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過了多久,他又醒了過來,仍是手足無力,端起食物還可,要想下車卻是休想。他情知無法離去,心中絕望,除了吃喝拉撒,隻能頹然發呆。可每發呆不到半個時辰,那大漢就一推他,叫他倒在車板上睡覺。
如此又過幾日,許清濁精神稍好了些,念頭活絡不少,便請教那大漢姓名。那大漢道:“我本名叫雲岡嘉措,不過你這小子似乎瞧不起漢族以外的人,怕你喊不慣。唔,你就喊老子漢名好了,老子漢名叫做雲剛。”
許清濁臉上一紅,擺手道:“我沒瞧不起別族,我恩師就是半個苗人。”雲剛奇道:“哦?”卻沒聽他接口,轉頭一看,這少年眼圈泛紅,怔怔不語。雲剛哈哈一笑,喊了聲:“駕!”揮動馬鞭,驀地放聲高歌起來。
許清濁聽不懂他所唱的語言,但聽調子清爽歡快,漸漸愁雲消除,靈台一片空明。馬車行了幾裏路,雲剛才停止了歌唱,問道:“怎麽?好受了些沒?”許清濁點點頭,道:“謝謝你。”
雲剛道:“沒別的了?”許清濁一奇,問道:“什麽?”雲剛扭迴腦袋,欲言又止,片刻之後仍是問道:“你想了半天,還沒想起來我是誰麽?莫非你不認得我?”許清濁將這人本名和漢名都默念了幾遍,搖頭道:“不認得。”
雲剛哦了一聲,語氣甚是失望,繼續駕車,不再言語。許清濁撓了撓頭,道:“您、您很有名麽?我平日不讀書,也少出門遠遊,見識短淺。再說我習武不習文,認得的也都是些武人,沒聽聞您的大名,您千萬別見怪。”
雲剛道:“哎,你快別講了,越說老子越氣!”許清濁見他不搭理自己了,簡直摸不著頭腦,但此刻身心慵懶,縱然感激其搭救之恩,實也無力去討好這異族大漢。
他閉上雙目,運氣內察,體內似乎一點內勁都無,心想:“莫非是雙勁消磨殆盡,我多年練就的內功全毀了?”若換一個人得知這噩耗,隻怕得嚇得暈倒。可他最近所受挫折無不沉重,早就氣餒到了極點,也不差這一件。
他心灰意懶,困意頓生,倒下又眠。再醒來時日光明媚,已是早上了,但見草原青青,一望無際,令人望之心曠神怡,胸中不由舒坦了幾分,隻聽雲剛道:“快到庫庫和屯了。”
許清濁奇道:“什麽是庫庫和屯?”雲剛道:“是蒙古人的一座城池,你們漢人把它叫作‘歸化城’,那是說城裏的蒙古人都服了大明王化,歸心順從漢人皇帝。”
許清濁心道:“原來我到了蒙古人的地盤,離赫圖阿喇更遠了。”可身子毫無力氣,反抗不得,唯有任這大漢帶到了此地。雲剛未察他沮喪,繼續說道:“此城與一名女子密不可分,可惜她老人家前幾年已經去世了。”
頓了一頓,沒聽許清濁說話,奇道:“你怎麽不問她是誰?”許清濁本無興味,聽他語氣殷切,無奈道:“她是誰?”雲剛笑道:“她叫三娘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巾幗英雄。”
許清濁起了些興趣,問道:“聽名字,她是漢人麽?”雲剛搖頭道:“不,她是蒙古女子。”許清濁便道:“哦,那她一定是嫁給了漢人,才叫這個名字。”雲剛哈哈大笑,道:“又猜錯了,她嫁的是土默特部的俺答汗。”
許清濁一怔,心道:“俺答汗?這個名字倒很熟。”迴想片刻,恍然記起:“啊,俺答汗是韃靼裏的一位汗王,當年與大明先戰後和,擊敗他的正是馬伯伯的父親馬芳將軍。”
建州女真崛起前,遼東關防防的主要就是韃靼,許明燈與鐵槍軍也曾與韃靼交戰過。至於俺答汗的事跡,他更多次聽聞馬林講述,並不陌生,但未聞這汗王有位妻子叫三娘子。
他好奇之下,向雲剛請教。雲剛見他有了興致,也樂得告訴他,說這三娘子原名也兒克兔哈屯,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乃一位文武雙全的奇女子,年輕時嫁給已然年邁的俺答汗,後又嫁繼子、繼孫,是三任土默特部汗王之妻。
俺答汗本與明朝為敵,吃了幾次敗仗後,三娘子建議他與大明和好,雙方互市,最終止息了戰事,使得漢蒙友好。這女子自再嫁繼子後,實乃土默特部的真正掌權人,手下兵強馬壯,然而主和不主戰,願為大明藩籬,鎮守邊疆。
明朝上至皇帝百官,下到士子儒生,對其好生相敬,不僅民間屢有才子贈詩稱頌她,大明也深感其功勞,封她為“忠順夫人”。三娘子去世時,明朝派使臣賜祭七壇,祭禮無比隆重。
許清濁聽雲剛講述,莫名想起了秦良玉,心道:“秦將軍帶兵打仗,是因心懷蒼生,願保天下太平。這三娘子守護邊關,並非歸服王化,而是想與大明交好通市,讓治下的蒙古百姓過上好日子。她們都是一心為民的仁者。”
他久居遼東,自然知道夷民與大明互市所得的好處。亦知努爾哈赤長年隱忍不發,固然大部分原因是實力積蓄未足,可也有一部分是舍不得馬市帶來的利益。
感歎之間,一座青城出現在天邊,與草原幾乎連成一色。附近的行人也多了起來,男子打扮大多與雲剛類似,穿著寬大的袍子,束口又很小,許清濁定睛瞧了瞧,方知這樣的袍子可以盛物,省得再背個大包袱。
他這次醒來,精神稍好,許久都沒困意,隨著馬車到了庫庫和屯城外,隻見城牆全為青磚所壘,怪不得遠看通體青色。入了城,所見光景頗為熟悉,原來街道樓屋,與中原的城鎮極為相似,遠處更有一座輝煌的宮殿。
雲剛望見他目光所指,笑道:“想去瞧那宮殿麽?不過老子怕麻煩,這次不去了,下迴你自己來瞧吧。”許清濁搖頭道:“我什麽也不想瞧,隻想你送我迴遼東。”雲剛一笑不答。
他駕著車,來到城角一座有如倒缽的白色石塔麵前,下車拍了拍許清濁,道:“起來,走,隨老子拜菩薩去。”許清濁道:“我又不信佛,幹嘛也去?”雲剛也不生氣,道:“你就在旁邊看我拜好了。”
他見許清濁一動不動,笑道:“怎麽樣?軟腳蝦走不動路麽?”許清濁一怒,道:“誰說的!”翻身下了車板,往前走了兩步。腳步雖是虛浮,卻並非站不穩,可以緩緩行走,方知自己身子好轉了不少。
他隨著雲剛走到那白色石塔之下,忽地有幾個頭戴黃帽的僧人轉出,見了雲剛都是一怔,又望到其頸項間佩戴的珠串,盡皆失色,嘰裏咕嚕說了一大堆,神情異常恭敬。
雲剛雙手合十,向白塔拜了三拜,也問了那些僧人幾句。雙方對答如流,許清濁一個字也聽不懂,卻瞧雲剛這個粗魯大漢,說到後來,眼圈竟然紅了,麵上露出一絲愧色,那些僧人更是邊說邊抹淚。
許清濁站了好一會兒,雲剛才與那些僧人說完,各自合十作別。兩人一前一後,迴到馬車旁邊,雲剛竟沒說話,呆坐在車板上,望著白塔直出神。
許清濁忍不住問道:“雲大伯,你怎麽了?”雲剛擺手道:“沒什麽。”許清濁道:“你拜的不是菩薩吧?哪有拜菩薩流眼淚的?”雲剛道:“你哪隻眼睛瞧見老子落淚了?老子隻是有點懊惱罷了!”
他橫了許清濁一眼,才緩緩地道:“我拜的是一位好友的舍利。他兩年前給人害了,卻是因我保護不周,中了敵人的奸計。”許清濁靈光一閃,脫口道:“你、你是毒君子說的那個護衛?你拜的是活佛?”
雲剛皺了皺眉,道:“毒君子?哦,原來他外號叫這個麽?”許清濁點頭道:“對,他們師姊弟五人,合稱‘毒門四使’,我偷聽他們說話,講起過你和活佛的事。雲大伯,原來你是藏人!”
雲剛點頭道:“我是藏民,但活佛是蒙古人,乃俺答汗的曾孫。他出生以來,我一直是他的護衛,如今他死了,部分舍利重歸家鄉,我特意來瞧他一麵。唉,我追殺仇敵,沒能親自護送舍利到此,真令人不快!”
許清濁已知他是個厲害高手,肅然起敬,可一想起毒門四使的可恨,咬牙道:“雲大伯,你何不早些叫醒我?我知道毒君子的下落,若離赫圖阿喇不遠,正好帶你去尋他,為活佛報仇雪恨!”
雲剛道:“我早已從金兵口中問出他在哪了,我也知他邀人前來對付老子,本要將他們一網打盡,可惜遇上了你。嘿,為了救你,老子不得不暫擱大仇,離開赫圖阿喇。”
許清濁目瞪口呆,半晌才道:“你、你說什麽?跟我也有幹係?”雲剛氣道:“你自己練的武功,自己不清楚麽?若不是老子用內功幫你鎮壓那兩股怪勁,你還能活到現在?”
許清濁仿佛給一道霹靂擊中,心裏震驚無已:“難怪我體內空空蕩蕩,還以為‘陰符’、‘藏花’二勁相互抵消了。可這兩股勁力一貫廝殺不休,難分勝負,就算能互拚殆盡,我也決計撐不到那一刻!”
終於明白自己安然無恙,並非福大命大,而是有高手為自己護法,當下感激萬分,就要跪下給雲剛磕頭。雲剛托住他,搖頭道:“免了。見死不救,老子是幹不出來的。既遇著了你,非救不可,不過救你也太費勁了。”
雲剛見他神色迷茫,解釋道:“你體內這兩股怪勁,如同活了一般,我鎮壓住它們一時,它們還會蘇醒。大抵每隔一個時辰,都要出手替你平複亂象。哼,有你這拖累,我還能去報仇麽?”
許清濁一陣駭然,道:“這、這麽說,我活到現在,全靠你內力續命?我每次昏昏欲睡,都是你故意拍暈我的麽?”雲剛點頭道:“不錯,你剛想通這一點?也忒遲鈍了!”
許清濁臉上一紅,道:“我、我最近消沉得很,沒有細想......”忽地驚問:“雲大伯,咱們從赫圖阿喇到此,過了月餘,莫非你每日都為我鎮壓亂勁十二次?”雲剛道:“是啊。”
許清濁喃喃地道:“師父當年為我鎮壓亂勁,也僅撐了三天三夜,便累得精疲力盡。你、你連續替我護法一個月,你、你的內力無窮無盡麽?”
雲剛眼神一亮,奇道:“你師父替你護法,居然能撐三天三夜?他是一位內家高手?”許清濁搖頭道:“我師父內功並不深厚,替我護法,用的是巧勁點穴。”雲剛更是驚奇,道:“啊?焉有此理?他是誰?”
許清濁道:“她乃武林中的絕頂高手,號稱劍仙,與拳神、槍王、刀魁及鳳雛齊名。可她,可她......”想起花如何,悲傷不能自已,待要揮袖抹淚,隻聽雲剛放聲大笑。
許清濁稍止哭意,奇道:“你笑什麽?”雲剛笑道:“與老子齊名的,除了槍王,怎麽又多出來三個來了?看來老子不在的時候,武林中熱鬧了許多呀!”
許清濁一呆,愣了好久,才道:“莫非你、你是拳神?”雲剛斜了他一眼,笑道:“廢話!拳神雲剛,江湖上誰人不曉?你自稱習武之人,聽了我的漢名,居然不認得,真把老子氣死了!”
如此又過幾日,許清濁精神稍好了些,念頭活絡不少,便請教那大漢姓名。那大漢道:“我本名叫雲岡嘉措,不過你這小子似乎瞧不起漢族以外的人,怕你喊不慣。唔,你就喊老子漢名好了,老子漢名叫做雲剛。”
許清濁臉上一紅,擺手道:“我沒瞧不起別族,我恩師就是半個苗人。”雲剛奇道:“哦?”卻沒聽他接口,轉頭一看,這少年眼圈泛紅,怔怔不語。雲剛哈哈一笑,喊了聲:“駕!”揮動馬鞭,驀地放聲高歌起來。
許清濁聽不懂他所唱的語言,但聽調子清爽歡快,漸漸愁雲消除,靈台一片空明。馬車行了幾裏路,雲剛才停止了歌唱,問道:“怎麽?好受了些沒?”許清濁點點頭,道:“謝謝你。”
雲剛道:“沒別的了?”許清濁一奇,問道:“什麽?”雲剛扭迴腦袋,欲言又止,片刻之後仍是問道:“你想了半天,還沒想起來我是誰麽?莫非你不認得我?”許清濁將這人本名和漢名都默念了幾遍,搖頭道:“不認得。”
雲剛哦了一聲,語氣甚是失望,繼續駕車,不再言語。許清濁撓了撓頭,道:“您、您很有名麽?我平日不讀書,也少出門遠遊,見識短淺。再說我習武不習文,認得的也都是些武人,沒聽聞您的大名,您千萬別見怪。”
雲剛道:“哎,你快別講了,越說老子越氣!”許清濁見他不搭理自己了,簡直摸不著頭腦,但此刻身心慵懶,縱然感激其搭救之恩,實也無力去討好這異族大漢。
他閉上雙目,運氣內察,體內似乎一點內勁都無,心想:“莫非是雙勁消磨殆盡,我多年練就的內功全毀了?”若換一個人得知這噩耗,隻怕得嚇得暈倒。可他最近所受挫折無不沉重,早就氣餒到了極點,也不差這一件。
他心灰意懶,困意頓生,倒下又眠。再醒來時日光明媚,已是早上了,但見草原青青,一望無際,令人望之心曠神怡,胸中不由舒坦了幾分,隻聽雲剛道:“快到庫庫和屯了。”
許清濁奇道:“什麽是庫庫和屯?”雲剛道:“是蒙古人的一座城池,你們漢人把它叫作‘歸化城’,那是說城裏的蒙古人都服了大明王化,歸心順從漢人皇帝。”
許清濁心道:“原來我到了蒙古人的地盤,離赫圖阿喇更遠了。”可身子毫無力氣,反抗不得,唯有任這大漢帶到了此地。雲剛未察他沮喪,繼續說道:“此城與一名女子密不可分,可惜她老人家前幾年已經去世了。”
頓了一頓,沒聽許清濁說話,奇道:“你怎麽不問她是誰?”許清濁本無興味,聽他語氣殷切,無奈道:“她是誰?”雲剛笑道:“她叫三娘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巾幗英雄。”
許清濁起了些興趣,問道:“聽名字,她是漢人麽?”雲剛搖頭道:“不,她是蒙古女子。”許清濁便道:“哦,那她一定是嫁給了漢人,才叫這個名字。”雲剛哈哈大笑,道:“又猜錯了,她嫁的是土默特部的俺答汗。”
許清濁一怔,心道:“俺答汗?這個名字倒很熟。”迴想片刻,恍然記起:“啊,俺答汗是韃靼裏的一位汗王,當年與大明先戰後和,擊敗他的正是馬伯伯的父親馬芳將軍。”
建州女真崛起前,遼東關防防的主要就是韃靼,許明燈與鐵槍軍也曾與韃靼交戰過。至於俺答汗的事跡,他更多次聽聞馬林講述,並不陌生,但未聞這汗王有位妻子叫三娘子。
他好奇之下,向雲剛請教。雲剛見他有了興致,也樂得告訴他,說這三娘子原名也兒克兔哈屯,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乃一位文武雙全的奇女子,年輕時嫁給已然年邁的俺答汗,後又嫁繼子、繼孫,是三任土默特部汗王之妻。
俺答汗本與明朝為敵,吃了幾次敗仗後,三娘子建議他與大明和好,雙方互市,最終止息了戰事,使得漢蒙友好。這女子自再嫁繼子後,實乃土默特部的真正掌權人,手下兵強馬壯,然而主和不主戰,願為大明藩籬,鎮守邊疆。
明朝上至皇帝百官,下到士子儒生,對其好生相敬,不僅民間屢有才子贈詩稱頌她,大明也深感其功勞,封她為“忠順夫人”。三娘子去世時,明朝派使臣賜祭七壇,祭禮無比隆重。
許清濁聽雲剛講述,莫名想起了秦良玉,心道:“秦將軍帶兵打仗,是因心懷蒼生,願保天下太平。這三娘子守護邊關,並非歸服王化,而是想與大明交好通市,讓治下的蒙古百姓過上好日子。她們都是一心為民的仁者。”
他久居遼東,自然知道夷民與大明互市所得的好處。亦知努爾哈赤長年隱忍不發,固然大部分原因是實力積蓄未足,可也有一部分是舍不得馬市帶來的利益。
感歎之間,一座青城出現在天邊,與草原幾乎連成一色。附近的行人也多了起來,男子打扮大多與雲剛類似,穿著寬大的袍子,束口又很小,許清濁定睛瞧了瞧,方知這樣的袍子可以盛物,省得再背個大包袱。
他這次醒來,精神稍好,許久都沒困意,隨著馬車到了庫庫和屯城外,隻見城牆全為青磚所壘,怪不得遠看通體青色。入了城,所見光景頗為熟悉,原來街道樓屋,與中原的城鎮極為相似,遠處更有一座輝煌的宮殿。
雲剛望見他目光所指,笑道:“想去瞧那宮殿麽?不過老子怕麻煩,這次不去了,下迴你自己來瞧吧。”許清濁搖頭道:“我什麽也不想瞧,隻想你送我迴遼東。”雲剛一笑不答。
他駕著車,來到城角一座有如倒缽的白色石塔麵前,下車拍了拍許清濁,道:“起來,走,隨老子拜菩薩去。”許清濁道:“我又不信佛,幹嘛也去?”雲剛也不生氣,道:“你就在旁邊看我拜好了。”
他見許清濁一動不動,笑道:“怎麽樣?軟腳蝦走不動路麽?”許清濁一怒,道:“誰說的!”翻身下了車板,往前走了兩步。腳步雖是虛浮,卻並非站不穩,可以緩緩行走,方知自己身子好轉了不少。
他隨著雲剛走到那白色石塔之下,忽地有幾個頭戴黃帽的僧人轉出,見了雲剛都是一怔,又望到其頸項間佩戴的珠串,盡皆失色,嘰裏咕嚕說了一大堆,神情異常恭敬。
雲剛雙手合十,向白塔拜了三拜,也問了那些僧人幾句。雙方對答如流,許清濁一個字也聽不懂,卻瞧雲剛這個粗魯大漢,說到後來,眼圈竟然紅了,麵上露出一絲愧色,那些僧人更是邊說邊抹淚。
許清濁站了好一會兒,雲剛才與那些僧人說完,各自合十作別。兩人一前一後,迴到馬車旁邊,雲剛竟沒說話,呆坐在車板上,望著白塔直出神。
許清濁忍不住問道:“雲大伯,你怎麽了?”雲剛擺手道:“沒什麽。”許清濁道:“你拜的不是菩薩吧?哪有拜菩薩流眼淚的?”雲剛道:“你哪隻眼睛瞧見老子落淚了?老子隻是有點懊惱罷了!”
他橫了許清濁一眼,才緩緩地道:“我拜的是一位好友的舍利。他兩年前給人害了,卻是因我保護不周,中了敵人的奸計。”許清濁靈光一閃,脫口道:“你、你是毒君子說的那個護衛?你拜的是活佛?”
雲剛皺了皺眉,道:“毒君子?哦,原來他外號叫這個麽?”許清濁點頭道:“對,他們師姊弟五人,合稱‘毒門四使’,我偷聽他們說話,講起過你和活佛的事。雲大伯,原來你是藏人!”
雲剛點頭道:“我是藏民,但活佛是蒙古人,乃俺答汗的曾孫。他出生以來,我一直是他的護衛,如今他死了,部分舍利重歸家鄉,我特意來瞧他一麵。唉,我追殺仇敵,沒能親自護送舍利到此,真令人不快!”
許清濁已知他是個厲害高手,肅然起敬,可一想起毒門四使的可恨,咬牙道:“雲大伯,你何不早些叫醒我?我知道毒君子的下落,若離赫圖阿喇不遠,正好帶你去尋他,為活佛報仇雪恨!”
雲剛道:“我早已從金兵口中問出他在哪了,我也知他邀人前來對付老子,本要將他們一網打盡,可惜遇上了你。嘿,為了救你,老子不得不暫擱大仇,離開赫圖阿喇。”
許清濁目瞪口呆,半晌才道:“你、你說什麽?跟我也有幹係?”雲剛氣道:“你自己練的武功,自己不清楚麽?若不是老子用內功幫你鎮壓那兩股怪勁,你還能活到現在?”
許清濁仿佛給一道霹靂擊中,心裏震驚無已:“難怪我體內空空蕩蕩,還以為‘陰符’、‘藏花’二勁相互抵消了。可這兩股勁力一貫廝殺不休,難分勝負,就算能互拚殆盡,我也決計撐不到那一刻!”
終於明白自己安然無恙,並非福大命大,而是有高手為自己護法,當下感激萬分,就要跪下給雲剛磕頭。雲剛托住他,搖頭道:“免了。見死不救,老子是幹不出來的。既遇著了你,非救不可,不過救你也太費勁了。”
雲剛見他神色迷茫,解釋道:“你體內這兩股怪勁,如同活了一般,我鎮壓住它們一時,它們還會蘇醒。大抵每隔一個時辰,都要出手替你平複亂象。哼,有你這拖累,我還能去報仇麽?”
許清濁一陣駭然,道:“這、這麽說,我活到現在,全靠你內力續命?我每次昏昏欲睡,都是你故意拍暈我的麽?”雲剛點頭道:“不錯,你剛想通這一點?也忒遲鈍了!”
許清濁臉上一紅,道:“我、我最近消沉得很,沒有細想......”忽地驚問:“雲大伯,咱們從赫圖阿喇到此,過了月餘,莫非你每日都為我鎮壓亂勁十二次?”雲剛道:“是啊。”
許清濁喃喃地道:“師父當年為我鎮壓亂勁,也僅撐了三天三夜,便累得精疲力盡。你、你連續替我護法一個月,你、你的內力無窮無盡麽?”
雲剛眼神一亮,奇道:“你師父替你護法,居然能撐三天三夜?他是一位內家高手?”許清濁搖頭道:“我師父內功並不深厚,替我護法,用的是巧勁點穴。”雲剛更是驚奇,道:“啊?焉有此理?他是誰?”
許清濁道:“她乃武林中的絕頂高手,號稱劍仙,與拳神、槍王、刀魁及鳳雛齊名。可她,可她......”想起花如何,悲傷不能自已,待要揮袖抹淚,隻聽雲剛放聲大笑。
許清濁稍止哭意,奇道:“你笑什麽?”雲剛笑道:“與老子齊名的,除了槍王,怎麽又多出來三個來了?看來老子不在的時候,武林中熱鬧了許多呀!”
許清濁一呆,愣了好久,才道:“莫非你、你是拳神?”雲剛斜了他一眼,笑道:“廢話!拳神雲剛,江湖上誰人不曉?你自稱習武之人,聽了我的漢名,居然不認得,真把老子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