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如何防守南京的問題上,梁振邦沒有過多的談自己的主張,如果公開說堅守南京的話,參加會議的的其他人,估計沒有一個人會讚成!


    因為就算是蔣委員長,也沒有說過堅守南京!之前參謀本部製定南京戰略方針的時候,也隻是說進行有限度的抵抗,然後就撤退。


    梁振邦在蔣委員長等大佬麵前說過堅守南京,大家隻當他是血氣方剛。


    現在在南京防務上說一定要堅守,估計副司令羅卓英、參謀長周斕、副參謀長餘念慈等人,還以為梁振邦瘋了,或者是神誌不清醒!


    會議進行了一半的時候,有副官來報告說:桂永清的教導總隊進城了!


    副司令羅卓英驚奇地說:“教導總隊不是不參加南京保衛戰的嗎?怎麽來了?”


    “我也不知道教導總隊參加南京保衛戰。原來擬定的戰鬥序列裏,沒有他們的番號,具體什麽情況,我也不知道!”


    梁振邦心想,曆史的慣性太頑固了,前世教導總隊(全稱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參加了淞滬會戰之後,本來是撤往湖南的,在唐生智的要求下,留下來參加南京保衛戰,結果全軍覆沒!


    難道教導總隊的宿命,還是跟前世一樣嗎?梁振邦眉頭緊皺。


    “走!去看看教導總隊!”梁振邦提議。他心裏想的是在這裏討論也沒有什麽用途,該布置的我都已經布置好了!有些東西我不能說出來,**裏麵的日本間諜防不勝防!就連蔣委員長身邊都有日軍間諜。


    “走!去看看去!”


    對於梁總司令的提議,大家積極響應,沒有人擺什麽老資格!軍中以能者為尊!


    人家一個20多歲的中將,全憑實力晉升,不要國家一分錢,硬生生的拉起了一支抗戰隊伍,打了幾場極其漂亮的仗!聲威遠震!


    眾人在長樂路遇到了教導總隊。


    總隊長桂永清中將馬上命令部隊全部停下,然後他與副總隊長周振強少將,參謀長邱清泉上校,參謀處萬成渠上校跑步到梁振邦、羅卓英、周斕、餘念慈麵前敬禮。


    眾人互相敬禮,寒暄幾句之後,桂永清直接說到主題:“我們教導總隊防區在哪裏?”


    “這個……”羅卓英、周斕、餘念慈心想還沒有決定呢!


    “你們就駐守在光華門吧!”梁振邦說。


    “對!你們就駐守在光華門!”羅卓英連忙說道。


    “遵命!”桂永清大聲應允。


    所謂的光華門,原名叫正陽門,是明代南京內城十三座內城城門之一,是南京城的正門!1931年,國民政府為紀念江浙聯軍光複南京,遂將正陽門改名為光華門。


    早有人引導教導總隊沿著中華路向前走,在中華路與白下路十字交叉口,不斷向右轉進入白下路,直行近3公裏,穿過大光路,即到達光華門。


    梁振邦看他們隊形嚴整,精神飽滿,不由得暗暗讚歎!


    整個隊伍,分為很多的小隊伍,每個小隊伍的前麵有一麵小旗,分別寫著:軍士營、炮兵營、騎兵營、工兵連、通訊連、特務連、37高炮連、自動車隊、衛生隊、軍官教育總隊、軍樂排、修械所……


    梁振邦心想,這分工分得真細!這看上去所有的戰士都是技術工人、技術員!這是現代化軍隊的雛形!


    梁振邦數了數,大致估算了一下人數,教導總隊的人數應該8000多人這樣,曆經淞瀘會戰,部隊還能保持高昂的士氣、充足的兵員,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眾人仰望著高大的正陽門(光華門),不由得感歎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南京城牆有13座城門,其中設有甕城的有正陽門(光華門)、通濟門、聚寶門(今中華門)、三山門、石城門、清涼門、神策門7座。


    其中規模最大的“複合型甕城”隻有正陽門(光華門)、聚寶門(即中華門)、通濟門、三水門,都設有1道外甕城、2道內甕城,4道城門!規模之大,建築之精妙,為全球所罕見!


    “桂總隊長,知道為啥分派你們守衛光華門嗎?”梁振邦說道。


    “這個……我確實不知道!”桂永清還真想不出為什麽分派教導總隊防守光華門。


    “光華門原名正陽門,名字是因為大明王朝在‘五行’中屬‘火’,主南方,故稱‘正陽’,與皇城正南的洪武門呈同一條中軸線,坐北朝南,這是名符其實的‘國門’,皇帝大典,外國使臣到訪,俱由正陽門進出。教導總隊是中央軍校之精英,是全國**戰士的楷範,由教導總隊防守正陽門,正得其所!”


    “感謝梁司令把我們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我教導總隊必定盡忠職守,誓與陣地共存亡!”桂永軍也不知道這個光華門竟然有如此濃厚的寓意。


    眾人也想不到光華門有如此燦爛的曆史,看著梁振邦年輕的臉,心想這小子又能打仗,又能生財,又能治軍,這不是全能人才了?


    “桂總隊長,盡力而為就可以了。”梁振邦心想,說什麽與陣地共存亡,現代化的戰爭不是冷兵器時代,一個陣地的得失影響不到全局,真到了與陣地共存亡的時候,隻能說總指揮官失策,需要部下用生命去填補自己的失策!


    勞資不會做這種事!


    “你們的營地就在光華門附近,周圍的房屋你們都可以住,但是一定要保持清潔衛生,戰鬥的時候,必須全部搬到城牆腳下新建的營房去住!”


    “是!”


    桂永清,還有其他人看了一眼城牆下新建的營房,馬上明白了城牆腳下營房的好處,有著高17米、厚8米城牆的保護,外麵的炮彈炸不到營房!


    眾人這才想起進入南京城的時候,看到城牆下的青磚、水泥頂房子,當時沒有注意到,原來是有這麽多的好處!


    看來這個年輕的南京衛戍司令長官是有兩把刷子的!


    “報名!南京衛戍司令部軍需與生產部長李冠雄奉命趕到,請指示!”


    ……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烽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赤旗飄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赤旗飄揚並收藏抗戰之烽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