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袁宗第的懲處,秦風需要考慮很多方麵,比如闖軍其他將領的反應,他們不管和袁宗第關係如何,但在對外時往往能表現出空前的團結,這也是闖軍衰而不亡的根本原因。
另外,袁宗第和黃大師又是什麽關係,甘心冒著得罪秦風的風險,幫助黃大師潛入軍營,這可不是泛泛之交能夠做到的。
而懲治了袁宗第,多少也會與黃大師結怨,全真道的勢力非同一般,秦風需要和黃大師盡可能的保持友善。
因此,秦風思慮許久,終究沒有去問袁宗第和黃大師之間的關係,袁宗第願意說的話,秦風無需去問他也會坦白,不然的話隻會徒增尷尬和矛盾,他也放棄了對袁宗第的懲處,決定把黃大師潛入的那場鬧劇說成夜間的一場軍事演習。
這樣一來不僅能幫袁宗第和黃大師洗白,秦風也不失顏麵威信。
袁宗第得到了秦風的諒解,臉上頓時有了分光輝,感激道:“漢王,末將......”
話未說完,遠處有馬蹄急勁,秦風迴頭望去,見到一騎飛奔而至。
那騎兵飛身下馬,單膝跪地道:“漢王,慶陽王說保寧有消息傳來,請漢王速迴!”
秦風和袁宗第互望一眼,點了點頭後,立刻跟隨那騎兵返迴了軍營,才剛來到大帳外,秦風就看到馮雙禮和一個陌生人大步迎向了自己。
陌生人長的極高,竟比身邊的馮雙禮高出一頭有餘,身材也很壯,每走一步,地麵好像都要顫顫,最讓人矚目的還是陌生人背負的一把斧頭。
那是一把雙刃巨斧,斧刃厚實而鋒利,泛著極冷的寒光。
陌生人見到秦風,立刻上前行禮道:“川西任天寶,見過大明漢王!”他的自我介紹充滿草莽氣息,兵刃又不像軍中裝備,想必是江湖遊俠之類的人物。
秦風微笑道:“壯士威武,不知來找本王有何貴幹?”
任天寶猶豫了一下,看了周圍眾人一眼,低聲道:“還請漢王入帳商議些事情。”他是川陝總督李國英的人,此行一點也見不得光,做起事來自然要萬分謹慎。
秦風點點頭,看向了身邊的袁宗第,若有深意道:“靖國公,你也隨本王一起進帳。”關於李國英的事情,袁宗第知道後肯定會傳達給黃大師,而黃大師不願輕易在外人麵前露麵,袁宗第作為代表正合適不過。
袁宗第明白秦風的心意,他沒有拒絕,跟隨秦風一起走進大帳,陪同的還有馮雙禮,鄧飛和餘小林也亦步亦趨的跟上,任天寶一看就不像是良善之輩,他們不敢有半點懈怠。
等在大帳落座後,秦風率先開口道:“任壯士,現在沒有外人了,你有什麽話可以盡管說。”
任天寶倒也爽快,聲音洪亮道:“漢王,總督大人願意撥亂反正,三日後會主動開城獻降,不過......”他語氣加重道:“總督大人說了,他過去降清,皆是無奈之舉,希望漢王可以既往不咎,給總督大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李國英作惡甚多,民憤極大,他有所擔心也屬正常。
秦風沉聲道:“李國英願意獻城投降的話,功勞算是不小,過去他雖有大罪,但還是可以功過相抵的。本王答應他,反正之後他不僅不會死,榮華富貴亦可享用一生。”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對於李國英這種手上染滿同胞鮮血的大漢奸,秦風從來不在乎說些違背承諾的話,等拿下保寧後,李國英必死無疑!
任天寶不知秦風內心的真實想法,麵色一喜道:“漢王寬仁,小人先替總督大人謝過了。”
隨後雙方又談了些獻城投降的具體事宜,任天寶說的十分詳盡,聽上去也是誠意十足,秦風在細節上幾乎沒有給予任何補充,隻待三日後接收保寧。
等到一切說定,任天寶起身道:“漢王,小人對您敬仰已久,希望將來能在您的麾下做事。”他挺了挺結實的胸膛,自信滿滿道:“小人自小學藝,談不上有多大的本事,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還算是個好手。”
秦風目光一閃,原本十分欣喜的心境頓時泛起了波瀾,臉上卻是哈哈大笑道:“那就一言為定了,能得任壯士相助,本王求之不得啊!”
任天寶連聲道謝,餘小林把他送了出去。
大帳中,馮雙禮和袁宗第齊聲道賀:“恭喜漢王,兵不血刃的拿下保寧,李國英和麾下二萬多人主動投降,對清廷可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秦風聽了卻是不為所動,甚至連臉上的笑容都漸漸淡去,皺眉道:“慶陽王,川東之戰能夠進行的如此順利,全賴建昌詐降的出其不意。現在保寧要降,你說會不會也是詐降?”
馮雙聞言禮一怔,說道:“韃子皇帝要取李國英的性命,他不投降難道還願意為清廷效力?李國英可沒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覺悟!”
袁宗第知道秦風不會無的放矢,問道:“漢王,你可是有什麽發現?”
秦風麵色凝重道:“李國英要獻城投降,不等於保寧城內的清軍將領們都願意投降,那他憑什麽說三日後就能開城獻降,在此之前把不願投降的清將殺光不成?”
袁宗第道:“李國英是川陝總督,他有權力節製保寧城內的清軍,即使獻城投降之事遭遇強烈抵觸,他設計把反對之人控製起來,又或者全部殺光都不是難事。”
秦風目光深沉道:“靖國公說的不錯,可還有一點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袁宗第思緒一轉,立刻想到了離去的任天寶,試探道:“莫非是任天寶的話中存在紕漏?”
保寧投降之事,目前隻有任天寶與明軍有過接洽,秦風如果依舊有所懷疑,問題肯定出在任天寶身上,他也確實察覺到了一絲端倪,說道:“投降獻城事關重大,李國英派出的必定是他絕對信任之人,可那個任天寶......”
聽到一半,袁宗第已經反應過來,驚聲道:“任天寶還真有問題!他臨走時說要在漢王麾下效力,這樣一個拋棄舊主,隨意攀附高枝的人,又怎麽可能得到李國英的信任?若真這樣,李國英也太沒識人之明了!”
此話一出,帳內氣氛瞬間變得壓抑。
眾人沉默許久,秦風打破平靜道:“本王還是想不明白,任天寶說過,保寧會在獻城投降時打開城門,城中守軍會丟棄了兵刃在城外列隊,如此一來李國英還能怎麽詐降?”
馮雙禮輕聲說道:“漢王,也許是我們想的太複雜了。”
秦風深深吸了口氣,雙眸深邃道:“不到最後,切莫掉以輕心......傳本王的命令,擴大遊騎的警戒範圍,如發現異常,立刻迴報。”
另外,袁宗第和黃大師又是什麽關係,甘心冒著得罪秦風的風險,幫助黃大師潛入軍營,這可不是泛泛之交能夠做到的。
而懲治了袁宗第,多少也會與黃大師結怨,全真道的勢力非同一般,秦風需要和黃大師盡可能的保持友善。
因此,秦風思慮許久,終究沒有去問袁宗第和黃大師之間的關係,袁宗第願意說的話,秦風無需去問他也會坦白,不然的話隻會徒增尷尬和矛盾,他也放棄了對袁宗第的懲處,決定把黃大師潛入的那場鬧劇說成夜間的一場軍事演習。
這樣一來不僅能幫袁宗第和黃大師洗白,秦風也不失顏麵威信。
袁宗第得到了秦風的諒解,臉上頓時有了分光輝,感激道:“漢王,末將......”
話未說完,遠處有馬蹄急勁,秦風迴頭望去,見到一騎飛奔而至。
那騎兵飛身下馬,單膝跪地道:“漢王,慶陽王說保寧有消息傳來,請漢王速迴!”
秦風和袁宗第互望一眼,點了點頭後,立刻跟隨那騎兵返迴了軍營,才剛來到大帳外,秦風就看到馮雙禮和一個陌生人大步迎向了自己。
陌生人長的極高,竟比身邊的馮雙禮高出一頭有餘,身材也很壯,每走一步,地麵好像都要顫顫,最讓人矚目的還是陌生人背負的一把斧頭。
那是一把雙刃巨斧,斧刃厚實而鋒利,泛著極冷的寒光。
陌生人見到秦風,立刻上前行禮道:“川西任天寶,見過大明漢王!”他的自我介紹充滿草莽氣息,兵刃又不像軍中裝備,想必是江湖遊俠之類的人物。
秦風微笑道:“壯士威武,不知來找本王有何貴幹?”
任天寶猶豫了一下,看了周圍眾人一眼,低聲道:“還請漢王入帳商議些事情。”他是川陝總督李國英的人,此行一點也見不得光,做起事來自然要萬分謹慎。
秦風點點頭,看向了身邊的袁宗第,若有深意道:“靖國公,你也隨本王一起進帳。”關於李國英的事情,袁宗第知道後肯定會傳達給黃大師,而黃大師不願輕易在外人麵前露麵,袁宗第作為代表正合適不過。
袁宗第明白秦風的心意,他沒有拒絕,跟隨秦風一起走進大帳,陪同的還有馮雙禮,鄧飛和餘小林也亦步亦趨的跟上,任天寶一看就不像是良善之輩,他們不敢有半點懈怠。
等在大帳落座後,秦風率先開口道:“任壯士,現在沒有外人了,你有什麽話可以盡管說。”
任天寶倒也爽快,聲音洪亮道:“漢王,總督大人願意撥亂反正,三日後會主動開城獻降,不過......”他語氣加重道:“總督大人說了,他過去降清,皆是無奈之舉,希望漢王可以既往不咎,給總督大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李國英作惡甚多,民憤極大,他有所擔心也屬正常。
秦風沉聲道:“李國英願意獻城投降的話,功勞算是不小,過去他雖有大罪,但還是可以功過相抵的。本王答應他,反正之後他不僅不會死,榮華富貴亦可享用一生。”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對於李國英這種手上染滿同胞鮮血的大漢奸,秦風從來不在乎說些違背承諾的話,等拿下保寧後,李國英必死無疑!
任天寶不知秦風內心的真實想法,麵色一喜道:“漢王寬仁,小人先替總督大人謝過了。”
隨後雙方又談了些獻城投降的具體事宜,任天寶說的十分詳盡,聽上去也是誠意十足,秦風在細節上幾乎沒有給予任何補充,隻待三日後接收保寧。
等到一切說定,任天寶起身道:“漢王,小人對您敬仰已久,希望將來能在您的麾下做事。”他挺了挺結實的胸膛,自信滿滿道:“小人自小學藝,談不上有多大的本事,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還算是個好手。”
秦風目光一閃,原本十分欣喜的心境頓時泛起了波瀾,臉上卻是哈哈大笑道:“那就一言為定了,能得任壯士相助,本王求之不得啊!”
任天寶連聲道謝,餘小林把他送了出去。
大帳中,馮雙禮和袁宗第齊聲道賀:“恭喜漢王,兵不血刃的拿下保寧,李國英和麾下二萬多人主動投降,對清廷可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秦風聽了卻是不為所動,甚至連臉上的笑容都漸漸淡去,皺眉道:“慶陽王,川東之戰能夠進行的如此順利,全賴建昌詐降的出其不意。現在保寧要降,你說會不會也是詐降?”
馮雙聞言禮一怔,說道:“韃子皇帝要取李國英的性命,他不投降難道還願意為清廷效力?李國英可沒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覺悟!”
袁宗第知道秦風不會無的放矢,問道:“漢王,你可是有什麽發現?”
秦風麵色凝重道:“李國英要獻城投降,不等於保寧城內的清軍將領們都願意投降,那他憑什麽說三日後就能開城獻降,在此之前把不願投降的清將殺光不成?”
袁宗第道:“李國英是川陝總督,他有權力節製保寧城內的清軍,即使獻城投降之事遭遇強烈抵觸,他設計把反對之人控製起來,又或者全部殺光都不是難事。”
秦風目光深沉道:“靖國公說的不錯,可還有一點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袁宗第思緒一轉,立刻想到了離去的任天寶,試探道:“莫非是任天寶的話中存在紕漏?”
保寧投降之事,目前隻有任天寶與明軍有過接洽,秦風如果依舊有所懷疑,問題肯定出在任天寶身上,他也確實察覺到了一絲端倪,說道:“投降獻城事關重大,李國英派出的必定是他絕對信任之人,可那個任天寶......”
聽到一半,袁宗第已經反應過來,驚聲道:“任天寶還真有問題!他臨走時說要在漢王麾下效力,這樣一個拋棄舊主,隨意攀附高枝的人,又怎麽可能得到李國英的信任?若真這樣,李國英也太沒識人之明了!”
此話一出,帳內氣氛瞬間變得壓抑。
眾人沉默許久,秦風打破平靜道:“本王還是想不明白,任天寶說過,保寧會在獻城投降時打開城門,城中守軍會丟棄了兵刃在城外列隊,如此一來李國英還能怎麽詐降?”
馮雙禮輕聲說道:“漢王,也許是我們想的太複雜了。”
秦風深深吸了口氣,雙眸深邃道:“不到最後,切莫掉以輕心......傳本王的命令,擴大遊騎的警戒範圍,如發現異常,立刻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