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日,集賢院第一部分的考核也選定了去留之人,蔡雄得了名單之後,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了下來,他被留下了,和他一組的隻有他和史思遠留了下來。
畫畫的一組隻有閻辰留了下來,此人畫工確實精湛,他是畫聖閻立本的家族後人,深得家族真傳,而且也符合宮廷畫師的欣賞風格。
總之這一場考核下來,一百三十四位學員隻剩下了五十六人,一下子去了一半多。
“好了,這次你安心了吧?”李白問道
蔡雄點點頭笑道:“我就說嘛,以我的才學怎麽會被趕出去呢?”
李白無奈地看他一眼,把頭轉到一邊。
“真好啊,終於沒有麻煩了。”蔡雄伸個懶腰道,“走,咱們喝酒去。”
李白笑問:“去哪兒?”
“去醉仙樓。”蔡雄道。
“好。”李白欣然同意道。
兩個人一起出了集賢院,李白想起來一事道:“我給你介紹一個朋友。”
“誰啊?”蔡雄問道。
“晁衡。”李白道。
“晁衡……我想起來了,是日本來的那個留學生。”蔡雄道,“你和他怎麽認識了?”
“我初來長安時,第一個遇到的人就是他。”李白笑道,“是他幫助我找到張衛尉家裏,要不然,我連坊都進不去。”
“原來是這樣。”蔡雄道,“好啊,去拉上他,正好交個朋友。”
“嗯,晁衡為人不錯。”李白道,“我也是想讓你認識認識,交個朋友。”
“左補闕,正七品。”蔡雄道,“官雖小,但是和聖上近啊。”
李白看著他一眼,問道:“原來你是為了這個?”
“不是不是。”蔡雄擺擺手,笑道,“隻是單純交個朋友,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走吧。”李白道。
兩人朝著晁衡府上走過去,到了晁衡府上,晁衡府上的管家道:“不好意思李公子,晁侍郎去宮裏麵聖了。”
“晁侍郎?”李白笑問,“你家晁家主升任了?”
“昨天宮裏的大監剛來傳的旨,這不今天家主就去謝恩了?”管家笑道。
“好吧。”李白道,“那你告訴晁侍郎,改日再約。”
“小人一定把話帶到。”管家行禮道。
“告辭。”李白和蔡雄一起離開了晁府。
“沒想到,晁衡這又升任了啊。”李白笑道。
“是啊。”蔡雄有些感慨,“我在長安帶了也有個三五年了,還隻是個小小的集賢院學員。”
“你就不要再自怨自艾了。”李白道,“以你的才能,按說早就該被人賞識舉薦了,你怎麽還在這裏混著啊?”
“我……唉,別說了。”蔡雄歎口氣道。
“怎麽?”李白轉頭問道,“朋友有什麽不能說的?”
“你也知道,我這人最怕麻煩。”蔡雄道,“也有幾家權貴找過我當幕僚,隻是我沒呆上幾天就走了。”
“怎麽走了?”李白問道,“所以你就是因為怕麻煩所以就不去了?”
“也不是,你就別問了。”蔡雄道,“走吧喝酒去。”
李白搖搖頭,跟著蔡雄一起去了醉仙樓。
兩人一起到了醉仙樓上,喝著酒。漸漸夜色升起,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高懸天上,李白端著酒杯,站在樓上看著天邊的月亮。
月亮,也許不能真的能傳達一個人思念,但最容易引起人們的思念。
李白在這個時候,想到的很多。
青蓮姐,父親,母親,老道,萱兒……李白最喜歡的節日就是中秋,小時候,家裏的中秋最是熱鬧,小時候的李白總是纏著讓青蓮姐去廚房一起偷要上供的祭品吃;稍微長大一些之後,李白總是和家裏一起賞月作對,一大家子一起作詩,李白年紀雖小,但總能奪得頭籌。
許萱和李白的婚禮,不也是在八月十五嗎?
“怎麽了?”蔡雄端著酒杯起身道,“太白,你想家了?”
“想家?”李白突然眼裏有了淚花,“算是吧。你呢,出來這麽多年了,不想家嗎?”
“想啊。”蔡雄把酒裏的酒喝光了,道,“怎麽能不想呢,隻是誌向未成,迴去也沒臉啊。”
“這你就錯了。”李白道,“你知道,從小我父母怎麽教育我的嗎?”
“怎麽教育的?”蔡雄幹脆坐在柵欄前的地上。
李白從酒桌上拿著酒壇過來,給蔡雄滿上酒,“我父母啊,從小就問我,如果,有一天你出去闖蕩了,十年八年迴不著家一趟,終於有一天,你的誌向完成了,迴來卻看見的是你父母那兩座矮小的墳墓,你會開心,還是悲傷?”
“你怎麽說的?”蔡雄問道。
“我當時說,誌向要完成,也要和爹娘在一起。”李白道。
“小孩的話。”蔡雄嗤笑道。
“對,我爹娘也就是這麽說的。”李白笑道,“然後他們接著問我,倘若是,父母和誌向你一定要選一個,你怎麽選?”
“你怎麽說的?”
“我說不知道。”李白喝了一口酒道。
“我父親就對我說,作為一個男人,誌向是必不可少的。”李白道,“但是誌向是為了什麽呢?倘若,小家顧不上,又談何造福大家呢?”
“人倘若在沒得選的時候,讓你在大家和小家麵前必須選擇,必須舍了你的小家,不然大家就死了,這個時候,你再去選,當仁不讓。”李白道,“但是,你有的選的時候,在誌向和家去選,如果你還去執意去完成所謂的誌向,而舍棄你的家庭,那你就得不償失了。”
李白看著蔡雄道:“我的父親對我說,我說這番話,並不是要你舍棄你的誌向,而是要你記住,如果有一天你遲遲不能完成你的誌向,迴家來,別人會嘲笑你,你的家人不會。無論你淪落到何種境地,你的家永遠是你的家,你的家人永遠是你的家人。”
蔡雄看著月亮,臉上露出笑容,道:“我至今還記得,我第一次離家出門的時候,我的母親在家門口看著我走,對我道早點迴來。”
“是啊。”李白道,“可惜啊,我卻沒有這樣的機會。”
蔡雄帶著疑問的眼光看著李白。
李白道:“我出去的時候,我的父母都故去了。”
“抱歉啊。”蔡雄道,“讓你想起傷心事。”
“這種事我倒是想多想想。”李白道,“我累了的時候,巴不得我想的不是我現在,而是去想想家人。”
“別想了。”蔡雄起身道,“你不是一直說你也會作詩嗎?來啊,作一首我看看。”
李白看著長安城,看著長安城上的月亮,笑道:“好啊。”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畫畫的一組隻有閻辰留了下來,此人畫工確實精湛,他是畫聖閻立本的家族後人,深得家族真傳,而且也符合宮廷畫師的欣賞風格。
總之這一場考核下來,一百三十四位學員隻剩下了五十六人,一下子去了一半多。
“好了,這次你安心了吧?”李白問道
蔡雄點點頭笑道:“我就說嘛,以我的才學怎麽會被趕出去呢?”
李白無奈地看他一眼,把頭轉到一邊。
“真好啊,終於沒有麻煩了。”蔡雄伸個懶腰道,“走,咱們喝酒去。”
李白笑問:“去哪兒?”
“去醉仙樓。”蔡雄道。
“好。”李白欣然同意道。
兩個人一起出了集賢院,李白想起來一事道:“我給你介紹一個朋友。”
“誰啊?”蔡雄問道。
“晁衡。”李白道。
“晁衡……我想起來了,是日本來的那個留學生。”蔡雄道,“你和他怎麽認識了?”
“我初來長安時,第一個遇到的人就是他。”李白笑道,“是他幫助我找到張衛尉家裏,要不然,我連坊都進不去。”
“原來是這樣。”蔡雄道,“好啊,去拉上他,正好交個朋友。”
“嗯,晁衡為人不錯。”李白道,“我也是想讓你認識認識,交個朋友。”
“左補闕,正七品。”蔡雄道,“官雖小,但是和聖上近啊。”
李白看著他一眼,問道:“原來你是為了這個?”
“不是不是。”蔡雄擺擺手,笑道,“隻是單純交個朋友,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走吧。”李白道。
兩人朝著晁衡府上走過去,到了晁衡府上,晁衡府上的管家道:“不好意思李公子,晁侍郎去宮裏麵聖了。”
“晁侍郎?”李白笑問,“你家晁家主升任了?”
“昨天宮裏的大監剛來傳的旨,這不今天家主就去謝恩了?”管家笑道。
“好吧。”李白道,“那你告訴晁侍郎,改日再約。”
“小人一定把話帶到。”管家行禮道。
“告辭。”李白和蔡雄一起離開了晁府。
“沒想到,晁衡這又升任了啊。”李白笑道。
“是啊。”蔡雄有些感慨,“我在長安帶了也有個三五年了,還隻是個小小的集賢院學員。”
“你就不要再自怨自艾了。”李白道,“以你的才能,按說早就該被人賞識舉薦了,你怎麽還在這裏混著啊?”
“我……唉,別說了。”蔡雄歎口氣道。
“怎麽?”李白轉頭問道,“朋友有什麽不能說的?”
“你也知道,我這人最怕麻煩。”蔡雄道,“也有幾家權貴找過我當幕僚,隻是我沒呆上幾天就走了。”
“怎麽走了?”李白問道,“所以你就是因為怕麻煩所以就不去了?”
“也不是,你就別問了。”蔡雄道,“走吧喝酒去。”
李白搖搖頭,跟著蔡雄一起去了醉仙樓。
兩人一起到了醉仙樓上,喝著酒。漸漸夜色升起,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高懸天上,李白端著酒杯,站在樓上看著天邊的月亮。
月亮,也許不能真的能傳達一個人思念,但最容易引起人們的思念。
李白在這個時候,想到的很多。
青蓮姐,父親,母親,老道,萱兒……李白最喜歡的節日就是中秋,小時候,家裏的中秋最是熱鬧,小時候的李白總是纏著讓青蓮姐去廚房一起偷要上供的祭品吃;稍微長大一些之後,李白總是和家裏一起賞月作對,一大家子一起作詩,李白年紀雖小,但總能奪得頭籌。
許萱和李白的婚禮,不也是在八月十五嗎?
“怎麽了?”蔡雄端著酒杯起身道,“太白,你想家了?”
“想家?”李白突然眼裏有了淚花,“算是吧。你呢,出來這麽多年了,不想家嗎?”
“想啊。”蔡雄把酒裏的酒喝光了,道,“怎麽能不想呢,隻是誌向未成,迴去也沒臉啊。”
“這你就錯了。”李白道,“你知道,從小我父母怎麽教育我的嗎?”
“怎麽教育的?”蔡雄幹脆坐在柵欄前的地上。
李白從酒桌上拿著酒壇過來,給蔡雄滿上酒,“我父母啊,從小就問我,如果,有一天你出去闖蕩了,十年八年迴不著家一趟,終於有一天,你的誌向完成了,迴來卻看見的是你父母那兩座矮小的墳墓,你會開心,還是悲傷?”
“你怎麽說的?”蔡雄問道。
“我當時說,誌向要完成,也要和爹娘在一起。”李白道。
“小孩的話。”蔡雄嗤笑道。
“對,我爹娘也就是這麽說的。”李白笑道,“然後他們接著問我,倘若是,父母和誌向你一定要選一個,你怎麽選?”
“你怎麽說的?”
“我說不知道。”李白喝了一口酒道。
“我父親就對我說,作為一個男人,誌向是必不可少的。”李白道,“但是誌向是為了什麽呢?倘若,小家顧不上,又談何造福大家呢?”
“人倘若在沒得選的時候,讓你在大家和小家麵前必須選擇,必須舍了你的小家,不然大家就死了,這個時候,你再去選,當仁不讓。”李白道,“但是,你有的選的時候,在誌向和家去選,如果你還去執意去完成所謂的誌向,而舍棄你的家庭,那你就得不償失了。”
李白看著蔡雄道:“我的父親對我說,我說這番話,並不是要你舍棄你的誌向,而是要你記住,如果有一天你遲遲不能完成你的誌向,迴家來,別人會嘲笑你,你的家人不會。無論你淪落到何種境地,你的家永遠是你的家,你的家人永遠是你的家人。”
蔡雄看著月亮,臉上露出笑容,道:“我至今還記得,我第一次離家出門的時候,我的母親在家門口看著我走,對我道早點迴來。”
“是啊。”李白道,“可惜啊,我卻沒有這樣的機會。”
蔡雄帶著疑問的眼光看著李白。
李白道:“我出去的時候,我的父母都故去了。”
“抱歉啊。”蔡雄道,“讓你想起傷心事。”
“這種事我倒是想多想想。”李白道,“我累了的時候,巴不得我想的不是我現在,而是去想想家人。”
“別想了。”蔡雄起身道,“你不是一直說你也會作詩嗎?來啊,作一首我看看。”
李白看著長安城,看著長安城上的月亮,笑道:“好啊。”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