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颼颼的風唿唿地刮著,枝條無力的搖曳,一眼望去盡是滿目的蕭條,成堆的枯黃,彌漫著無限的惆悵和淒涼。
初冬,在不經意間悄然到來。
而人心,卻早已如嚴冬一般,變得冰冷落寞。
上林縣三裏營,這裏本是大明南丹衛的駐紮地,而現在已經成為南下清軍所取得的戰績之一,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奪下了這一處貫穿桂、黔、川的軍事重鎮。
南丹衛指揮使投降清軍後,趙布泰為了避免明軍複叛,命令南丹衛守軍留下五百人駐守原地後,其餘的大部兵馬隨同清軍一起南下。
這樣做不僅是為了監視投降明軍,也為了在必要的時候,讓他們充當滿洲八旗的炮灰,去與晉王李定國的主力交戰。
如此以漢製漢是滿清一貫的做法,正因為這樣才讓滿洲八旗一直保持著極小的戰損,為他們統治整個天下,以及威懾各地投降的漢人軍隊提供有力的保障。
而在趙布泰帶走南丹衛的投降明軍大部之後,還留下了五十人的漢八旗韃子,這些老牌漢奸是趙布泰控製此地的核心,畢竟後方雖然不會存在太大的危險,可南丹衛位置重要,他還是留了幾分小心。
南丹衛寨門前,守營的清兵們百無聊賴的拄槍打盹,突然一陣馬蹄聲響把他們驚醒,塔樓上立刻有人叫道:“有一支隊伍過來了。”
蒼涼的號角聲中,南丹衛裏頓時一陣騷動,很快就有清兵張弓搭箭,對準了從遠方而來的人馬。
秦風拉韁駐馬,眺望著前方的南丹衛營寨,眼中寒芒四射。
他已經從楊再興口中得知了南丹衛的大致情況,並且派了斥候對南丹衛守軍做了充分的偵查,隻為了此刻一鼓而下,奪取這個戰略重鎮。
南丹衛雖然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可是對於目前的明清態勢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可這不等於沒有利用價值。
至少在秦風看來,南丹衛絕對是個渾水摸魚的好地方。
早在南下之時,秦風就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夠調動趙布泰的這一路清軍,減緩他與其它二路清軍會師的速度,從而為南明小朝廷調整布防贏得時間。
而隨著楊再興這個南丹衛逃亡千戶的出現,立刻就給秦風帶來了一個契機,讓他的腦海中構思出了一連串的布局。
南丹衛如果發生意外,必然會影響清廷向南的物資輸送,為了保證後路暢通,趙布泰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秦風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讓蒙山軍成為趙布泰的跗骨之俎。
南丹衛寨樓上,王謝望著不緩不急朝這邊行來的隊伍,神色輕鬆的舉起右手,示意清兵們不用緊張。
王謝是趙布泰留守在南丹衛的主官,作為一個清軍遊擊,他不能在南下之戰中建功立業,反而要呆在這個枯燥的地方駐守,難免讓他心生鬱氣。
不過,當他仔細打量完營寨外的隊伍後,王謝的臉上流露出了些許的笑容,心情看樣子似乎是好了一些。
過來的隊伍大概有三百人,穿的都是綠營裝束,其中披甲的很少,卻有很多裝著糧袋的馬車隨行,想來是給前線押運糧草隊伍。
糧草隊伍裏不一定隻有糧草,或許還有犒勞前線將士的美酒,肉食。
南丹衛裏可是一窮二白,王謝每日除了幹糧外,隻能醃點野菜解饞,嘴裏早就淡出鳥了,此時可能有美酒佳肴送上門,他如何能夠不高興?
當然,這一切都取決於王謝所看到的真是一支運糧隊伍。
不過對此,王謝並不懷疑,他很清楚方圓幾十裏內成建製的明軍都或降或逃,何況就算有一些散兵遊勇,難道還敢攻城拔寨不成?
王謝幹笑了一聲,被自己內心深處一絲荒謬的警惕給弄笑了。
沒過多久,運糧隊伍就要了南丹衛的營寨之下。
秦風獨自一人騎馬來到寨門前,掃了眼寨樓上的清兵,洪亮的聲音中帶著毫不掩飾的不屑道:“寨內可有人答話?”
王謝心中一驚,對方的語氣挑釁味十足,顯然沒把南丹衛放在眼裏,難道說不是一支三流的押糧隊伍?
念及這裏,王謝已把從糧隊裏麵弄些美酒佳肴的想法拋到腦後,神色一凜道:“在下是征南將軍麾下遊擊王謝,請問這位將軍是......”
秦風微微側了側臉龐,戰盔掩蓋了他皺起的眉頭。
根據之前的探報,南丹衛裏有敵軍五百左右,而且軍容鬆弛,秦風來到營寨下時,看到守軍無精打采的樣子,心想這些剛剛投降的明軍多少還沉浸在叛變的複雜心境之中,隻要擺出足夠的威勢,一定能夠瞬間擊垮他們脆弱的心理防線,騙開寨門一舉而下應該水到渠成才對。
可萬萬沒有想到,趙布泰竟然在南丹衛裏安排了一個遊擊把守。
有一個清軍遊擊存在的情況下,那五百守軍之中又有多少隨趙布泰南下的清軍精銳?秦風完全不清楚,但事到如今他隻能隨機應變,繼續佯裝下去。
平複了一下心情,秦風抬頭拱了下手,客氣道:“原來是王遊擊,幸會!幸會!”他的臉上浮現出了羨慕之色:“征南將軍一路南下,高奏凱歌,各地偽明軍隊無不望風而降,王遊擊在征南將軍麾下任職,相信撈到不少功勞吧!”
王謝臉色一沉,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他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駐守,哪裏能撈到什麽功勞,心中不忿嘴上卻是恭敬道:“征南將軍運籌帷幄,我等奴才隻是受命驅策罷了,哪敢說有什麽功勞,反而是將軍你翻山越嶺,不辭辛勞的押糧而來,保證三軍將士的糧草補給,這才是大大的功勞。”
秦風聞言心神一緩,他本擔心會有所紕漏,沒想到自己還沒有提及,對方就已經把他當成了運糧隊伍,甚至連他的身份都不再相問,看到趙布泰這一路實在是太順利了,手下將領都失去了該有的防範之心,實乃驕兵必失!
驕兵歸驕兵,王謝並沒有忘記最基本的規矩,大聲問道:“將軍,能否將通關文牒交予王某一看?”
秦風淡淡一笑道:“當然可以。”他從懷中拿出一卷東西,舉起手晃了一晃。
王謝朝身旁的一個清兵低語了幾句,沒過一會兒就見一個竹籃從寨邊吊了下來,秦風上前把那卷東西放進竹籃,目送著竹籃吊進了營寨裏。
秦風的清軍身份是冒牌的,那卷東西自然不是真的通關文牒。
可說是假的,其實倒也不全是,因為通關文牒雖然是偽造的,但上麵的衡州府官印印記卻是貨真價實的。
有了羅明堂的官印,秦風所率的蒙山軍當然就成了衡州綠營的押糧隊伍。
王謝確認了印記不假之後,輕鬆笑道:“原來將軍是從衡州府來的,這一路可不止千裏,將軍一定是辛苦了,王某這就為你接風洗塵!”他對衡州府並不了解,心想營寨外的人年紀很輕,卻已經是將官裝束,十有八九是貴胄子弟,自己可要小心巴結。
秦風看到王謝放下吊橋,用力揮了揮手,不遠處的三百人馬井然有序的往寨門靠近。
如果有眼力極佳的人在場的話,會看到那些低著頭的押糧人馬之中,有很多人握著兵刃的指節已然泛白。
煙塵輕撫,殺意彌漫。
王謝渾然未覺的親自出城迎接,他旁邊還走出了兩隊人馬,在寨門兩邊站成兩列,正是那五十名漢八旗的官兵。
為了給對方這個貴胄子弟留下好印象,王謝可是拿出了最大的排場,和那些瘟雞似的新降明軍相比,他手下這五十人可是威武氣派的多,足夠表達他的敬意了。
秦風含笑下馬,將馬韁交給旁邊的人牽著,自己徒步前進,邊走邊拱手道:“有勞王遊擊屈尊親臨,在下莫不敢當!”說話間,他已經來到王謝身前,身後三百多人自然也隨之跟到。
不少人已經忍不住的抬起頭來,望著了近在咫尺的營寨大門。
王謝和秦風並肩走上了吊橋,康慨笑道:“王某這就安排酒席,為將軍接風!”
秦風並沒有答話,而是朝身旁的一個人看去,後者微微點了下頭,深沉的目光中閃過了一抹興奮之色。
王謝不知秦風為何突然沉默,疑惑道:“將軍,你怎麽了?”
秦風扭過頭,笑容不減卻帶著一絲譏誚:“沒什麽,隻是想借王遊擊的營寨一用。”話應剛落,他已然拔刀。
王謝一愣,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的反應。
冬風冷、家國恨,刀光起,斬不斷風中冰寒,卻斬得下大好的頭顱。刀聲清越,刀聲如歌,單刀孤獨,在藍天白雲之下,卻斬出了如火的戰意!
王謝死了,他手下五十個漢八旗精銳同樣在突如其來的攻擊下斃命。
死的悄無聲息,死的如若螻蟻!
而與王謝等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百怒吼著衝進了南丹衛的勇士,緊接著還有三千唿嘯而來的同胞將士,他們一同拉開了決戰的序幕......
初冬,在不經意間悄然到來。
而人心,卻早已如嚴冬一般,變得冰冷落寞。
上林縣三裏營,這裏本是大明南丹衛的駐紮地,而現在已經成為南下清軍所取得的戰績之一,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奪下了這一處貫穿桂、黔、川的軍事重鎮。
南丹衛指揮使投降清軍後,趙布泰為了避免明軍複叛,命令南丹衛守軍留下五百人駐守原地後,其餘的大部兵馬隨同清軍一起南下。
這樣做不僅是為了監視投降明軍,也為了在必要的時候,讓他們充當滿洲八旗的炮灰,去與晉王李定國的主力交戰。
如此以漢製漢是滿清一貫的做法,正因為這樣才讓滿洲八旗一直保持著極小的戰損,為他們統治整個天下,以及威懾各地投降的漢人軍隊提供有力的保障。
而在趙布泰帶走南丹衛的投降明軍大部之後,還留下了五十人的漢八旗韃子,這些老牌漢奸是趙布泰控製此地的核心,畢竟後方雖然不會存在太大的危險,可南丹衛位置重要,他還是留了幾分小心。
南丹衛寨門前,守營的清兵們百無聊賴的拄槍打盹,突然一陣馬蹄聲響把他們驚醒,塔樓上立刻有人叫道:“有一支隊伍過來了。”
蒼涼的號角聲中,南丹衛裏頓時一陣騷動,很快就有清兵張弓搭箭,對準了從遠方而來的人馬。
秦風拉韁駐馬,眺望著前方的南丹衛營寨,眼中寒芒四射。
他已經從楊再興口中得知了南丹衛的大致情況,並且派了斥候對南丹衛守軍做了充分的偵查,隻為了此刻一鼓而下,奪取這個戰略重鎮。
南丹衛雖然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可是對於目前的明清態勢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可這不等於沒有利用價值。
至少在秦風看來,南丹衛絕對是個渾水摸魚的好地方。
早在南下之時,秦風就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夠調動趙布泰的這一路清軍,減緩他與其它二路清軍會師的速度,從而為南明小朝廷調整布防贏得時間。
而隨著楊再興這個南丹衛逃亡千戶的出現,立刻就給秦風帶來了一個契機,讓他的腦海中構思出了一連串的布局。
南丹衛如果發生意外,必然會影響清廷向南的物資輸送,為了保證後路暢通,趙布泰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秦風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讓蒙山軍成為趙布泰的跗骨之俎。
南丹衛寨樓上,王謝望著不緩不急朝這邊行來的隊伍,神色輕鬆的舉起右手,示意清兵們不用緊張。
王謝是趙布泰留守在南丹衛的主官,作為一個清軍遊擊,他不能在南下之戰中建功立業,反而要呆在這個枯燥的地方駐守,難免讓他心生鬱氣。
不過,當他仔細打量完營寨外的隊伍後,王謝的臉上流露出了些許的笑容,心情看樣子似乎是好了一些。
過來的隊伍大概有三百人,穿的都是綠營裝束,其中披甲的很少,卻有很多裝著糧袋的馬車隨行,想來是給前線押運糧草隊伍。
糧草隊伍裏不一定隻有糧草,或許還有犒勞前線將士的美酒,肉食。
南丹衛裏可是一窮二白,王謝每日除了幹糧外,隻能醃點野菜解饞,嘴裏早就淡出鳥了,此時可能有美酒佳肴送上門,他如何能夠不高興?
當然,這一切都取決於王謝所看到的真是一支運糧隊伍。
不過對此,王謝並不懷疑,他很清楚方圓幾十裏內成建製的明軍都或降或逃,何況就算有一些散兵遊勇,難道還敢攻城拔寨不成?
王謝幹笑了一聲,被自己內心深處一絲荒謬的警惕給弄笑了。
沒過多久,運糧隊伍就要了南丹衛的營寨之下。
秦風獨自一人騎馬來到寨門前,掃了眼寨樓上的清兵,洪亮的聲音中帶著毫不掩飾的不屑道:“寨內可有人答話?”
王謝心中一驚,對方的語氣挑釁味十足,顯然沒把南丹衛放在眼裏,難道說不是一支三流的押糧隊伍?
念及這裏,王謝已把從糧隊裏麵弄些美酒佳肴的想法拋到腦後,神色一凜道:“在下是征南將軍麾下遊擊王謝,請問這位將軍是......”
秦風微微側了側臉龐,戰盔掩蓋了他皺起的眉頭。
根據之前的探報,南丹衛裏有敵軍五百左右,而且軍容鬆弛,秦風來到營寨下時,看到守軍無精打采的樣子,心想這些剛剛投降的明軍多少還沉浸在叛變的複雜心境之中,隻要擺出足夠的威勢,一定能夠瞬間擊垮他們脆弱的心理防線,騙開寨門一舉而下應該水到渠成才對。
可萬萬沒有想到,趙布泰竟然在南丹衛裏安排了一個遊擊把守。
有一個清軍遊擊存在的情況下,那五百守軍之中又有多少隨趙布泰南下的清軍精銳?秦風完全不清楚,但事到如今他隻能隨機應變,繼續佯裝下去。
平複了一下心情,秦風抬頭拱了下手,客氣道:“原來是王遊擊,幸會!幸會!”他的臉上浮現出了羨慕之色:“征南將軍一路南下,高奏凱歌,各地偽明軍隊無不望風而降,王遊擊在征南將軍麾下任職,相信撈到不少功勞吧!”
王謝臉色一沉,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他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駐守,哪裏能撈到什麽功勞,心中不忿嘴上卻是恭敬道:“征南將軍運籌帷幄,我等奴才隻是受命驅策罷了,哪敢說有什麽功勞,反而是將軍你翻山越嶺,不辭辛勞的押糧而來,保證三軍將士的糧草補給,這才是大大的功勞。”
秦風聞言心神一緩,他本擔心會有所紕漏,沒想到自己還沒有提及,對方就已經把他當成了運糧隊伍,甚至連他的身份都不再相問,看到趙布泰這一路實在是太順利了,手下將領都失去了該有的防範之心,實乃驕兵必失!
驕兵歸驕兵,王謝並沒有忘記最基本的規矩,大聲問道:“將軍,能否將通關文牒交予王某一看?”
秦風淡淡一笑道:“當然可以。”他從懷中拿出一卷東西,舉起手晃了一晃。
王謝朝身旁的一個清兵低語了幾句,沒過一會兒就見一個竹籃從寨邊吊了下來,秦風上前把那卷東西放進竹籃,目送著竹籃吊進了營寨裏。
秦風的清軍身份是冒牌的,那卷東西自然不是真的通關文牒。
可說是假的,其實倒也不全是,因為通關文牒雖然是偽造的,但上麵的衡州府官印印記卻是貨真價實的。
有了羅明堂的官印,秦風所率的蒙山軍當然就成了衡州綠營的押糧隊伍。
王謝確認了印記不假之後,輕鬆笑道:“原來將軍是從衡州府來的,這一路可不止千裏,將軍一定是辛苦了,王某這就為你接風洗塵!”他對衡州府並不了解,心想營寨外的人年紀很輕,卻已經是將官裝束,十有八九是貴胄子弟,自己可要小心巴結。
秦風看到王謝放下吊橋,用力揮了揮手,不遠處的三百人馬井然有序的往寨門靠近。
如果有眼力極佳的人在場的話,會看到那些低著頭的押糧人馬之中,有很多人握著兵刃的指節已然泛白。
煙塵輕撫,殺意彌漫。
王謝渾然未覺的親自出城迎接,他旁邊還走出了兩隊人馬,在寨門兩邊站成兩列,正是那五十名漢八旗的官兵。
為了給對方這個貴胄子弟留下好印象,王謝可是拿出了最大的排場,和那些瘟雞似的新降明軍相比,他手下這五十人可是威武氣派的多,足夠表達他的敬意了。
秦風含笑下馬,將馬韁交給旁邊的人牽著,自己徒步前進,邊走邊拱手道:“有勞王遊擊屈尊親臨,在下莫不敢當!”說話間,他已經來到王謝身前,身後三百多人自然也隨之跟到。
不少人已經忍不住的抬起頭來,望著了近在咫尺的營寨大門。
王謝和秦風並肩走上了吊橋,康慨笑道:“王某這就安排酒席,為將軍接風!”
秦風並沒有答話,而是朝身旁的一個人看去,後者微微點了下頭,深沉的目光中閃過了一抹興奮之色。
王謝不知秦風為何突然沉默,疑惑道:“將軍,你怎麽了?”
秦風扭過頭,笑容不減卻帶著一絲譏誚:“沒什麽,隻是想借王遊擊的營寨一用。”話應剛落,他已然拔刀。
王謝一愣,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的反應。
冬風冷、家國恨,刀光起,斬不斷風中冰寒,卻斬得下大好的頭顱。刀聲清越,刀聲如歌,單刀孤獨,在藍天白雲之下,卻斬出了如火的戰意!
王謝死了,他手下五十個漢八旗精銳同樣在突如其來的攻擊下斃命。
死的悄無聲息,死的如若螻蟻!
而與王謝等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百怒吼著衝進了南丹衛的勇士,緊接著還有三千唿嘯而來的同胞將士,他們一同拉開了決戰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