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拍了拍手,叫道:“來人!接過許將軍的靈柩,送諸位建州使者用飯歇息,然後好生告別。”那人道:“多謝大人,可都督令我們靈柩送到之刻即歸,不敢久留。”
馬林嗬嗬一笑,聲音裏卻殊無笑意,說道:“一頓飯能花多少工夫?還請諸位賞臉。”那人這才謝道:“如此有勞了。”“來人,替我招待諸位使者。靈柩送到,本官還要善後,少陪了!”馬林說罷,一拱手,迴馬轉身而去。
段升沒有騎馬,飛起腳步,急忙追去,直到總兵府前才堪堪趕上。隻見馬林陰著臉,甩袖踏進正廳,剛走兩步,便大聲咆哮:“好個努爾哈赤!好個努爾哈赤!我真恨不得扒了你皮,挫了你骨頭!”
段升忙道:“總兵大人息怒!”“息怒?我息不了!我說朝廷為何啞巴了,王木芮這庸官又為何批我多慮!原來他們都叫努爾哈赤這蠻賊的幾句好話給迷了心竅!天呐,緣何今日不是我做遼東總兵!”馬林忽然淚如泉湧。
要知馬林的確曾做過遼東總兵,隻是當年他在任時,自詡文武全才,清高不可一世,還寫了一篇《邊務十策》,大述如何治理遼東。發往朝廷以後,被大臣們群起而攻之,批為“狂妄無稽之談”,得罪之人甚多。
後來,他見萬曆皇帝親信的太監高淮強征礦稅,挺身怒罵,鮮有官員替他說話,於是被皇帝罷了總兵之職。關防一時無人可繼,才迫使朝廷二度委命李成梁走北上任。
馬林則被發配到南蠻之地去充軍守邊,過了很久才得赦免。朝廷瞧他懂邊務,於是把他派到遼東最北的開原做了參將,又升了總兵。他重返要職,狂氣稍有收斂,隻是內心依舊自傲。
他將努爾哈赤視為生平大敵,欲以渾身智勇與之對弈,奈何開原總兵和遼東總兵難以相提並論,兵權太少,現任遼東總兵又這麽糊塗。他就是再能幹,再誌高,遼東軍事若不歸他統掌,一切都沒了意義。
馬林發了一通脾氣,慢慢轉為頹然,跌坐在椅子上,歎道:“努爾哈赤攻心之術,恁地了得!他給朝廷上表,求封許將軍這麽一個過譽的諡號,朝廷又豈能準他?準雖不準,滿朝文武卻定以為他十分敬重許將軍,才做出這等荒唐事來。漢夷如此‘和睦’,戶部也自然樂意少撥銀子給咱們,以後我朝戍邊全依賴這位好心腸的大都督得了!”
段升亦覺灰心喪氣,卻仍道:“總兵大人萬不可放棄,朝廷和王大人暫為霧蒙,遲早醒悟,我們卻可先做準備。”“遲早醒悟?怕等努爾哈赤的大軍到了山海關下,他們還醒不過來!”
馬林長歎一聲,擺手道:“罷了罷了,由他朝廷百官再昏聵,我也不能自廢這多年經營。你們還是加緊練兵,我想辦法籌集一些餉銀,看能不能防備於前了。”
他起身離座,跨出門檻,忽地一呆,抬頭看了看屋簷,顫聲道:“來人!用白布白綾把我總兵府裏外都繕飾了,今夜讓許將軍靈柩停在院子裏,我和將士們一起祭奠他!”
段升猛才發覺,自己關注努爾哈赤之計,竟也把將軍遺軀歸來之事忘在了腦後。至此,心底僅存的最後一絲僥幸終於粉碎,他又是失落,又是傷心,抬頭四顧,想知道許清濁人去了哪裏。
忽見有個親兵湊到馬林身前,以掌比刀,問道:“大人,那群女真使者,殺還是放?”馬林不屑道:“這還用問嗎?他們敢留下吃飯,便不知情,恐還是努爾哈赤故意找來送死的,哼,放了吧!”
深夜,馬林、段升、許清濁及五百鐵槍軍士兵,全身素縞,在總兵府院子裏祭奠許明燈。那棺槨停在屋前,又高又大,甚是莊嚴肅穆,鐵槍軍餘者並無馬林、段升所知之深,見到靈柩貴重,對努爾哈赤的仇恨不覺稍減幾分。
馬林匆忙間做了一篇悼詞,方才念罷,眾人想起許明燈種種好處,各自嚎啕大哭,悲不能抑。許清濁雖與父親情分稍寡,在悲傷感染之下,也不由淚水難收,迴憶當日馬市上那老婦所言,更是黯然不已。
祭奠半途,天空忽然飄起雪,進而越落越大,變成了鵝毛齊攢之勢。馬林激動得渾身顫抖,仰天長嚎:“老天!你知我遼東有冤情,至今才下起雪來!你是因許將軍之死,也前來吊唁麽?”
關外之地,往往夏末就開始落雪,秋冬時整個原上白茫茫一片,銀裝素裹,那是當地人司空見慣的光景。可今年降雪如此之晚,而且早不降,晚不降,直到許明燈靈柩歸營才降,有如天公為其戴孝,眾人怎能不以為顯靈?
他喚來一個親隨,說道:“天公鳴冤,許將軍死因必不是女真使者所言,下葬之前,命仵作細細驗屍,將結果報呈給我!”又對段升道:“許將軍恐遭高手圍攻而死,你懂武功,驗屍時你也去,看看能否查出什麽。”
跟著停靈七日,許明燈將要下葬,段升與仵作將遺體仔細查了,發現其死因除了內傷,主要是被人用刀截斷了腿上動脈,導致失血過多。那刀口極為細窄,可見是一柄薄如蟬翼、而又鋒利無比的寶刀。
馬林命仵作匯報之時,故意讓許清濁跟在身邊,等其陳述完畢,轉頭道:“清濁,你可記住了?武林之中能傷了你爹爹的好手,沒有幾人,且他使極薄的寶刀。線索既在,這兇手並非無法尋到!他日你若練成神功,你的父仇便須你親手去報了!”許清濁跪了下來,點頭道:“馬伯伯說的是,我一定好好習武,替父報仇!”
段升忙道:“殺將爺者,努爾哈赤是也!這兇手隻是行兇的利器,將爺的仇是國之大仇,須我們大明將士來報!”馬林瞟了他一眼,知他是心疼孩子,怕其重任壓身,搖頭道:“努爾哈赤是大仇,這是小仇,但凡是仇,就得報!”
許清濁這幾日戴重孝,食冷吃素,恪守人子之禮。馬林雖然欣慰,卻也道:“你在練武,又須長身子,軍營之中本來飲食就差,再這麽折騰難免元氣大損。你也不必守孝三年,以月代年,守得三月,心意在就行了!”
許清濁點了點頭,此後讀書習武,都愈發勤勉。有時愛那小紅馬不過,十分想騎,又怕紅鬃色重,與孝禮不合。段升知了,給那馬駒配了一副白色鞍具,兩邊素布垂至馬腹,全身隻露出頭尾是紅的。
於是許清濁一有空閑,就騎著那馬駒踱出兵營,去看外麵的山河雪景。某日不知不覺行到馬市,忽見多家商鋪門垂白帳,與屋頂的雪幾乎連成一體,暗暗聽人說話,才知道此間漢商也得知許明燈去世,悲傷之下,白布裝室以示吊唁。
那布店的老婦一眼就認出了許清濁,把他摟在懷裏,安慰了好一陣子。周邊商鋪老板有受過鐵槍軍恩惠的,也都湊近了和他說話,勸他莫要悲傷,好好用功,也像他父親那樣以後做個將軍。
這些商人不知內情,隻以為許明燈確是戰死,但哀悼之情真摯無虛。許清濁給眾人圍在中心,飽聽慈言好語,雖仍在服孝期間,心裏卻暖烘烘的。他明白這溫暖來得不直接,可仍然是父親給的,是以對許明燈更加敬重。
眾商與他噓寒問暖罷了,也叫他常來馬市上玩,許清濁答應了。此後,果然在練完功、讀完書後,就到馬市上,到認得的商戶店裏去幫忙,久而久之都熟絡了,無人不知這個乖巧懂事的許氏遺孤。許清濁如忽然間得到了好多親人一般,備受關愛,每當從市上迴營,他小馬駒兩邊的籮筐裏,都裝滿了人家給的點心、衣衫和玩物。
約莫過了近一個月,開原大營中練兵練得熱火朝天,馬林將五百鐵槍軍分作五十撥派下去,讓段升分配,每十人一組,給全軍將士當教頭,跟他們講解女真兵打仗的習慣,以及如何與其交戰。他因努爾哈赤的使者對開原駐兵,乃至許明燈的家眷都一清二楚,又瞧瞧著手調查,半月之間處決了兩名內奸,全軍士氣大振。
許清濁瞧將士們都無暇搭理自己,唯有段升偶爾和他過過招玩,也樂得騎著愛駒,多去馬市上轉悠。這一日到了集市上的布店,與那賣布的餘婆婆聊了許久,隻聽餘婆婆說道:“許將軍到底是武曲星下世,誰有不敬愛他的?最近有好些人,看著都不是旅商,卻多問起他老人家的事跡。嘿,連那叫花子一樣的苦命人,也到處打聽你爹爹的英名。”
許清濁一陣奇怪,問道:“叫花子打聽我爹?”“可不是麽?”餘婆婆拉著他走出店門,指著街角一個人的背影,努嘴道:“那個就是了,看著年紀不大,胡子拉撒,前幾日才來的,不急著討飯,倒先詢問你爹官聲人望如何。”
許清濁一眼望去,見那人穿著到處都是破洞的袍子,衣不蔽體,腰上纏了圈細帶,那帶子一頭從一隻破碗的漏孔裏穿出係緊,倒把那破碗拴在身上了,還拄著根粗樹枝當拐杖,凍得直發抖,又因地上落雪結冰,走得極為緩慢。
許清濁忍不住道:“我去瞧瞧,他打聽先父,說不定是先父的故人。”那餘婆婆笑道:“小公子莫去理這髒兮兮的叫花子。許將軍是何等人物,又豈會和叫花子結交?”
許清濁一想也是,說道:“這可憐人卻也欽佩先父,婆婆,天寒地凍的,你送床褥子給他好不好?”“唉喲,小公子菩薩心腸,真不愧是許將軍的兒子!聽你的,他要夜裏還不走,老婆子便周濟他些吃的穿的。”
餘婆婆與許清濁說著話,全沒察有一個路人匆匆經過店鋪,聞言轉過身子,瞪大了眼站了許久。許清濁還要望那乞丐,餘婆婆拽他進屋,笑道:“外麵冷,走,老婆子給你泡碗熱油茶。”“婆婆,我守孝不吃熱的。”
許清濁又在她家坐了一會兒,方告辭出門,騎上小馬駒,慢悠悠離了馬市,順著路往兵營走迴。剛行兩三裏,許清濁正默誦《論語》,忽覺背後猛刮來一陣陰風,他畢竟有功夫在身,不自覺一低頭,揮手朝後打去。
馬林嗬嗬一笑,聲音裏卻殊無笑意,說道:“一頓飯能花多少工夫?還請諸位賞臉。”那人這才謝道:“如此有勞了。”“來人,替我招待諸位使者。靈柩送到,本官還要善後,少陪了!”馬林說罷,一拱手,迴馬轉身而去。
段升沒有騎馬,飛起腳步,急忙追去,直到總兵府前才堪堪趕上。隻見馬林陰著臉,甩袖踏進正廳,剛走兩步,便大聲咆哮:“好個努爾哈赤!好個努爾哈赤!我真恨不得扒了你皮,挫了你骨頭!”
段升忙道:“總兵大人息怒!”“息怒?我息不了!我說朝廷為何啞巴了,王木芮這庸官又為何批我多慮!原來他們都叫努爾哈赤這蠻賊的幾句好話給迷了心竅!天呐,緣何今日不是我做遼東總兵!”馬林忽然淚如泉湧。
要知馬林的確曾做過遼東總兵,隻是當年他在任時,自詡文武全才,清高不可一世,還寫了一篇《邊務十策》,大述如何治理遼東。發往朝廷以後,被大臣們群起而攻之,批為“狂妄無稽之談”,得罪之人甚多。
後來,他見萬曆皇帝親信的太監高淮強征礦稅,挺身怒罵,鮮有官員替他說話,於是被皇帝罷了總兵之職。關防一時無人可繼,才迫使朝廷二度委命李成梁走北上任。
馬林則被發配到南蠻之地去充軍守邊,過了很久才得赦免。朝廷瞧他懂邊務,於是把他派到遼東最北的開原做了參將,又升了總兵。他重返要職,狂氣稍有收斂,隻是內心依舊自傲。
他將努爾哈赤視為生平大敵,欲以渾身智勇與之對弈,奈何開原總兵和遼東總兵難以相提並論,兵權太少,現任遼東總兵又這麽糊塗。他就是再能幹,再誌高,遼東軍事若不歸他統掌,一切都沒了意義。
馬林發了一通脾氣,慢慢轉為頹然,跌坐在椅子上,歎道:“努爾哈赤攻心之術,恁地了得!他給朝廷上表,求封許將軍這麽一個過譽的諡號,朝廷又豈能準他?準雖不準,滿朝文武卻定以為他十分敬重許將軍,才做出這等荒唐事來。漢夷如此‘和睦’,戶部也自然樂意少撥銀子給咱們,以後我朝戍邊全依賴這位好心腸的大都督得了!”
段升亦覺灰心喪氣,卻仍道:“總兵大人萬不可放棄,朝廷和王大人暫為霧蒙,遲早醒悟,我們卻可先做準備。”“遲早醒悟?怕等努爾哈赤的大軍到了山海關下,他們還醒不過來!”
馬林長歎一聲,擺手道:“罷了罷了,由他朝廷百官再昏聵,我也不能自廢這多年經營。你們還是加緊練兵,我想辦法籌集一些餉銀,看能不能防備於前了。”
他起身離座,跨出門檻,忽地一呆,抬頭看了看屋簷,顫聲道:“來人!用白布白綾把我總兵府裏外都繕飾了,今夜讓許將軍靈柩停在院子裏,我和將士們一起祭奠他!”
段升猛才發覺,自己關注努爾哈赤之計,竟也把將軍遺軀歸來之事忘在了腦後。至此,心底僅存的最後一絲僥幸終於粉碎,他又是失落,又是傷心,抬頭四顧,想知道許清濁人去了哪裏。
忽見有個親兵湊到馬林身前,以掌比刀,問道:“大人,那群女真使者,殺還是放?”馬林不屑道:“這還用問嗎?他們敢留下吃飯,便不知情,恐還是努爾哈赤故意找來送死的,哼,放了吧!”
深夜,馬林、段升、許清濁及五百鐵槍軍士兵,全身素縞,在總兵府院子裏祭奠許明燈。那棺槨停在屋前,又高又大,甚是莊嚴肅穆,鐵槍軍餘者並無馬林、段升所知之深,見到靈柩貴重,對努爾哈赤的仇恨不覺稍減幾分。
馬林匆忙間做了一篇悼詞,方才念罷,眾人想起許明燈種種好處,各自嚎啕大哭,悲不能抑。許清濁雖與父親情分稍寡,在悲傷感染之下,也不由淚水難收,迴憶當日馬市上那老婦所言,更是黯然不已。
祭奠半途,天空忽然飄起雪,進而越落越大,變成了鵝毛齊攢之勢。馬林激動得渾身顫抖,仰天長嚎:“老天!你知我遼東有冤情,至今才下起雪來!你是因許將軍之死,也前來吊唁麽?”
關外之地,往往夏末就開始落雪,秋冬時整個原上白茫茫一片,銀裝素裹,那是當地人司空見慣的光景。可今年降雪如此之晚,而且早不降,晚不降,直到許明燈靈柩歸營才降,有如天公為其戴孝,眾人怎能不以為顯靈?
他喚來一個親隨,說道:“天公鳴冤,許將軍死因必不是女真使者所言,下葬之前,命仵作細細驗屍,將結果報呈給我!”又對段升道:“許將軍恐遭高手圍攻而死,你懂武功,驗屍時你也去,看看能否查出什麽。”
跟著停靈七日,許明燈將要下葬,段升與仵作將遺體仔細查了,發現其死因除了內傷,主要是被人用刀截斷了腿上動脈,導致失血過多。那刀口極為細窄,可見是一柄薄如蟬翼、而又鋒利無比的寶刀。
馬林命仵作匯報之時,故意讓許清濁跟在身邊,等其陳述完畢,轉頭道:“清濁,你可記住了?武林之中能傷了你爹爹的好手,沒有幾人,且他使極薄的寶刀。線索既在,這兇手並非無法尋到!他日你若練成神功,你的父仇便須你親手去報了!”許清濁跪了下來,點頭道:“馬伯伯說的是,我一定好好習武,替父報仇!”
段升忙道:“殺將爺者,努爾哈赤是也!這兇手隻是行兇的利器,將爺的仇是國之大仇,須我們大明將士來報!”馬林瞟了他一眼,知他是心疼孩子,怕其重任壓身,搖頭道:“努爾哈赤是大仇,這是小仇,但凡是仇,就得報!”
許清濁這幾日戴重孝,食冷吃素,恪守人子之禮。馬林雖然欣慰,卻也道:“你在練武,又須長身子,軍營之中本來飲食就差,再這麽折騰難免元氣大損。你也不必守孝三年,以月代年,守得三月,心意在就行了!”
許清濁點了點頭,此後讀書習武,都愈發勤勉。有時愛那小紅馬不過,十分想騎,又怕紅鬃色重,與孝禮不合。段升知了,給那馬駒配了一副白色鞍具,兩邊素布垂至馬腹,全身隻露出頭尾是紅的。
於是許清濁一有空閑,就騎著那馬駒踱出兵營,去看外麵的山河雪景。某日不知不覺行到馬市,忽見多家商鋪門垂白帳,與屋頂的雪幾乎連成一體,暗暗聽人說話,才知道此間漢商也得知許明燈去世,悲傷之下,白布裝室以示吊唁。
那布店的老婦一眼就認出了許清濁,把他摟在懷裏,安慰了好一陣子。周邊商鋪老板有受過鐵槍軍恩惠的,也都湊近了和他說話,勸他莫要悲傷,好好用功,也像他父親那樣以後做個將軍。
這些商人不知內情,隻以為許明燈確是戰死,但哀悼之情真摯無虛。許清濁給眾人圍在中心,飽聽慈言好語,雖仍在服孝期間,心裏卻暖烘烘的。他明白這溫暖來得不直接,可仍然是父親給的,是以對許明燈更加敬重。
眾商與他噓寒問暖罷了,也叫他常來馬市上玩,許清濁答應了。此後,果然在練完功、讀完書後,就到馬市上,到認得的商戶店裏去幫忙,久而久之都熟絡了,無人不知這個乖巧懂事的許氏遺孤。許清濁如忽然間得到了好多親人一般,備受關愛,每當從市上迴營,他小馬駒兩邊的籮筐裏,都裝滿了人家給的點心、衣衫和玩物。
約莫過了近一個月,開原大營中練兵練得熱火朝天,馬林將五百鐵槍軍分作五十撥派下去,讓段升分配,每十人一組,給全軍將士當教頭,跟他們講解女真兵打仗的習慣,以及如何與其交戰。他因努爾哈赤的使者對開原駐兵,乃至許明燈的家眷都一清二楚,又瞧瞧著手調查,半月之間處決了兩名內奸,全軍士氣大振。
許清濁瞧將士們都無暇搭理自己,唯有段升偶爾和他過過招玩,也樂得騎著愛駒,多去馬市上轉悠。這一日到了集市上的布店,與那賣布的餘婆婆聊了許久,隻聽餘婆婆說道:“許將軍到底是武曲星下世,誰有不敬愛他的?最近有好些人,看著都不是旅商,卻多問起他老人家的事跡。嘿,連那叫花子一樣的苦命人,也到處打聽你爹爹的英名。”
許清濁一陣奇怪,問道:“叫花子打聽我爹?”“可不是麽?”餘婆婆拉著他走出店門,指著街角一個人的背影,努嘴道:“那個就是了,看著年紀不大,胡子拉撒,前幾日才來的,不急著討飯,倒先詢問你爹官聲人望如何。”
許清濁一眼望去,見那人穿著到處都是破洞的袍子,衣不蔽體,腰上纏了圈細帶,那帶子一頭從一隻破碗的漏孔裏穿出係緊,倒把那破碗拴在身上了,還拄著根粗樹枝當拐杖,凍得直發抖,又因地上落雪結冰,走得極為緩慢。
許清濁忍不住道:“我去瞧瞧,他打聽先父,說不定是先父的故人。”那餘婆婆笑道:“小公子莫去理這髒兮兮的叫花子。許將軍是何等人物,又豈會和叫花子結交?”
許清濁一想也是,說道:“這可憐人卻也欽佩先父,婆婆,天寒地凍的,你送床褥子給他好不好?”“唉喲,小公子菩薩心腸,真不愧是許將軍的兒子!聽你的,他要夜裏還不走,老婆子便周濟他些吃的穿的。”
餘婆婆與許清濁說著話,全沒察有一個路人匆匆經過店鋪,聞言轉過身子,瞪大了眼站了許久。許清濁還要望那乞丐,餘婆婆拽他進屋,笑道:“外麵冷,走,老婆子給你泡碗熱油茶。”“婆婆,我守孝不吃熱的。”
許清濁又在她家坐了一會兒,方告辭出門,騎上小馬駒,慢悠悠離了馬市,順著路往兵營走迴。剛行兩三裏,許清濁正默誦《論語》,忽覺背後猛刮來一陣陰風,他畢竟有功夫在身,不自覺一低頭,揮手朝後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