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接收糧餉
歡喜鴛鴦,決戰大明帝國 作者:盲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超眼尖,當即就發現了三管家今天的表現有些反常,這使他立刻警覺起來。
一邊假裝若無其事的跟三管家聊天,一邊暗暗觀察三管家身後的那群人。
可他看來看去,看到的卻盡是一些皮膚黝黑、行為舉止拘謹、臉上表情漠然的民夫苦力,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之處。
“三管家,您真是太客氣了!既然您急著要趕迴濟南城去複命,那我也不好再強留您進村了。
隻是……我還不知道朝廷這次,派來運送糧餉的天使到底在哪裏呢?”馬超不動聲色的問道。
“這次朝廷所籌備的糧餉,乃是從南京城就近押送而來,肩負此項重任的官員,是總督漕運部院衙門中的張禦史。
他得知泰山匪正在馬家村附近大肆掠奪,心中擔憂這批糧餉會遭遇不測,就四處托關係,找到了德王殿下。
德王殿下知道此事對您至關重要,便欣然應允,並讓咱家前來為您運送這批糧餉。”
三管家將曹化淳事先編排好的話,講述給馬超聽。
“哦!如此甚好,那就煩請三管家代我向德王殿下轉達謝意。等擊潰那夥泰山匪後,我自會前往濟南城向德王殿下致謝!”
“好嘞!咱家返迴濟南城後,會將五公子的話轉達給德王殿下。倘若錢糧數目準確無誤,咱家便帶人迴城複命了。
還望五公子與泰山匪交戰時務必謹慎小心。若敵眾我寡,能戰則戰,若力有不逮,不妨率領部下暫且退入濟南城,以避其鋒芒。”
馬超看著神情越來越緊張的三管家,也不想再多問什麽了,就笑著說道:
“多謝三管家的好意,馬某在戰場上一定會多加小心!”
等三管家帶著長長的車隊離去後,王先生才開口說道:
“五公子,依我看啊!那位三管家並未將實情告知咱們,此事背後,想必還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哦?王先生何出此言?”馬超疑惑的問道。
王先生皺起眉頭,分析道:“今日三管家的行為舉止很反常,而且他一直在掩飾內心的緊張情緒。
究竟是發生了何事,能讓他感到如此惶恐不安,屬下不敢妄加揣測。”
馬超聽了王先生的一番解釋後,隻覺得腦袋一下子就變得沉重起來,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身上一般。
他下意識的伸手摸了摸自己頭上的短發,緩緩說道:
“無論他們在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陰謀詭計,我馬超都不會退縮半步!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倒要看看,他們能耍出什麽花樣來!”
“五弟,可這五萬兩雪花白銀,還有這五千石粳米可都是真的。”
剛剛點驗完糧餉的馬強,見馬超和王先生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就開口為他們解心寬。
“四哥,先安排人把糧餉都運迴村子,至於咱們何去何從,還是等趙大龍他們來了以後再做決定吧!”
馬超低頭沉思著,迴憶起自己曾在三百年後的曆史書上,讀到過崇禎皇帝的一些記載:
“崇禎執政時期天災人禍不斷,大明國內的賦稅連年減少,中央政府長期麵臨財政赤字的困境。
可他卻依然用國家六成的賦稅,來供養幾十萬朱家子弟,對天下百姓的苦楚漠不關心。
對大明朝廷的官員也是刻薄寡恩,成功使他這位皇帝成為了天下人的公敵,致使文官貪財吝嗇,武將貪生怕死。
在大明即將滅國時,他卻依然對天下形勢沒有一個清醒的認知,眾叛親離後吊死在煤山的歪脖樹上。
然而此刻,馬超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五萬兩白銀和五千石糧食,又不禁心生疑惑。
刻薄寡恩的崇禎皇帝,為何會如此慷慨的,優待自己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呢?
難道僅僅是為了算計自己嗎?
不,這絕對不可能!以崇禎的實力,隻需派出山東衛所兵馬便足以解決自己,根本無需耗費如此多的錢糧。
與馬超懷有相同疑慮的,還有站在一旁的馬強、王先生以及伊寶忠。
眾人憂心忡忡的迴到馬家村,圍坐在馬超的校長辦公室裏,繼續深入探討此事,但經過長時間的商議,卻仍然是毫無頭緒。
次日清晨,趙大龍、楊致遠、李二虎和孔令久終於抵達黃埔學校。
王先生趕忙迎上前去,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的講述給他們聽。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了解到所有情況之後,趙大龍居然嗬嗬笑出了聲,對馬超說道:
“五公子,其實這件事並沒有老王想象得那麽複雜。
朝廷頒發聖旨的時候,自然會有相關的衙門按照聖旨的要求去籌備。
您隻需要再等待幾天,估計籌軍所需的令符印綬,以及軍械武備很快就會送達了。
至於籌建軍隊,以及前往神木縣換防的時間,自然會有五軍都督府送來相應的通知。”
王先生心裏很清楚,當初趙大龍一直陪伴在馬健身側,協助處理軍務多年,對於軍務方麵的流程非常熟悉。他也恍然大悟道:
“可能是我心中隱藏著太多的秘密,以至於在麵對突發情況時,總是不自覺將心中的秘密與這些事情聯係起來思考。
看來是老夫多慮了,多慮了!”
趙大龍那鞭辟入裏的分析,以及王先生那深刻的自我剖析,隨即就在會場內引起了眾人的共鳴。
徹底推翻了他們之前,心底所產生的那些難以消除的懷疑。
馬超卻靜靜的坐在首位上,宛如一尊雕塑般始終保持著沉默。
作為人民軍的最高領導者,他知道要想獲取下屬的真實意見,就決然不能急於表態。
甚至連最輕微的表情變化都不能有絲毫顯露,這樣才能有效防止下屬暗自揣測他的心思,從而講出他們自己的真實想法。
擴大會議的最終討論結果是,在馬家村內全麵加強防禦準備的同時,依然密切關注大明朝廷接下來的一舉一動。
如果崇禎皇帝真的授予馬超遊擊將軍一職,王先生、趙大龍、李二虎等人,都表示同意接受大明朝廷的詔安。
馬強、楊致遠、孔令久等人,都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給出明確的意見,卻表示堅決擁護馬超最終的抉擇。
一邊假裝若無其事的跟三管家聊天,一邊暗暗觀察三管家身後的那群人。
可他看來看去,看到的卻盡是一些皮膚黝黑、行為舉止拘謹、臉上表情漠然的民夫苦力,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之處。
“三管家,您真是太客氣了!既然您急著要趕迴濟南城去複命,那我也不好再強留您進村了。
隻是……我還不知道朝廷這次,派來運送糧餉的天使到底在哪裏呢?”馬超不動聲色的問道。
“這次朝廷所籌備的糧餉,乃是從南京城就近押送而來,肩負此項重任的官員,是總督漕運部院衙門中的張禦史。
他得知泰山匪正在馬家村附近大肆掠奪,心中擔憂這批糧餉會遭遇不測,就四處托關係,找到了德王殿下。
德王殿下知道此事對您至關重要,便欣然應允,並讓咱家前來為您運送這批糧餉。”
三管家將曹化淳事先編排好的話,講述給馬超聽。
“哦!如此甚好,那就煩請三管家代我向德王殿下轉達謝意。等擊潰那夥泰山匪後,我自會前往濟南城向德王殿下致謝!”
“好嘞!咱家返迴濟南城後,會將五公子的話轉達給德王殿下。倘若錢糧數目準確無誤,咱家便帶人迴城複命了。
還望五公子與泰山匪交戰時務必謹慎小心。若敵眾我寡,能戰則戰,若力有不逮,不妨率領部下暫且退入濟南城,以避其鋒芒。”
馬超看著神情越來越緊張的三管家,也不想再多問什麽了,就笑著說道:
“多謝三管家的好意,馬某在戰場上一定會多加小心!”
等三管家帶著長長的車隊離去後,王先生才開口說道:
“五公子,依我看啊!那位三管家並未將實情告知咱們,此事背後,想必還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哦?王先生何出此言?”馬超疑惑的問道。
王先生皺起眉頭,分析道:“今日三管家的行為舉止很反常,而且他一直在掩飾內心的緊張情緒。
究竟是發生了何事,能讓他感到如此惶恐不安,屬下不敢妄加揣測。”
馬超聽了王先生的一番解釋後,隻覺得腦袋一下子就變得沉重起來,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身上一般。
他下意識的伸手摸了摸自己頭上的短發,緩緩說道:
“無論他們在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陰謀詭計,我馬超都不會退縮半步!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倒要看看,他們能耍出什麽花樣來!”
“五弟,可這五萬兩雪花白銀,還有這五千石粳米可都是真的。”
剛剛點驗完糧餉的馬強,見馬超和王先生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就開口為他們解心寬。
“四哥,先安排人把糧餉都運迴村子,至於咱們何去何從,還是等趙大龍他們來了以後再做決定吧!”
馬超低頭沉思著,迴憶起自己曾在三百年後的曆史書上,讀到過崇禎皇帝的一些記載:
“崇禎執政時期天災人禍不斷,大明國內的賦稅連年減少,中央政府長期麵臨財政赤字的困境。
可他卻依然用國家六成的賦稅,來供養幾十萬朱家子弟,對天下百姓的苦楚漠不關心。
對大明朝廷的官員也是刻薄寡恩,成功使他這位皇帝成為了天下人的公敵,致使文官貪財吝嗇,武將貪生怕死。
在大明即將滅國時,他卻依然對天下形勢沒有一個清醒的認知,眾叛親離後吊死在煤山的歪脖樹上。
然而此刻,馬超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五萬兩白銀和五千石糧食,又不禁心生疑惑。
刻薄寡恩的崇禎皇帝,為何會如此慷慨的,優待自己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呢?
難道僅僅是為了算計自己嗎?
不,這絕對不可能!以崇禎的實力,隻需派出山東衛所兵馬便足以解決自己,根本無需耗費如此多的錢糧。
與馬超懷有相同疑慮的,還有站在一旁的馬強、王先生以及伊寶忠。
眾人憂心忡忡的迴到馬家村,圍坐在馬超的校長辦公室裏,繼續深入探討此事,但經過長時間的商議,卻仍然是毫無頭緒。
次日清晨,趙大龍、楊致遠、李二虎和孔令久終於抵達黃埔學校。
王先生趕忙迎上前去,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的講述給他們聽。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了解到所有情況之後,趙大龍居然嗬嗬笑出了聲,對馬超說道:
“五公子,其實這件事並沒有老王想象得那麽複雜。
朝廷頒發聖旨的時候,自然會有相關的衙門按照聖旨的要求去籌備。
您隻需要再等待幾天,估計籌軍所需的令符印綬,以及軍械武備很快就會送達了。
至於籌建軍隊,以及前往神木縣換防的時間,自然會有五軍都督府送來相應的通知。”
王先生心裏很清楚,當初趙大龍一直陪伴在馬健身側,協助處理軍務多年,對於軍務方麵的流程非常熟悉。他也恍然大悟道:
“可能是我心中隱藏著太多的秘密,以至於在麵對突發情況時,總是不自覺將心中的秘密與這些事情聯係起來思考。
看來是老夫多慮了,多慮了!”
趙大龍那鞭辟入裏的分析,以及王先生那深刻的自我剖析,隨即就在會場內引起了眾人的共鳴。
徹底推翻了他們之前,心底所產生的那些難以消除的懷疑。
馬超卻靜靜的坐在首位上,宛如一尊雕塑般始終保持著沉默。
作為人民軍的最高領導者,他知道要想獲取下屬的真實意見,就決然不能急於表態。
甚至連最輕微的表情變化都不能有絲毫顯露,這樣才能有效防止下屬暗自揣測他的心思,從而講出他們自己的真實想法。
擴大會議的最終討論結果是,在馬家村內全麵加強防禦準備的同時,依然密切關注大明朝廷接下來的一舉一動。
如果崇禎皇帝真的授予馬超遊擊將軍一職,王先生、趙大龍、李二虎等人,都表示同意接受大明朝廷的詔安。
馬強、楊致遠、孔令久等人,都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給出明確的意見,卻表示堅決擁護馬超最終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