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重新定義飛艇的藍圖。


    藍圖上的飛艇長150米,寬45米,橫截麵是扁平的!


    飛艇有12隻“腳”,其中有8隻“腳”是一個直徑3米、高4米的圓筒,把飛艇支撐起來。


    另外的4個圓筒向下直通到地麵,向上則穿透了飛艇,從飛艇頂上露出一小截,這4個圓筒裝有渦輪,當渦輪正轉的時候,抽取飛艇頂上的空氣向下噴射,飛艇則向上升。


    當渦輪反轉的時候,抽取飛艇下方的空氣向上噴射,飛艇則快速下降,在降到地麵,接觸到地麵的時候,這四個圓筒會產生負壓力,牢牢的吸住地麵,省去了卷揚機,不需要係留繩。


    當飛艇上升到一定高度,4個裝有渦輪的圓筒會向前翻轉,與飛艇平行,渦輪產生的氣體向後噴去,提供前進的動力!


    飛艇的另外一個核心技術是,在飛艇上安裝壓縮氣體鋼瓶,當飛艇的燃油越燒越少,飛艇會越升越高,這時候用壓縮機把氫氣壓縮到鋼瓶裏,升力就會降低。當需要升力的時候,則把鋼瓶裏的氫氣釋放到氣囊中。


    ……


    正是這張圖紙,打動了工程師的心,他們決心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把自己的事業做成功!


    現在飛艇的底部已經做好了,由8個圓筒支撐著長150米、寬45米的底部。


    “怎麽做得這麽快?”梁振邦有點吃驚。


    “我們帶來了60噸最好的杜拉鋁。”斯福坦先生神秘的眨眨眼睛。


    所謂的杜拉鋁,就是鋁合金,1906年,由法國工程師維爾姆發現,後來由杜拉金屬公司製造成功,故稱為杜拉鋁。


    “嘶!”梁振邦吃了一驚,1937年的時候,鋁合金的價值不菲,保況是斯福坦先生說的“最好的杜拉鋁”, 按照保守估計,這60噸最好的杜拉鋁至少價值60萬美元!


    梁振邦記得打包把齊柏林公司的東西全部買下才150萬美元!不用說,這60噸杜拉鋁肯定是斯福坦先生等人私自狹帶過來的。


    梁振邦摸了摸杜拉鋁,發現表麵很光滑。


    “手工也能做得這麽好?”


    “不不不!我們把也帶過來了!在那邊!你看!”斯福坦先生笑道。


    舒勒壓機,就是1839年成立的德國舒勒集團生產的壓力機,在1937年,鈑金成形技術還是德國舒勒集團領先。


    梁振邦順著斯福坦先生的手指,梁振邦看到了一具巨大的機器,足足有3層樓那麽高,主要用於壓製鋁製品的鈑金。


    梁振邦心中一動:“斯福坦先生,這個舒勒壓機可以壓製飛機的零件嗎?”


    “當然可以,你有需要加工的東西可以拿過來。”斯福坦先生微笑道。


    梁振邦大喜:飛機用到的大型零件,用舒勒壓機一壓即可,容滄海他們卻是用錘子敲打出來的!速度慢不說,質量還不能保障!如今有了鈑金機,不但節省了無數時間,而且零件可以統一通用!


    “我在瓊崖製作飛機,正需要用到舒勒壓機,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去,得來全不費工夫,感謝你們!”


    “你應該感謝我們,因為我們帶來了50多台奔馳的發動機。總指揮你不是要打仗嗎?這是發動機都給你。”


    “什麽發動機?”


    “戴姆勒-奔馳公司的db 602型柴油引擎,功率 1200匹馬力!”


    “功率這麽強大,都可以用於坦克發動機了!”梁振邦大喜。


    “你要造極強大的坦克嗎?這可是1200匹馬力!同時你還要準備很多的柴油!”


    “柴油我有。”


    “有空我幫你設計一款坦克,我對坦克也蠻有興趣的!”斯福坦先生笑道。


    “這架飛艇還要多久才能完工?”梁振邦心想,你把這艘飛艇造完,順便幫我製造坦克就好了!


    “還要兩三個月才能完工!我把原設計的一部分修改了,相應的參數也要改動!”


    “哦!”


    “還有一個重大的改動,我準備加裝一個平衡的裝置,能夠讓飛艇一直保持平衡的狀態。”


    “好,你可以大膽改動,我支持你。”


    ……


    從飛艇工廠出來,黃大剛開車送梁振邦到罐頭廠視察,罐頭廠在迪戈島的最北端。


    途中看到幾十人正在測量內湖的水深。


    “這是幹什麽?”


    “按照原來的計劃,這裏要建造船廠!林總從米國發電報給我,要求我提供這裏的水深,她在米國那邊收購了幾個造船廠,準備拆一個造船廠過來。”


    林總就是林潔衣了,一個月前她去了米國。


    “呃!”梁振邦心想這個小妮子生我的氣了,這麽重大的舉動都不告訴我,簡直是已有此理!


    從飛艇工廠到罐頭廠有22公裏,梁振邦好好的欣賞了海邊風景,藍色的大海、白色的浪花、金黃色的海灘、高高的椰子樹,還有上千上萬的魚,現在是迪戈島的風景。


    梁振邦想,打完仗之後,在這裏建1棟小別墅,靜靜的渡過餘生,這輩子也值了!


    罐頭廠的廠房還沒有建成,大概隻建了三分之一,隻安裝了一條生產線,裏麵正在生產,生產用到的豆豉來自澳大利亞。


    在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聖保羅港生活著上千華人,他們是清末年間,跑來澳大利亞的淘金客,然後生活在當地,有兩個作坊製作豆豉,分銷到東南亞。


    黃大剛等人不知道怎麽收到了消息,購買迴來100噸豆豉,勉強維持住生產,不至於像瓊崖那邊停工待料!


    罐頭廠的廠長李亞東聽說是總指揮來了,高興得從廠裏麵跑出來。


    “生產了多少噸罐頭?”


    “86噸!”


    “還好,比瓊崖那邊的生產線多了一倍。”


    “豆豉又要快完了!”李亞東愁眉苦臉的說。


    “東南亞也有華僑,而且還不少,我派人過去看看那邊有沒有。”梁振邦也沒有辦法!


    “我聽說澳大利亞那邊,有幾個大農場專門種植黃豆!是不是派人去把他們的黃豆收購迴來?”


    “你現在這樣想,已經太遲了,我已經派人去那邊收購了2000噸迴來,黃豆現在正在聖誕島,正在加工成豆豉,就是發酵醃製要時間……”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烽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赤旗飄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赤旗飄揚並收藏抗戰之烽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