不清到底是為了景致還是為了鬼市而來。”
丁易點頭道:“恐怕與姑娘一般想法的也是不少。”
“唿!”
一葉扁舟悠然到岸,那掌舟之人蓑衣鬥笠,臉上帶著一幅細眼白麵的麵具,一臉詭笑之意。
那人做了個邀請的姿勢,示意丁易二人上船。
能見到扁舟之人,便已是鬼市的客人。
無論是誤打誤撞進入此地的生客,還是熟知門道的老客,扁舟皆會接送,隻不過所送的地方不同罷了。
薛凊裙擺微提,輕輕一點,便上了扁舟之上。
丁易踏步之間,已立於薛凊身側。
掌舟人遞過兩個做工精細的麵具,上麵畫的是兩張精致的臉譜,看上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薛凊主動接了過來,臉上露出一絲欣喜。
扁舟之上所送麵具每趟皆有不同,有些粗陋,有些精致,發放向來沒有定數,隻看緣分。
此次她二人所得之物,乃是難得的精品,單憑這麵具本身,便能在鬼市之中換得不少錢財。
薛凊將其中一個麵具遞給丁易,快速地將另外一個麵具帶好,以掩飾她臉上的異樣之色。
丁易看了這麵具一眼,緩緩帶上。他能從中探知到一絲靈氣的存在,顯然製作此麵具之人的技藝已然達到了近乎道的境地,能夠將自身的信念存留於死物之上,絕非常人若能為。
“陸大俠,入鬼市之後,便以麵具身份相稱,你之麵具名為‘布’,我之麵具名為‘離’。”
“布、離,這名字倒是有趣。”
丁易微微點了點頭,鬼市規矩他一竅不通,一切皆以薛凊為主。
薛凊心下暗暗詫異,卻也是舒了口氣。
她沒想到丁易不知道“布”、“離”二人的故事,倒是免去了一樁尷尬。
此二人之事乃是周國民間四大奇說之一。
傳說離乃鳳鳥,幻化人形遊戲人間。
後來碰到了布,一位俠肝義膽,義薄雲天之人,卻因為所愛之人身死,而發誓終身不娶。
離與布相交甚密,漸漸為布癡情所動。
最終,她下定決心,獻祭己身,換迴布深愛之人,伴其一生。
可惜,她做出決定之日,亦是她死敵尋仇之時。
最終,布不顧一切,燃燒生命,救下了離。而他,卻因此身亡。
布與離雖然從未開口說出“愛”之一字,但在最後,彼此心中都有了對方。
這故事久經流傳而不衰,年輕之人喜看二人相聚闖蕩的故事,嬉笑怒罵,快意恩仇。而年長之輩,因經曆了生離死別,鍾情於二人身死之章,迴憶苦澀酸甜。
漸漸的,周國便有成語留於後世,喚作“布離不棄”,專門訴說二人之事。
薛凊深藏麵具之下,有些莫名地患得患失起來,布與離相識於偶然,最終雖是真心相愛,卻是以悲劇收場。
“這麵具同時出現,分別佩戴於我二人身上,莫非有何特別的寓意不成?”
薛凊的心,亂了。
此時她不過是受丁易同步神念影響,近距離接觸之下,方才不由自主地產生親近之心,一旦二人遠離,自會迴複正常。
然而,若是時間一久,當這種親近成為習慣之時,那薛凊便要當真深陷其中了!
“姑娘,布與離本非同一世界之人,若一開始便保持距離,便不會有歡喜,不會有悲傷,說不得二人都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安安穩穩度過餘生。”
掌舟人忽然開口說話,聲音蒼老沙啞,赫然是一位老嫗。
薛凊一驚,鬼市之中的掌舟人向來非聾即啞,以免泄露客人消息。沒想到,眼前之人卻並非如此!
“哦?婆婆見解倒是不凡,不過布離之所以為布離,便是因為他們的經曆,才成就了這段傳奇。
若非如此,又與糊裏糊塗過完一生的那些升鬥小民有何區別?”
掌舟人笑聲道:“姑娘年紀尚小,總期待生命之中能有轟轟烈烈之事發生。卻不知,人臨老之時,向往的卻往往是升鬥小民的平淡生活。”
“婆婆的想法雖有道理,卻並不代表在下的想法。”
她不確定這掌舟人到底什麽來曆,輕易之間亦是不去得罪。
掌舟人卻是看向丁易,麵具之上的細小眼睛說不出的詭異,“這位大俠怎麽看?”
丁易心下微微一凜,若不是此人主動泄露氣息,他幾乎察覺不到此人的不同尋常之處。
“布離之事,本大爺卻是不知,亦不知如何評價。不過閣下能夠將自身信念留於麵具之上,想必對二人之事感觸極深,所說之話自也是有極大道理。”
掌舟人搖頭道:“大俠的眼力倒是不錯,希望你能夠在鬼市之中有所收獲。”
她說完此話,也便不再言語。
一葉扁舟如同遊魚般陡然加速,刺破淡淡迷霧,向著湖心那隱約可見的小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