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獄之中無歲月,悠悠十日悄然而過。
丁易的潛意識感應到,此牢獄方是煉獄之中最為安全所在,基於生存第一的原則,他隻會停留在最合適的地方。如此,他便在這牢獄之中便靜坐了十日,不吃不喝不動,補天之力時時刻刻皆在自主運行,從丹田之內運送生機之力行走於周身經脈,維持肉身生機。
“嚓嚓嚓。。。”
煉獄之中的劍氣再次肆虐,除了那一個個牢獄之外,其餘之地皆是劍氣肆虐之地,在這等劍氣之下,很難有其它生靈能夠存活下來。
“唿!”
丁易站起身走向前去,靜靜看著越來越密,越趨實質化的劍氣。在他眼中,每道劍氣皆是一條獨立的軌跡,每條軌跡或疊加,或交叉,或相消,又成為一條新的軌跡。
在這萬千軌跡之中,有些普普通通,如三歲孩童隨意揮耍,有些羚羊掛角,如神來之筆,無跡可尋。
丁易這一站便是一天,即便那劍氣早已消散殆盡,在他眼中,每條軌跡都還在空中停留,密密麻麻,等待著他去剝絲抽繭,將其一條條區分開來。
丁易忽然動了,他伸手一抓,隨手抓住青竹劍,舞動了一套極為詭異的劍術,每一劍皆是從意想不到的地方刺出,神出鬼沒。每當抓住這劍法的軌跡之時,卻發現總會失之交臂,無法抓牢。
他下意識搖了搖頭,空洞的雙眼繼續看著前方那空無一物的廊道。
不多時,又一套迅疾如風的劍法在他手中出現,每一招皆不過是一刺,簡簡單單,毫無花哨。然而這每一刺皆是極為迅速,當對方眼神還停留在丁易出劍之時,他的劍已然歸鞘。
他依舊搖了搖頭,靜立不動。等他再次出手之時,卻是風格迥然不同的劍法,他將青竹劍的“重”融入到了劍法之中,每一招皆是拖泥帶水,慢慢吞吞,仿佛無法提起這重劍一般。這等劍法本毫無威力可言,然而在他劍動作之際,青竹劍範圍之內的空間都變得粘稠起來,尋常輕易的一個動作此時都要花費幾倍甚至十幾倍之力。
“砰!”
丁易隨手將青竹劍扔於地上,發出一聲巨響。
他重新盤膝坐於地上,繼續修行補天之力,之後幾日再也未曾碰觸青竹劍一絲一毫。
“119號,凝丹境修士,因殺『性』太強,所殺生靈太過被方尖碑踢出無盡之層,落入此地,至今已有三百二十五年。售價千斤深海寒鐵。”
在丁易牢獄之外,有二人閑情逸致,緩步而行,視煉獄之地猶如後花園一般。
其中一位黑袍之人搖了搖頭,“年紀太大,沒什麽價值,即便提了出去也是毫無用處,白白浪費千斤寒鐵,實在不劃算。
你們這有沒有五十歲之內的劍道天才,即便價格貴點也沒關係。”
另一位乃是全身散發著冰寒劍氣的白『毛』巨猿,他搖頭道:“那等天才修士一般皆出自九州大宗門,若無緣無故設計將他們擒來,惹惱了宗門,便是劍閣也討不了好處。”
黑袍之人淡笑道:“劍閣閣主乃九州第一修士,這是天下強者之間的共識,誰又敢真的惹上你們劍閣?”
白猿歎聲道:“閣主天縱奇才,力壓九州又如何,當初還不是因為破解不了方尖碑規則,萬念俱灰之下遊走天下,至今仍是毫無音訊。”
“方尖碑。。。”黑袍之人默然,當年金剛州方尖碑轟然出世,憑借著一道不知存留了多少年的意識留影,生生打服四大隱秘宗門,論言閣、劍閣、水晶宮、炎魔穀,借用其傳承之地為方尖碑基礎之層,用以挑選培養有資格進入方尖碑的後天修士。
他忽然道:“聽說金剛州內的方尖碑傳承已然被人取走,至今不知是何人所為。”
白猿點頭道:“的確如此,傳聞數十年前金剛門天才弟子闖過最高一層時,發現裏麵已然空空如也。傳承盡無,隻留下了一幅仙人醉酒禦劍圖。據諸多強者推測,被取走的應該是某種劍道傳承。
可歎我劍閣近水樓台,自認劍道無雙,卻無人得到傳承。”
二人說起方尖碑之事,皆有些意興闌珊,緩步走過了丁易所在的牢獄。
“不知東淩州的方尖碑卻是有何傳承,又不知會被誰得到?”
白猿笑道:“以閣下之才情,苦苦壓製境界如此多年,莫非對此有什麽想法。”
黑袍之人淡然一笑,這些年他逗鳥遛狗,癡『迷』賭鬥,耗費家財千千萬,忍受了多少風言風語,為的便是雪藏自己的真正目的。
能進方尖碑者必先進生死戰場,入生死戰場者,必須後天。
他隱忍如此多年,積累雄厚,一招得遇方尖碑出世,立馬成了第一個進入閣樓之人。
“實不相瞞,此次我入劍閣,走的乃是方尖碑之路!”
白猿一驚,“沒想到你當真打方尖碑傳承的主意!看來此番找我入這煉獄,也是有特殊目的?”
黑袍之人點頭道:“在劍城之中發現了些有意思的東西,所以才需要找個劍道天才驗證一番!”
白猿沉聲道:“閣下出身水晶宮,應當明白,此處雖是我劍閣傳承之地,劍池煉獄也歸劍閣掌控,但其間規則皆是由方尖碑而定,若在規則之內行事,方尖碑不會幹預,若是超出規則,恐怕。。。”
黑袍人灑然道:“相交這麽多年,你還不了解我的『性』格。放心好了,我從不做無把握之事。”
白猿略一猶豫,輕聲道:“前幾日倒有一人引起劍閣劍嘯之音,必定是難得的劍道天才,如今他仍處劍城之中,你不妨找尋他試上一試。
至於這煉獄之中,想找這樣的人才,實在難如登天。”
黑袍人暗歎一聲,“隻能如此了!”
“兩位長的人模狗樣,在此暗中算計別人,果然宗門之中盡是些道貌岸然之輩!”
在他二人眼前牢獄之中,忽有一人發聲譏嘲。
白猿手中現出一根虛無之鞭,一鞭抽下,道道雷光充斥整個牢獄之中。
那人悶哼一聲,身上冒出絲絲青煙。
“9號,金丹高手,當年被閣主扔進煉獄之中,也不知道多少年了。”
黑袍之人看了此人一眼,而後隨著白猿漸行漸遠,很快消失在煉獄之中。
那9號看著二人離去的方向,臉上忽然『露』出一絲奇怪的笑容。
。。。。。。
丁易在牢獄之中聽二人談論仙人醉酒禦劍圖之時,忽然伸出手來,在地上寫了個方方正正的禦字。他看了一會兒,很快在牢獄之中的整個地麵之上盡皆寫滿了禦字。
這些字,雖然每一個寫的各不相同,但是同樣都能一眼認出是何字。
他很快撿起地上的青竹劍,忽而使出詭異劍法,忽而使出快劍,在瞬間又轉化為沉重之劍。
丁易時而塗塗寫寫,時而練劍,如此不分晝夜整整過了幾日,他整個人一躺,在地上唿唿大睡起來。
這一睡直到第十日那劍氣風暴再度席卷煉獄之內,丁易方才悠悠轉醒。
牢獄之外,劍氣唿嘯。丁易麵無表情地蹲坐在地上再度觀望,這日的劍氣軌跡已然與十日之前截然不同。
在丁易眼中,萬千道軌跡竟然與之前沒有一道相同。更讓他『迷』『惑』的是,這些不同的劍氣軌跡組合之後,亦能使出與之前演練而出的相同劍法。
丁易那空洞的眼神之中竟然有了絲絲波動,那是除了『迷』茫之外的疑『惑』與不解。
他不再去看,不再去聽,亦不再演練,便是如此蹲坐著。
如此幾日之後,他忽然在地上寫了個奇異的“禦”字,這字與之前沒有任何不同之處,但是在其中卻充滿了別樣的韻味。
那是一種風的味道,陡然間,“禦”字悄無聲息的消失,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般。
丁易轟然起身,青竹劍一劍刺出之下,風起,席卷牢獄,而後又消散不見。
他那雙眼之中多了一點靈動之意。
“風之劍意!”
他含含糊糊的吐出這幾個字,雙眼重新陷入茫然之態。
風本無形無相,可快可慢,可詭可凡,可重可輕,可順可逆。
風便是風,而不是其他。
丁易先前的風之意境從風絲起悟,從而陷入了誤區,無論是風刃也好,風帶也罷,皆是由風絲而起,以線帶麵,這本身便失了風的靈『性』,多了匠氣。
而後他從禦劍之術領悟到了風的慣『性』,卻想強行以神魂控製其慣『性』,如此下去隻會越走越遠。
好在丁易在此等毫無幹擾的狀態下,通過劍氣軌跡之變,禦字書寫之變,悟透了“源”的道理。
以劍氣為“源”,其軌跡無論如何變化,皆是萬變不離其宗。
世間之物,運動之間,便有風的存在,風本身並非源,這運動之物才是源,像風絲風帶,其實便如劍氣軌跡一般,已然不是其根本所在。
萬物皆是風之源,人精力有竭盡,唯有取其一而禦之方能有所成,丁易所取之物便是劍,劍為風之源,所使出的便是風之劍意。
丁易的潛意識感應到,此牢獄方是煉獄之中最為安全所在,基於生存第一的原則,他隻會停留在最合適的地方。如此,他便在這牢獄之中便靜坐了十日,不吃不喝不動,補天之力時時刻刻皆在自主運行,從丹田之內運送生機之力行走於周身經脈,維持肉身生機。
“嚓嚓嚓。。。”
煉獄之中的劍氣再次肆虐,除了那一個個牢獄之外,其餘之地皆是劍氣肆虐之地,在這等劍氣之下,很難有其它生靈能夠存活下來。
“唿!”
丁易站起身走向前去,靜靜看著越來越密,越趨實質化的劍氣。在他眼中,每道劍氣皆是一條獨立的軌跡,每條軌跡或疊加,或交叉,或相消,又成為一條新的軌跡。
在這萬千軌跡之中,有些普普通通,如三歲孩童隨意揮耍,有些羚羊掛角,如神來之筆,無跡可尋。
丁易這一站便是一天,即便那劍氣早已消散殆盡,在他眼中,每條軌跡都還在空中停留,密密麻麻,等待著他去剝絲抽繭,將其一條條區分開來。
丁易忽然動了,他伸手一抓,隨手抓住青竹劍,舞動了一套極為詭異的劍術,每一劍皆是從意想不到的地方刺出,神出鬼沒。每當抓住這劍法的軌跡之時,卻發現總會失之交臂,無法抓牢。
他下意識搖了搖頭,空洞的雙眼繼續看著前方那空無一物的廊道。
不多時,又一套迅疾如風的劍法在他手中出現,每一招皆不過是一刺,簡簡單單,毫無花哨。然而這每一刺皆是極為迅速,當對方眼神還停留在丁易出劍之時,他的劍已然歸鞘。
他依舊搖了搖頭,靜立不動。等他再次出手之時,卻是風格迥然不同的劍法,他將青竹劍的“重”融入到了劍法之中,每一招皆是拖泥帶水,慢慢吞吞,仿佛無法提起這重劍一般。這等劍法本毫無威力可言,然而在他劍動作之際,青竹劍範圍之內的空間都變得粘稠起來,尋常輕易的一個動作此時都要花費幾倍甚至十幾倍之力。
“砰!”
丁易隨手將青竹劍扔於地上,發出一聲巨響。
他重新盤膝坐於地上,繼續修行補天之力,之後幾日再也未曾碰觸青竹劍一絲一毫。
“119號,凝丹境修士,因殺『性』太強,所殺生靈太過被方尖碑踢出無盡之層,落入此地,至今已有三百二十五年。售價千斤深海寒鐵。”
在丁易牢獄之外,有二人閑情逸致,緩步而行,視煉獄之地猶如後花園一般。
其中一位黑袍之人搖了搖頭,“年紀太大,沒什麽價值,即便提了出去也是毫無用處,白白浪費千斤寒鐵,實在不劃算。
你們這有沒有五十歲之內的劍道天才,即便價格貴點也沒關係。”
另一位乃是全身散發著冰寒劍氣的白『毛』巨猿,他搖頭道:“那等天才修士一般皆出自九州大宗門,若無緣無故設計將他們擒來,惹惱了宗門,便是劍閣也討不了好處。”
黑袍之人淡笑道:“劍閣閣主乃九州第一修士,這是天下強者之間的共識,誰又敢真的惹上你們劍閣?”
白猿歎聲道:“閣主天縱奇才,力壓九州又如何,當初還不是因為破解不了方尖碑規則,萬念俱灰之下遊走天下,至今仍是毫無音訊。”
“方尖碑。。。”黑袍之人默然,當年金剛州方尖碑轟然出世,憑借著一道不知存留了多少年的意識留影,生生打服四大隱秘宗門,論言閣、劍閣、水晶宮、炎魔穀,借用其傳承之地為方尖碑基礎之層,用以挑選培養有資格進入方尖碑的後天修士。
他忽然道:“聽說金剛州內的方尖碑傳承已然被人取走,至今不知是何人所為。”
白猿點頭道:“的確如此,傳聞數十年前金剛門天才弟子闖過最高一層時,發現裏麵已然空空如也。傳承盡無,隻留下了一幅仙人醉酒禦劍圖。據諸多強者推測,被取走的應該是某種劍道傳承。
可歎我劍閣近水樓台,自認劍道無雙,卻無人得到傳承。”
二人說起方尖碑之事,皆有些意興闌珊,緩步走過了丁易所在的牢獄。
“不知東淩州的方尖碑卻是有何傳承,又不知會被誰得到?”
白猿笑道:“以閣下之才情,苦苦壓製境界如此多年,莫非對此有什麽想法。”
黑袍之人淡然一笑,這些年他逗鳥遛狗,癡『迷』賭鬥,耗費家財千千萬,忍受了多少風言風語,為的便是雪藏自己的真正目的。
能進方尖碑者必先進生死戰場,入生死戰場者,必須後天。
他隱忍如此多年,積累雄厚,一招得遇方尖碑出世,立馬成了第一個進入閣樓之人。
“實不相瞞,此次我入劍閣,走的乃是方尖碑之路!”
白猿一驚,“沒想到你當真打方尖碑傳承的主意!看來此番找我入這煉獄,也是有特殊目的?”
黑袍之人點頭道:“在劍城之中發現了些有意思的東西,所以才需要找個劍道天才驗證一番!”
白猿沉聲道:“閣下出身水晶宮,應當明白,此處雖是我劍閣傳承之地,劍池煉獄也歸劍閣掌控,但其間規則皆是由方尖碑而定,若在規則之內行事,方尖碑不會幹預,若是超出規則,恐怕。。。”
黑袍人灑然道:“相交這麽多年,你還不了解我的『性』格。放心好了,我從不做無把握之事。”
白猿略一猶豫,輕聲道:“前幾日倒有一人引起劍閣劍嘯之音,必定是難得的劍道天才,如今他仍處劍城之中,你不妨找尋他試上一試。
至於這煉獄之中,想找這樣的人才,實在難如登天。”
黑袍人暗歎一聲,“隻能如此了!”
“兩位長的人模狗樣,在此暗中算計別人,果然宗門之中盡是些道貌岸然之輩!”
在他二人眼前牢獄之中,忽有一人發聲譏嘲。
白猿手中現出一根虛無之鞭,一鞭抽下,道道雷光充斥整個牢獄之中。
那人悶哼一聲,身上冒出絲絲青煙。
“9號,金丹高手,當年被閣主扔進煉獄之中,也不知道多少年了。”
黑袍之人看了此人一眼,而後隨著白猿漸行漸遠,很快消失在煉獄之中。
那9號看著二人離去的方向,臉上忽然『露』出一絲奇怪的笑容。
。。。。。。
丁易在牢獄之中聽二人談論仙人醉酒禦劍圖之時,忽然伸出手來,在地上寫了個方方正正的禦字。他看了一會兒,很快在牢獄之中的整個地麵之上盡皆寫滿了禦字。
這些字,雖然每一個寫的各不相同,但是同樣都能一眼認出是何字。
他很快撿起地上的青竹劍,忽而使出詭異劍法,忽而使出快劍,在瞬間又轉化為沉重之劍。
丁易時而塗塗寫寫,時而練劍,如此不分晝夜整整過了幾日,他整個人一躺,在地上唿唿大睡起來。
這一睡直到第十日那劍氣風暴再度席卷煉獄之內,丁易方才悠悠轉醒。
牢獄之外,劍氣唿嘯。丁易麵無表情地蹲坐在地上再度觀望,這日的劍氣軌跡已然與十日之前截然不同。
在丁易眼中,萬千道軌跡竟然與之前沒有一道相同。更讓他『迷』『惑』的是,這些不同的劍氣軌跡組合之後,亦能使出與之前演練而出的相同劍法。
丁易那空洞的眼神之中竟然有了絲絲波動,那是除了『迷』茫之外的疑『惑』與不解。
他不再去看,不再去聽,亦不再演練,便是如此蹲坐著。
如此幾日之後,他忽然在地上寫了個奇異的“禦”字,這字與之前沒有任何不同之處,但是在其中卻充滿了別樣的韻味。
那是一種風的味道,陡然間,“禦”字悄無聲息的消失,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般。
丁易轟然起身,青竹劍一劍刺出之下,風起,席卷牢獄,而後又消散不見。
他那雙眼之中多了一點靈動之意。
“風之劍意!”
他含含糊糊的吐出這幾個字,雙眼重新陷入茫然之態。
風本無形無相,可快可慢,可詭可凡,可重可輕,可順可逆。
風便是風,而不是其他。
丁易先前的風之意境從風絲起悟,從而陷入了誤區,無論是風刃也好,風帶也罷,皆是由風絲而起,以線帶麵,這本身便失了風的靈『性』,多了匠氣。
而後他從禦劍之術領悟到了風的慣『性』,卻想強行以神魂控製其慣『性』,如此下去隻會越走越遠。
好在丁易在此等毫無幹擾的狀態下,通過劍氣軌跡之變,禦字書寫之變,悟透了“源”的道理。
以劍氣為“源”,其軌跡無論如何變化,皆是萬變不離其宗。
世間之物,運動之間,便有風的存在,風本身並非源,這運動之物才是源,像風絲風帶,其實便如劍氣軌跡一般,已然不是其根本所在。
萬物皆是風之源,人精力有竭盡,唯有取其一而禦之方能有所成,丁易所取之物便是劍,劍為風之源,所使出的便是風之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