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匹白馬在前開路,鞍上乘客身穿勁裝,虎背熊腰,雙目炯炯有神,兩個背負長槍,一個斜挎彎刀,一個手挽鋼鞭。四個大漢後方,一人一馬,緩緩騎行,馬是匹雪練也似的高駿白馬,人是個年約六旬的魁梧老者。
這老者長方臉,寬眉細眼,麵色紅潤,須發全黑,美髯逾尺,垂至胸前,著一身貼甲長袍,威儀堪比關公,隻少了一杆青龍偃月刀。不過武林中認得他的,都知他不使刀,而是一位槍術的大行家。
此人正是洛陽俞伯華的大徒弟,槍王許明燈、石砫土司秦良玉的師兄——“中州神龍”穀豐庭,雖已暮年,論精力充沛,器宇軒昂,鏢隊裏正值壯年的高手,也均比不得他。
行了十多日的路,他休息不到十個時辰,此刻仍神氣抖擻,不遜出發之日。他環顧四周,丘陵曠野,盡收眼底,遠處隱隱可現冀州城的輪廓,似乎一切如常,並無異樣。
忽然,他眼神轉厲,瞥向道邊的一棵大樹,目光所向,一個人影跳了出來,擋在官道正中央,長劍出鞘,斜指地麵。四名開路的騎士吃了一驚,忙勒馬打住,八隻前蹄飛揚,掀起陣陣塵土。
一個騎士喝道:“什麽人?”那人也不開口,就這樣站著。穀豐庭借著火光望去,這人全身黑衣,蒙著半張麵,看似年歲不大,明顯來者不善。他左右一掃,對方別無幫手,竟是獨自一人攔路。
穀豐庭威震江湖數十載,旗下神嶽鏢局遍開中原,一身武功,更為當世名家。如今他親自押這趟鏢,還召集鏢頭二十四名,均是各處分局武藝出眾的好手,豈會懼怕一個隻身劫鏢的強人?
可這一行幹得越久,越該小心謹慎,有道是:“不怕來的兇,就怕來的詭。”半夜曠野之中,來者竟不偷襲,反倒大咧咧攔在整支鏢隊前方。若說沒有陰謀詭計,便是此人武功絕頂,不把他一眾放在眼內。
穀豐庭暗想:“今日我本人坐鎮,這麽多信得過的鏢頭在側。哪怕是傳聞中的十九寨總寨主,也不敢招惹我。這人莫非吃了熊心豹子膽,趁著夜黑劫鏢,也不怕給打死了,暴屍野外?”
他心中這般想,嘴上卻十分客氣,在馬上抱拳道:“兄台久候了,深夜會友,幸何如之!敢問兄台罩著哪一處寶山,歇在哪一座寶寨?在下拜會得不及,倒叫兄台親自趕來一趟,慚愧,慚愧!”
風倦月一個藏族少女,來中原才幾個月,哪懂得這些江湖話?聽得雲裏霧裏,愣了半晌,粗著嗓子說道:“我找你討件東西,你不給,咱倆隻好打一場。你輸了,就須交出來。”
穀豐庭一愕,心中嘀咕:“這叫什麽話?”旁邊一個鏢頭湊上來,低聲道:“總鏢頭,是個瘋子,讓兄弟們趕走他。”穀豐庭抬手道:“不忙。”盯住了風倦月,問道:“兄台想借什麽?借來有什麽用?”
風倦月被眾人虎視眈眈地盯著,怯意大生,可一想許清濁的傷情,勇氣湧上心頭,大聲道:“借來救命!求你們讓給我!”她雖然劫鏢,究竟不願自認為盜,言辭上迴避,隻稱求讓。但因為緊張,語氣十分激動。
眾鏢師聽了,相顧哂笑不止,困意大減。風倦月一愣,問道:“你們笑什麽?”穀豐庭也微微一笑,搖了搖頭,心想:“還當哪一位巨盜和穀某有過節,特來為難,不想是個沒上道的毛賊。”
原來按綠林上好漢的舊習,平日殺人劫貨,也圖個口利,顯得不那麽傷天害理。譬如,搶錢稱“賞口活命飯”,劫色稱“光棍的討老婆”,殺人稱“了結一世苦”,放火稱“除舊”,不勝枚舉。
凡初涉這沒本錢行當,心裏有愧的新手,講這類言語,足能聊以安慰。幹熟了的老手說來,往往則是故作調侃。可無論如何,總把這些話掛在嘴邊的,大多都是不入流的小匪小盜。
真正有身份、有本領的黑道人物,哪會這般遮遮掩掩?向來是說一不二,明取強奪。興頭好時稱個“借”字,廢話兩句再動手;興頭差時,直接拔刀殺人。縱然不敵,引頸就戮,絕不求饒半聲。
許清濁以前會過的石怪玉妖,武功未入一流,但在綠林裏也算是狠角色。除非妻子性命有虞,石怪從不在人前示弱。當然,道上比石怪玉妖厲害十倍的,穀豐庭也見得多了。
這種主動跳出來,竟還閃爍其詞的劫鏢人,倒是頭一樁碰著。要麽就是狂妄無知、消息閉塞,還不曉得惹上了不該惹的主兒。要麽就是第一迴劫鏢,毛毛躁躁,什麽都還不熟。
穀豐庭涵養極好,雖覺可笑,麵上不顯,道:“陳兄弟,勞煩你取兩百兩銀子,請這位兄台賞收。”左後一個鏢頭道:“遵命。”喚隨行的趟子手,捧著如數銀兩,走到風倦月麵前。
兩個鏢頭在隊後低聲交談,一人道:“看見沒?總鏢頭打發一個小毛賊,都如此客氣大方,不損人一字,這就叫風度!沒有四五十年的磨礪,哪到得了這樣的境界?”另一人連聲稱是。
風倦月不去接那銀子,搖頭道:“我不要銀子,隻要能救命的藥。”穀豐庭一怔,點頭道:“原來如此。”心中恍然:“習武之人的內外傷,尋常大夫醫不好。聽說有靈丹妙藥,動念來搶,不算稀奇。”
穀豐庭一生押鏢無算,遇過好幾例“劫藥”的行徑,等抓住了對方,一問之下,均非慣盜。他早年親掌鏢旗,從昆侖山押送一壇“茯苓仙酒”去秦嶺派,經四川時,恰逢一個武功高手攔截,稱要奪了仙酒,去救練功走火入魔的父親。他那會兒年輕氣盛,聽其出言不遜,一怒擊斃了那人。後來卻一直耿耿於懷,常歎應放那孝子一條生路。
穀豐庭威震江湖數十載,一在武功高強,二在性子仁厚,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他的仁厚之心,很大一部分,便是因為愧疚那一件事,不願重蹈覆轍。
穀豐庭忍不住問道:“姑娘,你要救誰?是你的長輩?”風倦月一驚,暗叫:“我學男人說話,他怎麽識破我的?”穀豐庭聽她不答,又問:“是你的心上人?”風倦月猶豫片刻,點頭道:“是,我非救他不可。”改迴了女聲。
穀豐庭第一句便聽出她是個年輕姑娘,隻是對方有意扮成男人,也未去點破。此刻,他想這少女為了救如意郎君,冒冒失失跑來劫鏢,言行拙劣,自是被逼無奈,不由暗生同情,問道:“他受了什麽傷?”
風倦月悵然搖頭,隻道:“你押著的鏢裏有‘鬆鶴萬壽丹’?都給我。別的我不要。”她曾在三門峽,見過陸丸子給許清濁服用過此丹,確有神效,深信不疑。
其他出名的丹丸,她雖聽神醫提起過,未有親見,辨認不得,也就不索取了。眾鏢師聽她報出“鬆鶴萬壽丹”,正是所保之鏢中的一物,均感驚訝。幾人質問:“你從哪裏知曉的?快說!”
穀豐庭暗想:“九宮真人的‘鬆鶴萬壽丹’名揚天下,凡武林大派,或權貴望族,多有收藏。我這一趟鏢,明眼人都曉得是替福王送的。以福王的家資,若上貢丹藥,若能不含此丹?她猜得出,沒什麽好奇怪。”
藩王進貢,一般由軍隊護送。但福王富可敵國,為討好皇父母妃,若將搜刮的寶貝流水似的送去紫禁城,少不了百官彈劾,民眾議論。所以許多貨物,不敢明遞,就委托相熟的鏢行暗送。
對朝廷是暗送,對江湖上消息靈通人士而言,無異於明保。一般鏢局押送福王所托的鏢,也不在乎泄露行跡,更想借這位王爺的威名,嚇退群宵。膽子再大的主兒,劫鏢之前,都得掂量掂量,能否承受福王的怒火。
穀豐庭身為中原第一鏢局的總鏢頭,已連著數年為福王押送“貢鏢”,深受信任。今年這一趟,尤為要緊,其中數箱貨物沉重無比,箱子卻牢牢鎖死,不準鏢行中人窺探,連他也不明白裝了什麽。
既然琢磨不透,他也有些害怕出岔子,故令二十四位鏢頭相隨,以防萬一。這一路上,他最擔憂的,是那豫西十九寨的總寨主。雖聞此人解散了山寨,未必屬實,或是故布疑陣。
因此,他出發時,還知會了五湖四海的綠林豪傑,贈送金銀,表麵是請他們賣個麵子,不要鬧事。實則警告他們,別給那十九寨當幫兇。如今跨過河南,進了河北,仍舊風平浪靜,一行人都覺輕鬆不少。
風倦月來劫鏢,在穀豐庭眼裏,不過是小插曲罷了。不過,他便再同情此女,也不能將所保之物拱手讓人,想了一會兒,道:“姑娘,江湖上都稱‘鬆鶴萬壽丹’起死迴生,無所不治。其實有些內傷,服它反而有害,不能一概而論。更多的時候,殺雞焉用宰牛刀,未必非得此丹醫治。不若姑娘告知傷者情形,我幫你尋一位良醫,這才是正法。”
風倦月道:“禦醫都替他瞧過了,沒有用。他經脈俱毀、氣血枯竭,是根源之弊,調養不得,唯有大補之藥方可延命。他若活不成,我也......”越說越傷心,聲音漸小,伸袖擦了擦眼角。
穀豐庭聽她頗通藥理,微覺訝異,知她並非病急亂投醫,沉吟良久,點頭道:“這樣罷!我自家藏有兩枚‘鬆鶴萬壽丹’......”說著,迴顧後麵一人,道:“丁鏢頭,你陪這位姑娘,先去探探傷者傷情,如真是不治之傷,立刻快馬加鞭迴河南府,去我家中取一枚‘鬆鶴萬壽丹’,拿給這位姑娘救命。”
雖說他愧於往事,更憐惜這少女一片癡情,但“鬆鶴萬壽丹”在習武者眼裏是無價之寶,竟許諾白送給一個素不相識之人,這份慷慨實非常人能及。他屬下鏢師也吃驚不已,交頭接耳,議論開來。
風倦月已知穀豐庭是個善人,可許清濁命在頃刻,莫說去他家裏拿,就是往京城大內偷,也趕不及了。而且,按許清濁的傷勢,一枚還不夠,當是有多少要多少。
她拙於辭令,不知該怎麽應付,一急之下,叫道:“你這人很好。但他快死了,一刻也等不得,對不起!”話音未落,身子衝出,將秋霜劍別迴腰間,拳掌一分,往鏢隊內衝去。
她沒學過劍術,之所以攜帶秋霜劍,那是聽說強盜搶劫,隻消一亮刀子,行客受了驚嚇,便會乖乖交上金銀財寶,於是取在身邊,想借以立威。然而是夜所見,與想象差的太遠,憑人家這規摹,自己沒受驚嚇都算好的了。
穀豐庭見她一言不合就動手,身法了得,仁念稍褪,喝道:“攔著她!”幾個鏢頭馳馬將風倦月圍住了,忽地馬腹中拳,人仰馬翻,啊喲、喔唷之聲陸續起伏。
穀豐庭叫道:“好厲害的女子!大夥兒散開,穀某親自會會他!”不見腳蹬腰擰,身子拔起數尺,飛離鞍座,半空中一拳擊向風倦月。眾鏢師均知“中州神龍”名聲貴重,絕不能傳出以多打少的流言,各收兵刃,紛紛退後。
風倦月瞧他是個勁敵,不敢怠慢,“月亮拳”全力揮舞。兩人拆過幾十招,不分勝負,圍觀掠陣的鏢師們震驚萬分:“這女子才多大年紀,竟能和總鏢頭戰平?”
猛地一聲慘叫響起,眾鏢師暗想:“誰受傷了?”定睛一瞧,兩人都還好好的。丁鏢頭臉色忽變,望向隊尾。綠油油的霧氣彌漫,一批人從霧中殺到,眨眼間,砍翻了七八個趟子手和兩名鏢師。
這老者長方臉,寬眉細眼,麵色紅潤,須發全黑,美髯逾尺,垂至胸前,著一身貼甲長袍,威儀堪比關公,隻少了一杆青龍偃月刀。不過武林中認得他的,都知他不使刀,而是一位槍術的大行家。
此人正是洛陽俞伯華的大徒弟,槍王許明燈、石砫土司秦良玉的師兄——“中州神龍”穀豐庭,雖已暮年,論精力充沛,器宇軒昂,鏢隊裏正值壯年的高手,也均比不得他。
行了十多日的路,他休息不到十個時辰,此刻仍神氣抖擻,不遜出發之日。他環顧四周,丘陵曠野,盡收眼底,遠處隱隱可現冀州城的輪廓,似乎一切如常,並無異樣。
忽然,他眼神轉厲,瞥向道邊的一棵大樹,目光所向,一個人影跳了出來,擋在官道正中央,長劍出鞘,斜指地麵。四名開路的騎士吃了一驚,忙勒馬打住,八隻前蹄飛揚,掀起陣陣塵土。
一個騎士喝道:“什麽人?”那人也不開口,就這樣站著。穀豐庭借著火光望去,這人全身黑衣,蒙著半張麵,看似年歲不大,明顯來者不善。他左右一掃,對方別無幫手,竟是獨自一人攔路。
穀豐庭威震江湖數十載,旗下神嶽鏢局遍開中原,一身武功,更為當世名家。如今他親自押這趟鏢,還召集鏢頭二十四名,均是各處分局武藝出眾的好手,豈會懼怕一個隻身劫鏢的強人?
可這一行幹得越久,越該小心謹慎,有道是:“不怕來的兇,就怕來的詭。”半夜曠野之中,來者竟不偷襲,反倒大咧咧攔在整支鏢隊前方。若說沒有陰謀詭計,便是此人武功絕頂,不把他一眾放在眼內。
穀豐庭暗想:“今日我本人坐鎮,這麽多信得過的鏢頭在側。哪怕是傳聞中的十九寨總寨主,也不敢招惹我。這人莫非吃了熊心豹子膽,趁著夜黑劫鏢,也不怕給打死了,暴屍野外?”
他心中這般想,嘴上卻十分客氣,在馬上抱拳道:“兄台久候了,深夜會友,幸何如之!敢問兄台罩著哪一處寶山,歇在哪一座寶寨?在下拜會得不及,倒叫兄台親自趕來一趟,慚愧,慚愧!”
風倦月一個藏族少女,來中原才幾個月,哪懂得這些江湖話?聽得雲裏霧裏,愣了半晌,粗著嗓子說道:“我找你討件東西,你不給,咱倆隻好打一場。你輸了,就須交出來。”
穀豐庭一愕,心中嘀咕:“這叫什麽話?”旁邊一個鏢頭湊上來,低聲道:“總鏢頭,是個瘋子,讓兄弟們趕走他。”穀豐庭抬手道:“不忙。”盯住了風倦月,問道:“兄台想借什麽?借來有什麽用?”
風倦月被眾人虎視眈眈地盯著,怯意大生,可一想許清濁的傷情,勇氣湧上心頭,大聲道:“借來救命!求你們讓給我!”她雖然劫鏢,究竟不願自認為盜,言辭上迴避,隻稱求讓。但因為緊張,語氣十分激動。
眾鏢師聽了,相顧哂笑不止,困意大減。風倦月一愣,問道:“你們笑什麽?”穀豐庭也微微一笑,搖了搖頭,心想:“還當哪一位巨盜和穀某有過節,特來為難,不想是個沒上道的毛賊。”
原來按綠林上好漢的舊習,平日殺人劫貨,也圖個口利,顯得不那麽傷天害理。譬如,搶錢稱“賞口活命飯”,劫色稱“光棍的討老婆”,殺人稱“了結一世苦”,放火稱“除舊”,不勝枚舉。
凡初涉這沒本錢行當,心裏有愧的新手,講這類言語,足能聊以安慰。幹熟了的老手說來,往往則是故作調侃。可無論如何,總把這些話掛在嘴邊的,大多都是不入流的小匪小盜。
真正有身份、有本領的黑道人物,哪會這般遮遮掩掩?向來是說一不二,明取強奪。興頭好時稱個“借”字,廢話兩句再動手;興頭差時,直接拔刀殺人。縱然不敵,引頸就戮,絕不求饒半聲。
許清濁以前會過的石怪玉妖,武功未入一流,但在綠林裏也算是狠角色。除非妻子性命有虞,石怪從不在人前示弱。當然,道上比石怪玉妖厲害十倍的,穀豐庭也見得多了。
這種主動跳出來,竟還閃爍其詞的劫鏢人,倒是頭一樁碰著。要麽就是狂妄無知、消息閉塞,還不曉得惹上了不該惹的主兒。要麽就是第一迴劫鏢,毛毛躁躁,什麽都還不熟。
穀豐庭涵養極好,雖覺可笑,麵上不顯,道:“陳兄弟,勞煩你取兩百兩銀子,請這位兄台賞收。”左後一個鏢頭道:“遵命。”喚隨行的趟子手,捧著如數銀兩,走到風倦月麵前。
兩個鏢頭在隊後低聲交談,一人道:“看見沒?總鏢頭打發一個小毛賊,都如此客氣大方,不損人一字,這就叫風度!沒有四五十年的磨礪,哪到得了這樣的境界?”另一人連聲稱是。
風倦月不去接那銀子,搖頭道:“我不要銀子,隻要能救命的藥。”穀豐庭一怔,點頭道:“原來如此。”心中恍然:“習武之人的內外傷,尋常大夫醫不好。聽說有靈丹妙藥,動念來搶,不算稀奇。”
穀豐庭一生押鏢無算,遇過好幾例“劫藥”的行徑,等抓住了對方,一問之下,均非慣盜。他早年親掌鏢旗,從昆侖山押送一壇“茯苓仙酒”去秦嶺派,經四川時,恰逢一個武功高手攔截,稱要奪了仙酒,去救練功走火入魔的父親。他那會兒年輕氣盛,聽其出言不遜,一怒擊斃了那人。後來卻一直耿耿於懷,常歎應放那孝子一條生路。
穀豐庭威震江湖數十載,一在武功高強,二在性子仁厚,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他的仁厚之心,很大一部分,便是因為愧疚那一件事,不願重蹈覆轍。
穀豐庭忍不住問道:“姑娘,你要救誰?是你的長輩?”風倦月一驚,暗叫:“我學男人說話,他怎麽識破我的?”穀豐庭聽她不答,又問:“是你的心上人?”風倦月猶豫片刻,點頭道:“是,我非救他不可。”改迴了女聲。
穀豐庭第一句便聽出她是個年輕姑娘,隻是對方有意扮成男人,也未去點破。此刻,他想這少女為了救如意郎君,冒冒失失跑來劫鏢,言行拙劣,自是被逼無奈,不由暗生同情,問道:“他受了什麽傷?”
風倦月悵然搖頭,隻道:“你押著的鏢裏有‘鬆鶴萬壽丹’?都給我。別的我不要。”她曾在三門峽,見過陸丸子給許清濁服用過此丹,確有神效,深信不疑。
其他出名的丹丸,她雖聽神醫提起過,未有親見,辨認不得,也就不索取了。眾鏢師聽她報出“鬆鶴萬壽丹”,正是所保之鏢中的一物,均感驚訝。幾人質問:“你從哪裏知曉的?快說!”
穀豐庭暗想:“九宮真人的‘鬆鶴萬壽丹’名揚天下,凡武林大派,或權貴望族,多有收藏。我這一趟鏢,明眼人都曉得是替福王送的。以福王的家資,若上貢丹藥,若能不含此丹?她猜得出,沒什麽好奇怪。”
藩王進貢,一般由軍隊護送。但福王富可敵國,為討好皇父母妃,若將搜刮的寶貝流水似的送去紫禁城,少不了百官彈劾,民眾議論。所以許多貨物,不敢明遞,就委托相熟的鏢行暗送。
對朝廷是暗送,對江湖上消息靈通人士而言,無異於明保。一般鏢局押送福王所托的鏢,也不在乎泄露行跡,更想借這位王爺的威名,嚇退群宵。膽子再大的主兒,劫鏢之前,都得掂量掂量,能否承受福王的怒火。
穀豐庭身為中原第一鏢局的總鏢頭,已連著數年為福王押送“貢鏢”,深受信任。今年這一趟,尤為要緊,其中數箱貨物沉重無比,箱子卻牢牢鎖死,不準鏢行中人窺探,連他也不明白裝了什麽。
既然琢磨不透,他也有些害怕出岔子,故令二十四位鏢頭相隨,以防萬一。這一路上,他最擔憂的,是那豫西十九寨的總寨主。雖聞此人解散了山寨,未必屬實,或是故布疑陣。
因此,他出發時,還知會了五湖四海的綠林豪傑,贈送金銀,表麵是請他們賣個麵子,不要鬧事。實則警告他們,別給那十九寨當幫兇。如今跨過河南,進了河北,仍舊風平浪靜,一行人都覺輕鬆不少。
風倦月來劫鏢,在穀豐庭眼裏,不過是小插曲罷了。不過,他便再同情此女,也不能將所保之物拱手讓人,想了一會兒,道:“姑娘,江湖上都稱‘鬆鶴萬壽丹’起死迴生,無所不治。其實有些內傷,服它反而有害,不能一概而論。更多的時候,殺雞焉用宰牛刀,未必非得此丹醫治。不若姑娘告知傷者情形,我幫你尋一位良醫,這才是正法。”
風倦月道:“禦醫都替他瞧過了,沒有用。他經脈俱毀、氣血枯竭,是根源之弊,調養不得,唯有大補之藥方可延命。他若活不成,我也......”越說越傷心,聲音漸小,伸袖擦了擦眼角。
穀豐庭聽她頗通藥理,微覺訝異,知她並非病急亂投醫,沉吟良久,點頭道:“這樣罷!我自家藏有兩枚‘鬆鶴萬壽丹’......”說著,迴顧後麵一人,道:“丁鏢頭,你陪這位姑娘,先去探探傷者傷情,如真是不治之傷,立刻快馬加鞭迴河南府,去我家中取一枚‘鬆鶴萬壽丹’,拿給這位姑娘救命。”
雖說他愧於往事,更憐惜這少女一片癡情,但“鬆鶴萬壽丹”在習武者眼裏是無價之寶,竟許諾白送給一個素不相識之人,這份慷慨實非常人能及。他屬下鏢師也吃驚不已,交頭接耳,議論開來。
風倦月已知穀豐庭是個善人,可許清濁命在頃刻,莫說去他家裏拿,就是往京城大內偷,也趕不及了。而且,按許清濁的傷勢,一枚還不夠,當是有多少要多少。
她拙於辭令,不知該怎麽應付,一急之下,叫道:“你這人很好。但他快死了,一刻也等不得,對不起!”話音未落,身子衝出,將秋霜劍別迴腰間,拳掌一分,往鏢隊內衝去。
她沒學過劍術,之所以攜帶秋霜劍,那是聽說強盜搶劫,隻消一亮刀子,行客受了驚嚇,便會乖乖交上金銀財寶,於是取在身邊,想借以立威。然而是夜所見,與想象差的太遠,憑人家這規摹,自己沒受驚嚇都算好的了。
穀豐庭見她一言不合就動手,身法了得,仁念稍褪,喝道:“攔著她!”幾個鏢頭馳馬將風倦月圍住了,忽地馬腹中拳,人仰馬翻,啊喲、喔唷之聲陸續起伏。
穀豐庭叫道:“好厲害的女子!大夥兒散開,穀某親自會會他!”不見腳蹬腰擰,身子拔起數尺,飛離鞍座,半空中一拳擊向風倦月。眾鏢師均知“中州神龍”名聲貴重,絕不能傳出以多打少的流言,各收兵刃,紛紛退後。
風倦月瞧他是個勁敵,不敢怠慢,“月亮拳”全力揮舞。兩人拆過幾十招,不分勝負,圍觀掠陣的鏢師們震驚萬分:“這女子才多大年紀,竟能和總鏢頭戰平?”
猛地一聲慘叫響起,眾鏢師暗想:“誰受傷了?”定睛一瞧,兩人都還好好的。丁鏢頭臉色忽變,望向隊尾。綠油油的霧氣彌漫,一批人從霧中殺到,眨眼間,砍翻了七八個趟子手和兩名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