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軍確實從清軍後方發起了攻擊,可和其它三個方向的明軍一樣,攻擊力度也不強烈,在與清軍短暫交手後,便主動後退,明軍聲勢兇猛的四麵圍攻也隨之宣告結束。


    四麵皆非主攻?


    多爾袞才智無雙,也有點弄不清楚明軍想要幹什麽,從表麵上看,明軍雷聲大,雨點小的攻勢應該是擾敵疲敵之策,為了真正的主攻創造條件。


    可事實真是這樣嗎?


    多爾袞從蒙山軍到來後,心中就有一種難言的悸動,這是他戰場上的直覺,而當直覺出現時,他知道自己所看到了,所想到的,所判斷的都有可能是假象,敵人一定隱藏了什麽陰謀!


    在明軍偃旗息鼓後,多爾袞依舊沒有放鬆下來,他想不出敵人的陰謀,也意味著危險隨時都會降臨。


    不知多少年了,多爾袞未曾有過這般心憂的時候。即使有,也是麵對強大的春神,而在戰場上,他一直都是當之無愧的主宰者!


    清冷的夜,無風,天空中是疏朗的星。


    多爾袞站在大帳前,仰望著滿天星辰,嘴裏發出幽幽一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也許屬於多爾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新老交替的劃時代之戰即將到來。


    *****************************************************


    春末的日頭總是帶著一絲羞澀,遲遲不肯扯去厚重的麵紗,可保寧城內的清軍,卻已經集結完畢,甲胄齊整的準備列隊出征。


    自從保寧城被圍困以來,守軍的表現可圈可點,他們在明軍的攻打下發揮出了十二分的實力,其中雖然有生力軍加入的緣故,但守軍本身的堅韌亦是值得讚賞。


    不過守住城池在大多數情況下隻能算是無過,表現的再出色也無法和在攻城略地,或是野外交戰中取得戰功相提並論。當然,如果守軍知道順治皇帝在城中,他們守住城池等於是護駕有功,那就另當別說了。


    而現在,守軍終於迎來了建立功勳的機會,他們將轉守為攻,全軍衝出保寧城,在野外與明軍決戰!


    剛得到命令的時候,很多人心中都是忐忑不安,明軍實力遠勝過他們,守軍都已經十分艱苦,野戰的結果恐怕隻會是人亡城陷。


    可隨著滿達海大軍逼近保寧城,明軍阻擋不住,幾次交戰連連失利的消息傳開後,清軍士氣大為振奮,他們並不知道聽到的消息和事實剛好相反,隻當明軍已陷入被動,出城野戰的話能配合滿達海大軍夾擊明軍,勝算極大!


    若是勝算不大,保寧城的守將又怎麽敢出城交戰?


    天空不知何時下起了小雨,風吹之中帶來了絲絲寒意,但是寒意擋不住兵士們心中的熱血,死亡也抵擋不住他們追求戰功的欲望。


    雨水來的快,去的也快,紅日升起,落在盔甲上,泛著淡淡的寒光,兵士林立,長矛如雲。


    保寧城南,清軍已經整裝待發,默默凝視前方。


    ?空氣泛冷,哈氣成霜,陽光照耀下,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堅毅之色,無數的目光落在最前麵的一人身上,那人騎著烈火一般的戰馬,盔甲冰冷,立在微風中,如山如嶽。


    順治人在馬上,頭盔的護耳幾乎遮住了半邊臉,可是卻擋不住他雙眸的寒光,沛然的氣勢勢不可擋,麵對無數的兵士,嗆啷一聲響,抽出腰間佩刀,清越嘹亮,如同鳳鳴。


    很多人在猜想代替保寧守將的人是誰,可想象力再豐富的人,也猜不到接過保寧守軍指揮權的會是大清皇帝,順治!


    順治提起中氣,沉聲道:“闖賊無道,天下紛亂,黎民受苦,這些日子又圍攻保寧,攪亂一方安定。今日出城,誓要剿滅闖賊,還天下太平!”他舉起戰刀,厲聲道:“大清必勝!”


    他最後這簡簡單單四個字,遠遠地蕩開去,旗幟唿啦啦的舞動,助長聲威,聲音轟轟隆隆,如同黃鍾大呂,三軍皆聞。


    聽得順治雄猛的聲音,沉凝如山的將士們心中激蕩,早有兵士舉起長槍,齊聲高喊:“大清必勝,大清必勝!”


    刀光勝雪,日映刀光,一時間天地之間都滿是炫目的亮色,讓人分不清是刀光還是日光。


    順治戰刀入鞘,隻聽嚓的一聲響,三軍俱靜,近處已是鴉雀無聲,他環視大軍一眼,沉聲道:“出城!”


    簡單兩個字,凝勁有力,傳令官接到順治的命令,當先一級級地傳令下去,一傳十,十傳百,百川千軍,轉瞬之間,全軍隻剩下一個聲音。


    出城!


    聲音嘹亮簡潔,越傳越隆,隻是三軍齊整,無絲毫的混雜之音,腳步聲響起,先鋒先行,馬蹄噠噠,前軍再發,腳步嚓嚓,一隊隊、一列列的兵士,腳步堅定齊整,湧出了城門。


    大軍錯落有致,不急不緩,行進之中,充斥著堅定、凝重,義無反顧之氣,順治催馬而行,凝望遠山浮雲,心中也是湧起一股熱血。


    作為大清皇帝,順治從未領兵征戰過,可他無數次夢見自己拾起父輩,祖輩的榮光,率領大軍馳騁疆場,殺個天昏地暗。


    哪有男兒不向往金戈鐵馬,用手中之刀去成就一世英名,順治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他心性再老成穩重,也忍不住想要放縱自己一迴。


    形勢險峻,若能力王狂瀾,豈不是更顯英雄本色?


    順治正走在天下爭雄的岔路口,唯有奮力一搏,有進無退,才能笑傲群雄,千古流芳。


    在出城時,果然沒有受到多少阻礙,圍困保寧城的明軍顯然已經暗中調離,隻留下了少股人馬監視,基本符合順治心中設想。


    他的設想,也是多爾袞的設想!


    多爾袞冒險出城前,與順治有過約定,那就是順治必需領兵出戰,無論多爾袞奇襲成功與否,他都要讓保寧守軍對明軍進行夾擊,趁著川中明軍幾支精銳集中在一起的機會,一舉將他們消滅幹淨。


    順治相信多爾袞的能力,多爾袞也確實做到了,他把圍困保寧城的明軍調走,可見明軍一定是受到了相當的壓力,隻不過最理想的交戰地點應該在保寧城下,那意味著多爾袞突襲成功,現在卻隻能正麵硬撼,考驗雙方的戰力和決心。


    野戰能勝嗎?


    對手可是闖軍精銳和蒙山軍聯手,不知順治有多少信心,多尼卻是十分謹慎,在大軍剛剛全部走出保寧城時,他就是來到順治的身邊,低聲勸道:“皇上,微臣願意領兵去戰,還請皇上移駕迴朝,朝廷社稷為重!”


    順治知道多尼是擔心他的安危,好不容易擺脫了保寧城的困境,自當遠離這個是非之地,而不是在勝負難料的情況下去和明軍交戰。


    帝王身係天下安危,確實不該輕易犯險,可順治在出城誓師時,因為幾分衝動而接過了保寧守將的統帥之職,守將將士們全都看到了順治,而如果順治突然消息的話,清軍一定會對不斷的換帥感到驚疑,軍心必然受損。


    順治的身份還未暴露,可他身上已寄托了清兵們對他太多的希望,闖軍和蒙山軍的兇悍善戰舉世聞名,順治很清楚這一戰必將廝殺慘烈,到時候天地皆為血色,比拚都最後的可能就是兵士的意誌和信念!


    如此分毫必爭的情況下,順治如何能走,他衝著多尼搖了下頭,沒有半句言語,堅定的態度卻以顯現無疑。


    另外,當順治從保寧城脫險後,川東之戰其實完全可以就此結束,滿達海大軍也無需冒險繼續救援,但順治和多爾袞都不想就此罷手,好比明軍自認抓住了殲滅滿達海大軍主力的機會,清軍又何嚐不是覓得了複仇蒙山軍的良機。


    蒙山軍很強,強到從未敗過,強到讓八旗精銳都有些望而卻步。可現在的蒙山軍兵員未損,士氣不弱,實力卻至少下降了三成。


    因為秦風不在,他的蒙山軍的靈魂所在,也是一眾將士心中無人能取代的支柱,失去了秦風,蒙山軍未必還能是那支戰無不勝的無敵之師!


    順治率軍離城,可還是留下了千餘人馬嚴守保寧城四門,不予許任何人出入,從而確保秦風困在城中,無法也蒙山軍取得聯係。


    清軍離開保寧城,這個消息隱瞞不了,負責監視的明軍一定馬上把消息帶到主力那裏,因為順治並不急著到達戰場,他要弄清多爾袞那裏的情形,從而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大帳之內,多尼早就命人探得了前線戰況,並親自在營中製作了沙盤,將多爾袞與明軍對峙的區域複製在沙盤之上,整個地勢,一目了然。


    順治沒有經曆過戰事,很有自知之明的把戰時指揮權交到了多尼手中,多尼也是當仁不讓,謝恩之後指著沙盤道:“安巴,巴克什,你們所部兵馬,就駐紮在此處,到時候會以保寧守軍作為先陣,列在你們前方,他們將作為一道屏障,遲滯對方的攻勢,為你們的衝鋒騰出距離.....你們兩部,則是此戰的主力,必將麵臨一場苦戰。”


    當初有兩支清軍精銳騎兵進入保寧城,正是多尼此時點名的安巴,巴克什兩部人馬。


    而此刻大帳內,無一人是保寧城守軍的將領,全是順治和多尼入城時的親信,因此說話時也無需顧忌順治的身份。


    安巴握起拳頭,興奮道:“皇上和郡王放心,末將定要讓那些西漢狗嚐嚐我們鐵騎的厲害。”


    話音未落,有一個名叫多羅的將領皺眉道:“郡王,那我部又該做什麽?”他的人馬隻有二千人,卻是從保寧守軍中精心挑選出來的,所部戰力相當可觀。


    蒙山軍確實從清軍後方發起了攻擊,可和其它三個方向的明軍一樣,攻擊力度也不強烈,在與清軍短暫交手後,便主動後退,明軍聲勢兇猛的四麵圍攻也隨之宣告結束。


    四麵皆非主攻?


    多爾袞才智無雙,也有點弄不清楚明軍想要幹什麽,從表麵上看,明軍雷聲大,雨點小的攻勢應該是擾敵疲敵之策,為了真正的主攻創造條件。


    可事實真是這樣嗎?


    多爾袞從蒙山軍到來後,心中就有一種難言的悸動,這是他戰場上的直覺,而當直覺出現時,他知道自己所看到了,所想到的,所判斷的都有可能是假象,敵人一定隱藏了什麽陰謀!


    在明軍偃旗息鼓後,多爾袞依舊沒有放鬆下來,他想不出敵人的陰謀,也意味著危險隨時都會降臨。


    不知多少年了,多爾袞未曾有過這般心憂的時候。即使有,也是麵對強大的春神,而在戰場上,他一直都是當之無愧的主宰者!


    清冷的夜,無風,天空中是疏朗的星。


    多爾袞站在大帳前,仰望著滿天星辰,嘴裏發出幽幽一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也許屬於多爾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新老交替的劃時代之戰即將到來。


    *****************************************************


    春末的日頭總是帶著一絲羞澀,遲遲不肯扯去厚重的麵紗,可保寧城內的清軍,卻已經集結完畢,甲胄齊整的準備列隊出征。


    自從保寧城被圍困以來,守軍的表現可圈可點,他們在明軍的攻打下發揮出了十二分的實力,其中雖然有生力軍加入的緣故,但守軍本身的堅韌亦是值得讚賞。


    不過守住城池在大多數情況下隻能算是無過,表現的再出色也無法和在攻城略地,或是野外交戰中取得戰功相提並論。當然,如果守軍知道順治皇帝在城中,他們守住城池等於是護駕有功,那就另當別說了。


    而現在,守軍終於迎來了建立功勳的機會,他們將轉守為攻,全軍衝出保寧城,在野外與明軍決戰!


    剛得到命令的時候,很多人心中都是忐忑不安,明軍實力遠勝過他們,守軍都已經十分艱苦,野戰的結果恐怕隻會是人亡城陷。


    可隨著滿達海大軍逼近保寧城,明軍阻擋不住,幾次交戰連連失利的消息傳開後,清軍士氣大為振奮,他們並不知道聽到的消息和事實剛好相反,隻當明軍已陷入被動,出城野戰的話能配合滿達海大軍夾擊明軍,勝算極大!


    若是勝算不大,保寧城的守將又怎麽敢出城交戰?


    天空不知何時下起了小雨,風吹之中帶來了絲絲寒意,但是寒意擋不住兵士們心中的熱血,死亡也抵擋不住他們追求戰功的欲望。


    雨水來的快,去的也快,紅日升起,落在盔甲上,泛著淡淡的寒光,兵士林立,長矛如雲。


    保寧城南,清軍已經整裝待發,默默凝視前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罪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赤色的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赤色的虹並收藏神罪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