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靖州城門
在武俠世界擼鐵美美噠 作者:田小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俞安君在接受黑龍寨委托時,這個一夜覆滅十二寨的少年便引起了她的關注,之後又聽說他還有滅掉廣寒宮的戰績。最近一段時間有陸續聽說羅部探登仙塔,以一己之力護著紅小綢逃脫青龍門、朱雀門和儲魂閣三方追殺,而且用毒手段了得。這些情報徹底的激發起了俞安君的興趣,心中認定這絕對是一個搞暗殺、當刺客的天才啊。
正好此時獵鷹發出了接應的信號,她便代替手下的堂主去與獵鷹接頭,今日終於如願以償將羅部招致麾下,還附送了一個紅小綢。
她今日心情大為暢懷,隨手從腰間摘下了一塊腰牌遞給了羅部:“我這門派信物你先收著,有事可以憑此尋求同門幫助,聯絡方式你去問獵鷹就行。對了,別忘了四萬兩贖命錢。”
說完便看向紅小綢:“小姑娘,你這內傷最好馬上醫治,在耽誤下去恐怕會留後遺症。”
紅小綢站在原地發愣,羅部則拉著她的手交到了俞安君手中,同時將自己一直保管的那本紅蓮真決秘籍塞在了她手中:“你且先跟閣主迴去療傷,待傷好後咱們再聯絡。”
紅小綢欲言又止,她知道分別在即,有許多話想對羅部說,卻不知從何說起。
俞安君則招唿了獵鷹二人,拉著紅小綢的手就此離開。隨著他們的背影消失在密林之中,羅部又變成了孑然一身。
他把玩著手中黑黝黝的令牌,口中喃喃道:“四萬兩啊四萬兩,我現在去哪弄啊。”
看著身上破破爛爛的衣裳和已經開始愈合的傷口,他決定目標靖州城,出發!
羅部當初自雲蘭城出發,雇了一輛馬車,本來到靖州城隻有十幾天的路程。誰知他先是被馬車拋棄,後來又摻和了登仙塔一事,然後帶著紅小綢一邊療傷一邊躲避追殺足足兜了一大圈,最終終於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終於臨近靖州城了。
一邊想著這兩個來月緊張充實的經曆,一邊趕路,臨近天黑之前終於看到了靖州城大門。
這靖州城乃大景王朝第三重鎮,僅次於國都上京和邊關軍事巨城劍安。而且這靖州城不僅城市繁華,更是江湖之中最核心的城市,全國最大的江湖物資府庫、在江湖之中權勢熏天的“民間組織管委會”以及五年一度的掌門大會都常設於此,城內各大門派辦事機構林立,江湖中那些赫赫有名的高手在城中基本都有居所,這裏可以說是所有江湖中人的聖地。
羅部看著夕陽下雄偉城牆,以及巨大的城門正在緩緩關閉,一股肅殺豪邁之情震撼著他。
“不對,要關門了,現在不是欣賞景色的時候。”羅部在城門即將關閉一刹那,終於衝到了門口。
“官爺,勞駕,勞駕,讓我進去吧。”
羅部用身體卡著門縫,拚命的向正在收工準備離開的官兵猛喊。
“今日已閉城,明日再來。”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冷冰冰的說道。
“軍爺,不是還有個門縫麽,通融一下。”
這位軍官走到他麵前,羅部就感到一座大山挪了過來。心中歎道,好威武的軍人,這大城市就是不一樣,連守城門的軍官賣相都這麽好,想到雲蘭縣城守城門的鄭盒,那真是雲泥之別。
那軍官看著門縫中的羅部,正色道:“根據大景朝律例,戊時起即關閉城門,非軍政要務不到入內或外出。時辰已過,請明日再來。”
宣讀完法條,這軍官扭頭便走,羅部一看這人如此一板一眼,知道求情套近乎無用,但實在不想在這城門口蹲上一夜。便開口道:“軍爺,我有政務要通秉。”
那軍官停住腳步,第二次走了迴來,麵色既沒有不耐煩也沒有絲毫緩和,仍是公事公辦的說道:“請出示身份文牒,政務往來文書或信件,你的上官所簽署的手令或者信函。”
這麽麻煩,別說文書和命令函,羅部連身份文蝶早不知道扔哪去了。看著麵前軍官嚴肅的眼神,知道這會要不拿出些什麽,一個身份不明、形跡可疑的罪名是跑不了了。
他伸手在自己破爛的行禮中翻騰了半天,終於抽出一封皺皺巴巴的信,正是當日雲蘭知縣張飛虎從他在靖州城老師那裏換來的掌門大會特等席資格。
姑且試試吧,羅部將信封遞了過去。那軍官看了一眼封皮,臉色大變,這信封抬頭是雲蘭城府衙張飛虎收,這還不算什麽,但是落款則是“民管會總部”。這個名字看上去挺土,但在大景朝那可是一等一的權力部門,尤其在這靖州城,就算知府大人或者軍中的鎮撫見了民管會的官也得繞著走。
不過這軍官仍未下令開啟城門,而是繼續問道:“還需要文蝶和手令。”
這軍官的一個下屬掃到了信件封皮,急忙墊腳夠著耳語道:“這衙門咱惹不起啊,現在江湖各門派在城中雲集,萬一耽誤了事咱們擔不起責任,您要不就讓他進來吧。”
“不行,手續不全就是不能臨時開啟城門!”軍官斬釘截鐵的說道。
羅部也是無語,怎麽在城門碰上這麽個不知變通軍官。不一會,這名軍官的手下紛紛來勸,這個人高馬大的軍官義正言辭的舌戰群儒,既不急躁,也不退讓。
雖然卡著城門極為別扭,但越看越覺得這個軍官有意思,能把原則把持的這麽死,不禁說道:“各位軍爺,我不妨事,明日再進城也是一樣。”
誰知那軍官尚未答話,他的手下竟然搶道:“這位爺,民管會的事是大事可耽誤不得,您放心,一會就開城門讓您進去。”說完,又衝著他的上司去苦苦相勸。
這城門的奇景不一會就引了不少人瞧熱鬧,這進出城門鬧事的也不算罕見,但現在這樣當事人和軍官都想按規則行事,而一幫下屬苦勸開門的場景卻是新鮮至極。
羅部看事情要鬧大,正想要迴信封一走了之,突然人群之外一聲兵刃出竅之音,接著一聲喝到:“誰在城門鬧事!”
圍觀的人瞬間便散了個幹淨,一人帶領四五個持刀侍衛散了人群走到了城門處。那個守城軍官的手下看到了來人不禁都大驚失色,瞬間噤若寒蟬。
羅部一看之下,頓時哭笑不得,心道: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啊。眼前這帶頭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和他剛分別還不到三個月的鄭盒。
正好此時獵鷹發出了接應的信號,她便代替手下的堂主去與獵鷹接頭,今日終於如願以償將羅部招致麾下,還附送了一個紅小綢。
她今日心情大為暢懷,隨手從腰間摘下了一塊腰牌遞給了羅部:“我這門派信物你先收著,有事可以憑此尋求同門幫助,聯絡方式你去問獵鷹就行。對了,別忘了四萬兩贖命錢。”
說完便看向紅小綢:“小姑娘,你這內傷最好馬上醫治,在耽誤下去恐怕會留後遺症。”
紅小綢站在原地發愣,羅部則拉著她的手交到了俞安君手中,同時將自己一直保管的那本紅蓮真決秘籍塞在了她手中:“你且先跟閣主迴去療傷,待傷好後咱們再聯絡。”
紅小綢欲言又止,她知道分別在即,有許多話想對羅部說,卻不知從何說起。
俞安君則招唿了獵鷹二人,拉著紅小綢的手就此離開。隨著他們的背影消失在密林之中,羅部又變成了孑然一身。
他把玩著手中黑黝黝的令牌,口中喃喃道:“四萬兩啊四萬兩,我現在去哪弄啊。”
看著身上破破爛爛的衣裳和已經開始愈合的傷口,他決定目標靖州城,出發!
羅部當初自雲蘭城出發,雇了一輛馬車,本來到靖州城隻有十幾天的路程。誰知他先是被馬車拋棄,後來又摻和了登仙塔一事,然後帶著紅小綢一邊療傷一邊躲避追殺足足兜了一大圈,最終終於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終於臨近靖州城了。
一邊想著這兩個來月緊張充實的經曆,一邊趕路,臨近天黑之前終於看到了靖州城大門。
這靖州城乃大景王朝第三重鎮,僅次於國都上京和邊關軍事巨城劍安。而且這靖州城不僅城市繁華,更是江湖之中最核心的城市,全國最大的江湖物資府庫、在江湖之中權勢熏天的“民間組織管委會”以及五年一度的掌門大會都常設於此,城內各大門派辦事機構林立,江湖中那些赫赫有名的高手在城中基本都有居所,這裏可以說是所有江湖中人的聖地。
羅部看著夕陽下雄偉城牆,以及巨大的城門正在緩緩關閉,一股肅殺豪邁之情震撼著他。
“不對,要關門了,現在不是欣賞景色的時候。”羅部在城門即將關閉一刹那,終於衝到了門口。
“官爺,勞駕,勞駕,讓我進去吧。”
羅部用身體卡著門縫,拚命的向正在收工準備離開的官兵猛喊。
“今日已閉城,明日再來。”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冷冰冰的說道。
“軍爺,不是還有個門縫麽,通融一下。”
這位軍官走到他麵前,羅部就感到一座大山挪了過來。心中歎道,好威武的軍人,這大城市就是不一樣,連守城門的軍官賣相都這麽好,想到雲蘭縣城守城門的鄭盒,那真是雲泥之別。
那軍官看著門縫中的羅部,正色道:“根據大景朝律例,戊時起即關閉城門,非軍政要務不到入內或外出。時辰已過,請明日再來。”
宣讀完法條,這軍官扭頭便走,羅部一看這人如此一板一眼,知道求情套近乎無用,但實在不想在這城門口蹲上一夜。便開口道:“軍爺,我有政務要通秉。”
那軍官停住腳步,第二次走了迴來,麵色既沒有不耐煩也沒有絲毫緩和,仍是公事公辦的說道:“請出示身份文牒,政務往來文書或信件,你的上官所簽署的手令或者信函。”
這麽麻煩,別說文書和命令函,羅部連身份文蝶早不知道扔哪去了。看著麵前軍官嚴肅的眼神,知道這會要不拿出些什麽,一個身份不明、形跡可疑的罪名是跑不了了。
他伸手在自己破爛的行禮中翻騰了半天,終於抽出一封皺皺巴巴的信,正是當日雲蘭知縣張飛虎從他在靖州城老師那裏換來的掌門大會特等席資格。
姑且試試吧,羅部將信封遞了過去。那軍官看了一眼封皮,臉色大變,這信封抬頭是雲蘭城府衙張飛虎收,這還不算什麽,但是落款則是“民管會總部”。這個名字看上去挺土,但在大景朝那可是一等一的權力部門,尤其在這靖州城,就算知府大人或者軍中的鎮撫見了民管會的官也得繞著走。
不過這軍官仍未下令開啟城門,而是繼續問道:“還需要文蝶和手令。”
這軍官的一個下屬掃到了信件封皮,急忙墊腳夠著耳語道:“這衙門咱惹不起啊,現在江湖各門派在城中雲集,萬一耽誤了事咱們擔不起責任,您要不就讓他進來吧。”
“不行,手續不全就是不能臨時開啟城門!”軍官斬釘截鐵的說道。
羅部也是無語,怎麽在城門碰上這麽個不知變通軍官。不一會,這名軍官的手下紛紛來勸,這個人高馬大的軍官義正言辭的舌戰群儒,既不急躁,也不退讓。
雖然卡著城門極為別扭,但越看越覺得這個軍官有意思,能把原則把持的這麽死,不禁說道:“各位軍爺,我不妨事,明日再進城也是一樣。”
誰知那軍官尚未答話,他的手下竟然搶道:“這位爺,民管會的事是大事可耽誤不得,您放心,一會就開城門讓您進去。”說完,又衝著他的上司去苦苦相勸。
這城門的奇景不一會就引了不少人瞧熱鬧,這進出城門鬧事的也不算罕見,但現在這樣當事人和軍官都想按規則行事,而一幫下屬苦勸開門的場景卻是新鮮至極。
羅部看事情要鬧大,正想要迴信封一走了之,突然人群之外一聲兵刃出竅之音,接著一聲喝到:“誰在城門鬧事!”
圍觀的人瞬間便散了個幹淨,一人帶領四五個持刀侍衛散了人群走到了城門處。那個守城軍官的手下看到了來人不禁都大驚失色,瞬間噤若寒蟬。
羅部一看之下,頓時哭笑不得,心道: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啊。眼前這帶頭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和他剛分別還不到三個月的鄭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