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軍對壘,戰意寒空。


    永曆出現在昆明城下,明軍頓時熱血沸騰,守軍卻竟無人敢應,他們是來剿滅南明永曆的,可當直麵永曆天子時,才發現自己似乎並無對抗的勇氣。


    君權皇權早已根深蒂固在每一個大明子民的心中,昆明的守軍不是那些走投無路的流寇,吃不飽穿不暖才舉起反旗,對抗天子王命,守軍卻曾經是這個國家的守護者,享用著全國一半財政支出的關寧鐵騎,他們心中有愧,有悔,亦有無奈。


    當永曆天子出現的那一刻,守軍將士們忍不住百感交集,唯獨少了作戰的意誌。


    吳三桂和洪承疇麵麵相窺,他們懷疑過永曆到來的真假,卻也隻是懷疑,以他們對永曆的了解,這個可能性極低。


    可是現在,永曆不僅來了,還獨自來到城下勸降,這份膽量,這份氣魄,這份王者無雙,難道真會是那個懦弱無能,丟棄軍民逃到緬甸的永曆天子?


    吳三桂進退兩難!


    很多時候,吳三桂想得太多,想的太好,他無事不從自身利益出發,也有做大事的狠心,決心。在一番精心操作下,吳三桂完美的耗完了軍中的八旗兵馬,使得他再也不會受到任何肘製,在軍中擁有絕對的權威。


    而清廷遭遇連番大敗後,更加難以有效控製兵權在握的吳三桂,反而會對他極盡恩寵,這也是吳三桂所希望達到的效果。


    事到如今,一切都是那麽的完美。


    可當永曆駕臨城下,吳三桂才發現他正麵臨巨大的危機,城中兵馬願意和明軍交戰,可又有多少人願意和永曆刀兵相見呢?


    明軍昨夜的疲兵之計,原本算不上什麽妙計,可隨著永曆的出現,對於本就疲憊的守軍而言,等於又給每個人的身上套上了一層枷鎖,肉體上和心靈上的疲乏會同時爆發出現,明軍若是這個時候猛攻城池的話,昆明真有陷落的可能!


    吳三桂心中無比焦慮,洪承疇卻突然低喝道:“那人不可能是永曆天子,一定是李定國讓人假冒的,試圖亂我軍心!”


    李定國一直以忠君愛國的形象示人,而找人假冒永曆天子的行為可是大罪,多少有欺君忤逆之嫌,即使李定國有萬般理由,也必會讓他和永曆天子之間產生隔閡,同時使他在世人眼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而正因為如此,才會讓普通士卒認為真的是永曆天子駕臨,而非李定國找人假冒,吳三桂也管不得永曆天子真假與否,軍心已經難穩,局勢卻要穩住,於是即刻下令道:“傳本王命令,督戰隊嚴密監察各段城牆,發現任何懈怠作戰者,當斬無赦!”


    高壓強令能穩住局勢一刻,但萬一戰事艱難,受到的反噬也會巨大,吳三桂無計可施,隻能走一步算一步,李定國的這招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計謀,用的當真是狠辣精確。


    自古善人和惡人在較量時,基本都是善人吃虧,而善人想要戰勝惡人,必需表現出比惡人更惡,李定國現在就是如此,用人假冒永曆之惡事,對付吳三桂這個大漢奸!


    當然,一切尚無定論,永曆天子說不定開悟轉性了,城下是他本人亦有可能。


    永曆勸降之後,並無遠走,而是繼續立在陣前,抬頭遠望昆明城,見城頭有旗幟飄揚,人頭攢動,卻給人遲滯猶豫之感。


    守軍沉寂無聲,靜待明軍攻城,背後虎視眈眈的督戰隊讓他們隻能被動守城,至於有多少守城的意誌決心,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


    吳三桂望向洪承疇,希望向來足智多謀的洪承疇有辦法挽迴當前的劣勢,可不待他說話,洪承疇推開了左右侍衛,拿來了三個放置箭矢的木箱疊了起來。


    在眾人的驚訝的注視下,洪承疇站上了木箱,把自己整個身軀都暴露在城牆上,放聲高喊道:“大明天子遠道而來,真乃英雄也!不過我等不能欺你等鞍馬勞頓,不如再過三日後,一決高下如何?”


    洪承疇擺明在用緩兵之計,對於永曆的讚歎中,又不失輕鬆自在的態度,似乎抵抗永曆禦駕親征隻是一件遊刃有餘的小事。


    形勢比人弱,氣勢不能輸!


    吳三桂暗自稱讚洪承疇應對之機敏,眼下明軍正逢銳氣,守軍卻是士氣消沉又困倦彷徨,等到休息三日,明軍氣勢稍落,再行交手,把握大增,本以為永曆不會同意,沒有想到永曆略作沉吟,竟不咄咄相逼,點頭道:“洪經略說的不錯,那三日後再戰就好。”


    洪承疇一怔,沒想到永曆竟然同意了他的建議。


    這本來是個不利於明軍的決定,永曆沒有理由不清楚,而即使永曆不清楚,李定國怎麽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或者說明軍還有更大的陰謀?


    洪承疇心驚不已,見到永曆拔出天子劍,用力一揮,明軍緩緩後退。他們來如山,去如嶽,凝重非常,從兵法上說,清這是有利於守軍趁勢而攻,可昆明城中怕是沒幾個人想出城攻擊。


    吳三桂暗自舒了口氣,方才若戰,必是苦戰,卻想不到洪承疇能把不戰的理由說得這般冠冕堂皇,更想不到永曆竟然答應了。


    可明軍退歸退,吳三桂卻不敢輕信,擔心明軍會殺個迴馬槍,直到有探子稟告,明軍不僅退迴了營地,還拔營繼續退兵了二十裏,在一處叫做鬼望坡的地方駐軍。


    吳三桂無比詫異,明軍為何退的這麽遠,他們到底是何居心?難道是自身發生了某種變故,放棄了對昆明的圍困?


    洪承疇從疊起的木箱上走了下來,凝聲說道:“平西王,馬上迴府,我有話和你說!”


    迴府說話,而不是現在就說,顯然是說話的內容隱秘不能讓外人知道,吳三桂不敢怠慢,與洪承疇立刻趕迴帥府。


    帥府書房裏,吳三桂還未落座,洪承疇也開口說道:“平西王,鄧公公剛讓我們突圍出城去四川救援皇上,永曆就出現在城下,還主動退兵二十裏,你不覺得明軍是故意給我們突圍的機會嗎?”


    吳三桂沉聲道:“本王也察覺到了,更奇怪兩位皇帝都出現在了不該出現的地方,我們一直懷疑永曆是假的,那經略大人覺得保寧城中的順治會是真的嗎?”


    說完後,吳三桂目光灼灼的盯著洪承疇,他的問話顯然沒有聽上去這麽簡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罪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赤色的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赤色的虹並收藏神罪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