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州府的大肆搜查下,秦風和冷君傲在青蓮居裏穩坐泰山,反而是城裏的一些偷雞摸狗之輩倒了血黴,紛紛被當成可疑人等抓了起來,把府城牢獄塞了個滿滿當當。
搜查結束後,卓爾翰再次顯露出他劊子手的本色,秉承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原則,下令把抓獲的人全部處死。
屠刀揮起,斬落了二百多顆人頭。
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衡州府冤氣衝天,而罪魁禍首的秦風和冷君傲趁著開城之際,順利的離開了衡州府。
卓爾翰其實並不關心刺客是否已經伏法,他的心思都在清風寨的那夥亂賊之上,而當布置在清風寨山下的眼線傳來消息,有大股亂賊下山之後,他大為振奮的下令全軍出發,誓要聚殲那夥狂妄的亂賊。
在遭遇刺殺後的第四日,卓爾翰率領三千兵馬離開衡州府,路經清泉縣,衡山縣,常寧縣後,在離衡陽縣不足二十裏處停下了腳步。
深秋,日暮,黃葉紛紛落躺在田野之上,空氣中有著說不出的肅殺悲涼之氣。
卓爾翰是個貝勒,滿清皇族,身份尊貴,但不是清末時期那些養尊處優,隻知道鬥雞遛鳥的紈絝子弟,他在兵略上還是很有造詣,否則也不會被派往卓布泰的軍中參與消滅南明永曆的最終戰役。
在此次離開衡州府後的行軍之中,卓爾翰的大軍沒有在任何一處縣城停留休息,晚上一律在城外野營。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兵將們一直處於戰備狀態,難以鬆懈,而且卓爾翰還有另外的打算,那就是他想引誘敵軍來襲,就像幾日前那百餘漢八旗所遭遇的夜襲一樣。
卓爾翰根本不怕被襲,怕的是敵人又躲迴清風寨,那山頭他已經從眼線嘴裏了解清楚,還真是一個難以攻破的地方。
所以為了吸引敵人來襲,他晚上宿營時故意把營地布置的十分鬆散,甚至連負責警戒的哨探都不派出。
可惜,無論卓爾翰百般引誘,壓根就沒見到一個敵軍的人影。
直到今日清晨,他終於發現了敵軍的蹤跡,這讓卓爾翰猶如一隻聞道了腥味的獵犬般,興奮不已。
不過興奮歸興奮,在敵人麵前卓爾翰還是拿出了該有的謹慎和認真。
軍營裏,身著白色盔甲的卓爾翰席地而坐,撿起了根枯枝在地上劃了道弧線,暗自出神,想的卻是:“如果我是敵軍,兵力處於劣勢之下,靠什麽來迎戰?”
正在沉思,突然感覺有人接進,卓爾翰扭頭望了過去,原來是衡州知府羅明堂。
羅明堂低頭行了一禮,看到卓爾翰在地上畫的弧線時,殷勤的笑道:“貝勒爺,你這是在畫什麽,這線條...看上去頗有大師手筆啊!”說著,他盤膝坐了下來,也不嫌地上的灰塵汙了身上鮮亮的官袍。
古人雲: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羅明堂的阿諛奉承再明顯不過,偏偏卓爾翰就好這一口,頗為愉悅道:“羅知府,我畫的可不好,你可有指點?”他把枯枝交給了羅明堂,目光灼灼。
卓爾翰當然不是真要羅明堂畫畫,後者也明白卓爾翰的意圖,尷尬一笑道:“貝勒爺,下官學藝不精,不過身邊不乏善畫之人。”
二人啞謎打來打去,一個綠營的校官前來稟告,同時還帶著一個人過來。
羅明堂見到來人,麵露輕鬆道:“貝勒爺,我把善畫之人找來了,還請他為您略解疑惑。”他一伸手,示意校官把人帶過來。
卓爾翰扭頭看過去,先看到的是一雙破破爛爛的草鞋,再抬頭仔細打量,發現羅明堂所謂的善畫之人就是個滿臉懼色的老農。
羅明堂慈祥一笑,起身對那老農安撫道:“老人家,你不要害怕,本官隻要你把前方五十裏內的山川地貌勾畫出來,就賞你一個天大的富貴。”
卓爾翰在旁聽羅明堂說完,語氣十分讚賞道:“羅知府有心了!”
羅明堂謙卑道:“這是下官應該做的,萬萬不敢居功!”
二人一唱一和,外人看來必然認為將帥之間無比和睦,卻不知各自都是暗懷鬼胎,想著將對方置於死地。
羅明堂看到卓爾翰拿著枯枝一邊在地上勾畫,一邊低頭沉思,就意識到他是在判斷清風寨亂賊選擇作戰的地點,於是立刻派人找來了個熟悉周邊地形的向導。
在這個時代,軍事地圖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使用,就算有也都十分簡陋,根本不能作為實戰的依據。
於是,向導就成了活地圖。
羅明堂不去找向導,卓爾翰也會去找,他隻是借此機會來表達自己的忠心而已。
心虛之人往往都會抓住任何機會來掩蓋真正的心思!
而羅明堂這樣的老奸巨猾之輩裝起忠誠來,那可是影帝級別的。
他見到老農茫然無措的不知該畫什麽才好,立刻從他手中接過枯枝,然後通過話語中的逐步引導,親自畫出了一幅詳細的地圖。
卓爾翰靜靜的看著,當注意到其中的幾條波浪和一個原點時,眼中閃過了一絲精芒,伸出手在地圖上一指,問向那個老農道:“你剛才說,這裏有條河流,名叫大源河,而這一點則是大源渡口?”
老農連連點頭,羅明堂在旁說道:“貝勒爺,大源河貫穿了整個衡州水道,而大源渡是衡州地界上由水路行商的集散地,臨近的衡陽縣城很是富裕,就是憑借著大源渡這個重要的渡口。”
卓爾翰點了下頭,問道:“羅知府對大源河很熟悉嗎?”
羅明堂如實道:“大源河算得上是衡州府的財政命脈,下官作為衡州知府,自然有所關注,對這條河道確實頗為了解。”
卓爾翰又盯著地上的地圖看了半晌,突然出聲喝退了那老農,然後臉色一沉道:“羅知府,根據哨探清晨時來報,發現亂賊蹤跡的地方就是在大源渡對岸,你說亂賊們會不會是故意暴露行蹤,然後誘騙我們過河去攻。”
羅明堂一聽,麵露驚色道:“貝勒爺,你說亂匪們是不是想趁我軍過河時半渡而擊?”
卓爾翰站起身來,目光投向遠方,冷笑道:“十有八九就是這樣了,除了半渡而擊,亂賊出現的地方周邊,並沒有合適的伏擊地點。”
“那我軍是不是繞河而過,免得中了亂賊的奸計。”羅明堂低聲試探道,眼中隱隱閃過一絲失望之色。
他確實失望,為亂賊的計謀被識破而感到失望。
然而,卓爾翰接下去的話卻讓羅明堂大感詫異,隻聽他說道:“亂賊想要半渡而擊,那我就給他們半渡而擊的機會!”
卓爾翰說的斬釘截鐵,羅明堂聽得大為驚喜,臉上卻裝出一副驚駭莫名的表情,急聲問道:“貝勒爺,這是為何?”
“不中了亂賊的奸計,又如何能讓他們安心?”卓爾翰嘿然一笑,眼中流露出幾分狂傲:“就算中了圈套,對方也要有實力吞得下我的大軍!”
羅明堂眼中變幻不定,卓爾翰擺明了還是想用手中的大軍來做誘餌。
而就在這時,在清軍大營的西南不遠處突然有煙塵衝起,卓爾翰和羅明堂皆是一驚,難道是亂賊來襲?
他們猜的不錯,還真是亂賊來襲,隻不過是小規模的襲擾,幾個亂賊騎兵放了幾箭之後就絕塵而去,除了給清軍帶來一陣慌亂外,沒有造成絲毫的傷害。
卓爾翰走到營地前,望著敵騎離去的背影,當即下令騎兵追擊,然而過了好一會兒,都不見有騎兵出營追擊,才猛然想起他無騎兵可用,戰馬都在衡州府衙裏被人毒死了。
話說在戰馬被毒死之後,卓爾翰就讓羅明堂四處征集馬匹,結果征集上來的馬匹都是劣馬,馱馬,隻有極少數的幾匹可以當做戰馬使用。
這並非是羅明堂故意使絆,而是真的征集不到戰馬。
在冷兵器時代,戰馬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滿清在入主中原之後,對於戰馬的控製十分嚴格,民間是不允許私自圈養馬匹的,一旦被發現便會已謀反罪論處。
不僅在民間,即使在軍中,戰馬的供給也有明確的法度,除了八旗軍隊以外,隻有少數的漢人部隊配有成建製的騎兵,而地方上的綠營是不允許有騎兵的,從而有效的壓製漢人所擁有的軍事實力。
因此,衡州府境內可謂是一馬難得,此時清軍隊伍裏除了幾十匹負重糧草的馱馬外,隻有六匹合格的戰馬。
卓爾翰心中無奈,同時又萬分不甘,堂堂滿洲八旗往日都是追著別人打,何時有過被打卻還不了手的時候。
更可恨的是,那些敵軍騎兵並不走遠,一直在遠處挑釁。
卓爾翰深知這應該是亂賊的誘敵之計,但他並不在意,隻要能夠和亂賊接戰,那最後的勝利就一定會屬於自己。
很快,清軍就開拔進軍,朝著敵騎逃離的方向不斷追擊,眼看著就到了大源河岸。
卓爾翰心中暗笑,亂賊果然是想誘敵過河,然後半渡而擊。
可是當卓爾翰率領大軍來到河岸前時,眼前的一幕讓他徹底傻眼了。
河岸邊,一支軍隊背河列陣。
軍陣中一片肅靜,隻有蕭瑟的河風,吹得軍旗‘唿唿’作響。
軍旗中繡著一個碩大的‘秦’字。冥冥之中,竟有種說不出威嚴,給三千清軍中的不少官兵帶來了無形的威懾。
突然,秦字大旗之下傳來了嘹亮的鼓聲。
鼓聲由慢到快,激昂四溢。如同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讓那秦字大旗下將士們的血液瞬間沸騰了起來。
沒過一會兒,亂賊中爆發出一陣齊聲的呐喊,所有人的情緒全都於此刻被激發到了最高點。
聲音如翻湧的江水,一浪蓋過一浪,到最後已是響徹天空。
軍旗下,他們的統帥,突然在此刻,拉開了手中的弓箭,瞄準了清軍的隊伍。
秦風臉上揚起一抹狂放的笑容,他如鷹般的眸子,此刻正注視著自己的獵物。
隻聽‘嗖’的一聲淩厲的驚響,恍如長劍劃破空氣。
清軍隊伍最前方的一麵旗幟,‘哢嚓’的發出一聲悶響,從中間斷裂成了兩段,掉落在了地上,激起塵土飛揚。
戰未起,威先至!
剛才這一箭,談不上高超的箭術,可卻宛如一把利刃,刺進了清軍士卒們的心髒!。
清軍的士氣,刹那間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卓爾翰麵色鐵青,他此刻才算弄清楚,亂賊哪裏是想半渡而擊,分明就是要背水一戰!
多麽的狂傲!多麽的決絕!
搜查結束後,卓爾翰再次顯露出他劊子手的本色,秉承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原則,下令把抓獲的人全部處死。
屠刀揮起,斬落了二百多顆人頭。
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衡州府冤氣衝天,而罪魁禍首的秦風和冷君傲趁著開城之際,順利的離開了衡州府。
卓爾翰其實並不關心刺客是否已經伏法,他的心思都在清風寨的那夥亂賊之上,而當布置在清風寨山下的眼線傳來消息,有大股亂賊下山之後,他大為振奮的下令全軍出發,誓要聚殲那夥狂妄的亂賊。
在遭遇刺殺後的第四日,卓爾翰率領三千兵馬離開衡州府,路經清泉縣,衡山縣,常寧縣後,在離衡陽縣不足二十裏處停下了腳步。
深秋,日暮,黃葉紛紛落躺在田野之上,空氣中有著說不出的肅殺悲涼之氣。
卓爾翰是個貝勒,滿清皇族,身份尊貴,但不是清末時期那些養尊處優,隻知道鬥雞遛鳥的紈絝子弟,他在兵略上還是很有造詣,否則也不會被派往卓布泰的軍中參與消滅南明永曆的最終戰役。
在此次離開衡州府後的行軍之中,卓爾翰的大軍沒有在任何一處縣城停留休息,晚上一律在城外野營。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兵將們一直處於戰備狀態,難以鬆懈,而且卓爾翰還有另外的打算,那就是他想引誘敵軍來襲,就像幾日前那百餘漢八旗所遭遇的夜襲一樣。
卓爾翰根本不怕被襲,怕的是敵人又躲迴清風寨,那山頭他已經從眼線嘴裏了解清楚,還真是一個難以攻破的地方。
所以為了吸引敵人來襲,他晚上宿營時故意把營地布置的十分鬆散,甚至連負責警戒的哨探都不派出。
可惜,無論卓爾翰百般引誘,壓根就沒見到一個敵軍的人影。
直到今日清晨,他終於發現了敵軍的蹤跡,這讓卓爾翰猶如一隻聞道了腥味的獵犬般,興奮不已。
不過興奮歸興奮,在敵人麵前卓爾翰還是拿出了該有的謹慎和認真。
軍營裏,身著白色盔甲的卓爾翰席地而坐,撿起了根枯枝在地上劃了道弧線,暗自出神,想的卻是:“如果我是敵軍,兵力處於劣勢之下,靠什麽來迎戰?”
正在沉思,突然感覺有人接進,卓爾翰扭頭望了過去,原來是衡州知府羅明堂。
羅明堂低頭行了一禮,看到卓爾翰在地上畫的弧線時,殷勤的笑道:“貝勒爺,你這是在畫什麽,這線條...看上去頗有大師手筆啊!”說著,他盤膝坐了下來,也不嫌地上的灰塵汙了身上鮮亮的官袍。
古人雲: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羅明堂的阿諛奉承再明顯不過,偏偏卓爾翰就好這一口,頗為愉悅道:“羅知府,我畫的可不好,你可有指點?”他把枯枝交給了羅明堂,目光灼灼。
卓爾翰當然不是真要羅明堂畫畫,後者也明白卓爾翰的意圖,尷尬一笑道:“貝勒爺,下官學藝不精,不過身邊不乏善畫之人。”
二人啞謎打來打去,一個綠營的校官前來稟告,同時還帶著一個人過來。
羅明堂見到來人,麵露輕鬆道:“貝勒爺,我把善畫之人找來了,還請他為您略解疑惑。”他一伸手,示意校官把人帶過來。
卓爾翰扭頭看過去,先看到的是一雙破破爛爛的草鞋,再抬頭仔細打量,發現羅明堂所謂的善畫之人就是個滿臉懼色的老農。
羅明堂慈祥一笑,起身對那老農安撫道:“老人家,你不要害怕,本官隻要你把前方五十裏內的山川地貌勾畫出來,就賞你一個天大的富貴。”
卓爾翰在旁聽羅明堂說完,語氣十分讚賞道:“羅知府有心了!”
羅明堂謙卑道:“這是下官應該做的,萬萬不敢居功!”
二人一唱一和,外人看來必然認為將帥之間無比和睦,卻不知各自都是暗懷鬼胎,想著將對方置於死地。
羅明堂看到卓爾翰拿著枯枝一邊在地上勾畫,一邊低頭沉思,就意識到他是在判斷清風寨亂賊選擇作戰的地點,於是立刻派人找來了個熟悉周邊地形的向導。
在這個時代,軍事地圖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使用,就算有也都十分簡陋,根本不能作為實戰的依據。
於是,向導就成了活地圖。
羅明堂不去找向導,卓爾翰也會去找,他隻是借此機會來表達自己的忠心而已。
心虛之人往往都會抓住任何機會來掩蓋真正的心思!
而羅明堂這樣的老奸巨猾之輩裝起忠誠來,那可是影帝級別的。
他見到老農茫然無措的不知該畫什麽才好,立刻從他手中接過枯枝,然後通過話語中的逐步引導,親自畫出了一幅詳細的地圖。
卓爾翰靜靜的看著,當注意到其中的幾條波浪和一個原點時,眼中閃過了一絲精芒,伸出手在地圖上一指,問向那個老農道:“你剛才說,這裏有條河流,名叫大源河,而這一點則是大源渡口?”
老農連連點頭,羅明堂在旁說道:“貝勒爺,大源河貫穿了整個衡州水道,而大源渡是衡州地界上由水路行商的集散地,臨近的衡陽縣城很是富裕,就是憑借著大源渡這個重要的渡口。”
卓爾翰點了下頭,問道:“羅知府對大源河很熟悉嗎?”
羅明堂如實道:“大源河算得上是衡州府的財政命脈,下官作為衡州知府,自然有所關注,對這條河道確實頗為了解。”
卓爾翰又盯著地上的地圖看了半晌,突然出聲喝退了那老農,然後臉色一沉道:“羅知府,根據哨探清晨時來報,發現亂賊蹤跡的地方就是在大源渡對岸,你說亂賊們會不會是故意暴露行蹤,然後誘騙我們過河去攻。”
羅明堂一聽,麵露驚色道:“貝勒爺,你說亂匪們是不是想趁我軍過河時半渡而擊?”
卓爾翰站起身來,目光投向遠方,冷笑道:“十有八九就是這樣了,除了半渡而擊,亂賊出現的地方周邊,並沒有合適的伏擊地點。”
“那我軍是不是繞河而過,免得中了亂賊的奸計。”羅明堂低聲試探道,眼中隱隱閃過一絲失望之色。
他確實失望,為亂賊的計謀被識破而感到失望。
然而,卓爾翰接下去的話卻讓羅明堂大感詫異,隻聽他說道:“亂賊想要半渡而擊,那我就給他們半渡而擊的機會!”
卓爾翰說的斬釘截鐵,羅明堂聽得大為驚喜,臉上卻裝出一副驚駭莫名的表情,急聲問道:“貝勒爺,這是為何?”
“不中了亂賊的奸計,又如何能讓他們安心?”卓爾翰嘿然一笑,眼中流露出幾分狂傲:“就算中了圈套,對方也要有實力吞得下我的大軍!”
羅明堂眼中變幻不定,卓爾翰擺明了還是想用手中的大軍來做誘餌。
而就在這時,在清軍大營的西南不遠處突然有煙塵衝起,卓爾翰和羅明堂皆是一驚,難道是亂賊來襲?
他們猜的不錯,還真是亂賊來襲,隻不過是小規模的襲擾,幾個亂賊騎兵放了幾箭之後就絕塵而去,除了給清軍帶來一陣慌亂外,沒有造成絲毫的傷害。
卓爾翰走到營地前,望著敵騎離去的背影,當即下令騎兵追擊,然而過了好一會兒,都不見有騎兵出營追擊,才猛然想起他無騎兵可用,戰馬都在衡州府衙裏被人毒死了。
話說在戰馬被毒死之後,卓爾翰就讓羅明堂四處征集馬匹,結果征集上來的馬匹都是劣馬,馱馬,隻有極少數的幾匹可以當做戰馬使用。
這並非是羅明堂故意使絆,而是真的征集不到戰馬。
在冷兵器時代,戰馬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滿清在入主中原之後,對於戰馬的控製十分嚴格,民間是不允許私自圈養馬匹的,一旦被發現便會已謀反罪論處。
不僅在民間,即使在軍中,戰馬的供給也有明確的法度,除了八旗軍隊以外,隻有少數的漢人部隊配有成建製的騎兵,而地方上的綠營是不允許有騎兵的,從而有效的壓製漢人所擁有的軍事實力。
因此,衡州府境內可謂是一馬難得,此時清軍隊伍裏除了幾十匹負重糧草的馱馬外,隻有六匹合格的戰馬。
卓爾翰心中無奈,同時又萬分不甘,堂堂滿洲八旗往日都是追著別人打,何時有過被打卻還不了手的時候。
更可恨的是,那些敵軍騎兵並不走遠,一直在遠處挑釁。
卓爾翰深知這應該是亂賊的誘敵之計,但他並不在意,隻要能夠和亂賊接戰,那最後的勝利就一定會屬於自己。
很快,清軍就開拔進軍,朝著敵騎逃離的方向不斷追擊,眼看著就到了大源河岸。
卓爾翰心中暗笑,亂賊果然是想誘敵過河,然後半渡而擊。
可是當卓爾翰率領大軍來到河岸前時,眼前的一幕讓他徹底傻眼了。
河岸邊,一支軍隊背河列陣。
軍陣中一片肅靜,隻有蕭瑟的河風,吹得軍旗‘唿唿’作響。
軍旗中繡著一個碩大的‘秦’字。冥冥之中,竟有種說不出威嚴,給三千清軍中的不少官兵帶來了無形的威懾。
突然,秦字大旗之下傳來了嘹亮的鼓聲。
鼓聲由慢到快,激昂四溢。如同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讓那秦字大旗下將士們的血液瞬間沸騰了起來。
沒過一會兒,亂賊中爆發出一陣齊聲的呐喊,所有人的情緒全都於此刻被激發到了最高點。
聲音如翻湧的江水,一浪蓋過一浪,到最後已是響徹天空。
軍旗下,他們的統帥,突然在此刻,拉開了手中的弓箭,瞄準了清軍的隊伍。
秦風臉上揚起一抹狂放的笑容,他如鷹般的眸子,此刻正注視著自己的獵物。
隻聽‘嗖’的一聲淩厲的驚響,恍如長劍劃破空氣。
清軍隊伍最前方的一麵旗幟,‘哢嚓’的發出一聲悶響,從中間斷裂成了兩段,掉落在了地上,激起塵土飛揚。
戰未起,威先至!
剛才這一箭,談不上高超的箭術,可卻宛如一把利刃,刺進了清軍士卒們的心髒!。
清軍的士氣,刹那間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卓爾翰麵色鐵青,他此刻才算弄清楚,亂賊哪裏是想半渡而擊,分明就是要背水一戰!
多麽的狂傲!多麽的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