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成蔭,沿著溪水修的棧道,處處有水聲,感覺和大自然來了個親密的接觸,雖無前山之盛,但清幽潔淨則更勝一籌!
而這,便是青城後山!
隻不過,這後山要比前山大很多,路也難很多!
1300多米的海拔雖然不高,但是60~70度坡度的陡峭台階一段接一段,一段又高過一段,讓人一看著就會懷疑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
這樣的場景,就是說一聲蜀道難也不過。
一趟路程下來,怎麽的都要6~7個小時!
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初時新奇,之後漠然,最後腰腿酸痛急著下山,生怕錯過了晚上最後一班班車,到時候怕是隻有在半山中的“又一村”歇上一夜了。
當然,其中也有例外的!
隻見一位身著灰『色』中山裝,看上去約莫70來歲,麵『色』紅潤略顯清瘦的白發老叟,正悠然自得的行走在山間窄道,比之絕大多數30~50歲的“年輕人”要好太多了!
而麵對上山途中那些50來歲“年輕人”投來的仰慕羨慕的視線,步雲生卻沒半點驕傲之意,僅僅是保持著一顆平常心,繼續享受著這自然之美!
不過,即使後山的路再長再險,卻也有窮盡之時。
一條清澈見底的水道硬生生的橫在了所有登山客身前,一副前路已盡的模樣。
但是所有行至此處的“客人們”卻沒有轉身離去的意思,而是在水道邊上聊起天來。
好一會兒之後,一艘大渡船才從遠方悠悠駛來,而在場的眾人無不精神振奮!
2雲錢的擺渡費,讓連同步雲生在內的三十多人,享受了一把短暫的“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分鍾後,大渡船身前的防撞輪胎輕輕的撞在了水泥修築的岸堤上。
而渡船上的眾人,除了經驗十足的船家和不動如山的步雲生之外,餘者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後坐力齊齊弄了個仰頭。
下船後,路複現,眾人又踏上了艱難的征途。
不過這一次卻是卻走越快,因為在走過這一段路程後,終點就在前方,所以由不得這些佛教信徒們欣喜萬分!
不錯,就是佛教信徒!
誰又能想到,在道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號稱幽天下的青城山後山,竟然有一座白雲寺!!!
..............
自古以來,但凡是名山大川都絕不會少了佛道兩家的宮觀寺廟,畢竟寶地之處又沒有寫上名字,當然是看得古今無數的佛道宗師們心癢難耐!
在佛教還未傳入中土之前,青城山一直便是道家的祖庭之一。
不過到了唐朝,佛教大興,佛祖的金身逐漸立到了青城山上,蓋起了宮殿寶刹。
這一下子,可是惹怒了一直潛修山中的道教高人們!
畢竟自家祖庭都要被搶了,一時間哪裏還顧得了修行?
所以道士出山!
一紙訴狀告到了唐玄宗那裏,作為信道者的唐玄宗自然不會偏袒佛教,隨即下詔,“觀還道家,寺依山外”!
自此,青城山前山這才重重的烙印上了道家的痕跡,徹底歸於了道家!
而佛教卻也沒有輕言放棄,退居更加艱辛的後山。
隨即在青城後山腳下修建的泰安寺,又在山頂建起了白雲寺。
反而是把這艱難的山路,當作所有沙彌、僧侶的考驗!
而也正是因為這種磨練,導致在曆史上的某段時期,青城後山名僧輩出,一度成為佛教禪宗弟子向往的修行聖地!
所以,直到今時今日,青城山中也不乏和尚、道士在同一條羊腸小道上擦身而過!
不過,即使是在四目相對之間,僧道二者卻也沒有擦出凡俗們認為的電光火石,更沒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場景,有的隻是各自安然!
畢竟都是清靜無為之人,你念你的阿彌陀佛,我頌我的太上老君,何必在此爭個你強我弱?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爭,隻是這爭的,卻是各自的超脫!
.............
下了擺船的步雲生也沒有跟隨興奮的眾人向著白雲寺走去,而是僅僅走了一段路,見到一個賣著紅牛、炸土豆的小攤位前停了下來。
隻見,一位身著灰『色』羽絨服,滿頭白發,約莫70多歲的消瘦老者,正埋頭在給幾位登山客炸著土豆,而步雲生見狀卻也不買東西,而是走到攤主身旁輕聲道:“明嬌道長,別來無恙?!”
話音剛落,隻見那位炸著土豆的白發攤主渾身一頓,隨後又好似沒聽到的一樣的繼續炸著土豆!
步雲生見狀,嘴角微微上揚,但也不多說什麽,隻是靜靜的看著白發攤主貌似平靜的應付著登山客。
好一會兒之後,直至白發攤主炸好最後一份土豆,目送著登山客們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拐角後,這才轉身滿臉『迷』茫的對著步雲生,用一口帶著巴蜀方言味道的不標準普通話說道:“這位朋友,你認錯了嘛?老漢不是道長,就是個炸土豆地!”
不想,步雲生聽罷,卻笑了起來。
竟然拋卻了平日裏流力的普通話,也『操』起一口帶著巴蜀方言味的普通話,微有調侃的說道:“或者,我該叫你林鳳嬌?”
此時得白發攤主,或者說是林鳳嬌眼神遽然一凝,瞪直了眼睛看著身前這位身著灰『色』中山裝,滿頭華發,還戴著一副眼鏡的清瘦老頭,一口巴蜀方言脫口而出:“你到底是哪個?還有,這個名字是哪個人告訴你地!”
“哈哈~哈哈~”
此時的步雲生見狀卻是哈哈大笑,也沒有再用巴蜀方言,而是撿迴了普通話說道:“看著這60多年都沒變的反應,我就知道一定是你!”
林鳳嬌急忙用這滿口巴蜀方言問道:“60年?你到底是哪個?”
“唉”步雲生見此長歎一聲:“我?看來鳳嬌你是忘了我們的戰友之情了?!”
“還記得我剛被調到後勤那會兒,你……“步雲生說罷,隨即頓了頓,這才有些感傷的說道:“沒想到,現在除了我們兩個,其他人都........”
一旁的林鳳嬌一聽此言,眉目不禁一皺,低著頭似乎思索著什麽,突然隻覺腦中劃過一道閃電,猛地抬頭瞪大眼睛看向步雲生,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你......是班長?”
....................
而這,便是青城後山!
隻不過,這後山要比前山大很多,路也難很多!
1300多米的海拔雖然不高,但是60~70度坡度的陡峭台階一段接一段,一段又高過一段,讓人一看著就會懷疑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
這樣的場景,就是說一聲蜀道難也不過。
一趟路程下來,怎麽的都要6~7個小時!
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初時新奇,之後漠然,最後腰腿酸痛急著下山,生怕錯過了晚上最後一班班車,到時候怕是隻有在半山中的“又一村”歇上一夜了。
當然,其中也有例外的!
隻見一位身著灰『色』中山裝,看上去約莫70來歲,麵『色』紅潤略顯清瘦的白發老叟,正悠然自得的行走在山間窄道,比之絕大多數30~50歲的“年輕人”要好太多了!
而麵對上山途中那些50來歲“年輕人”投來的仰慕羨慕的視線,步雲生卻沒半點驕傲之意,僅僅是保持著一顆平常心,繼續享受著這自然之美!
不過,即使後山的路再長再險,卻也有窮盡之時。
一條清澈見底的水道硬生生的橫在了所有登山客身前,一副前路已盡的模樣。
但是所有行至此處的“客人們”卻沒有轉身離去的意思,而是在水道邊上聊起天來。
好一會兒之後,一艘大渡船才從遠方悠悠駛來,而在場的眾人無不精神振奮!
2雲錢的擺渡費,讓連同步雲生在內的三十多人,享受了一把短暫的“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分鍾後,大渡船身前的防撞輪胎輕輕的撞在了水泥修築的岸堤上。
而渡船上的眾人,除了經驗十足的船家和不動如山的步雲生之外,餘者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後坐力齊齊弄了個仰頭。
下船後,路複現,眾人又踏上了艱難的征途。
不過這一次卻是卻走越快,因為在走過這一段路程後,終點就在前方,所以由不得這些佛教信徒們欣喜萬分!
不錯,就是佛教信徒!
誰又能想到,在道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號稱幽天下的青城山後山,竟然有一座白雲寺!!!
..............
自古以來,但凡是名山大川都絕不會少了佛道兩家的宮觀寺廟,畢竟寶地之處又沒有寫上名字,當然是看得古今無數的佛道宗師們心癢難耐!
在佛教還未傳入中土之前,青城山一直便是道家的祖庭之一。
不過到了唐朝,佛教大興,佛祖的金身逐漸立到了青城山上,蓋起了宮殿寶刹。
這一下子,可是惹怒了一直潛修山中的道教高人們!
畢竟自家祖庭都要被搶了,一時間哪裏還顧得了修行?
所以道士出山!
一紙訴狀告到了唐玄宗那裏,作為信道者的唐玄宗自然不會偏袒佛教,隨即下詔,“觀還道家,寺依山外”!
自此,青城山前山這才重重的烙印上了道家的痕跡,徹底歸於了道家!
而佛教卻也沒有輕言放棄,退居更加艱辛的後山。
隨即在青城後山腳下修建的泰安寺,又在山頂建起了白雲寺。
反而是把這艱難的山路,當作所有沙彌、僧侶的考驗!
而也正是因為這種磨練,導致在曆史上的某段時期,青城後山名僧輩出,一度成為佛教禪宗弟子向往的修行聖地!
所以,直到今時今日,青城山中也不乏和尚、道士在同一條羊腸小道上擦身而過!
不過,即使是在四目相對之間,僧道二者卻也沒有擦出凡俗們認為的電光火石,更沒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場景,有的隻是各自安然!
畢竟都是清靜無為之人,你念你的阿彌陀佛,我頌我的太上老君,何必在此爭個你強我弱?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爭,隻是這爭的,卻是各自的超脫!
.............
下了擺船的步雲生也沒有跟隨興奮的眾人向著白雲寺走去,而是僅僅走了一段路,見到一個賣著紅牛、炸土豆的小攤位前停了下來。
隻見,一位身著灰『色』羽絨服,滿頭白發,約莫70多歲的消瘦老者,正埋頭在給幾位登山客炸著土豆,而步雲生見狀卻也不買東西,而是走到攤主身旁輕聲道:“明嬌道長,別來無恙?!”
話音剛落,隻見那位炸著土豆的白發攤主渾身一頓,隨後又好似沒聽到的一樣的繼續炸著土豆!
步雲生見狀,嘴角微微上揚,但也不多說什麽,隻是靜靜的看著白發攤主貌似平靜的應付著登山客。
好一會兒之後,直至白發攤主炸好最後一份土豆,目送著登山客們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拐角後,這才轉身滿臉『迷』茫的對著步雲生,用一口帶著巴蜀方言味道的不標準普通話說道:“這位朋友,你認錯了嘛?老漢不是道長,就是個炸土豆地!”
不想,步雲生聽罷,卻笑了起來。
竟然拋卻了平日裏流力的普通話,也『操』起一口帶著巴蜀方言味的普通話,微有調侃的說道:“或者,我該叫你林鳳嬌?”
此時得白發攤主,或者說是林鳳嬌眼神遽然一凝,瞪直了眼睛看著身前這位身著灰『色』中山裝,滿頭華發,還戴著一副眼鏡的清瘦老頭,一口巴蜀方言脫口而出:“你到底是哪個?還有,這個名字是哪個人告訴你地!”
“哈哈~哈哈~”
此時的步雲生見狀卻是哈哈大笑,也沒有再用巴蜀方言,而是撿迴了普通話說道:“看著這60多年都沒變的反應,我就知道一定是你!”
林鳳嬌急忙用這滿口巴蜀方言問道:“60年?你到底是哪個?”
“唉”步雲生見此長歎一聲:“我?看來鳳嬌你是忘了我們的戰友之情了?!”
“還記得我剛被調到後勤那會兒,你……“步雲生說罷,隨即頓了頓,這才有些感傷的說道:“沒想到,現在除了我們兩個,其他人都........”
一旁的林鳳嬌一聽此言,眉目不禁一皺,低著頭似乎思索著什麽,突然隻覺腦中劃過一道閃電,猛地抬頭瞪大眼睛看向步雲生,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你......是班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