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意義上來說,田瑭也是傾向於保守的,反對盲目相信理性設計,反對激進激烈的社會變革,反對不計後果的追逐單一目標。


    但那是在未來不確定,或者不能掌握未來發展趨勢的前提下,田瑭才會傾向於保守。若未來的發展趨勢是顯而易見的,並明確知道現在走的路很正確,那他必然傾向於看起來理想主義的策略。


    所以在他人眼中,田瑭是一個矛盾體。


    他的思想和決策是非常激進,非常具有開創性和冒險性的,但他的行為舉止和辦法措施又是非常溫和的、保守的,甚至還有一些內斂的矜持。


    田瑭就是這樣的矛盾體,激進和保守在他身上相得益彰。除了他自己,別人看不懂他,他希望別人懂他,卻又不需要別人懂他。


    這個矛盾體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誌,無論遇到什麽麻煩,他都能平靜以對,讓跟著他做事的人感覺踏實、安心、如沐春風;同時,這個矛盾體有著霹靂的手段和決絕的勇氣,讓膽敢站在他對麵的人驚疑、恐懼、魂不守舍。


    就是這樣的矛盾體,在紛繁雜亂的沮陽城中,在錯綜複雜的問題之下,如中流砥柱,如定海神針,推動事態向好的方向一點點轉變,轉速有點慢,但非常穩,轉向有點急,但非常準。


    起初,人們還無法意識到這種轉變會給沮陽帶來什麽,又能如何破解時局,但等到田瑭的一顆顆棋子接二連三地落入棋盤,聰明人便看出了其中端倪,等局勢進一步明朗,就連普通百姓也讀出了其中三昧。


    這便是沮授說的,“為主公者,切不可焦躁,你若焦躁,下屬便會不知所措,你必得心誌堅定、處處穩重,屬下才能心中有底、各盡職責。”


    田瑭在沮陽的各類布置卓有成效,到十一月的時候,每日從廣寧被趕到沮陽的牛羊已達到兩百頭上下,每月交易量穩超五千頭。


    不止是牛羊,部分中原商賈聞風而動,也把大量糧食往沮陽運,初步估算每月又有五六千石。


    這從根本上解除了薊縣的糧食危機,甚至還有餘糧屯入糧倉。


    而且隨著貿易量的不斷攀升,糧食還在越來越多的湧入,現在連最悲觀的人也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了。


    貿易量的增加帶來的不僅是糧食,還帶來了各式各樣的貨物和沮陽市麵的逐步繁榮。


    期間,田瑭還頒布了新的稅令:一切到上穀郡交易的貨物不收關稅,離開時若貨物賣出超過一半,則征收百分之三的交易稅,若賣出的量不到一半,則分文不取。


    如此激進的重商舉措和如此優惠的商稅政策,讓所有得到消息的商賈都蠢蠢欲動。


    一些兼具實力和膽識的商賈,更是立即付諸行動,即便頂風冒雪,也要把貨物拉到沮陽。


    也有人問過田瑭,若那些商賈每次都隻賣一半貨物就離開,出了上穀郡再迴來繼續賣,那豈不是一點稅都不用交,官府哪來的收入呢?


    田瑭不知怎樣才能用通俗易懂的話給他們解釋這背後的經濟邏輯和政策伎倆,隻能故作高深的沉默不語。


    如果問得多了,問得煩了,田瑭也會被迫迴一句:“你懂個屁!”


    事實證明,那些人確實什麽都不懂。郡守咧開的大嘴明白無誤地告訴所有人:田瑭完全正確。


    隨著往來商賈的數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多,為他們提供服務的客店、酒樓、食肆也漸漸多了起來,甚至連妓室都多了兩家。


    大量原本衣食無著的人有了謀生的機會,因為隻要不是過分懶惰,幫商賈們搬一搬東西、跑一跑腿,或者替官府掃一掃積雪、打一打更,混個肚圓總是沒有問題的,運氣好還能得幾個小錢。


    一些商賈在沮陽尋找合作夥伴,有人在這裏開出一間店麵,甚至有人在這裏置了一房小妾。


    更有一些人打聽到消息,說重商政策定了就不會變,從而打算把自己的產業都搬來。


    這些,哪一樣不是給沮陽帶來了利益,哪一樣不能給官府帶來收入?


    所以,上穀郡守原本對田瑭的尊敬是因為劉州牧看中他,指望他能美言幫襯,現在對於田瑭的尊敬,卻是出於對其化腐朽為神奇手段的敬佩。


    僅僅三個多月的時間,沮陽街麵上的人流量就翻了兩番,多年不見的繁鬧場景再現於今。


    商業繁榮必然帶來財政收入的增加,郡守手裏能支配的錢越來越多,他在幽州官場的地位也水漲船高,連腰杆子都挺直了不少。


    劉虞自然目睹了這一切,這位寬仁的州牧親自擬表上奏,詳述田瑭的政績,並舉其為孝廉。


    這終於讓田瑭有機會獲得官方認可的身份。


    東漢實行察舉製,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朝廷,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


    一郡人口不滿十萬,每三年查舉一人;不滿二十萬,每兩年查舉一人;足二十萬,每年查舉一人。


    劉虞治下漁陽郡四十萬人、廣陽郡二十五萬人、上穀郡五萬人、涿郡六十萬人、代郡十萬人,總計不過一百四十萬人,按比例每年查舉孝廉不過七人。


    概率百萬分之五,這可比後世清華北大萬分之七的錄取率低太多太多!差兩個數量級!


    所以,這是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得不到的身份,這身份代表著社會階級的轉換和上層世族的認可。


    田瑭表現得寵辱不驚,在他看來,這身份有沒有無所謂,工商業經濟雛形的誕生和未來自己插手貿易能獲得的利潤才是他真正關心的事情。但看在劉虞眼裏,這就是難得的君子之風。


    沮陽蒸蒸日上的時候,薊縣也沒閑著。


    有了穩定的糧食供給,流民就不再是負擔,而是財富。


    齊周這位執政經驗豐富的太平官,隻要局勢穩定,他能把官僚係統充分調動起來,按部就班地把製定的計劃全部實施到位。


    局勢怎麽可能不穩呢!有沮授這樣頂尖的謀略大師為他保駕護航,任何可能出現的不良苗頭都會被掐死在萌芽階段!


    所以薊縣的城牆被足足加高了三尺,護城河也得到疏浚;新建的住房填補了西城大片的荒地,統一標準的木屋怎麽看怎麽有氣勢;主要幹道上破損的道石也被全部更換了一遍,馬車走在上麵的顛簸感幾乎消失……


    最讓大家感到高興的,是薊縣城外大量的荒地被重新開墾了出來,隻待明年開春就能大規模的播種。


    從一片頹廢衰敗,到一片欣欣向榮,變化就在大家眼前發生,真正一個“換了人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建安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存在的邊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存在的邊緣並收藏建安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