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極樂之鄉!
準提和接引兩位聖人相對而坐,二人周身佛光璀璨,頭上的五彩光環顯現。
隻見二人眉頭緊鎖,身上的佛光時而旺盛,時而消沉。
過了半天時間,接引聖人睜開雙目輕聲低語道:“奇怪,為何算不出來?”
這時準提聖人抬起頭,看向接引,道:“吾也沒有算出來!”
“西行之路不安寧,先是有靈吉被暗殺,後有五莊觀之變。貧僧總感覺這兩件事情之間有什麽聯係,至於慈航觀音的猜測,師弟有何想法?”接引問道。
“西行大計乃是天意使然,任何人都改變不了,若是他人想要從中牟利,必須既要在天道允許的範圍之內行事,而且還需要知道西行之路的種種布置信息。”
“更何況,我教也是在盆盂蘭大會之後,才最終同諸方敲定九九之難,若那無極子有心提前布置,也應當是在盆盂蘭大會之後。”
準提聖人如是道。
“師弟所說,貧僧如何不明白,隻是當初無極子重生之前,便將那甘露水贈給了鎮元子,此事太過巧合,貧僧不得不懷疑到他頭上去。”
“至於靈吉之死,也同樣撲朔迷離,不知是何人所為。我等聖人溝通天道,也未曾得到絲毫的提示,雖然在現場留下了神道氣息,指向了天庭,但這種可能性很小,天庭同樣是西行大計的重要參與方,昊天怎會如此不智?”
接引聖人道出心中疑惑。
觀音當時在五莊觀中就有所懷疑,佛教高層中出現了叛徒,而且地位不低,她雖然未曾和靈山那邊溝通,卻在暗地裏將自己的猜測告知了兩位聖人。
接引準提二聖收到觀音猜測之後,第一反應便是靈山實際上的主事人多寶,但如來後麵一係列的應對手段,也看不出什麽端倪,並且十分得當。
他令孔宣、彌勒佛兩位大能,同時於暗中護佑取經人,當今洪荒除了聖人之外,再無人能在他們眼皮之底下破壞此番大計。
不得不說,多寶這一手,不僅震懾了各方勢力,而且還能杜絕未知的風險,可見多寶這番動作的確是為佛門考慮的。
“雖然多寶有嫌疑,但也不能排除其他人,我教中多有截教弟子,那孔宣不也是其中之一嗎?”準提道。
“可惜我等不能出手,不然在靈吉失蹤時,我等便可立即趕到事發之地,找出那幕後之人。”接引歎道。
準提突然問道:“道祖對西行大計好像並不關心。”
“我教東進,並不是無量量劫,在天道眼中,無非是錦上添花而已。道祖雖然代表天道,但也仍舊是不希望我教蓋過東方玄門。”
接引看了看三十三天方向,又道:“西方自道祖與魔祖一戰之後,便貧瘠無比,這是因果,道祖代表天道,給予我等補償,讓我們師兄弟二人得以發大宏願成就天道聖人。但佛門東進,卻關乎我等聖位,天道既然讓佛門推動此事,想必也是不願意看到我等跌落聖境。”
“這乃是大勢,任何人都無法更改,若是有人以此做文章,也是在天道的規則之下,我們的應對,同樣僅限於此。”
準提聖人聞言,點頭道:“師兄言之有理,西行大計還在進行,若是再有人膽敢殺害我教中僧人,也必將露出馬腳,到那時便是我等反擊的時刻了。”
........
北俱蘆洲,真武大帝道場。
“昌意王,你不在監察諸府,何以來本帝道場?”
真武大帝麵前跪著的是一位之前投誠而來的妖王,當初大戰未啟前,他還隻是一位金仙境妖王,後來加入妖師府與天庭為戰,僥幸之下,突破修為進階至太乙。
後來妖師府潰敗,這位昌意王便改換了門庭,在大戰之後,受天庭冊封,成為正神。
根據天庭和妖盟之間的協議,如二郎神、李天王、三太子等皆已搬師迴朝,而代表天庭管理此洲的也大部分是妖族。這位昌意王也同樣駐留此洲,成為一位監察使,負責監察轄區各府神道發展。
那位昌意王拜道:“迴大帝,近些年各府總有上報,不少治下妖族在天庭管轄之地犯了事,逃到妖盟地盤,而我等卻無任何手段將那犯事之人抓捕,並繩之以法,這些事情已經引起了下民諸多怨言。常此以往,恐天庭威信不存。”
真武大帝問道:“依照協議,你等為何不去與妖盟交涉?卻要跑到本帝這裏來訴苦?”
昌意王苦著臉道:“我等州府也多有派人去妖盟交涉,奈何妖盟皆是一群狂妄之徒,三言兩語將我等打發,毫無誠意可言!”
大帝聞言,便知道症結所在,妖盟自詡妖族正統,對那些投靠天庭的妖族向來不恥,而且仗著當初一番大戰得利,便生出膨脹之心,故而變大自大起來。
特別是近些年來,邊境之地多有摩擦,大多數也是妖盟挑起來的。
昌意王並不是第一位向他訴苦之人,惡事聽得多了,也會生出老繭,若是不采取一些行動,恐怕會弱化天庭在此洲的統治。
“下麵可有鬧事的?”大帝問道。
“有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妖在鬧,卻是不知這些小妖身後,是否有人暗中挑撥。”昌意王道。
“先將這些鬧事的壓下去,必須給予雷霆手段,方能震懾住那些不安分的妖族。”
昌意王點了點頭,又道:“大帝可知妖盟那邊近期又有了一番動作。”
“什麽動作?”大帝問道。
“據我們暗探傳來的消息,說是那獼猴王現在聯合千麵蝠王,在妖盟長老院通過了多項決議。”
“其中有一項是為了新開兩府,分別為外事府和內務府,外事府是妖盟專為處理外交事務而設立的幕府。至於內務府,卻是有些隱秘,下官尚未打聽到具體是做什麽的。”
“還有一項法令,類似於我們這邊的天條,名為《妖族行事總則》,已經得到了妖盟長老院的通過,下官這裏有一份副本,請大帝過目。”說罷,昌意王便從懷中掏出一書,畢恭畢敬地遞給了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接過此書,掃了一遍之後,卻是陷入了沉思。
雖然這份《總則》裏麵的內容看起來十分的寬鬆和粗糙,但卻不得不讓人聯想到當初的妖族天庭,妖盟此舉,難道是想要恢複妖族昔日的輝煌不成?
真武大帝不禁有些啼笑皆非,人族大勢不可改,玉帝統治下的天庭,也得到了各方的承認。雖然隻是一份無關緊要的《總則》,但也能看出妖盟蠢蠢欲動的野心。
他雖然不擔心妖盟能夠撼動天庭的正統地位,但在這北俱蘆洲動搖天庭統治,也並非不可能,到那時,佛門和妖師府也定會卷土而來,這也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好了,本帝知道了,你且下去罷。”真武大帝將這分總則留下,便下了逐客令。
待昌意王退下,大帝喃喃道:“看來是有必要見一下那位清平士了。”
說罷,真武大帝喚來龜蛇二將,對他們道:“擺駕,本帝要去那無極子道場。”
龜蛇二將知道大帝說的是無極子在北俱蘆洲道場,相見之人隻會是清平士,於是拉來車輦,載著真武大帝向南而去。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的無極子道場外麵。
“哈哈哈,大帝遠道而來,請恕貧道有失遠迎,罪過,罪過!”道場中傳來了清平士爽朗的笑聲。
真武大帝同笑道:“本帝不請自來,亦罪也!”
準提和接引兩位聖人相對而坐,二人周身佛光璀璨,頭上的五彩光環顯現。
隻見二人眉頭緊鎖,身上的佛光時而旺盛,時而消沉。
過了半天時間,接引聖人睜開雙目輕聲低語道:“奇怪,為何算不出來?”
這時準提聖人抬起頭,看向接引,道:“吾也沒有算出來!”
“西行之路不安寧,先是有靈吉被暗殺,後有五莊觀之變。貧僧總感覺這兩件事情之間有什麽聯係,至於慈航觀音的猜測,師弟有何想法?”接引問道。
“西行大計乃是天意使然,任何人都改變不了,若是他人想要從中牟利,必須既要在天道允許的範圍之內行事,而且還需要知道西行之路的種種布置信息。”
“更何況,我教也是在盆盂蘭大會之後,才最終同諸方敲定九九之難,若那無極子有心提前布置,也應當是在盆盂蘭大會之後。”
準提聖人如是道。
“師弟所說,貧僧如何不明白,隻是當初無極子重生之前,便將那甘露水贈給了鎮元子,此事太過巧合,貧僧不得不懷疑到他頭上去。”
“至於靈吉之死,也同樣撲朔迷離,不知是何人所為。我等聖人溝通天道,也未曾得到絲毫的提示,雖然在現場留下了神道氣息,指向了天庭,但這種可能性很小,天庭同樣是西行大計的重要參與方,昊天怎會如此不智?”
接引聖人道出心中疑惑。
觀音當時在五莊觀中就有所懷疑,佛教高層中出現了叛徒,而且地位不低,她雖然未曾和靈山那邊溝通,卻在暗地裏將自己的猜測告知了兩位聖人。
接引準提二聖收到觀音猜測之後,第一反應便是靈山實際上的主事人多寶,但如來後麵一係列的應對手段,也看不出什麽端倪,並且十分得當。
他令孔宣、彌勒佛兩位大能,同時於暗中護佑取經人,當今洪荒除了聖人之外,再無人能在他們眼皮之底下破壞此番大計。
不得不說,多寶這一手,不僅震懾了各方勢力,而且還能杜絕未知的風險,可見多寶這番動作的確是為佛門考慮的。
“雖然多寶有嫌疑,但也不能排除其他人,我教中多有截教弟子,那孔宣不也是其中之一嗎?”準提道。
“可惜我等不能出手,不然在靈吉失蹤時,我等便可立即趕到事發之地,找出那幕後之人。”接引歎道。
準提突然問道:“道祖對西行大計好像並不關心。”
“我教東進,並不是無量量劫,在天道眼中,無非是錦上添花而已。道祖雖然代表天道,但也仍舊是不希望我教蓋過東方玄門。”
接引看了看三十三天方向,又道:“西方自道祖與魔祖一戰之後,便貧瘠無比,這是因果,道祖代表天道,給予我等補償,讓我們師兄弟二人得以發大宏願成就天道聖人。但佛門東進,卻關乎我等聖位,天道既然讓佛門推動此事,想必也是不願意看到我等跌落聖境。”
“這乃是大勢,任何人都無法更改,若是有人以此做文章,也是在天道的規則之下,我們的應對,同樣僅限於此。”
準提聖人聞言,點頭道:“師兄言之有理,西行大計還在進行,若是再有人膽敢殺害我教中僧人,也必將露出馬腳,到那時便是我等反擊的時刻了。”
........
北俱蘆洲,真武大帝道場。
“昌意王,你不在監察諸府,何以來本帝道場?”
真武大帝麵前跪著的是一位之前投誠而來的妖王,當初大戰未啟前,他還隻是一位金仙境妖王,後來加入妖師府與天庭為戰,僥幸之下,突破修為進階至太乙。
後來妖師府潰敗,這位昌意王便改換了門庭,在大戰之後,受天庭冊封,成為正神。
根據天庭和妖盟之間的協議,如二郎神、李天王、三太子等皆已搬師迴朝,而代表天庭管理此洲的也大部分是妖族。這位昌意王也同樣駐留此洲,成為一位監察使,負責監察轄區各府神道發展。
那位昌意王拜道:“迴大帝,近些年各府總有上報,不少治下妖族在天庭管轄之地犯了事,逃到妖盟地盤,而我等卻無任何手段將那犯事之人抓捕,並繩之以法,這些事情已經引起了下民諸多怨言。常此以往,恐天庭威信不存。”
真武大帝問道:“依照協議,你等為何不去與妖盟交涉?卻要跑到本帝這裏來訴苦?”
昌意王苦著臉道:“我等州府也多有派人去妖盟交涉,奈何妖盟皆是一群狂妄之徒,三言兩語將我等打發,毫無誠意可言!”
大帝聞言,便知道症結所在,妖盟自詡妖族正統,對那些投靠天庭的妖族向來不恥,而且仗著當初一番大戰得利,便生出膨脹之心,故而變大自大起來。
特別是近些年來,邊境之地多有摩擦,大多數也是妖盟挑起來的。
昌意王並不是第一位向他訴苦之人,惡事聽得多了,也會生出老繭,若是不采取一些行動,恐怕會弱化天庭在此洲的統治。
“下麵可有鬧事的?”大帝問道。
“有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妖在鬧,卻是不知這些小妖身後,是否有人暗中挑撥。”昌意王道。
“先將這些鬧事的壓下去,必須給予雷霆手段,方能震懾住那些不安分的妖族。”
昌意王點了點頭,又道:“大帝可知妖盟那邊近期又有了一番動作。”
“什麽動作?”大帝問道。
“據我們暗探傳來的消息,說是那獼猴王現在聯合千麵蝠王,在妖盟長老院通過了多項決議。”
“其中有一項是為了新開兩府,分別為外事府和內務府,外事府是妖盟專為處理外交事務而設立的幕府。至於內務府,卻是有些隱秘,下官尚未打聽到具體是做什麽的。”
“還有一項法令,類似於我們這邊的天條,名為《妖族行事總則》,已經得到了妖盟長老院的通過,下官這裏有一份副本,請大帝過目。”說罷,昌意王便從懷中掏出一書,畢恭畢敬地遞給了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接過此書,掃了一遍之後,卻是陷入了沉思。
雖然這份《總則》裏麵的內容看起來十分的寬鬆和粗糙,但卻不得不讓人聯想到當初的妖族天庭,妖盟此舉,難道是想要恢複妖族昔日的輝煌不成?
真武大帝不禁有些啼笑皆非,人族大勢不可改,玉帝統治下的天庭,也得到了各方的承認。雖然隻是一份無關緊要的《總則》,但也能看出妖盟蠢蠢欲動的野心。
他雖然不擔心妖盟能夠撼動天庭的正統地位,但在這北俱蘆洲動搖天庭統治,也並非不可能,到那時,佛門和妖師府也定會卷土而來,這也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好了,本帝知道了,你且下去罷。”真武大帝將這分總則留下,便下了逐客令。
待昌意王退下,大帝喃喃道:“看來是有必要見一下那位清平士了。”
說罷,真武大帝喚來龜蛇二將,對他們道:“擺駕,本帝要去那無極子道場。”
龜蛇二將知道大帝說的是無極子在北俱蘆洲道場,相見之人隻會是清平士,於是拉來車輦,載著真武大帝向南而去。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的無極子道場外麵。
“哈哈哈,大帝遠道而來,請恕貧道有失遠迎,罪過,罪過!”道場中傳來了清平士爽朗的笑聲。
真武大帝同笑道:“本帝不請自來,亦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