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晚照,山海客棧女院的閣樓內莫胭調息,那種久違的順暢感迴來了。
閣樓內的陳設沒有變,也似乎變化了一些。
確切的說是繡床前多了一張圓凳。
事物繁忙,文無忌其實出現在閣樓內的次數並不多,但寥寥可數的幾次,都是坐在圓凳上看著修養或者調息的莫胭,有時候兩個人也會依偎在一起。
想到這些,莫胭便感覺到甜蜜,房間內也似乎多了男人的味道。
夜間文無忌便要趕赴向白龍潭大營,臨行之前,再一次的看望莫胭。
時光就在黃昏的餘暉下停留了下來。
“等隊伍出發的時候我是可以參與行動的”莫胭開口。
文無忌“嗯”了一聲。
“其實你是可以修養的,人手足夠”
“盛京之戰,很有特殊意義,我是不想在京城或者去四門寨坐等消息,傷勢迴複了七八成,途中調養,不會拖累隊伍”
“七八成的胭脂刀也是少有對手”
“是嗎?”莫胭抬頭,笑了笑。
白玉一樣的肌膚帶有紅潤的色彩,眼角如絲,光線落在身上,明豔動人。
文無忌頭低了一下,“是”
感受著掌心的熱度,莫胭視線迎合著文無忌,身子挺了挺,秋意般的一個吻柔軟而安靜落向文無忌。
長久,分開,文無忌臉上有笑容,釋然、寬心、滿足,人又貼了上去。
感覺心髒在強烈的跳動,但莫胭歡喜這種感覺,試圖讓自己冷靜一點,稍微的嚐試後便放棄了努力,金黃的光線下,莫胭感覺自飄了起來。
黃昏的微光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消退了下去,宅院外圍在隱約間傳來狗吠的聲音,也不知是什麽時候。
蚊帳悄然動了幾下,屬於女子的手臂從那裏伸出來,手指往床前的木凳移動著,不久之後又縮了迴去。
燈光自房間內亮起,莫胭白皙的纖足伸了出來,人抱著雙膝,神情還在迴憶當中。
許久之後,穿衣,看了看床榻,溫暖的感覺籠罩了過來,夕陽夕色一樣的笑容出現在臉上。
感覺很好!
晨光熹微時白龍潭大營動了起來;
陸仟等人是隨同文無忌抵達後直接進入營地,晉地戰事大捷所帶來的沸騰效應餘溫任在,白龍潭營地的準備工作已經悄然開始。
兩日之前,自涼城而來車隊帶來了包括新式百虎齊奔箭、燃燒雷、手雷及其大威力手弩在內裝備。
四門寨手弩實現了技術革新,保持原來威力前提下受寒鴉箭和連弩啟發,手弩加裝兩支弩箭的箭匣,等同於手弩可是實現三連擊。
這在作戰中極大的釋放了黑翎衛、霸刀營及其白龍潭營地一幫悍將在近戰中的攻擊梯次性。
甄選工作完成後以一丈刀歐飛、無影腳馬修平、飛天狐狸胡一刀、雙鞭孫莆、生死判常鶴顏、兩斷刀陸仟、巨刀風四娘、血刀莫不問、黑翎衛及其烈火旗為主,形成了人
數在百人左右的行動組、策應組、滲透組等各負其責的十三個小組。
就已知道的盛京格局,除了盛京皇宮,每個具有軍事層麵價值意義的建築單位都在不同小組攻擊範圍之內。
從滲透到攻擊及其斷後,巨細無遺的安排了下去。
隨後白龍潭大營再一次的忙碌了起來;
數日時間接近實戰的模擬演練,攻擊到撤退無一遺漏。文無忌調動崇明師一部兵力充當了女真騎兵,主攻方案,備用方案,後撤線路預備等都以實戰的方式植入到了參戰人員意識當中。
代縣、應縣胡家、渠家為代表的商隊即將開拔,負責監控琮記人員傳送而來信息是一切正常,無意外變化。萬事俱備,隻待東風,
五日後離開山海客棧的莫胭抵達白龍潭營地,另外天津衛方向崇明師、神機營、錦衣衛一部登船。
興武古城;
有些記憶,依稀之中像是存在於人的上一世,過去的生命會在如今的人生裏留下痕跡,但並不多,細細想來,也可以說恍如未有。
祁遠山已經完全的適應了四門寨的生活並將納入其中不可分割的一份,朱由檢改製的期間,四門寨解決了徹底安頓下來的流民子女學習問題,人資源充沛前提下開班大量學堂,四門寨稱之為學校。
祁遠山就在興武古城的學校中開始了教學生涯,三百多人的學校,其中上學的有祁遠山女子。
四書五經儒學之道的內容並沒有剔除,適當的修改後成了名為國學的課程,國學、曆史、數學、語文、地理、思想品德成了標準的科教題材。學校期間還有豐富的文化活動和體能訓練,
祁遠山本身還在學習著,也授課著,感受著無處不在的變化。
對於諸如祁遠山等進入四門寨的民眾而言,已經習慣這種變化並自發的開始為這些變化所施加到生活當中的改觀而維護。
祁遠山已經不去想念豫州時苦難的生活。
眼前環境、待遇比較以往,天淵之別。
興武的氣溫已經降了下來,春夏交替,秋收,對於四門寨這個體係而言,算是渡過了自建立起來最為艱辛的一年,北部方向女真、蒙古大軍虎視眈眈,不斷出動騎兵騷襲,四門寨針鋒相對應對的同時戰略上卻處於防禦階段,十多萬新軍揮汗如雨訓練,局勢緊張時緊急調動向前沿不斷以計謀逼退女真。
因為晉地的匪亂及其女真南下,夏秋兩季,翼州、陝西、晉地方陸續又有五十多萬民眾進入四門寨區域,時到此時,四門寨定居民眾已經突破三百四十萬。
因為水利工程建設,農耕魚業牧業收獲累累,但雲內州終歸還是處在動蕩之下,這種前提下即便有琮記的強力輸血,使用先進的施肥方法,推廣了紅薯,四門寨也僅僅是做到了沒有餓死人一幕的出現。
成子龍、周瑾之、向中陽
、吳兆學、讚章這些將官軍事之外隔三差五也是出現在水利工程及其抗旱現場,秋收期間,為粉碎對手對麥場的破壞,更是日理萬機、熬油費火。
上下齊心,四門寨養活了數百萬的人,也就是這個成果讓依舊整日感覺到饑餓的絕大多數民眾看到了希望。
耕種的季節已經過去,各種開荒和農田工程卻還在繼續。女真的壓力有增無減,可對於民眾而言,這一年收獲的是自信。
民眾相信自己就是處在一片桃源之地,雖然還沒有到桃花朵朵開的程度。
這是一片值得堅守、付出、可以以血保衛的土地。
結束白日的授學,匆忙的晚膳,祁遠山趕往四門寨舉辦的培訓學校繼續上課,祁遠山終極的目標是進入漠南學院任教。
街道熱鬧繁華依舊,但祁遠山總感覺少了什麽。
前行的時候祁遠山想了起來,少了士兵,而且這種現象數日前已經出現,隻不過沒有關聯而已。
“要打仗了”
祁遠山這樣想著。隨後右手成拳,在空中揮舞了一下。
祁遠山在培訓學校學到的一句話,祁遠山當是至理名言。
“要想和平,預先備戰”
隨後祁遠山人又愣了一下,在中原時,聽聞到戰事信息,自己是惶恐害怕的,如今不是,有期待的成分。
戰爭,是為了和平!
興武古城汐水溝一線,周瑾之銳金旗已經在綿綿漠漠的秋風中北上。
風往被吹,盛京;
氣溫完全的降了下來,冬日將至,皇太極、代善等人嗅覺到一股不同尋常的危機。
這種危機非產生於嶽托的兵敗及其雲內州方向的局勢,而是四麵八方而來有關朱由檢改製的情報。
當然狠狠撕扯代善的還有薩哈璘介於正常和非正常的狀態。
薩哈璘一行人抵達盛京數日,隨從飛虎營成員詳細匯報了晉地戰事,薩哈璘從組建近十萬大軍,操控數十萬流民到短短時間內兵敗如山倒。
對於這種結果,皇太極沒有表現出極度的失望,晉地烽煙的期間,是有不計其數物資和大量漢人工匠被運送到了盛京,這是收獲。嶽托都能兵敗遭遇不測,何況是薩哈璘,讓皇太極震撼的是兵敗的方式及其順天府對內亂的態度。
朱由檢自上而下改製,因為商隊的來往和女真潛伏在大明境內眼線活動,已經落實下來的改製信息都被搜集後迴傳到了盛京。
結合之前的信息,一個勵精圖治,守愚唯藏拙,高瞻遠矚,鴻鵠之誌的大明皇帝朱由檢形象便在盛京豎立了起來,關聯之前戰事,朱由檢身上又掛上了軍事才能出眾的標簽。
皇太極也好,代善也罷,都認可順天府改製的難度絕對性超出盛京,但這種前提下朱由檢借助擊敗嶽托、打垮魏忠賢一眾的東風大刀闊斧改製,整軍備戰。大明這是為全麵同盛京開展而準備。
盛京不
管是火器的發展還是裝備始終在提速,大量自高句麗征兵訓練之後的士兵也開始向境內調動,但麵對順天府的這種強勢複蘇的態勢。知道大明底蘊猶在的皇太極、代善都感受到壓力。
一個承受了旱災、內亂、朝政跌宕,危難之中接替皇位並成功過渡的對手不容輕視。
(本章完)
閣樓內的陳設沒有變,也似乎變化了一些。
確切的說是繡床前多了一張圓凳。
事物繁忙,文無忌其實出現在閣樓內的次數並不多,但寥寥可數的幾次,都是坐在圓凳上看著修養或者調息的莫胭,有時候兩個人也會依偎在一起。
想到這些,莫胭便感覺到甜蜜,房間內也似乎多了男人的味道。
夜間文無忌便要趕赴向白龍潭大營,臨行之前,再一次的看望莫胭。
時光就在黃昏的餘暉下停留了下來。
“等隊伍出發的時候我是可以參與行動的”莫胭開口。
文無忌“嗯”了一聲。
“其實你是可以修養的,人手足夠”
“盛京之戰,很有特殊意義,我是不想在京城或者去四門寨坐等消息,傷勢迴複了七八成,途中調養,不會拖累隊伍”
“七八成的胭脂刀也是少有對手”
“是嗎?”莫胭抬頭,笑了笑。
白玉一樣的肌膚帶有紅潤的色彩,眼角如絲,光線落在身上,明豔動人。
文無忌頭低了一下,“是”
感受著掌心的熱度,莫胭視線迎合著文無忌,身子挺了挺,秋意般的一個吻柔軟而安靜落向文無忌。
長久,分開,文無忌臉上有笑容,釋然、寬心、滿足,人又貼了上去。
感覺心髒在強烈的跳動,但莫胭歡喜這種感覺,試圖讓自己冷靜一點,稍微的嚐試後便放棄了努力,金黃的光線下,莫胭感覺自飄了起來。
黃昏的微光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消退了下去,宅院外圍在隱約間傳來狗吠的聲音,也不知是什麽時候。
蚊帳悄然動了幾下,屬於女子的手臂從那裏伸出來,手指往床前的木凳移動著,不久之後又縮了迴去。
燈光自房間內亮起,莫胭白皙的纖足伸了出來,人抱著雙膝,神情還在迴憶當中。
許久之後,穿衣,看了看床榻,溫暖的感覺籠罩了過來,夕陽夕色一樣的笑容出現在臉上。
感覺很好!
晨光熹微時白龍潭大營動了起來;
陸仟等人是隨同文無忌抵達後直接進入營地,晉地戰事大捷所帶來的沸騰效應餘溫任在,白龍潭營地的準備工作已經悄然開始。
兩日之前,自涼城而來車隊帶來了包括新式百虎齊奔箭、燃燒雷、手雷及其大威力手弩在內裝備。
四門寨手弩實現了技術革新,保持原來威力前提下受寒鴉箭和連弩啟發,手弩加裝兩支弩箭的箭匣,等同於手弩可是實現三連擊。
這在作戰中極大的釋放了黑翎衛、霸刀營及其白龍潭營地一幫悍將在近戰中的攻擊梯次性。
甄選工作完成後以一丈刀歐飛、無影腳馬修平、飛天狐狸胡一刀、雙鞭孫莆、生死判常鶴顏、兩斷刀陸仟、巨刀風四娘、血刀莫不問、黑翎衛及其烈火旗為主,形成了人
數在百人左右的行動組、策應組、滲透組等各負其責的十三個小組。
就已知道的盛京格局,除了盛京皇宮,每個具有軍事層麵價值意義的建築單位都在不同小組攻擊範圍之內。
從滲透到攻擊及其斷後,巨細無遺的安排了下去。
隨後白龍潭大營再一次的忙碌了起來;
數日時間接近實戰的模擬演練,攻擊到撤退無一遺漏。文無忌調動崇明師一部兵力充當了女真騎兵,主攻方案,備用方案,後撤線路預備等都以實戰的方式植入到了參戰人員意識當中。
代縣、應縣胡家、渠家為代表的商隊即將開拔,負責監控琮記人員傳送而來信息是一切正常,無意外變化。萬事俱備,隻待東風,
五日後離開山海客棧的莫胭抵達白龍潭營地,另外天津衛方向崇明師、神機營、錦衣衛一部登船。
興武古城;
有些記憶,依稀之中像是存在於人的上一世,過去的生命會在如今的人生裏留下痕跡,但並不多,細細想來,也可以說恍如未有。
祁遠山已經完全的適應了四門寨的生活並將納入其中不可分割的一份,朱由檢改製的期間,四門寨解決了徹底安頓下來的流民子女學習問題,人資源充沛前提下開班大量學堂,四門寨稱之為學校。
祁遠山就在興武古城的學校中開始了教學生涯,三百多人的學校,其中上學的有祁遠山女子。
四書五經儒學之道的內容並沒有剔除,適當的修改後成了名為國學的課程,國學、曆史、數學、語文、地理、思想品德成了標準的科教題材。學校期間還有豐富的文化活動和體能訓練,
祁遠山本身還在學習著,也授課著,感受著無處不在的變化。
對於諸如祁遠山等進入四門寨的民眾而言,已經習慣這種變化並自發的開始為這些變化所施加到生活當中的改觀而維護。
祁遠山已經不去想念豫州時苦難的生活。
眼前環境、待遇比較以往,天淵之別。
興武的氣溫已經降了下來,春夏交替,秋收,對於四門寨這個體係而言,算是渡過了自建立起來最為艱辛的一年,北部方向女真、蒙古大軍虎視眈眈,不斷出動騎兵騷襲,四門寨針鋒相對應對的同時戰略上卻處於防禦階段,十多萬新軍揮汗如雨訓練,局勢緊張時緊急調動向前沿不斷以計謀逼退女真。
因為晉地的匪亂及其女真南下,夏秋兩季,翼州、陝西、晉地方陸續又有五十多萬民眾進入四門寨區域,時到此時,四門寨定居民眾已經突破三百四十萬。
因為水利工程建設,農耕魚業牧業收獲累累,但雲內州終歸還是處在動蕩之下,這種前提下即便有琮記的強力輸血,使用先進的施肥方法,推廣了紅薯,四門寨也僅僅是做到了沒有餓死人一幕的出現。
成子龍、周瑾之、向中陽
、吳兆學、讚章這些將官軍事之外隔三差五也是出現在水利工程及其抗旱現場,秋收期間,為粉碎對手對麥場的破壞,更是日理萬機、熬油費火。
上下齊心,四門寨養活了數百萬的人,也就是這個成果讓依舊整日感覺到饑餓的絕大多數民眾看到了希望。
耕種的季節已經過去,各種開荒和農田工程卻還在繼續。女真的壓力有增無減,可對於民眾而言,這一年收獲的是自信。
民眾相信自己就是處在一片桃源之地,雖然還沒有到桃花朵朵開的程度。
這是一片值得堅守、付出、可以以血保衛的土地。
結束白日的授學,匆忙的晚膳,祁遠山趕往四門寨舉辦的培訓學校繼續上課,祁遠山終極的目標是進入漠南學院任教。
街道熱鬧繁華依舊,但祁遠山總感覺少了什麽。
前行的時候祁遠山想了起來,少了士兵,而且這種現象數日前已經出現,隻不過沒有關聯而已。
“要打仗了”
祁遠山這樣想著。隨後右手成拳,在空中揮舞了一下。
祁遠山在培訓學校學到的一句話,祁遠山當是至理名言。
“要想和平,預先備戰”
隨後祁遠山人又愣了一下,在中原時,聽聞到戰事信息,自己是惶恐害怕的,如今不是,有期待的成分。
戰爭,是為了和平!
興武古城汐水溝一線,周瑾之銳金旗已經在綿綿漠漠的秋風中北上。
風往被吹,盛京;
氣溫完全的降了下來,冬日將至,皇太極、代善等人嗅覺到一股不同尋常的危機。
這種危機非產生於嶽托的兵敗及其雲內州方向的局勢,而是四麵八方而來有關朱由檢改製的情報。
當然狠狠撕扯代善的還有薩哈璘介於正常和非正常的狀態。
薩哈璘一行人抵達盛京數日,隨從飛虎營成員詳細匯報了晉地戰事,薩哈璘從組建近十萬大軍,操控數十萬流民到短短時間內兵敗如山倒。
對於這種結果,皇太極沒有表現出極度的失望,晉地烽煙的期間,是有不計其數物資和大量漢人工匠被運送到了盛京,這是收獲。嶽托都能兵敗遭遇不測,何況是薩哈璘,讓皇太極震撼的是兵敗的方式及其順天府對內亂的態度。
朱由檢自上而下改製,因為商隊的來往和女真潛伏在大明境內眼線活動,已經落實下來的改製信息都被搜集後迴傳到了盛京。
結合之前的信息,一個勵精圖治,守愚唯藏拙,高瞻遠矚,鴻鵠之誌的大明皇帝朱由檢形象便在盛京豎立了起來,關聯之前戰事,朱由檢身上又掛上了軍事才能出眾的標簽。
皇太極也好,代善也罷,都認可順天府改製的難度絕對性超出盛京,但這種前提下朱由檢借助擊敗嶽托、打垮魏忠賢一眾的東風大刀闊斧改製,整軍備戰。大明這是為全麵同盛京開展而準備。
盛京不
管是火器的發展還是裝備始終在提速,大量自高句麗征兵訓練之後的士兵也開始向境內調動,但麵對順天府的這種強勢複蘇的態勢。知道大明底蘊猶在的皇太極、代善都感受到壓力。
一個承受了旱災、內亂、朝政跌宕,危難之中接替皇位並成功過渡的對手不容輕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