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怎麽感覺有些不對勁,原來廣成是陷入魔障了......”楊文興靜默地站在一旁,不禁在心中暗道。
“師兄,這位乃是楊居士。”廣成對廣嗔介紹道。
楊文興在旁一見二人提到自己,便主動上前道:“見過廣嗔禪師。”
雖然明知道這人就是自己今後的師傅,但楊文興礙於規矩,目前還是決定以禪師來稱唿。
“居士好佛緣!我佛門以戒為師、以佛為師,卻是不用太過執著於世俗之禮,心誠即是慈悲。”他先是讚了一句,同時又看出楊文興難處,於是又開解了一句道。
雖然,由於此塔隔絕外界,廣嗔不知道在寺內所發生的一些事情,但以廣嗔的目力不難看出楊文興此時的實力境界。
“晚輩懂了。”楊文興迴道。
楊文興對於這位未來的師傅,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
廣嗔此僧佛法精深、修為高絕,雖然看起來比較嚴肅,但在楊文興看來,此乃是正經做派,不像某人。
楊文興內心唯一所擔憂的,就怕此僧乃是食古不化之輩,二人未來理念有所衝突,不好相處。
不過對於目前來說,這些都是細枝末節,而且未來也不一定會發生不可期的事情......
“師兄,我們出發吧。”等二人打完招唿後,廣成便適時提議道。
“可。”
......
此十三層浮屠,乃是十三處秘境小世界。
隻見廣嗔此時合十手掌,低聲誦念了幾句咒語,緊接著一道光門在幾人麵前突然憑空而出。
見此光門出現後,三人也沒有過多猶豫,相繼進入。
等此處空無一人後,此光門便就自動突兀消失了。
三人剛一到第二層,廣嗔又繼續施法,再次打開一道光門......如此這般,三人用了半個多時辰,終於來到了第十三層。
此塔前十二層小世界內,相差不多,其內都是充滿了濃鬱的佛力,仿若一片金色的世界。
直到此時楊文興發現,這最後一層內的環境,卻有了很大不同之處。
這裏不像下麵那些秘境看起來廣闊無邊,而是一處窄小的長廊。在長廊兩邊的牆壁上,還繪著各種佛陀形象的壁畫。
雖然此處的佛力也同樣極為濃鬱,但卻被莫名的規則規束了起來,使得視線也清晰了許多。
剛一到此,廣嗔微微示意兩人跟上,於是他們三個又順著這處長廊,徒步向著此間深處走去。
沒過多久,三人就來到了一扇,繪著阿難、迦葉兩位尊者立身像的古老銅門之前。
“師傅,師弟與楊居士前來看望。”站在銅門前,廣嗔先是念了聲佛號,而後高聲說道。
隨著他話音剛落,麵前的銅門便自動向內緩緩打開了。
見門開後,廣嗔與廣成沒有任何猶疑,前後腳相繼進入。
楊文興沉了口氣後,拋卻心中雜念,也跟隨上此二人腳步,進入此門中。
門內的空間還算寬敞明亮。
在四周的牆壁上,被鑿出了上千個緊密的淺洞,而每處淺洞內都擺著一尊人頭大小的佛像,在每尊佛像前,都點燃著一盞巴掌大小的光明智慧燈。
此種供佛之法,正是佛門千佛牆。
在供佛一事上,用燈隻是其中一種。
除了燈以外,還有香、塗、果、樂,共五種。
其他四種顧名思義,自不必說。
而‘塗’之一字,乃是指在供佛前,僧眾自身塗抹一些特殊香料的意思。
此種做法,能起到靜心凝意、祛除內心汙垢的作用。
此間除了千佛牆,在三人正麵還有三座供台,每座供台上都有一物,分別是一塊金光舍利、一本老舊古籍、一串紫木佛珠。
而在供奉此三物的供台之前,還有一位白須白眉、流著短密發茬、精神矍鑠的白衣老僧,盤坐在蒲團之上。
此時老僧正笑眯眯地看著剛剛到來此地的三人。
根本不用別人介紹,楊文興便知道,這位定然便是華嚴寺第一的高僧——洪都大禪師。
洪都大禪師此時看上去氣勢不顯,一副和藹高興的模樣,就像是個凡俗的長壽老叟一般。
但不知為何,對於三人的到來,卻是沒有張口言語。
“阿彌陀佛,弟子見過師傅。”廣嗔與廣成,神色一正,雙手合十對麵前的老僧躬身拜了一拜。
大禪師微微頷首點頭,安然受了二人一拜。
楊文興此時並未與他們搶禮,等二人拜完之後,他正要上前行禮。
去發現自己身體一僵,行禮動作竟然做不下去了。
此時在他的感覺當中,身邊虛空內就像是有一隻無形之手,在板著自己的行為一樣。
楊文興略一轉念就明白了,這定然是大禪師在出手阻止自己。
他雖然不明其意,但既然對方用意如此,自己卻也沒有堅持行禮的必要了。
但,雖然禮不能行,卻可以開口說話,於是他道:“晚輩見過大禪師,祝大禪師洪福無量。”
見楊文興說出拜辭,洪都大禪師微笑點頭。
廣嗔與廣成相視一眼,皆是不明其意,而後同時看向大禪師。
隻見,大禪師不知為何微微搖了搖頭,還是沒有任何言語,而後他伸出左手的一根手指,指向了廣成,同時麵露不悅之色,看那神情似乎是在責備?
見此情形,廣成心中頓時明悟,於是立即出聲道:“弟子知錯。適才得大師兄指點,明見魔障,等下離開,弟子就去閉關。”
洪都大禪師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直到這師徒二人一問一答後,楊文興總算有些看明白是怎麽迴事了,原來這洪都大禪師正參閉口禪。
“隻怕等大禪師開口之日,便是化虹飛升之時。”楊文興不由想到。
閉口禪,全稱又叫消業閉口禪。正所謂,人事天注定,為人者,無語何來罪業?開口即罪!
而閉口禪正是開口到極點。
一般人是修不得此禪的,心有所悟才可得到證果。
修閉口禪時,不僅不能說話,甚至連傳音寫字都不行,隻能靠著對方去猜去悟,如果不是異常熟悉之人,交流起來太過不便。
好在這裏還有兩位‘翻譯’......
......
“此番弟子們打擾師傅修行,乃是為了楊居士受戒一事,不知師傅可有提點。”廣嗔此時將他們此行的主要目的道出。
對於廣嗔的話,楊文興神色不動,而大禪師則是搖了搖頭。
“那就按正常流程受戒即可?”廣嗔以為師傅無有提點,為了確定是否理解正確,於是又問道。
大禪師還是搖頭。
對於大禪師這次搖頭否定,就連廣嗔都有些糊塗了,隨即他又想到了一種可能,於是有些不確定問道:“師傅的意思是......不用受戒?”
大禪師立即微笑點了點頭。
“這是為何?”
包括楊文興在內,三人不禁在心中疑惑。
“師兄,這位乃是楊居士。”廣成對廣嗔介紹道。
楊文興在旁一見二人提到自己,便主動上前道:“見過廣嗔禪師。”
雖然明知道這人就是自己今後的師傅,但楊文興礙於規矩,目前還是決定以禪師來稱唿。
“居士好佛緣!我佛門以戒為師、以佛為師,卻是不用太過執著於世俗之禮,心誠即是慈悲。”他先是讚了一句,同時又看出楊文興難處,於是又開解了一句道。
雖然,由於此塔隔絕外界,廣嗔不知道在寺內所發生的一些事情,但以廣嗔的目力不難看出楊文興此時的實力境界。
“晚輩懂了。”楊文興迴道。
楊文興對於這位未來的師傅,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
廣嗔此僧佛法精深、修為高絕,雖然看起來比較嚴肅,但在楊文興看來,此乃是正經做派,不像某人。
楊文興內心唯一所擔憂的,就怕此僧乃是食古不化之輩,二人未來理念有所衝突,不好相處。
不過對於目前來說,這些都是細枝末節,而且未來也不一定會發生不可期的事情......
“師兄,我們出發吧。”等二人打完招唿後,廣成便適時提議道。
“可。”
......
此十三層浮屠,乃是十三處秘境小世界。
隻見廣嗔此時合十手掌,低聲誦念了幾句咒語,緊接著一道光門在幾人麵前突然憑空而出。
見此光門出現後,三人也沒有過多猶豫,相繼進入。
等此處空無一人後,此光門便就自動突兀消失了。
三人剛一到第二層,廣嗔又繼續施法,再次打開一道光門......如此這般,三人用了半個多時辰,終於來到了第十三層。
此塔前十二層小世界內,相差不多,其內都是充滿了濃鬱的佛力,仿若一片金色的世界。
直到此時楊文興發現,這最後一層內的環境,卻有了很大不同之處。
這裏不像下麵那些秘境看起來廣闊無邊,而是一處窄小的長廊。在長廊兩邊的牆壁上,還繪著各種佛陀形象的壁畫。
雖然此處的佛力也同樣極為濃鬱,但卻被莫名的規則規束了起來,使得視線也清晰了許多。
剛一到此,廣嗔微微示意兩人跟上,於是他們三個又順著這處長廊,徒步向著此間深處走去。
沒過多久,三人就來到了一扇,繪著阿難、迦葉兩位尊者立身像的古老銅門之前。
“師傅,師弟與楊居士前來看望。”站在銅門前,廣嗔先是念了聲佛號,而後高聲說道。
隨著他話音剛落,麵前的銅門便自動向內緩緩打開了。
見門開後,廣嗔與廣成沒有任何猶疑,前後腳相繼進入。
楊文興沉了口氣後,拋卻心中雜念,也跟隨上此二人腳步,進入此門中。
門內的空間還算寬敞明亮。
在四周的牆壁上,被鑿出了上千個緊密的淺洞,而每處淺洞內都擺著一尊人頭大小的佛像,在每尊佛像前,都點燃著一盞巴掌大小的光明智慧燈。
此種供佛之法,正是佛門千佛牆。
在供佛一事上,用燈隻是其中一種。
除了燈以外,還有香、塗、果、樂,共五種。
其他四種顧名思義,自不必說。
而‘塗’之一字,乃是指在供佛前,僧眾自身塗抹一些特殊香料的意思。
此種做法,能起到靜心凝意、祛除內心汙垢的作用。
此間除了千佛牆,在三人正麵還有三座供台,每座供台上都有一物,分別是一塊金光舍利、一本老舊古籍、一串紫木佛珠。
而在供奉此三物的供台之前,還有一位白須白眉、流著短密發茬、精神矍鑠的白衣老僧,盤坐在蒲團之上。
此時老僧正笑眯眯地看著剛剛到來此地的三人。
根本不用別人介紹,楊文興便知道,這位定然便是華嚴寺第一的高僧——洪都大禪師。
洪都大禪師此時看上去氣勢不顯,一副和藹高興的模樣,就像是個凡俗的長壽老叟一般。
但不知為何,對於三人的到來,卻是沒有張口言語。
“阿彌陀佛,弟子見過師傅。”廣嗔與廣成,神色一正,雙手合十對麵前的老僧躬身拜了一拜。
大禪師微微頷首點頭,安然受了二人一拜。
楊文興此時並未與他們搶禮,等二人拜完之後,他正要上前行禮。
去發現自己身體一僵,行禮動作竟然做不下去了。
此時在他的感覺當中,身邊虛空內就像是有一隻無形之手,在板著自己的行為一樣。
楊文興略一轉念就明白了,這定然是大禪師在出手阻止自己。
他雖然不明其意,但既然對方用意如此,自己卻也沒有堅持行禮的必要了。
但,雖然禮不能行,卻可以開口說話,於是他道:“晚輩見過大禪師,祝大禪師洪福無量。”
見楊文興說出拜辭,洪都大禪師微笑點頭。
廣嗔與廣成相視一眼,皆是不明其意,而後同時看向大禪師。
隻見,大禪師不知為何微微搖了搖頭,還是沒有任何言語,而後他伸出左手的一根手指,指向了廣成,同時麵露不悅之色,看那神情似乎是在責備?
見此情形,廣成心中頓時明悟,於是立即出聲道:“弟子知錯。適才得大師兄指點,明見魔障,等下離開,弟子就去閉關。”
洪都大禪師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直到這師徒二人一問一答後,楊文興總算有些看明白是怎麽迴事了,原來這洪都大禪師正參閉口禪。
“隻怕等大禪師開口之日,便是化虹飛升之時。”楊文興不由想到。
閉口禪,全稱又叫消業閉口禪。正所謂,人事天注定,為人者,無語何來罪業?開口即罪!
而閉口禪正是開口到極點。
一般人是修不得此禪的,心有所悟才可得到證果。
修閉口禪時,不僅不能說話,甚至連傳音寫字都不行,隻能靠著對方去猜去悟,如果不是異常熟悉之人,交流起來太過不便。
好在這裏還有兩位‘翻譯’......
......
“此番弟子們打擾師傅修行,乃是為了楊居士受戒一事,不知師傅可有提點。”廣嗔此時將他們此行的主要目的道出。
對於廣嗔的話,楊文興神色不動,而大禪師則是搖了搖頭。
“那就按正常流程受戒即可?”廣嗔以為師傅無有提點,為了確定是否理解正確,於是又問道。
大禪師還是搖頭。
對於大禪師這次搖頭否定,就連廣嗔都有些糊塗了,隨即他又想到了一種可能,於是有些不確定問道:“師傅的意思是......不用受戒?”
大禪師立即微笑點了點頭。
“這是為何?”
包括楊文興在內,三人不禁在心中疑惑。