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禽還是第一次看見父親這麽嚴肅的模樣,道:“父親,我長大了要和父親一樣,也要擊退吐蕃大軍。”


    “好孩子。”李白道,“有誌氣。”


    “太白,我們進去吧。”李昭聽了父子兩人的話語,心裏感到莫名的一陣溫暖,道,“天快黑了,我們進了關內,還要找個地方落腳。”


    “嗯。”李白點點頭。


    遠遠望去,劍門關宛若一個巨人一般,扼守著蜀中要道。李白一行人離得關門越來越近,關門百十名將士在戍衛著,檢查著來往的百姓。


    “停下。”待到李白一行人來到關門前時,一個身著輕鎧的士兵頭子道。


    李白一行人停下,等待著盤問檢查。


    “哪裏來的?”士兵頭子問道。


    “軍爺,我們是從涇州來的。”李昭笑道。


    “涇州?”士兵頭子問道,“來蜀中做什麽?”


    “我們本就是江油人士,這次迴來故鄉探親。”李昭道。


    “江油人?”士兵頭子一挑眉道,“我也是江油的,不知道你們是哪個鄉的?”


    “青蓮鄉。”李昭道。


    “原來如此。”士兵頭子先前嚴肅的臉有些緩和,道,“馬車可否能打開讓我看看。”


    “無妨。”李昭道,“馬車上是家父和小輩。”


    李白掀開簾子,讓士兵頭子看了看。


    士兵頭子看了一眼,馬車上果然是個老者和幾個孩子。不經意也掃到李白時,愣了一下,覺得似乎有些臉熟。


    “這位是?”士兵頭子看到了李白腰間還配著劍問道。


    “這是舍弟。”李昭道。


    “我看你有些麵熟。”士兵頭子對李白道,“我們見過?”


    “或許吧。”李白笑笑道,“畢竟是老鄉。”


    老鄉……士兵頭子被這句話提醒,猛地想起了李白的模樣,他怎麽會忘記,十幾年前自己剛剛入伍,就遇到了吐蕃的軍隊和瘟疫,他怎麽能忘記那個帶著他們一起到梓州等地處理疫情,最後還在劍門關月下飛身取敵人首級的那個少年。


    “白?”士兵頭子不確定地問道。


    李白看了他一眼,道:“你認識我?”


    “怎麽會忘呢!”士兵頭子激動地瞪大眼道,“當年我是跟著你去處理疫情的一百個人之一。”


    李白明悟過來,迴想起少年的事情,李白像是心裏塞進去一個東西,道:“原來如此,當年剩下的兄弟不多了,都還好吧?”


    “大都很好。”士兵頭子道,“有幾個兄弟迴鄉了,隻有一個病故了。之後沒有什麽大戰事,沒有戰死的。”


    “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啊。”李白心裏感慨不已,歎道。


    “是啊。”士兵頭子激動道,也不知道說些什麽。


    李白笑道:“等這次迴家鄉探了親,我會迴來,你能幫我把當年的那些兄弟找來,咱們一起喝個酒嗎?”


    “好啊。”士兵頭子道,“隻是不知道我們將軍同不同意。”


    “這個我來想辦法。”李白道,“壽王是不是也在劍門關內?”


    “你認識壽王殿下?”士兵頭子驚奇不已,點頭道,“是,壽王殿下做了劍南道大都督後,就一直在劍門關內,還不時來到關上查看,前一陣聖上駕臨,壽王殿下還親自帶人接見聖上呢。”


    “我知道。”李白道,“煩請老哥給那些兄弟捎個信吧,我也想和那些兄弟重聚下,說說往事,喝個酒。”


    “沒問題。”士兵頭子道。


    李白點點頭,一行人被放行,進了關內後沒有停留,一直到了梓州地界找了旅社暫住一晚。


    “太白,你還有這段經曆?”李昭問道。


    “嗯。”李白道,“當年幸虧父親和你們都離開了蜀中,不然你們也會沾染瘟疫。”


    “我隻知道大伯沾染上了瘟疫。”李昭道,“具體的卻不知道,李賈也不肯說。”


    “這件事啊。”李白現在再迴去想,卻還是發現大伯的死和自己有很大關係。


    李白把當年的事情給李昭和李弘講了一遍,道:“我還是覺得,是我害了大伯一家。”


    李弘歎口氣道:“白,這也不怪你,你也是為了做好事。”


    “做好事卻殃及了家人。”李白搖搖頭道,“如果這件事是現在,我會做的更好,起碼讓家人先做到周全。”


    “不必太愧疚了。”李昭道,“事情都過去了,大伯也會理解你的。”


    “我到現在,有時候還會夢見大伯那句話。”李白自嘲一笑道,“救眾生疫者,難救家人乎?”


    李白重複了兩句,搖搖頭,心道或許自己就是從那時開始變得不願做官的吧?


    “白……”李昭也不知道怎麽勸慰李白。


    “白,難道大哥和你父親沒有給你說過李家的家訓嗎?”李弘道,“我們李家有為世人犧牲自己的覺悟,願意犧牲自己,去為了正義和心安。倘若你當時什麽都不管,隻顧著家人,而置於千萬百姓不顧,就會心安嗎?”


    “我們李家的這個家訓,聽起來是很假大空。”李昭搖頭笑道,“可身體就會忍不住去做啊。”


    可不是麽?李白心道,遇見了這種事自己真的會棄之不顧嗎?自己出蜀之後,從烏神教,到金陵的高子方,還是揚州的殺人案,自己那次不會管閑事?


    “是啊。”李白長長地吐出一口氣道,“就算知道這事與自己無關,可看見了不公的事情,還是會忍不住出手啊。”


    “不過我們李家最愛管閑事的,就是你了。”李昭道。


    “當年你父親,也是最愛管閑事的。”李弘想起了什麽,笑笑道。


    李白神色一動道:“叔父,我還從不了解我父親的過往呢,要不您跟我說說吧。”


    “今日太晚了。”李弘笑道,“明日再跟你說吧,時候不早了,休息去吧。”


    李白一陣慚愧,道:“是,今日舟車勞頓,叔父也累了,快些休息吧。”


    李弘笑道:“我是比不上你們年輕人有活力了。”


    “叔父身體康健呢。”李白道,“晚輩不叨擾了。”


    李白行禮告辭,迴到了自己房間。


    房間內,平陽和伯禽兩個小家夥睡得正香,李白充滿愛憐地看著兩個孩子,心裏突然想到,自己小時候,自己的父母是不是也曾這麽看著自己。


    離家鄉越來越近了,李白忍不住對那段時光越來越懷念了,那些迴憶也越來越清晰了。


    青蓮姐,師父,大伯,還有圓未師父,趙蕤老師,李賈堂兄,還有……琰姐姐,我迴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就是我李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中渡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中渡劫並收藏這就是我李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