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香茗坐上寶座,道:“把杜香塵帶上來。”齊香綰知她要按宮規,將杜香塵定罪,不敢怠慢,一招手,兩名弟子自去提人。哪知等了一會兒,一人匆忙跑迴,叫道:“不好啦,杜香塵死了!”
齊香綰皺眉道:“怎麽死的?不是讓你們用‘情封之法’封住她的穴道了麽?”她言中的“情封之法”,乃湘漓宮點穴秘術,集數人之力,運使“寄情訣”,在對方體內植入“情種”,鎖住四肢百骸,乃至五感六識,唯剩一點真靈,也困於混沌當中。這法子,與毒娘子的“靈蛇鎖血大法”同理,但功效遠勝後者。
狄香澄歎道:“‘寄情難返,心死難挽’。要破‘寄情鎖’,除非‘寂滅心’,她是自殺的。”湘漓宮祖師創出“寄情訣”,本為助己助人轉移心傷。但練者死誌若堅,必得前功盡棄。
眾女明白過來,杜香塵作亂失敗,難逃重罰,索性自行了斷。那弟子遞上一物,道:“在她身邊,發現了這個。”齊香綰接過了一看,隻是一截空竹筒,似內嵌機括,不知有何古怪。
狄香澄道:“我拿去瞅瞅。”齊香綰將竹筒給了她,歎道:“杜香塵畏罪自殺,依我看,不必多追究,仍按弟子之禮,就把她葬在墓園吧。”米香芝道:“哼,便宜她了。”
卓香茗宅心仁厚,采納齊香綰建議,命弟子前去辦理後事。她閉關七日,宮中事務略有堆集,原本還得休養幾日,再慢慢處理。而今得許清濁相助,根除禍患,已無絲毫虛弱,當即聽判弟子奏報。
許清濁立在一旁,瞧卓香茗料理宮務,井井有條,寬容大度,不失威嚴,心想:“換作杜香塵來當宮主,豈能如此令人信服?可見老宮主自有慧眼!”他身為武林副盟主,漸懂馭下之理,現從母親身上又學到不少。
不到一個時辰,宮務處置完畢,眾弟子行禮退下,各安其所,修煉技藝。齊香綰見卓香茗母子無事,笑道:“宮主,許公子初來湘漓宮,你我陪他和幾位貴客,四處逛一逛,怎麽樣?”
卓香茗欣然應允,與齊香綰一道,帶許清濁幾人各處參觀。湘漓宮名為宮殿,若按門派,則包括整片峽穀內部,三麵環山,方圓數裏,植被豐茂,不乏農田果樹,飛鳥走獸,可以自足,唯用水是從靈渠而接。
其地雖不比青竹林清幽,也不比花苑美麗,但一派恬靜祥和,頗有桃源之鄉的風格。湘漓宮弟子住在這樣的地方,也才能絕除雜念,安心研藝。許清濁會弄幾筆丹青,觀望美景,就想借來紙筆,大塗一番。
轉到西頭,一座大石房與中殿相接,造型大氣,布滿雕刻,在玻璃製成的宮殿前,有些格格不入。齊香綰道:“玻璃遇熱,容易軟化,不宜在內燒火煉丹,所以妙應房是石砌的丹房。”
幾人邁入房內,其中還分出許多小室,各置鼎爐,都有弟子看守。盡頭一室開闊,石磚當中露出一片土壤,擱著個粉嘟嘟的物事,好像一團肉墊子,上麵長著一株血色的靈芝,形似如意。
許清濁奇道:“這就是‘靈芝鬥太歲’了?”卓香茗道:“不錯,太歲又名‘肉靈芝’,實與靈芝同源。太歲以吞食腐物為生,但祖師找到的,卻是一株靈芝讓太歲黏住,吸取靈氣,兩者爭鬥不休。這尊靈芝壽逾三千,藥力常人難禁,可太歲能夠抵抗。我們每隔二十年,趁其鬥得疲勞,各從它們身上割下一塊,煉製丹藥,相輔而用。”
許清濁低聲道:“娘,杜香塵竊取的‘靈芝丸’,最後落入了孩兒腹中。”說起毒靈子偷換靈藥,導致皇帝身死,自己反而得救,瞧母親麵露驚訝,惴惴不安道:“你們不會叫我吐出來吧?”
齊香綰笑道:“你吐得出麽?大夥兒若知‘靈芝丸’救了宮主之子的性命,隻會覺得物善其用。”卓香茗道:“你雖已服丹,不知怎生運用這股丹力,以後我來教你。”
言語間,走出妙應房,來到峽穀的石壁之下,矗立著一座玻璃閣樓,內裏似有許多弟子在打坐。齊香綰道:“最好別打擾年師妹她們修行。”幾人在外麵觀望了一會兒,沿山壁移步,不久又來到一間大作坊麵前。
還沒走近,異味撲鼻,亦覺滾熱,桃舞嚷道:“這是幹啥的?可不好聞,咱們不會要進去吧?”齊香綰白了她一眼,道:“沒人讓你進去!這兒是咱們燒製玻璃的作坊,平日由狄師妹監管。”
玻璃是由石英砂,添入草木灰、貝殼灰等融製而成,古今中外製法大同小異。湘漓宮從丹道得之,數百年來,技趨成熟,所製的成品透亮精美,品質不讓舶來傳入的西洋玻璃。
風倦月問道:“‘相思淚’也是玻璃造的嗎?”齊香綰道:“不錯!所謂‘相思淚’,其實就是將融化的玻璃滴入冰水裏,自己就會聚成淚珠一樣的形狀。”風倦月奇道:“為何它頭部堅固,尾巴又十分脆弱?”
齊香綰答不上來,卓香茗道:“狄師姊說過,融化的玻璃突遇冰水,表麵極快凝固,內部和後端卻會慢些。等到通體固結,各處內力不均,頭部最強,尾巴最弱。加力於尾,如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都會粉碎。”
許清濁笑道:“‘相思淚’也有內力嗎?”卓香茗微笑道:“狄師姊隻是以內力打比方。”許清濁暗想:“那這股內力可強得很啦!就連孤陽子,也無法捏碎淚珠。”忽然之間,似乎悟到了什麽。
一行人在殿中又轉了許久,許清濁、風倦月和三芳飽覽奇觀,大開眼界。不覺已到黃昏,燕輕環來報,說眾弟子備好晚宴,款待外來客人,請宮主、殿主及貴客入座。
湘漓宮沒有下人,衣食住行,各項雜役,都由低輩弟子修行之餘兼任。比如,有的負責侍候宮主,有的負責采收食物,有的負責打掃清潔,燕輕環也因午後要去擦洗玻璃,沒有隨行在師父身側。
迴到葆春殿,蒲團和寶座之前,都已擺設案幾,其上滿盛佳肴,熱氣香味四溢。許清濁等人入席品嚐,雖非山珍海味,也算葷素齊全,烹飪獨到,連桃舞這位精通廚藝的廚娘都讚不絕口。
果品之中,荔枝居多,顆顆晶瑩飽滿,乃是嶺南名產。荔枝古名“離枝”,意為離開枝頭,不能久放,容易變味。故有唐玄宗為博貴妃一笑,專設特使,騎數千裏,將荔枝盡快送到京師。
湘漓宮弟子喜食荔枝,以其名暗喻離情,也稱為“離人果”、“相思果”。風倦月亦對此物一見鍾情,剝食不歇,全忘了吃正菜,大有一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派頭。
歡宴過半,四大教師慶賀卓香茗母子團聚,依次獻上賀禮。第一個獻禮的,是取水樓主狄香澄,送了一本圖集小冊,裏麵畫著許多的機關巧物,旁注製作方式和使用之法雲雲。
狄香澄說這是她和弟子近年所著,正打算編進《運水圖》,既逢天大喜事,便送給貴客先睹為快。許清濁連聲稱謝,暗暗卻想:“我又看不懂,送給我幹嘛?”風倦月頗為好奇,拿了過來,細細翻看。
湘漓宮收徒,多從外界物色,宮中人數時多時少,每代全無固定,但最多時,也不過百餘人。無論耕田織衣,還是煉丹製藥,人手不足,常常借助各式器具,以求方便省力。
湘漓宮曆代前輩,研創巧具,繪製圖集,供後人按圖製造。其中又以水利相關者最多,冠以《運水圖》之名。實際上,此著包羅萬千,涵蓋極廣,天為理,工為用,故稱“天工”。
妙應房主米香芝獻的禮物最為實在,乃是一盒靈丹妙藥,各具增功、益壽、養顏、祛毒等功效,琳琅滿目。湘漓宮的丹道,源自藥王孫思邈。藥王實是煉丹行家,早年著有《丹房訣要》等書。
湘漓宮祖師最愛此道,博采百家,丹術早已超過恩師。她晚年將收集及自創的丹方,去偽存真,仔細編纂,傳給了後世弟子,稱作“千金方”,但與藥王撰寫的《千金要方》大相徑庭。
孫思邈成書之時,更加重視醫藥而非丹術,多將丹方改為藥方。湘漓宮祖師遠行在外,自不知其更改,仍以昔日從恩師處聽來的稱謂,給自家丹術命名,紀念恩師之德。
葆春殿主齊香綰、寄情閣主年香玉送的,均為功法秘笈:《葆春功》裏的駐顏術,及《寄情訣》裏的養心論。“葆春功”本是內功修煉之法,而“寄情訣”是真氣運使之法。
“葆春功”的內力練到深處,可以駐顏不老,乃至返老還童;“寄情訣”的修為越高,越不受七情六欲幹擾,運勁如神。兩大教師在武學上,各有專長,身手僅次於宮主。
若非卓香茗吸收許明燈一半內力,又在雪穀之中得其點撥,內功和招式都突飛猛進,當年絕非二女對手。但二女一向佩服卓香茗,對她忠心耿耿,堪為宮主左膀右臂。
當然,她們再佩服宮主,也不敢把本門武學教給男人,贈予許清濁的秘笈,僅含駐顏、養心部分。許清濁尋思:“師父國色天香,‘葆春功’送她最好;‘寄情訣’有點邪乎,倒似能幫助菊清淡忘刀魁......”
宴後,許清濁陪母親迴屋,忽想起孤陽子所托,忙向卓香茗尋問。卓香茗取了鑰匙,打開內寢一間小室,取出一畫有太極圖案的小盒,裏麵躺著一張發黃的紙頁,道:“就是此物,你拿去吧。”
許清濁問道:“我取走了它,不打緊麽?”卓香茗道:“方上所載,早已融入我湘漓宮技藝,紙本無用。宮主代代相傳,若龍門派後人前來索要,便交還原物。”許清濁這才放心,將丹方收入懷裏。
母子閑坐,許清濁將自己成長往事說來,卓香茗感情缺失,性子寡淡,隻默默傾聽,鮮出一言,反不如秦良玉那般感慨良多。許清濁本來話多,是晚談興更佳,不覺說了一整夜,直至天色泛白,晨光從鏡窗射入。
許清濁發現天亮,見卓香茗神色未變,歉疚道:“娘,我說個沒完,累你一晚沒休息。”卓香茗道:“無妨。你說得口渴了麽?書案上有水。”許清濁口幹舌燥,聞言走到案邊,取水飲用。
湘漓宮不種茶,也不飲茶,卓香茗雖以“香茗”為名,實則一生從沒喝過茶。不過,宮中用水自靈渠而得,淨濾數道,清冽可口,猶勝茶香。暑日飲之,更是冰涼解熱。
許清濁三兩口飲盡,待要放下杯子,誇讚兩句,忽地腳底晃動,似乎整個宮殿顫抖了一下。他奇道:“地震?”卓香茗臉色凝重,搖了搖頭,道:“不是地震。”
許清濁莫名不安,卓香茗推門而出,隻聽腳步聲急,有不少弟子從“鏡廊”那頭邁出,人影交疊,難辨數目,風倦月和三芳也在。顯然不止許清濁母子,其餘人都聽到了動靜,甚至從夢中驚醒。
卓香茗帶著眾人穿過葆春殿,還沒跨過殿門,一名女弟子匆忙跑近,麵色煞白,叫道:“宮、宮主,外......外麵......”不知遭遇了什麽,嚇得話也說不出來。
齊香綰皺眉道:“怎麽死的?不是讓你們用‘情封之法’封住她的穴道了麽?”她言中的“情封之法”,乃湘漓宮點穴秘術,集數人之力,運使“寄情訣”,在對方體內植入“情種”,鎖住四肢百骸,乃至五感六識,唯剩一點真靈,也困於混沌當中。這法子,與毒娘子的“靈蛇鎖血大法”同理,但功效遠勝後者。
狄香澄歎道:“‘寄情難返,心死難挽’。要破‘寄情鎖’,除非‘寂滅心’,她是自殺的。”湘漓宮祖師創出“寄情訣”,本為助己助人轉移心傷。但練者死誌若堅,必得前功盡棄。
眾女明白過來,杜香塵作亂失敗,難逃重罰,索性自行了斷。那弟子遞上一物,道:“在她身邊,發現了這個。”齊香綰接過了一看,隻是一截空竹筒,似內嵌機括,不知有何古怪。
狄香澄道:“我拿去瞅瞅。”齊香綰將竹筒給了她,歎道:“杜香塵畏罪自殺,依我看,不必多追究,仍按弟子之禮,就把她葬在墓園吧。”米香芝道:“哼,便宜她了。”
卓香茗宅心仁厚,采納齊香綰建議,命弟子前去辦理後事。她閉關七日,宮中事務略有堆集,原本還得休養幾日,再慢慢處理。而今得許清濁相助,根除禍患,已無絲毫虛弱,當即聽判弟子奏報。
許清濁立在一旁,瞧卓香茗料理宮務,井井有條,寬容大度,不失威嚴,心想:“換作杜香塵來當宮主,豈能如此令人信服?可見老宮主自有慧眼!”他身為武林副盟主,漸懂馭下之理,現從母親身上又學到不少。
不到一個時辰,宮務處置完畢,眾弟子行禮退下,各安其所,修煉技藝。齊香綰見卓香茗母子無事,笑道:“宮主,許公子初來湘漓宮,你我陪他和幾位貴客,四處逛一逛,怎麽樣?”
卓香茗欣然應允,與齊香綰一道,帶許清濁幾人各處參觀。湘漓宮名為宮殿,若按門派,則包括整片峽穀內部,三麵環山,方圓數裏,植被豐茂,不乏農田果樹,飛鳥走獸,可以自足,唯用水是從靈渠而接。
其地雖不比青竹林清幽,也不比花苑美麗,但一派恬靜祥和,頗有桃源之鄉的風格。湘漓宮弟子住在這樣的地方,也才能絕除雜念,安心研藝。許清濁會弄幾筆丹青,觀望美景,就想借來紙筆,大塗一番。
轉到西頭,一座大石房與中殿相接,造型大氣,布滿雕刻,在玻璃製成的宮殿前,有些格格不入。齊香綰道:“玻璃遇熱,容易軟化,不宜在內燒火煉丹,所以妙應房是石砌的丹房。”
幾人邁入房內,其中還分出許多小室,各置鼎爐,都有弟子看守。盡頭一室開闊,石磚當中露出一片土壤,擱著個粉嘟嘟的物事,好像一團肉墊子,上麵長著一株血色的靈芝,形似如意。
許清濁奇道:“這就是‘靈芝鬥太歲’了?”卓香茗道:“不錯,太歲又名‘肉靈芝’,實與靈芝同源。太歲以吞食腐物為生,但祖師找到的,卻是一株靈芝讓太歲黏住,吸取靈氣,兩者爭鬥不休。這尊靈芝壽逾三千,藥力常人難禁,可太歲能夠抵抗。我們每隔二十年,趁其鬥得疲勞,各從它們身上割下一塊,煉製丹藥,相輔而用。”
許清濁低聲道:“娘,杜香塵竊取的‘靈芝丸’,最後落入了孩兒腹中。”說起毒靈子偷換靈藥,導致皇帝身死,自己反而得救,瞧母親麵露驚訝,惴惴不安道:“你們不會叫我吐出來吧?”
齊香綰笑道:“你吐得出麽?大夥兒若知‘靈芝丸’救了宮主之子的性命,隻會覺得物善其用。”卓香茗道:“你雖已服丹,不知怎生運用這股丹力,以後我來教你。”
言語間,走出妙應房,來到峽穀的石壁之下,矗立著一座玻璃閣樓,內裏似有許多弟子在打坐。齊香綰道:“最好別打擾年師妹她們修行。”幾人在外麵觀望了一會兒,沿山壁移步,不久又來到一間大作坊麵前。
還沒走近,異味撲鼻,亦覺滾熱,桃舞嚷道:“這是幹啥的?可不好聞,咱們不會要進去吧?”齊香綰白了她一眼,道:“沒人讓你進去!這兒是咱們燒製玻璃的作坊,平日由狄師妹監管。”
玻璃是由石英砂,添入草木灰、貝殼灰等融製而成,古今中外製法大同小異。湘漓宮從丹道得之,數百年來,技趨成熟,所製的成品透亮精美,品質不讓舶來傳入的西洋玻璃。
風倦月問道:“‘相思淚’也是玻璃造的嗎?”齊香綰道:“不錯!所謂‘相思淚’,其實就是將融化的玻璃滴入冰水裏,自己就會聚成淚珠一樣的形狀。”風倦月奇道:“為何它頭部堅固,尾巴又十分脆弱?”
齊香綰答不上來,卓香茗道:“狄師姊說過,融化的玻璃突遇冰水,表麵極快凝固,內部和後端卻會慢些。等到通體固結,各處內力不均,頭部最強,尾巴最弱。加力於尾,如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都會粉碎。”
許清濁笑道:“‘相思淚’也有內力嗎?”卓香茗微笑道:“狄師姊隻是以內力打比方。”許清濁暗想:“那這股內力可強得很啦!就連孤陽子,也無法捏碎淚珠。”忽然之間,似乎悟到了什麽。
一行人在殿中又轉了許久,許清濁、風倦月和三芳飽覽奇觀,大開眼界。不覺已到黃昏,燕輕環來報,說眾弟子備好晚宴,款待外來客人,請宮主、殿主及貴客入座。
湘漓宮沒有下人,衣食住行,各項雜役,都由低輩弟子修行之餘兼任。比如,有的負責侍候宮主,有的負責采收食物,有的負責打掃清潔,燕輕環也因午後要去擦洗玻璃,沒有隨行在師父身側。
迴到葆春殿,蒲團和寶座之前,都已擺設案幾,其上滿盛佳肴,熱氣香味四溢。許清濁等人入席品嚐,雖非山珍海味,也算葷素齊全,烹飪獨到,連桃舞這位精通廚藝的廚娘都讚不絕口。
果品之中,荔枝居多,顆顆晶瑩飽滿,乃是嶺南名產。荔枝古名“離枝”,意為離開枝頭,不能久放,容易變味。故有唐玄宗為博貴妃一笑,專設特使,騎數千裏,將荔枝盡快送到京師。
湘漓宮弟子喜食荔枝,以其名暗喻離情,也稱為“離人果”、“相思果”。風倦月亦對此物一見鍾情,剝食不歇,全忘了吃正菜,大有一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派頭。
歡宴過半,四大教師慶賀卓香茗母子團聚,依次獻上賀禮。第一個獻禮的,是取水樓主狄香澄,送了一本圖集小冊,裏麵畫著許多的機關巧物,旁注製作方式和使用之法雲雲。
狄香澄說這是她和弟子近年所著,正打算編進《運水圖》,既逢天大喜事,便送給貴客先睹為快。許清濁連聲稱謝,暗暗卻想:“我又看不懂,送給我幹嘛?”風倦月頗為好奇,拿了過來,細細翻看。
湘漓宮收徒,多從外界物色,宮中人數時多時少,每代全無固定,但最多時,也不過百餘人。無論耕田織衣,還是煉丹製藥,人手不足,常常借助各式器具,以求方便省力。
湘漓宮曆代前輩,研創巧具,繪製圖集,供後人按圖製造。其中又以水利相關者最多,冠以《運水圖》之名。實際上,此著包羅萬千,涵蓋極廣,天為理,工為用,故稱“天工”。
妙應房主米香芝獻的禮物最為實在,乃是一盒靈丹妙藥,各具增功、益壽、養顏、祛毒等功效,琳琅滿目。湘漓宮的丹道,源自藥王孫思邈。藥王實是煉丹行家,早年著有《丹房訣要》等書。
湘漓宮祖師最愛此道,博采百家,丹術早已超過恩師。她晚年將收集及自創的丹方,去偽存真,仔細編纂,傳給了後世弟子,稱作“千金方”,但與藥王撰寫的《千金要方》大相徑庭。
孫思邈成書之時,更加重視醫藥而非丹術,多將丹方改為藥方。湘漓宮祖師遠行在外,自不知其更改,仍以昔日從恩師處聽來的稱謂,給自家丹術命名,紀念恩師之德。
葆春殿主齊香綰、寄情閣主年香玉送的,均為功法秘笈:《葆春功》裏的駐顏術,及《寄情訣》裏的養心論。“葆春功”本是內功修煉之法,而“寄情訣”是真氣運使之法。
“葆春功”的內力練到深處,可以駐顏不老,乃至返老還童;“寄情訣”的修為越高,越不受七情六欲幹擾,運勁如神。兩大教師在武學上,各有專長,身手僅次於宮主。
若非卓香茗吸收許明燈一半內力,又在雪穀之中得其點撥,內功和招式都突飛猛進,當年絕非二女對手。但二女一向佩服卓香茗,對她忠心耿耿,堪為宮主左膀右臂。
當然,她們再佩服宮主,也不敢把本門武學教給男人,贈予許清濁的秘笈,僅含駐顏、養心部分。許清濁尋思:“師父國色天香,‘葆春功’送她最好;‘寄情訣’有點邪乎,倒似能幫助菊清淡忘刀魁......”
宴後,許清濁陪母親迴屋,忽想起孤陽子所托,忙向卓香茗尋問。卓香茗取了鑰匙,打開內寢一間小室,取出一畫有太極圖案的小盒,裏麵躺著一張發黃的紙頁,道:“就是此物,你拿去吧。”
許清濁問道:“我取走了它,不打緊麽?”卓香茗道:“方上所載,早已融入我湘漓宮技藝,紙本無用。宮主代代相傳,若龍門派後人前來索要,便交還原物。”許清濁這才放心,將丹方收入懷裏。
母子閑坐,許清濁將自己成長往事說來,卓香茗感情缺失,性子寡淡,隻默默傾聽,鮮出一言,反不如秦良玉那般感慨良多。許清濁本來話多,是晚談興更佳,不覺說了一整夜,直至天色泛白,晨光從鏡窗射入。
許清濁發現天亮,見卓香茗神色未變,歉疚道:“娘,我說個沒完,累你一晚沒休息。”卓香茗道:“無妨。你說得口渴了麽?書案上有水。”許清濁口幹舌燥,聞言走到案邊,取水飲用。
湘漓宮不種茶,也不飲茶,卓香茗雖以“香茗”為名,實則一生從沒喝過茶。不過,宮中用水自靈渠而得,淨濾數道,清冽可口,猶勝茶香。暑日飲之,更是冰涼解熱。
許清濁三兩口飲盡,待要放下杯子,誇讚兩句,忽地腳底晃動,似乎整個宮殿顫抖了一下。他奇道:“地震?”卓香茗臉色凝重,搖了搖頭,道:“不是地震。”
許清濁莫名不安,卓香茗推門而出,隻聽腳步聲急,有不少弟子從“鏡廊”那頭邁出,人影交疊,難辨數目,風倦月和三芳也在。顯然不止許清濁母子,其餘人都聽到了動靜,甚至從夢中驚醒。
卓香茗帶著眾人穿過葆春殿,還沒跨過殿門,一名女弟子匆忙跑近,麵色煞白,叫道:“宮、宮主,外......外麵......”不知遭遇了什麽,嚇得話也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